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面部痤疮的近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面部痤疮的近况
摘要:痤疮是中医门诊常见病之一,困扰着人类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痤疮
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的状态,且年轻化趋势明显。

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发展。

本病的治疗方法有了更新的方案。

本文通过查阅近年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中医治
疗研究最新进展。

从不同治疗手段进行分析综述,为进一步研究痤疮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面部闪罐灸法痤疮
痤疮是指多见于青春期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损容性。

本病易反复发作,困扰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等,严重者可影响患者
的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寻常痤疮独具特色,治疗方法上可分型辨证论治,还可结
合中医外治、现代化医疗设备等综合治疗,疗效肯定。

本文综述痤疮的中医内治、外治治疗的研究进展。

1.拔罐放血治疗
胡凤鸣[1]予以刺络拔罐加中药疏肝消痤汤内服。

刺络拔罐操作方法:取大椎、肺俞、心俞、肝俞、脾俞,做好定位标记,局部予碘伏消毒皮肤,用三棱针针尖点
刺上述每穴35下,以轻度出血为度,然后迅速将火罐扣压点刺处,留罐约10mi后
起罐,出血量一般在35mL左右,最后予消毒棉球擦干血迹。

每3日治疗1次。


服中药疏肝消痤汤方剂组成:金银花12g.连翘12g、野菊花12g、柴胡9g、黄芩
9g、栀子9g、白术9g、白芍9g、薄荷9g、芪15g、当归9g、红花6g、我术6g、甘草6g,每1剂,水煎2次,取药汁400mL,分早晚2次口服.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刺络拔罐疗法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消除炎症,调节内分泌,抑制皮脂腺分泌,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

刺络拔罐法联合疏肝汤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确切,副作
用少,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景春晖等[2]将 136 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
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60 例予中药( 黄芩、野菊花、赤芍、丹皮、浙贝母、桑白皮等) 辨证加减,水煎服,2 次/d,治疗组 76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
刺络拔罐配合面部中药湿敷后倒模面膜外敷。

选取大椎和双侧肺俞作为固定穴位,用采血针快速点刺 5 ~ 7 下后拔罐放血 3 m L,其余背俞穴( 双侧肝俞、胆俞、心俞、膈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 仅拔罐不刺破,每次 4 组,交替取用,留罐 8 ~ 10 min,然后在面部中药湿敷( 丹参、黄芩、白花蛇舌草等) 及
倒膜面膜外敷。

结果: 3 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 05% ,对照组总有效率
为85. 00%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 0.05) 李伟等[3]将 80 例寻常性
痤疮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各 40 例,治疗组应用刺络放血联合自拟方治疗,首先选取大椎、双侧的肺俞、肝俞、膈俞、心俞、曲池、血海等穴,根据辨证加
减穴位,应用三棱针快速点刺放血加拔罐,留罐 15 min,每 3 天 1 次,14 周
为 1 个疗程。

运用自拟方( 大黄、黄芩、金银花、连翘、野菊花,桑白皮,片
姜黄等) 临症加减,水煎服,每日 2 次,4 周为 1 个疗程。

对照组予口服清热
解毒软胶囊,每次 3 粒,3 次/d,4 周为 1 个疗程。

2 组 1 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5% ,对照组为 80% ,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1.
针刺拔罐治疗
吕晓蕊[4]患者取仰卧位,采用毫针在面部座疮每个中心部位进行针刺,进针一,配以照射,眼睛用湿润的棉球覆盖,以免灯光伤及眼睛,留针。

取针后有癖血脓
头排出者用乙醇棉球涂搽,以促进疲血及脓头的排出。

待脓血排出干净后在面部
涂抹介质凡士林,施以走罐,以皮肤发红为宜,如有痊疮程度严重者在面部痊疮部
位轻轻闪罐,以深层的脓血流出为宜。

此外,可根据辨证分型加施体针,肺经蕴热
证加合谷、曲池脾胃湿热证加足三里、内庭血癖痰凝证加血海、丰隆。

诸穴进行
常规针刺,得气后留针。

每星期治疗次,治疗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王会霞[5]采取
针刺治疗,面部以颊车、地仓、巨髎、下关、印堂、颧髎等太阳经、阳明经穴位
为主。

取直径为0. 18 mm 美容针针刺,进针宜浅、宜轻。

并根据患者中医证候
特点,取四肢穴位:血瘀痰凝型取两侧三阴交、血海、丰隆;肺胃郁热型取两侧内庭、足三里、合谷、曲池;用 0. 30 mm 毫针针刺,垂直进针后行平补泻法,每
针捻转 1 min,120 r/min,每穴留针30 min。

