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宁市城东中学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度
城东中学月考语文试卷(2012.11)
注: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选项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编辑 暴晒/一暴十寒 大煞风景/煞有介事B.道观/洋洋大观 曲突徙薪/曲高和寡C.熨斗/熨帖 识/博闻强识 应/应D.伺候/伺机 呼吁/长吁短叹 如法炮制/炮烙之刑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就东海问题重申:春晓油气田完全在中国的主权权利范围内,与共同开发无关;在东海划界问题上,中方不承认所谓“中间线”的立场没有变化。

B.武汉民航业人士表示
,作为首批开放台湾游的13个省市中唯一的中部省份,下一批湖北成为直航点的可能性比较大。

C.今年南方强降雨使我国西南东部、华南、江南、浙闽沿海先后出现大到暴雨,长江、珠江、西江、闽江等流域部分干流和支流,发生超警戒水位。

D.三名航天员将搭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今年10月飞向太空,任务实施期间,将由一名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并完成有关空间科学实验操作。

的是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寒 食①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①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释】①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这天禁火寒食。

(1)《寒食》前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请作简要赏析。

(分)
(2)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
(3)钉头磷磷,_________;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______,多于市人之言语。

(杜牧《阿房宫赋》)
(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_________,_________。

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王勃《滕王阁序》)
三、现代文阅读必考题。

(1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小题。

历史主义与当代意识
历史主义的口号是:“不懂得过去,就无法理解现在。

”乍看起来,这个口号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现在正是从过去演化而来的。

但细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个口号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从古代到当代,唯一活着的是当代人,而当代人永远不可能回到“纯粹的过去”,他至多只能回到“当代人理解的过去”,简言之,回到“现在的过去”,而无法回到真正意义上的过去。

与历史主义的口号相反,当代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不懂得现在,就无法理解过去。

”既然只有当代人是活着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明白,当代人之所以去研究历史,并不是出于“思古之幽情”,而是出于当代人现实生活的需要。

而既然现实生活的需要是当代人研究历史的根本出发点,那么,道理不言自明,只有懂得现在的历史学家,才能真正理解过去,才能在以往的历史资料中找到合适的主题和相关的题材。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告诉我们:“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奇指出:“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实际上,马克思和克罗齐都启示我们,不懂得现在,就无法理解过去。

那么,当代意识所要把握的“与当代现实生活本质相切合的价值观念”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正在追求现代化。

这些实事正是当代现实生活的本质,与这一本质相切合的价值观念则是:珍惜生命、尊重人格、追求自由、倡导民主、维护平等、强调公正等等。

当一个历史学家自觉确立当代意识,并与这些价值观念保持一致时,他回过头去看历史资料,历史资料便以崭新方式呈现在眼前,他也很容易找到合适的主题和题材。

现在的历史剧、历史小说、影视连续剧之所以常常受到批评,因为大部分编导和作者缺乏当代意识。

一旦他们不能以上述价值观念作为创作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他们的作品就会陷入价值迷乱的状态,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一些早已过时的价值观念,如王权至上、等级秩序、男尊女卑、江湖义气等等理解为自己推崇的价值观念。

这样一来,他们的作品不但不能促进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反而充当了这一发展的消极台柱。

尽管《夜宴》、《无极》、《英雄》、《投名状》这样的影视作品获得了较高票房价值,但蕴含在这些历史题材作品中的价值观念对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来说又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值得指出的是,在所有历史题材作品中,某些以维护社会公正作为主导性价值观念的作品,如《包青天》、《海瑞》、《神断狄仁杰》等等,客观上对今天的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在当代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中,社会公正既是最重要的价值观念,也是最敏感的社会神经。

