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训练系列:之二
第二单元练习题
班别座号姓名
一、日积月累,运用自如(20分)
1.(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蹊跷
..祈祷
..姹紫(yān)红故弄(xuán)虚开tuò()眷()恋祈()祷áo游蹊qiāo chà异
2.名句回放(6分)
(1)在杜甫的《春望》一诗中,最能表达诗人“忧国之情凄凄,思家之心切切”的两句诗是,。
诗的尾联“,”。
诗人杜甫忧愁万虑,抒发了苦痛无法排解之情。
(2)“ ,” 这两句诗是《泊秦淮》中形象化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3)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最能表达爱国诗人陆游把金人赶出国土,使国家恢复汉唐强盛愿望的两句诗是“,。
”(4)《过零丁洋》一诗中表达诗人舍生取义决心的句子是:
3.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文艺作品的艺术性越高,对读者潜移默化的力量也越大。
B.去年秋天,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发生了一起危言耸听的恐怖袭击事件。
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D.现在好像只剩下了“食不言”一条口谚。
繁文缛节固不可取,而吃相之雅似不可少。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当今中国青年肩负着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祖国。
B.同学们都应该树立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C.语文老师经常向我们绘声绘色地介绍小说新作。
D.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
4.语文实践(5分)
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了,明代也曾大规模地修建过长城,那你知道长城的一些知识吗?
①明长城东起,西至。
②请写出与长城有关的一个人物、一个传说、一则俗语或诗句。
人物:;传说:
俗语或诗句:
③你能用一个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心中的长城吗?
5.请你挑出下列写错的字并改正它。
(2分)
(1)在湖中,昔日的潋艳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
错字(),改为()。
(2)面对如火如茶的改革、开放热潮,耳闻时代列车高歌猛进的轰鸣。
错字(),改为()。
6.挑战你的思维
(1)人们通常用某些动物来比喻各种类型的人,仿照例子你能说出各动物所代表的含义吗?(任选三题作答)(6分)
例:变色龙:比喻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
笑面虎;铁公鸡
井地蛙;丧家犬
地头蛇;鹦鹉学舌
(2)你能猜出下列字谜的谜底吗?(2分)
①高爷爷的头,李爷爷的脚,郑爷爷的耳朵。
(打一字)____________
②大口加小口(打一字)_____________
7.挑战你的能力
“风暴使树木深深扎根”这句话不仅说明了一种自然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根据下面的要求答题。
(4分)
(1)请说出这句话中蕴含的道理。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这个道理。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挑战你的积累
⑴名著阅读积累
请用连线把《水浒传》中的人物与相关的事件连起来。
(2分)
误入白虎堂时迁
大闹飞云浦林冲
火烧翠云楼吴用
智赚玉麒麟武松
⑵合作、探究现在经常被提起。
请写出两句有关“合作产生力量”的名言、警句或是格言、谚语。
(2分)
①
②
9.语言运用题。
(4分)
你的好朋友想抄你的作业,你怎样说才能较为妥当地劝阻他(她),又不伤了你们之间的友情?请用30字以内的文字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走进图书馆图书管理员通知你们初二同学又来借书,马上出示两小题要考考你。
请在正确的括号内打“√”。
(2分)
①《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都德( ) 莫泊桑( ) 欧•亨利( )
②陆游生活在——唐代( ) 五代( ) 南宋( ) 元朝( )
11.牛刀小试:下面是某学生的作文片断,请按要求修改三处划线的语句。
(3分)
①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②去开创那辽阔的大西北,③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改变模样;需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大西南的横断山脉中,营造出一个个高峡平湖……
第①处句子成分残缺,修改的方法是。
第②处句子搭配不当,应修改为。
第③处“改变模样”这一表述欠具体生动,宜改为。
12.赏析《春望》这首诗。
(1)这首五言______诗选自《_______ 》,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字_______。
(2)首联中“破”和“深”字有何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感时花溅泪”,你认为这儿的“泪”是作者流泪还是以拟人的方法写花儿流泪?谈谈你的看法并说出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诗作者的很多诗形象地记录了唐朝由盛到衰的过程,你能举一例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举例赏析古代诗歌中反映诗人忧伤国事、热爱国家的诗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之旅(40分)
(一)名篇重读(12分)
语法课上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
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
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也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作了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 (节选自《最后一课》)
6.“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一句中破折号的用法是。
(1分)7.小弗郎士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2分)8.就文中的细节描写,回答下列问题:(3分)
①“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这一细节,烘托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②“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也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这一细节,反映了孩子们怎样的心理?
