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教案(鲁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的分析,从化学反响的角度认识燃烧的方法和灭火方法,知道防火.自救的常识。

2.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3.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播放“天宫二号〞发射视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会火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奉献,发扬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思考:1.哪些物质可以燃烧?
2.观察蜡烛燃烧
3.总结燃烧反响的共同特征
二、展示燃烧的概念
思考:〔意图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本节课学习的燃烧是自然界中所有的燃烧吗?
2、通常所说的燃烧一定有哪种物质参加反响?
3、燃烧一定有氧气参加反响,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分组实验1〔意图:探究燃烧的条件〕
根据提供的小木条、玻璃棒、小煤块.蜡烛〔两只〕、烧杯等仪器和药品,完成实验,并填写下表分组实验2〔意图:探究灭火的原理〕
根据燃烧的条件,你能设计出不同的方法将燃着的蜡烛熄灭吗?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灭火的原理
蜡烛熄灭
蜡烛熄灭
蜡烛熄灭
............ ............ ............
讨论与交流:〔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1〕楼房着火
〔2〕油在锅里着火
〔3〕酒精灯失火
〔4〕森林着火
2.灭火的逃生方法你知道多少?
〔1〕
〔2〕
〔3〕
〔4〕············
三、学科渗透
1.你知道哪些与燃烧灭火相关的成语或历史典故?
2、播放草船借箭的视频
四、课堂总结
五、课堂检测
1、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到达着火点
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在宇宙飞船上划燃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因为〔〕
A、O2不够
B、火柴潮湿,不易燃烧
C、在失重的情况下空气不对流
D、宇宙飞船上温度低,达不到着火点
3、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火会更旺这是因〔〕
A、木柴是可燃物
B、温度已到达着火点
C、散热快
D、使木柴和空气充分接触
4、以下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灭火的是〔〕
A、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用湿抹布盖灭
B、高楼失火,用高压水枪向着火处喷水灭火
C、森林火灾时,用炸弹轰炸灭火
D、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林砍掉
5、调查统计说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

以下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遇到意外的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翻开所有门窗
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D 、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作业】:根据自己家的住宅特点,设计预防灭火的方案;如果发生火灾时怎样灭火和自救?【板书设计】
课题1、燃烧和灭火
燃烧的条件灭火方法
1、可燃物-------------------------1、去除或隔离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接触-----------------2、隔绝氧气或空气
3、温度到达着火点-----------------3、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教学反思:化学源于生活,又要效劳于生活.我充分利用这一观点并贯穿于整节课之中,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感觉到化学知识就在他们身边,同时培养他们大胆探究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的是由于班级人多,人多地少一局部学生还是没参与到课堂中来。

以后在设计时,会考虑到并设计适合他们的问题。

化学实验根本技能训练(二)
实验探究目的:
1.初步学会溶解固体和给物质加热及嗅闻液体(气体)的方法;
2.练习进行过滤和洗涤一般仪器的方法;
3..练习用蒸发皿蒸发溶液。

操作、记录与分析
内容、步骤、方法结论与解释
1.嗅闻液体(或液体)物质的气味
①取一小瓶浓盐酸,翻开瓶塞,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小心地嗅闻盐酸气味;
②取一小瓶酒精按上述①操作,嗅闻酒精气味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采用_________
法,以防_________。

2.物质的溶解
⑴振荡溶解
①用药匙(或Ⅴ形纸槽)取少量硫酸铜晶体送入试管底部,擦净药匙;
②向上述试管参加少量蒸馏水,用右手拇、食、中三指捏住试管上端,无名指和小指拳托在试管外壁内侧,手臂不动,甩动手腕,反复振荡至晶体完全溶解;
③将所得溶液倒入指定回收瓶内⑴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加快溶解;
②振荡是左右甩动,不是上下颠动,因为颠动可能会使试剂_________;更不能用拇指堵住管口振荡,因为这样做会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