所以,这些作品都具有很高收视率。

这里提到“收视率”也不能单从票房价值角度看问题,而首先要从受众普遍关注这样的主题角度来看问题。

这些作品对当代中国人的现实
生活的发展有意义,但并不等于说,这些作品的作者和编导都已具备自觉的当代意识。

事实上,夹杂在这些作品中的许多错误观念,如王权崇拜、清官意识、为民做主、男尊女卑等等,也是随处可见。

何况,这类作品也像其他历史题材的作品一样,加进去诸如性、暴力、好勇斗狠等等配料,以致在受众心理上造成这样的印象,即包公没有展昭就无法断案,狄仁杰没有李元芳也无法破案,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保不住。

对侠士、武功和力量的过分倚重,给受众造成了这样的印象,即社会公正只能通过超法律的“江湖力量”来维护。

这就大大冲淡了这些影视作品原来主题的严肃性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摆脱历史主义的思维方法,确立当代意识,不仅是历史研究者,也是当代中国人的理论自觉。

(选自俞吾金《历史主义与当代意识》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不懂得过去,就无法理解现在”这一口号是错误的,因为人无法回到真正意义上的过去。

B.当代人去研究历史既为了发思古之幽情,亦出于现实生活的需要。

C.历史学家看历史资料时,比一般历史剧、历史小说、影视连续剧的编导和作者更容易找到合适的主题和题材。

D.编导和作者缺乏当代意识,则其作品票房价值较高;编导和作者确立当代意识,则其作品收视率高。

E.《包青天》、《海瑞》等作品的作者和编导未必具备自觉的当代意识,然而这些作品还是瑕不掩瑜。

1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历史主义口号中“不懂得过去”所说的“过去”,与当代意识表现形式中“就无法理解过去”所说的“过去
”意思相同。

B.历史主义口号中“就无法理解现在”所说的“现在”,与当代意识表现形式中“不懂得现在”所说的“现在
”意思相同。

C.第一段中“纯粹的过去”与“真正意义上的过去”,两个加点词的意思相同。

D.第一段中“当代人理解的过去”与“现在的过去”,两个加点词的意思相同。

14.作者引用马克思的“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这一名言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15.根据文意,说说如何才能“摆脱历史主义的思维,确立当代意识”。

(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老爸的难题
吴明宇是一名公务员,整天坐在办公室里,过着平淡的日子。

最近这几天,吴明宇心事重重。

原来,前段时间吴明宇在深圳的一个同学给他打来电话。

同学在深圳创办了一家公司,想高薪聘请吴明宇去做公司的技术部经理。

接到同学的邀请,吴明宇是左右为难,去深圳吧,舍不得公务员这么一份有保障的工作,再说深圳离家那么远,他走了老爸、老妈将来谁来照顾?不去深圳吧,自己现在办公室里做后勤,也是前途渺茫,而且做技术也一直都是吴明宇的梦想。

