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 (共21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真宗 寇准
辽宋议和,辽军撤回,
宋给辽岁币。澶州旧称
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 约称“澶渊之盟”。此
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
保持着和平局面。
【城下盟约 享百年】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 被野,戴白之人(老人),不识干戈(战争武器)”
◆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 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 骆驼等。
建立者: 时间:
定都:
—— 西 夏 的 发 展
元昊仿效唐宋制度, 订立官职、军制和 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 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 制了西夏文字。
考古发掘的西夏文物
—— 西 夏 的 发 展
西夏文字与卖牛契约
【西夏王陵,位于宁夏银川西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 西夏铜牛
西夏货币
政权 源生地 时间
和
澶 渊 之 盟
澶 渊 之 战
战
战
北宋(汉) 960年 赵匡胤 汴京
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 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
北宋人民赋税增长表
加重了 北宋人民 负担
单位:万贯
■ 澶渊之盟、宋夏和约后,宋朝统治集团“忘战去兵”, “武备废弛”,武将被排挤。宋王室重现一片歌舞升平, 不知居安思危。
总结提高
辽(契丹)
西夏(党项)
916年 耶律阿保机 上 京
1038年 元昊 兴庆
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10世纪初
契丹武士
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耶 律 阿 保 机
—— 契 丹 的 壮 大
契丹文字及货币
【【【【 北南西东 绝越至自 大长流大 漠城沙海 】】】】
2.党项族
党项族: 国号: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羌族的一支 大夏,史称西夏 元昊 11世纪前期 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元昊
和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宋夏冲突
元昊称帝后多次率军进攻北宋, 宋朝节节败退,损失惨重,但西 夏立国时间短,人力、物力有限 ,也遭受很大损失。
宋夏议和
后来,西夏与北宋进行和谈,订立宋夏 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宋夏议和促进了双方边界地区的生产和 贸易发展,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议一议
1.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性质就交 战双方来说有何不同? 北宋与辽、西夏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 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 就其正义性而言,当时的辽、西夏政权是以劫 掠和扩大势力为目的而发动战争,是非正义 的;北宋军民的抗辽、西夏斗争维护了中原和 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生产发展,是正义的。
人物
都城
民族
辽河 10世纪 耶律 上京 契丹 辽 上游 初期 阿保机 黄河 960年 赵匡胤 开封 汉族 北宋 流域 (10世纪中期) (汴京) 甘肃 11世纪 元昊 兴庆 党项 西夏 陕西 前期
辽与北宋的和战
辽与北宋关系的发展
辽太宗 辽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 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1
宋太祖晚期
契丹族与党项族
辽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契丹族与党项族
隋唐:与汉族联系日益密切 耶唐末:汉人北出长城,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律 阿 保 机
—— 契 丹 的 发 展
契丹鸡冠壶
契丹文铜镜
契丹族:
国号: 建立者: 时间: 定都:
游牧在北方的民族,9世纪后期已有农耕 等生产活动 辽(有时称契丹)
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 使节 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 均遭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澶州之战
2 3 4
宋太宗时 宋真宗时
澶州之战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 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 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 ,宋真宗勉强来到 东 京 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双方 议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1.知道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建立;辽宋 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 2.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 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 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 上的民族关系。 重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 难点: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辽宋议和,辽军撤回,
宋给辽岁币。澶州旧称
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 约称“澶渊之盟”。此
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
保持着和平局面。
【城下盟约 享百年】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 被野,戴白之人(老人),不识干戈(战争武器)”
◆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 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 骆驼等。
建立者: 时间:
定都:
—— 西 夏 的 发 展
元昊仿效唐宋制度, 订立官职、军制和 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 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 制了西夏文字。
考古发掘的西夏文物
—— 西 夏 的 发 展
西夏文字与卖牛契约
【西夏王陵,位于宁夏银川西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 西夏铜牛
西夏货币
政权 源生地 时间
和
澶 渊 之 盟
澶 渊 之 战
战
战
北宋(汉) 960年 赵匡胤 汴京
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 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
北宋人民赋税增长表
加重了 北宋人民 负担
单位:万贯
■ 澶渊之盟、宋夏和约后,宋朝统治集团“忘战去兵”, “武备废弛”,武将被排挤。宋王室重现一片歌舞升平, 不知居安思危。
总结提高
辽(契丹)
西夏(党项)
916年 耶律阿保机 上 京
1038年 元昊 兴庆
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10世纪初
契丹武士
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耶 律 阿 保 机
—— 契 丹 的 壮 大
契丹文字及货币
【【【【 北南西东 绝越至自 大长流大 漠城沙海 】】】】
2.党项族
党项族: 国号: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羌族的一支 大夏,史称西夏 元昊 11世纪前期 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元昊
和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宋夏冲突
元昊称帝后多次率军进攻北宋, 宋朝节节败退,损失惨重,但西 夏立国时间短,人力、物力有限 ,也遭受很大损失。
宋夏议和
后来,西夏与北宋进行和谈,订立宋夏 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宋夏议和促进了双方边界地区的生产和 贸易发展,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议一议
1.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性质就交 战双方来说有何不同? 北宋与辽、西夏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 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 就其正义性而言,当时的辽、西夏政权是以劫 掠和扩大势力为目的而发动战争,是非正义 的;北宋军民的抗辽、西夏斗争维护了中原和 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生产发展,是正义的。
人物
都城
民族
辽河 10世纪 耶律 上京 契丹 辽 上游 初期 阿保机 黄河 960年 赵匡胤 开封 汉族 北宋 流域 (10世纪中期) (汴京) 甘肃 11世纪 元昊 兴庆 党项 西夏 陕西 前期
辽与北宋的和战
辽与北宋关系的发展
辽太宗 辽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 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1
宋太祖晚期
契丹族与党项族
辽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契丹族与党项族
隋唐:与汉族联系日益密切 耶唐末:汉人北出长城,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律 阿 保 机
—— 契 丹 的 发 展
契丹鸡冠壶
契丹文铜镜
契丹族:
国号: 建立者: 时间: 定都:
游牧在北方的民族,9世纪后期已有农耕 等生产活动 辽(有时称契丹)
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 使节 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 均遭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澶州之战
2 3 4
宋太宗时 宋真宗时
澶州之战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 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 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 ,宋真宗勉强来到 东 京 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双方 议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1.知道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建立;辽宋 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 2.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 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 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 上的民族关系。 重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 难点:如何评价澶渊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