答:。
③小弗郎士对鸽子的叫声产生的联想,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
9.“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
”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2分)
10.“最后一课”结束了,请你续写一段,写“我”是怎样离开教室的。
(150字左右)(4分)
(二)玩味古典(12分)
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选自《晏子春秋•杂下》)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2分)
①齐之习.辞者也()②今方.来()
③何坐.()④缚者曷.为者也()
1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2分)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13、“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什么?(2分)
14.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目的是想说明什么?(2分)15.结尾处写道“王笑曰”,你觉得这写出了当时楚王什么样的心态?(2分)16.楚王戏晏婴,你认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为什么?(2分)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训练系列:之二
第二单元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日积月累,运用自如(20分)
1.(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蹊跷
..(qīqiāo)祈祷
..(qídǎo)姹紫(yān)嫣红故弄(xuán)玄虚开tuò(拓)眷(jun )恋áo(遨)游Chà(诧)异2.名句回放(6分)
(1)在杜甫的《春望》一诗中,最能表达诗人“忧国之情凄凄,思家之心切切”的两句诗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的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人杜甫忧愁万虑,抒发了苦痛无法排解之情。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两句诗是《泊秦淮》中形象化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3)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最能表达爱国诗人陆游把金人赶出国土,使国家恢复汉唐强盛愿望的两句诗是“僵臣孤村不自衰,尚思为国戍轮台。
”
(4)《过零丁洋》一诗中表达诗人舍生取义决心的句子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文艺作品的艺术性越高,对读者潜移默化的力量也越大。
B.去年秋天,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发生了一起危言耸听的恐怖袭击事件。
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D.现在好像只剩下了“食不言”一条口谚。
繁文缛节固不可取,而吃相之雅似不可少。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当今中国青年肩负着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祖国。
B.同学们都应该树立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C.语文老师经常向我们绘声绘色地介绍小说新作。
D.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
4.语文实践(5分)
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了,明代也曾大规模地修建过长城,那你知道长城的一些知识吗?
①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裕关。
②请写出与长城有关的一个人物、一个传说、一则俗语或诗句。
人物:蒙恬等;传说:孟姜女哭长城
俗语或诗句:不到长城非好汉等。
③你能用一个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心中的长城吗?
答:长城是我心中的彩虹等
5.请你挑出下列写错的字并改正它。
(2分)
(1)在湖中,昔日的潋艳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
错字(艳),改为(滟)。
(2)面对如火如茶的改革、开放热潮,耳闻时代列车高歌猛进的轰鸣。
错字(茶),改为(荼)。
6.挑战你的思维
(1)人们通常用某些动物来比喻各种类型的人,仿照例子你能说出各动物所代表的含义吗?(任选三题作答)(6分)
例:变色龙:比喻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
1、笑面虎比喻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铁公鸡比喻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井地蛙比喻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丧家犬比喻没有依靠无处投奔的人
地头蛇比喻强横无赖独霸一方的人;鹦鹉学舌比喻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2)你能猜出下列字谜的谜底吗?(2分)
①高爷爷的头,李爷爷的脚,郑爷爷的耳朵。
(打一字)_郭。
②大口加小口(打一字)_固_
7.挑战你的能力
“风暴使树木深深扎根”这句话不仅说明了一种自然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根据下面的要求答题。
(1)请说出这句话中蕴含的道理。
答:“风暴”喻重大的挫折和磨难,整句话所蕴含的道理是:能经受住重大的挫折和磨难的生命更加坚强。
(2)请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这个道理。
答:不设统一答案,所举事例与道理吻合即可
8、挑战你的积累
⑴名著阅读积累
请用连线把《水浒传》中的人物与相关的事件连起来。
(2分)
误入白虎堂时迁
大闹飞云浦林冲
火烧翠云楼吴用
智赚玉麒麟武松
⑵合作、探究现在经常被提起。
请写出两句有关“合作产生力量”的名言、警句或是格言、谚语。
(2分)
①②不设统一答案。
如:“人心齐,泰山移。
”“一根筷子容易断,十根筷子拧不弯。
”“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
”“团结力量大,泰山也搬家。
”“七嘴八舌生妙计,群策群力攻难关。
”“众人拾柴火焰高。
”“团结就是力量。