这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吴明宇的老爸给他打来电话,说是晚上要请吴明宇吃饭。

吴明宇心里暗暗称奇,老爸平时节俭惯了,怎么突然舍得要去奢侈一顿?老爸说:“咱爷俩不去大饭店,就去夜市上吃麻辣小龙虾。


晚上八点,夜市上人头窜动。

吴明宇和老爸对坐在桌子前,一人拿着一瓶啤酒吹“喇叭”。

啤酒喝完后,老爸说:“明宇,老爸今天给你出道题。

”老爸说完,从兜里掏出一张崭新的百元大钞,他把钞票卷成一卷,塞进空啤酒瓶子里。

钞票进入啤酒瓶子后,自然地伸展开。

老爸让吴明宇不借助任何工具,把酒瓶子里面的钞票取出来。

那伸展开的钞票,面积远远要大过瓶子口。

吴明宇把一个手指伸进瓶口,想用手指把瓶子里面的钞票钩出来。

可是瓶口长,吴明宇的手指头短,他尝试了几次,连钞票的边都碰不到。

老爸看着儿子笨手笨脚的样子笑了笑,又说:“这样吧,允许你找一样工具,把瓶子里面的钞票取出来。


吴明宇从桌子上面拿起一根筷子伸进酒瓶,尝试了几次也都无法成功。

他又把一双筷子都伸进酒瓶,想把钞票夹出来,可是瓶口太小,那双筷子根本就无法施展。

那张钞票让吴明宇捅来捅去的,很快就被残留在酒瓶里面的啤酒液体粘在酒瓶壁上,这一下想把钞票取出来就更难了。

吴明宇摇了摇头,把装钞票的啤酒瓶递给老爸,想要看看老爸是怎么把钞票取出来的。

老爸接过啤酒瓶后并没有着急取钞票,他左右环视了一下,发现附近有一个要钱的乞丐。

老爸招手把那个乞丐叫过来,把酒瓶子递给乞丐。

老爸对乞丐说:“你只要能不借助任何工具,把酒瓶子里面的钞票取出来,这一百块钱就是你的了。

”乞丐不知所措的看了老爸一眼,然后盯着酒瓶子里面的百元大钞发呆。

吴明宇来了兴趣,他倒要看看这个乞丐能有什么本事!突然,那个乞丐举起酒瓶子“啪”的一下子摔到地上,然后捡起地上的钞票,冲着老爸鞠了一躬,头也不回地跑了。

吴明宇一下子愣住了,他结结巴巴问老爸:“把……把酒瓶子
摔碎……这也算?”
老爸“哈哈”大笑起来。

老爸说:“我的儿子,人生有些时候就像那张钞票,想要出来就必须突破瓶颈。

如果找不到突破瓶颈的办法,也许把瓶子摔碎就是最好的办法。


听完老爸的话,吴明宇恍然大悟,他终于明白了老爸的良苦用心。

老爸对吴明宇说:“选择固然痛苦,但是人生苦短,一定要选择自己最有兴趣和最有前途的事情去做。

学会突破和放弃,生活才能变得更加精彩。

”吴明宇问:“我如果去了深圳,将来你和我老妈谁来照顾?”老爸得意地说:“我和你妈已经商量好。

你前脚走,我们后脚跟着你去深圳,给你当管家、抱孙子去。

”吴明宇的眼睛马上就模糊了,他被父母这份浓浓的、无私的爱所感动。

老爸在吴明宇的肩头拍了一下,说道:“多大年纪了,还哭鼻子!快去找个扫把,把碎酒瓶子扫到一边,不要只图自己痛快,扎破了别人的脚。


(摘自《上海故事》2009年第02期作者:老妖)
16.第8段说乞丐“盯着酒瓶子里面的百元大钞发呆”。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述。

(4分)
17.结合作品,请简析“老爸”这一人物形象。

(5分)
?18.文中说到:“选择固然痛苦,但是人生苦短,一定要选择自己最有兴趣和最有前途的事情去做。

学会突破和放弃,生活才能变得更加精彩。

”你认同吗?请结合原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学以致用被过于功利化了
①学以致用,这个原本在大多数人看来毫无问题的观念,最近遭遇不少人挑战。

有人指出,我们当前的学以致用观过于功利化,“有没有用”几乎成了衡量学问好坏的标准,使当前缺少真学问与真学术。

②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130人进行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72.5%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学以致用观比较流行;73.5%的人认为学以致用被过于功利化了。

受访者中,“80后”占39.3%,“70后”占35.5%。

③调查中,受访者对于学以致用观的利弊莫衷一是:29.5%的人认为利大于弊,15.5%的人感觉弊大于利,33.7%的人觉得利弊相当,还有21.3%的人觉得“不好说”。

④今年4月,由20名大陆大学生组成的“西安世园使者团”前往台北市参加“花博会”交流活动。

广州媒体人丁晓洁也随团参加此次活动。

在台湾大学访问交流时,丁晓洁发现,台大近50个系中,竟有15个系与农学、动物学有关,比如农艺学系、园艺与景观学系、兽医学系、昆虫学系等等。

⑤“台大生命科学院植物标本馆的一名教师告诉我,与大陆年轻人不同,很多台湾年轻人对动植物研究兴趣浓厚,台大农学、动物学等相关专业报考热度非常高,甚至超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更好的经济、金融等专业。

