天气学原理气团和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气学原理气团和锋
第一节气团
基本内容
一、气团的概念;
二、气团的形成和变性的物理过程;
三、气团的分类;
四、影响中国的气团.
什么是气团?
诗词欣赏——1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隐含道理:春天地球表面温度比大气温度先增高
(诗词欣赏——2)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林寺位于江西庐山牯岭西)
隐含道理:温度随高度减小,热源必在下方
气团的定义:
在对流层内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的大块的空气团称为气
团。
(?一般指温度、湿度
水平尺度一般在千公里以上)
气团的形成条件:性质比较均匀的广阔的下垫面;
环流条件(经常受高压控制);
地理条件
气团形成的物理过程
通过大气中各种尺度的运动(湍流、流场、蒸发、辐射等),经过足够的时间,大气取得和下垫面类似的物理属性
气团源地
形成气团的,温湿特性比较均匀的地区为气团源地
源地特点:面积足够大,下垫面热力性质比较均匀,受高气压控制的时间多,大陆上气团源地的周围有山地环绕
气团变性
气团形成之后,当它移动到另一个新的下垫面的时候,由于下垫
面的性质和物理属性都发生了改变,所以,气团的属性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气团属性的变化称之为气团的变性。
气团分类
地理分类法:
可分为四大类:北极气团、极地气团、热带气团、赤道气团;
热力分类法:
可分为暖气团、冷气团
影响中国的气团
中国境内出现的气团多为变性气团;
冬半年中国通常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它来源于西伯利亚和蒙古,我们称它为西伯利亚气团;
夏半年西伯利亚气团在中国长城以北和西北地区活动频繁,它和南方热带海洋气团交绥,是构成中国盛夏南北方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
热带大陆气团常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受其控制地区出现干旱和酷暑。
气团季节性强弱变化对中国天气的影响
春季,西伯利亚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势力相当,是锋及气旋活动最盛时期。
秋季,变性的西伯利亚气团占主要地位,热带海洋气团退居东南海上,我国东部出现秋高气爽的宜人天气。
海洋对气团和天气的影响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撒江天。
思考题:
1、还有哪些事例可说明大气从地面直接得到热量?
2、海洋作为下垫面,在大气热量的供应中充当什么角色?
3、大气中热量的直接来源是地球表面,为什么在太阳光辉的照耀下,我们感到很温暖(夏季很热)?说明理由。
第二节锋的基本特征
锋的概念和分类
锋面坡度公式
锋面场附近的气象要素场特征
锋
相邻不同性质气团之间的过渡区;
大气中冷、暖气团相遇之后,其中间有一个界面,由于湍流、辐射、分子扩散等作用,形成了一个过渡区,即称为锋,其交界面为锋面
锋的空间结构
锋的分类
热力分类: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
地理分类:冰洋锋、极锋、副热带锋、赤道锋
高度分类:地面锋、高空锋
日常天气图上主要采用第一种分类方法
锋面类型介绍
冷锋:锋面在移动的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形成冷锋。
暖锋:锋面在移动的过程中,锋气团起主导的作用,推动冷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形成暖锋。
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很慢,形成准静止锋。