”“大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等
9.语言运用题。
(4分)
你的好朋友想抄你的作业,你怎样说才能较为妥当地劝阻他(她),又不伤了你们之间的友情?请用30字以内的文字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走进图书馆图书管理员通知你们初二同学又来借书,马上出示两小题要考考你。
请在正确的括号内打“√”。
(2分)
①《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都德( ∨) 莫泊桑( ) 欧•亨利( )
②陆游生活在——唐代( ) 五代( ) 南宋( ∨) 元朝( )
11.牛刀小试:下面是某学生的作文片断,请按要求修改三处划线的语句。
(3分)
①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②去开创那辽阔的大西北,③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改变模样;需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大西南的横断山脉中,营造出一个个高峡平湖……
第①处句子成分残缺,修改的方法是将“使”删去。
第②处句子搭配不当,应将“开创”改为“开发”。
第③处“改变模样”这一表述欠具体生动,“改变模样”宜改为“重新披上绿装” 12.赏析《春望》这首诗。
(1)这首五言_律诗_诗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字子美。
(2)首联中“破”和“深”字有何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感时花溅泪”,你认为这儿的“泪”是作者流泪还是以拟人的方法写花儿流泪?谈谈你的看法并说出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诗作者的很多诗形象地记录了唐朝由盛到衰的过程,你能举一例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举例赏析古代诗歌中反映诗人忧伤国事、热爱国家的诗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之旅(40分)
(一)名篇重读(12分)
语法课上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
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
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也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作了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 (节选自《最后一课》)
6.“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一句中破折号的用法是。
(1分)答:解释说明
7.小弗郎士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2分)答:韩麦尔先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我”觉得他形象的高大。
8.就文中的细节描写,回答下列问题:(3分)
①“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这一细节,烘托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答:烘托了教室里的爱国气氛。
②“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也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这一细节,反映了孩子们怎样的心理?
答:刻画出孩子们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③小弗郎士对鸽子的叫声产生的联想,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小弗郎士的联想是他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他们学德语的愚蠢。
9.“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
”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2分)
答:韩麦尔的举止和表情一方面表现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另一方面表现他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感到极大痛苦。
10.“最后一课”结束了,请你续写一段,写“我”是怎样离开教室的。
(150字左右)(4分)
(二)玩味古典(12分)
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选自《晏子春秋•杂下》)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2分)
①齐之习.辞者也(熟练)②今方.来(将要)
③何坐.(犯罪)④缚者曷.为者也(同“何”)
1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2分)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翻译:两个官差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那儿去。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翻译: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同。
13、“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想羞辱晏子,从而想羞辱整个齐国。
14.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目的是想说明什么?(2分)
答: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一来到楚国就偷盗,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
反击“齐国人本来就喜欢偷盗”的发难。
15.结尾处写道“王笑曰”,你觉得这写出了当时楚王什么样的心态?(2分)
答:想羞辱晏子反而自取其辱的窘态。
16.楚王戏晏婴,你认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为什么?(2分)
善意或恶意都可(例:善意的,因为楚王羞辱晏子的原因只是看看晏子是不是“齐之习辞者”且最后晏子反驳后并没有恼羞成怒;恶意的,因为楚王羞辱晏子是经过周密部署的,且是想借羞辱晏子达到羞辱整个齐国的目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