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_第10课_国民革命运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方针
国民政府先发制人,出师北伐, 制定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 作战方针, 首先向湖南、湖北进军,消灭吴佩孚, 然后挥师向东消灭孙传芳,最后北上消 灭张作霖
北伐经过省份:
重要战场:
汀泗桥(tīng sì qiáo )
先进事迹报道
叶挺独立团,和工农群众的支持配合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
孙中山大元帅府
黄 埔 军 校 国民党一大会址
景点名称?在什么时间,发 生了什么事?有什么意义?
பைடு நூலகம்
地点:广州
时间:1924年1月 事件:召开国民党第一 次代表大会,孙中山提 出“新三民主义”和 “三大政策”,中国共 产党人可以以个人身份 加入国民党 历史意义:国共两党合 作正式形成
中 国 国 民 党 第 一 次 全 国 代 表 大 会 会 场 。
北伐前形势:敌强我弱 时间:1926年7月 直接打击目标: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北伐主力:国民革命军 战略方针:集中精力,逐个歼灭 战争结果:歼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
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四一二政变---1942年4月12日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1927年4月18 日 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一、黄埔军校的创建
1.背景:国共合作的实现
2.创建:
时间 :1924年6月
目的 :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危亡
主要领导人:孙中山、蒋介石、廖仲恺、周恩来
特点 : 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3.贡献:培养了怎样的人才?
校领导
总理: 孙中山 校长: 蒋介石
党代表: 廖仲恺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知知国就“ 道道的是今 要枪危创天 向是亡造在 什怎”革这 么样,命地 人放使军方 放法学,开 ”,生来这 而“挽个 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主席台上右起: 且 不 救 军 要仅中校 宋庆龄、孙中山、蒋介石、廖仲恺。 ,
总 理 的 话 :
贪 生 怕 死 勿 入 斯 门
横批——“革命者来” 升 官 发 财 请 往 他 处
黄埔军校的最大特点就是
把政治教育提到和军事训练同等重 要的位置,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 想和革命精神。
军校贡献: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奠 定了基础。
二、北伐战争
三大军阀像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 霖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 张作霖,大家都叫我 东北王,东北三省和 京津等一些地方 都是 我地盘,在我底下有 35 万兵听我使唤,厉 害吧,现在我的势力 可真强呢!”
“ 恩,吾乃吴佩孚是也!清 朝进士出生,现在没了皇帝,我 当的官却不是一般的大了,湖北, 湖南、河南和河北部分都在我的 控制底下,拥兵20万。帝国主义 要我不计前嫌和张作霖那个山大 王合作,攻打那个广东革命政府, 趁它还小容易对付,先和东南五 省的孙传芳一起来围攻他。哈 哈!”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这一切发生在 1927年4月12日
课文回顾
1924年1月
10. 国民革命运动
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的前提
1924年5月 1926年7月
创办黄埔军校———— 国民革命的 北伐战争———— 高潮
1927年4月12日 四一二政变———— 转折 1927年4月18日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失败
国民政府:
“这么强大的敌人,而我们国民政府的兵 力却只有8个军,10万人,而且我们的范 围也仅限于广东附近,这可如何是好? ”
敌我态势
敌人 优势:兵力多——75万, 盘踞范围大 致命弱点:全国人民对其 统治早已深恶痛绝; 内部四分五裂,难以统 一行动,便于被各个击 破。 国民政府 不足:兵力少, 范围小; 优势:北伐军是正义之 师,共产党员的先锋 模范作用,人心所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