锢囚锋: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三种热力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
锢囚锋又可分三类:冷式锢囚锋、暖式锢囚锋、中型锢囚锋。
不连续面
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的过渡带,由于锋区的宽度与长度相比很小,在比例尺很小的天气图上,这个过渡带显得极为狭窄,而在其两侧的气象要素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将锋面两侧的气象要素的分布看成是不连续的,即在天气图上可以把锋面看成为不连续面,可分为零级不连续、一级不连续。
零级不连续:气象要素本身不连续;
一级不连续:气象要素本身连续,而它的一阶空间导数不连续。
锋面坡度
按动力学边界条件,锋面两边的气压是连续的,根据静力学方程、地转风公式、状态方程有锋面坡度公式:
讨论:
1、如果其他因子不变,锋面坡度随纬度增高而增大;
2、锋面坡度与锋两侧温度差成反比;
3、当锋面两侧平行于锋面的地转风速差时,锋面不存在;
4、锋面坡度是与两气团的风速差成正比而温度差成反比,但实际上,温差增大时,风速差也增大,二者相互抵消,总的来说对锋面坡度影响不大;
锋面附近气象要素场的特征
T场
水平温度梯度大(等温线密集);
垂直温度梯度小;
等位温线密集(锋区内,特别大,强稳定层)。
P场
等压线通过锋面时呈气旋式弯折,且折角指向高压;
锋线一般位于地面气压槽内。
锋区内等压线(等高线)的气旋式曲率大。
变压场
暖锋前负变压明显;
冷锋后正变压明显。
地面变压与温度平流的关系
冷平流使地面气压增加
暖平流使地面气压减小
风场
前提:不考虑摩擦,认为满足地转关系;
锋线附近的风场具有气旋式切变,这种现象在有摩擦的地方更为明显;
冷式切变
暖式切变
锢囚锋风场
锋区附近风场随高度的变化
从地面向高空,穿越锋面,风随高度快速增大;从地面向高空,穿越冷锋,风随高度逆时针旋转;从地面向高空,穿越暖锋,风随高度顺时针旋转
用单站的风判断高空的有无锋区及锋区的强度
高空风随高度明显逆时针旋转,热成风较大,较强的冷平流——冷锋;
高空风随高度明显顺时针旋转,热成风较大,较强的暖平流——暖锋;
只有热成风很大,无明显的冷暖平流——准静止锋。
第三节锋面天气
影响锋面天气的主要因素
一、锋附近的垂直运动
§摩擦辐合上升;
§“爬坡”条件;
§高空槽作用;
§温度平流
二、水汽和层结稳定度
暖锋天气
第一型冷锋天气
第二型冷锋天气
准静止锋天气
锢囚锋天气(暖式)
锢囚锋天气(冷式)
山坡与锋面对暖空气构成“錮囚”(冷锋);
山坡的存在增大了冷气团对锋面的“抬升”能力(暖锋)
冬季烟台、日本北海道的强降雪常常与越海冷锋和地形共同作用形成
第四节锋的移动
锋面移动与变压场的关系
锋面的移动速度与起附近的变压梯度成正比,与其附近的气压槽的深度成反比;
锋面移动与地面风场的关系
不考虑地形,低空温压场结构等其它因素的影响时,锋的移动主要由锋两侧风的分布情况所定,即决定于锋两侧垂直于锋线的风的分量。
锋沿着垂直于锋的气流方向移动。
实际地面图上锋两侧的气流,往往与锋有交角。
锋的移动速度与锋两侧垂直于锋的气流强弱和方向有关。
高空气流的引导作用
n700hPa和500hPa层上的气流对地面的锋面移动有引导作用,故称此气流为引导气流。
地面锋面移动速度与其上空引导气流垂直于地面锋线的分速成正比。
锋面移动的经验公式可写成
c=av*sinA
其中a为引导系数,v为引导气流的速度,A为引导气流与锋面的交角。
我国北方地区700hPa引导系数
新疆东北河套
春 1.1 0.8 0.9
夏 1.1 0.7 0.8
秋 1.2 0.8 0.8
冬 1.1 0.8 0.9
地面摩擦及地形对锋的影响
地面上运动的锋,受地面摩擦和地形的影响,不仅锋面的运动状态(速度、方向、坡度等)受影响,锋面叠置(锢囚)、锋上垂直运动和天气都受影响。
锋面在移动过程中,其移速因地面摩擦而不断变化。
当锋移近和它平行的山脉时,正对山脉的锋段受阻而停滞,形成地形静止锋(如天山、南岭、昆明准静止锋),其两侧的锋段可绕山而过,使整个锋面变成弓形。