学生完全是出于兴趣和爱好报考。

在他们看来,‘学以致趣’比‘学以致用’更有价值。

”丁晓洁说。

⑥不过,一名民意中国网网友认为,学以致用观流行不但不会带来危害,反而适应当前社会实际需求。

现在是知识大爆炸时代,每个人的精力有限,只能去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如果不以“用”作为指导,只会浪费时间,无益于自身发展。

⑦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张绪山曾指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学以致用观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从积极方面来讲,它培养国人积极向上的参与观念,赋予国人较多的务实精神;从消极方面来讲,功利性地以“用”为目的,使学术脱离以探求真理为目的的应有轨道。

同时,这种观念容易使一切智力活动止步于以实用为特征的技术发明,很少进行形而上的学理探索。

近代中国的历史告诉我们,只以实用技术为追求目标是短视的,想要在根本层面上经世救国,需要把精神层面的改造也作为追求的目标。

⑧为何学以致用观越来越流行?调查中,68.1%的受访者认为这是社会功利化的必然结果;59.1%的人觉得是由于“社会人心浮躁,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长远思考”。

此外,52.4%的人认为原因在于中国人历来重视实用性思维
;51.7%的人感觉是由于“学以致用”能给人带来短期、实际的利益;34.1%的人指出,这是受到强调经世致用的传统文化影响。

⑨四川大学符号学与传播学研究中心主任赵毅衡分析,学以致用观流行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儒家文化强调“学而优则仕”与“经世致用”,这是学以致用观的直接源头;其次,近代以来,随着国人逐渐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整个社会将关注焦点放在如何尽快把知识用于发展生产力上,“实用”成了学术发展最主要的目的,兴趣、好奇心等其他学习目的受到压制。

⑩在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研究生谢潇看来,功利化的学以致用观导致当前学术急功近利,很多研究只停留在技术层面,缺少前瞻性思维。

即便偶尔有新观点,也经常会被批评为“不切实际”。

“历史上许多重大科学突破最开始都源于天马行空的‘空想’,‘学以致用’不过是附属品,‘学以致知’才是学术根本。


⑾“现在应该适时改变过于功利化的学以致用观了。

”赵毅衡建议鼓励国人,特别是年轻人以兴趣、好奇心为指导
进行学习。

在应用性并不强的理论性课题申请中,不要总逼迫研究者写出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不论是论文数量还是研究者数量,中国学界都非常多。

这种状况下,我们应追求学术研究的质量,打造创新型人才。

我们应允许甚至鼓励一部分人挣脱学以致用观的束缚,做一些‘无用’的思考。


⑿调查中,55.7%的人表示很支持赵毅衡教授的上述建议。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1年11月17日,有删改)
19.结合全文,学以致用过于功利化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20.新闻调查必须做到真实可信,简析本文主要用了哪两种手法来达到这一要求。

(5分)
21.联系全文,简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第一组:
正方:我们可以像飞鸟一样,自由翱翔,难道你喜欢被关在笼子里吗?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第二组: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反方:断了线的风筝不仅不会飞得更高,反而会一头栽在地上。

23.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国各地景区迎来了大批游客。

在人们揽胜景、度佳节的同时,景区中 各种不文明的现象也集中凸现,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有责任发出呼 唤文明的声音。

请在以下范围内任选两点,各拟写一则倡导文明出游的公益广告。

(6分)
范围:①不乱丢垃圾;②不攀摘花草树木;③自觉排队轮候;④遵守交通规则。

要求:①内容贴切;②语言得体、生动;③不超过20字。

示例:①投入大自然怀抱,请不要弄脏她美丽的衣裳。

②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何妨。

六、作文(60分)
著名诗人汪国真说: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

因此,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

远方对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风光美景和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种梦幻,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

