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危机管理在急诊外科护理的运用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机管理在急诊外科护理的运用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在急诊外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急诊科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例。
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危机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急救总有效率为97.50,相对于对照组的86.25有明显提升<0.01;观察组病情控制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1.49±0.16、9.98±1.39,均较对照组有显著缩短<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提升<0.01;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下降<0.05。
结论对急诊患者给予危机管理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危机管理;急诊;护理;满意度急诊患者大多是由于意外事故或突发疾病入院,病情严重复杂且变化快,护理起来难度系数较大,因涉及护理内容多、护理环节复杂,故对护士的技术要求高[1-2]。
危机管理作为一种超前的护理管理模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急诊外科[3]。
在急诊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有计划的系统性危机管理,可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护士可做到高效处理护理工作中遇到的一系列危机状况,防止护理差错,在提高抢救及护理质量的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4]。
为进一步探讨危机管理在急诊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急诊科收治的160例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危机管理护理。
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急诊科收治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
其中观察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16~80岁,平均43.2±6.3岁,发病受伤到就诊2~23,平均8.75±1.42;对照组男39例,女41例,年龄18~78岁,平均42.7±5.8岁,发病受伤到就诊1~21,平均8.66±1.61。
两组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急诊科常规护理,包括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实时生命体征监测以及急救准备等。
观察组则联合危机管理,具体如下1提高急诊科护士的危机意识与急救技能由高年资护理人员定期进行护理培训,使受训者明确急诊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高其责任感,加强自我约束,尽量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通过培训促使护士增强专业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2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护士应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随时掌握患者的身体与心理状况,并对患者展开积极的心理干预,给予患者精神鼓励与安慰。
对于清醒的患者应及时告知其疾病进展情况,以减轻其因过于担心病情而产生不良心理。
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与心理指导可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进而提高配合治疗的依从性,促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应对治疗,减少因心理应激反应影响病情及治疗。
3成立危机管理小组通过成立危机管理小组来明确护士的分工与责任,小组通过定期组织分析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共同商讨应对策略,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产生。
通过运用相互监督与自我监督的方式进行实地考察,可有效清除危机事件发生的常见危险因素。
4制定急诊应急预案急诊科护士应时刻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管理人员应提前制定好急诊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护士演练。
护理工作中一旦出现危机,护士应保持冷静与清醒,积极寻找产生危机的原因,同时尽量避免和患者家属发生冲突,并尽最大努力进行安抚,尽可能平息危机,避免事态扩大。
3.效果评定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生命体征保持稳定;有效患者病情明显改善,体征无明显波动;无效病情未能有效控制,生命体征恶化,或死亡。
4.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5.统计分析采取统计学软件21.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检验,α=0.05。
二、结果1.急救效果观察组急救总有效率为97.50,相对于对照组的86.25有明显提升<0.01。
见表1。
2.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病情控制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1.49±0.16、9.98±1.39,均较对照组有显著缩短<0.01。
见表2。
3.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提升<0.01;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下降<0.05。
见表3。
讨论在危机管理中应加强对护士专业技能与危机意识的培训。
在急救过程中,若护士未能掌握扎实的急救基础知识,不能熟练进行急救护理操作,或未按急救操作规程操作,都可引发急救操作危机,导致医疗纠纷[5]。
而通过培训可使护士的专业技能得以有效提高,进而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6]。
此外,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也有助于减少护理工作者自身的危机,降低职业暴露。
因为急诊治疗及护理存在直接性,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多,急诊患者的血液、体液或分泌物等存在危险性,可增加医护人员血源性疾病感染的风险。
故通过培训后,护士可获悉如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自身危机。
此外,在急救护理中,通过危机管理可促使护理人员保持科学的危机观,进而有助于及时发现护理中可能存在的危机,以加强对危机事件的策略化处理。
护理人员只有加强自身危机管理意识,提高危机管理能力,方能最大限度减少急诊危机形成的损失与危害[7]。
在危机管理中加强护患沟通有助于减少护患纠纷[8]。
由于急诊科患者多病情危重,且进展快,患者病死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