在地形合适情况下(浙江东部山区),可形成地形静止锋。
第五节锋生和锋消
定义:锋生包括锋的生成和加强,锋消包括锋的减弱和消失。
按锋的定义,锋的两侧水平温度差异显著是锋的热力场最主要的特征。
因此研究锋生、锋消时,可以从水平温度梯度随时间的变化入
手。
锋生和锋消公式
F = 水平运动(f1)+ 垂直运动(f2) + 非绝热加热项(f3)
F>0:锋生; F<0:锋消。
影响锋生锋消的因素
水平运动
若水平气流沿着温度升度方向是辐合的,当f1>0,有锋生作用。
若水平气流沿着温度升度方向是辐散的,当f1<0,有锋消作用。
有锋生作用并不一定有锋生成,还要求在相当广阔区域内,温度梯度或速度梯度都不能呈线性分面。
实际工作中,锋生场型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垂直运动的影响
未饱和空气的稳定度决定于干绝热直减率和气温直减率的差值;
饱和空气的稳定度则决定于干绝热直减率和湿空气温直减率的差值。
若大气层结稳定,当有上升运动沿指向暖空气方向加大时,则
f2<0,即锋消。
若大气层结不稳定,当有上升运动沿指向暖空气方向加大时,则f2>0,即锋生。
非绝热加热
冷空气冷却,暖空气加热最为有利于锋生。
非绝热过程的凝结潜热释放多在锋区暖空气一侧,因而有助于锋的生成及加强。
中国的主要锋生锋消区
一个是北方锋生区,位于河西走廊到东北一带,
另一个是南方锋生区,位于是华南到长江流域一带。
北方锋生区上,在冬季,由于这一带经常位于高空脊前槽后,地面反气旋活动频繁而强,所以锋生不多。
3月以后,这一带冷空气势力减弱,暖空气势力增强,高空槽活动频繁,锋生逐渐增多。
南方锋生区,在冬半年(10~5月)位于江南地区,以春季最为活跃,因冷暖空气逐渐趋于势均力敌,高空东移低槽增多,地面倒槽容易发展,有利于锋生。
6~7月间移到长江流域,盛夏北移到华北,9月后逐渐南移。
中国的锋消区主要在青藏高原以东北纬30~40度一带。
这是因为该地区常处于东亚大槽后部,又处于高原东侧,下沉气流往往较强,有利于锋消。
锋生在变压场上有明显的反映,冷锋锋生前,由于冷平流,地面常有明显的正变压;在暖流锋生前,却有明显的负变压。
另外,锋生往往配合有云量增加和云层变厚,以及雨区的扩大和发展的现象。
东北地区的冷锋锋生,天气形势和气象要素有下列变化:
高空有低槽移入,出现明显的冷平流或冷平流加强。
地面低槽显著加深,使槽后有较强冷空气侵入,且天空出现云量8~10份的密卷云。
原停滞性的大陆高压突然向东或东南移动,高压前部3小时正变压达2~3hPa,同时偏北风加强。
江南地区,锋生天气形势特点为:
500hPa常有高空槽自青藏高原上空东移,700hPa、850hPa图上都有明显的切变线,有时表现为一个变形场。
南海高压或高脊往往加强北伸,江南上空出现大片偏南风,暖平流很强。
锋消,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况:
与地面锋线配合的高空槽减弱,地面甚至出现辐散流场,锋将减弱、消失。
维持锋面的冷暖平流减弱、消失,锋也将减弱、消失。
如东北地区冷锋锋消与冷平流减弱、中断有关。
当冷中心位于低槽的西南或南部时,冷平流较弱甚至出现暖平流,锋变减弱消失。
当地面锋两侧差减弱或与锋相联系的天气区强度减弱,范围缩小,都是锋消的征兆。
锋在南下过程中由于下垫面的热力作用,总是引起锋消。
(气团与锋)复习思考题
什么是气团?什么是锋?
气团在什么地方形成?
气团性质的改变是如何发生的?
气团是如何分类的?
锋如何分类?
锋面坡度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
锋的动力学条件和运动学条件
等压面上锋区附近的温度场分布有什么特点?
等压面图上,锋区附近的高度场一般有什么特征?
地面图上,各种要素(T、P、ΔP3、风场、天气区等)各有什么特征?
如何判断地面图上锋的移动规律?“引导气流”法的实质是什么?什么是锋生和锋消?如何从天气图上判断锋生和锋消?
尝试在思想中建立锋的生、消、移动以及天气变化的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