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

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头燃烧,于是我们总是期盼着远方……
读了上述材料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少于800字。

月考参考答案(2012、11)
1、解析:B(A、jí bào/pù shā /shà B、qiáo/qiào guàn/guān qū/qǔ
C、yùn/yù shí/zhì yìng
D、cì/sì yù/xū páo)
2、解析:D (D拾人牙慧:牙慧,咀嚼后吐出来的饭菜残渣。

比喻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做自己的话。

A项纵横捭阖:纵横,合纵与连横;捭,开;阖,合。

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联合;此处用来形容谈话才能,不准确。

B项略见一斑:比喻从看到的一部分可以推知全体,但小区现在停车的情况和日后的繁荣之间没有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用在此处不当。

C项难兄难弟:nán xiōn nán dì,形容两兄弟同样好,难分上下。

今多反用,讽刺两兄弟同样坏;nàn xiōn nàn dì,指处于同样困境的人,也指曾经共患难的人。

此处两种读法和意义都不恰当。

3、解析:A(B句语序不当,句中“下一批”不应限制在“湖北”前,应放在中心词“直航点”才合句意表达要求。

C句谓语“发生”与宾语“超警戒水位”搭配不当,可将“发生”改为“出现”,并在句末加“的情况”。

D句“三名航天员搭载神舟七号……”说法不合逻辑情理,应是“神舟七号飞船搭载三名航天员”;或理解为主谓搭配不当,将谓语“搭载”改成“搭乘”。


4、解析:C 宜从整体上把握,由熟悉的茶叶说起,即⑤,之后说到“茶”字的最初写法,再具体说明怎样由“荼”省作“茶”。

最后从下文的“如”字入手,衔接最近的应为③。

即可确定答案为C。

5.B.薄:迫近
6.D(D都是“凭借”的意思。

A代词。

这样: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B表被动;介词,替C代词,他;指示代词,这些。


7.B(①只是交代战况,看不出“谋略”;②写于仲文死里逃生,无“谋略”可言;⑥写于仲文乘胜追击,没有使用“谋略”。


8.B(“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一句中的“十七八”不是约数“十七八个”,二是分数“十之七八”)
9、(1)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很骄傲轻敌。

(“悉”1分,“伪北”1分,句子通顺1分)
(2)于仲文挑选精锐士兵,假竖起尉迥的旗帜,兼程(加速)前进。

(“简”1分,“伪建”1分,“倍道”1分) (3)席毗罗的军队大败而逃,于仲文乘机追杀,贼兵都投进洙水而被淹死,洙水因此而断流。

(“溃”1分,“乘”1分, “为”翻译为“因为”1分,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
于仲文,字次武,幼年就聪明灵活,小时候上学,就沉迷书中而不知疲倦。

等到长大之后,卓异豪爽,胸怀大志,气度超凡。

从家中被征召出来做官,担任赵王的属官,不久升迁为安固太守。

隋高祖任北周丞相时,尉迥发动叛乱,派遣部将檀让攻占黄河以南地区。

又派人诱招于仲文,于仲文拒绝了他。

尉迥对他不听从自己非常愤怒,派遣仪同宇文威进攻他。

于仲文迎战,大破宇文威的军队,斩首五百多人,因功被授予开府。

尉迥又派遣他的部将宇文胄渡过石济,宇文威、邹绍从白马出兵,两路并进,又进攻于仲文。

于仲文估计自己支撑不住,就扔下妻子儿女,率领六十多个骑兵,打开城池西门,冲破重围而逃。

被贼兵追赶,边战边逃,跟随的骑兵战死的有十之七八。

于仲文仅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

尉迥于是杀了于仲文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高祖见到于仲文,把他请到自己的内室,替他伤心哭泣。

提升他为大将军,兼任河南道行军总管。

把朝廷的乐队给他,让他乘驿车火速到洛阳去发兵,来讨伐檀让。

于仲文的军队驻扎在蓼堤,距离梁郡七里,檀让拥有数万军队,于仲文用瘦弱的士兵来挑战。

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很骄傲轻敌。

于是于仲文派遣精锐部队从左右两侧夹击贼兵,使檀让的军队大败。

檀让率领残余的军队驻扎在城武,部将高士儒率领一万军队驻扎在永昌。

于仲文假意下发公文到各州县说:“大将军来了,应多多聚集粮食。

”檀让还认为于仲文不可能马上就到,正在杀牛犒劳士兵。

于仲文知道他松懈了,于是挑选精锐的骑兵袭击他,一天便赶到了,于是攻占了城武。

尉迥的部将席毗罗,拥有十万军队,驻扎在沛县,将要攻打徐州。

他的妻子儿女在金乡。

于仲文派遣人假称是席毗罗的使者,对金乡城的守主徐善净说:“檀让明天午时到达金乡,将要宣布蜀公的命令,赏赐将士。

”金乡人认为真的这样,都很高兴。

于仲文挑选精锐士兵,假竖起尉迥的旗帜,兼程前进。

徐善净望见于仲文的军队将要到达,还以为是檀让到了,于是出城迎接谒见。

于仲文捉拿住他,夺取了金乡。

席毗罗依仗人马众多,来迫近官军,于仲文背城布阵,在距离军队几里的地方,在麻田中设下埋伏。

两阵刚刚交锋,伏兵出动,他们都拖着柴枝擂鼓呐喊,尘埃布满天空。

席毗罗的军队大败而逃,于仲文乘机追杀,贼兵都投进洙水而被淹死,洙水因此而断流。

俘获了檀让,用囚车把他送到京师,黄河以南地区全部平定。

席毗罗躲藏在荥阳的一户人家,被捉出斩首,把他的首级送到京师。

朝廷为于仲文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

史臣说:于仲文博览群书,拿出众的谋略称许自己,平定尉迥之乱,功成名就。

10、(1)这两句诗一写繁华,一写悲苦,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2分)抒发了诗人在他乡过寒食节的极度悲伤的感情。

(1分)(2)孟诗表达了诗人佳节思亲的伤感和同情民间疾苦的情怀。

(4分)
11.(6分)【(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3)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4)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每空1分,每错漏1字该空即不给分)
12.AE
B.曲解文意,原文说“并不是出于‘思古之幽情’”;
C. 撇开了“自觉确立当代意识”,两者无从比较;
D.分类、归因有误不符合原文第4、5段意思。

13.A 前者意思同C,后者意思同D。

14.本题最多给4分
这个一个浅显易懂的比喻,(1分)作者引用这一名言是为了说明当代人去研究历史是出于当代人现实生活的需要,(2分)进而证明“不懂得现在,就无法理解过去”这一观点(2分)。

15(1)要摒弃“不懂得过去,就无法理解历史”等错误观念。

(1分)
(2)要理清“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认识到当代人研究历史是出于现实生活的需要,(1分)回顾历史,是为了从历史资料中寻找合适的主题和题材为现实服务(1分)。

(3)要把握与当代现实生活本质相切合的价值观念,如珍惜生命、尊重人格、追求自由等等。

(1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6.每点2分,最多给4分
①表明保全瓶子并取出钞票的确是个难题。

②表明对“取”的意思的理解受到惯性思维的制约,惯性思维往往是人们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障碍。

③为解决问题蓄势,使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具启发力度。

④引发主人公和读者的好奇和关注,使事情蕴含的道理更发人深省。

17.分析和举例并重,一点1分,二点2分,三点4分,四点5分。

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1)老爸是一个机智、善于利用方法引导儿子的好父亲。

如儿子陷入难以抉择的处境,老爸提出“难题”引导儿子排除顾虑。

(2)考虑周全。

当儿子提出担心自己离开之后,父母无人照顾的情况时,老爸立刻表示支持并提出最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