观察组采用针刺 + 面部闪罐治疗,针刺方法同对照组,每次针刺结束后,用直径 3 cm 玻璃火罐于皮损位置闪罐,
即落即起,反复拔罐至面部潮红。

瘢痕、结节、丘疹皮损者,可适当增加罐内负压及闪罐次数;囊肿、脓疤皮损者,可适当减少罐内负压及闪罐次数。

闪罐操作时若遇到囊肿、脓疤溃破,用棉签轻压止血即可。

针刺、闪罐均为每周 2 次,5 周为 1 疗程,持续治疗 2 个疗程。

治疗后观察组脓疱数、丘疹数低于对照组,Qol - Acne 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 05),提示面部闪罐与针刺联合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针刺可疏通经络,调和脏腑,改善患者机体皮脂腺代谢状况,面部闪罐可活血祛瘀,托毒排脓,促使局部皮肤新陈代谢,改善面部痤疮。

艾诗奇[6]采用背俞穴( 双心俞、双肝俞、双胃俞穴) ,常规消毒后,用 8 号注射器针头快速点刺 10 余下,以微出血为度,用闪火法拔罐后留罐5 ~ 8 min,以拔出鲜血
5 ~ 10 m L 为佳。

每周 2 次,5 次为 1 个疗程。

配合艾灸合谷穴,1 次/d,每次 30 min,10 次为 1 疗程,1 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刺络放血疗法既治标( 清除粉刺) ,又治本( 平衡气血阴阳) ,临床治疗具有见效较快,疗效显。

3.中药面膜治疗
韩玉珍等[7]使用柴芩消痤靓颜汤联合颠倒加味面膜 ( 蒸馏水调制 ) 治疗痤疮湿热蕴结证,结果显示,柴芩消痤靓颜汤联合颠倒加味面膜治疗组疗效优于丹参酮胶囊治疗组,疗程更短,有效率达98.33%。

范瑛等[8]自拟中药面膜 ( 桂枝、乳香、生大黄、辛夷各 6 g,溶解后面膜纸湿敷 ) 治疗痤疮后红斑及色素沉着,结果显示,使用 2 周,红斑明显减退,总有效率为 77.1% ;使用 4 周时,色素沉着显著减退,总有效率为 82.9%。

丁颖晨等[9]研究证实,使用改良八白散面膜治疗 8 周,皮肤黑色素及经皮水分丢失值均显著下降,皮肤弹性指数 Uv/Ue 值明显降低,提示,面膜具有润肤美白、维持角质层含水量和增加皮肤弹性的作用。

卿等[10]将自制中药面膜膏 ( 成分为金银花、野菊花、大黄 ) 涂布按摩后石膏倒模,并联合窄谱蓝光治疗 8周,有效率达 59.5%,优于单独蓝光治疗。

陈丽华等[11]将 Aurora 光波射频联合中药面膜 ( 丹参、苦参、当归、土茯苓等 ) 治疗寻常痤疮,疗效优于未敷面膜组。

1.
火针治疗
火针疗法具有软坚散结和消块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气、血、痰、湿等病理
产物积聚而形成的结节囊肿、肿块。

近年来用于面部痤疮获得一定疗效。

齐沬夤
等[12]探讨火针焠刺和暗疮针穿刺排脓治疗青少年囊肿型痤疮的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痤疮积分有显著性差异,火针焠刺组总有效率为94.12%,暗疮针穿刺
治疗组有效率为 90.6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姜敏等[13]观察火针配合异维 A
酸治疗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取阿是穴 ( 囊肿皮损顶部和基底部 ),用火针
多点刺破囊壁,挤出脓血、脓栓,每周治疗 1 次,共治疗 4 次,结果显示,总
有效率 89.3%,脓肿消退时间较早,治疗后患处局部水肿,少量出血,12 h 内
可消退,无患者出现瘢痕。

王丽娜等[14]用火针疗法配合口服麻黄附子细辛汤加
减治疗囊肿型痤疮,选取背俞穴,每周 2 次,4 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显示,治
疗组外周血 IL-2 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总有效率为 85.33%,疗效明显优于西
药盐酸米诺环素胶囊治疗组 (53. 33%)。

由此可见,火针疗法相关报道中取穴与
治疗周期较统一,但结合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差异较大,这可能与操作手法有关,如火针温度、每个囊肿刺入点数、挤压排脓是否彻底、结合治疗药物等。

6.中药治疗
邝颖华等[15]用桃红四物汤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治疗 8周,有效率达
90.6%。

蔡晓政等[16]分别用海藻玉壶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痰湿瘀滞型痤疮,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气滞型痤疮,治疗 4 周,有效率分别为 90.91% 和 94.12%。

雏映宏等[17]用海藻玉壶汤加减配合火针治疗囊肿型痤疮,治疗 4 周,总有效率达 97.5%。

罗继红[18]用知柏地黄汤治疗阴虚火旺型痤疮,有效率达 93.3%。


俊志等[19]用二仙汤治疗青春期后冲任不调型痤疮,治疗 4 周,总有效率为
92.5%。

高尚璞[20]用养阴清肺方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总有效率达 96.7%。

尽管前述中医外治在临床研究中获取一定疗效,但相较于单一治疗,联合治
疗更具有优势,因此临床应推广多种治疗方式结合使用。

此外,目前尚缺乏各种
联合治疗间疗程、疗效差异的相关研究。

中医治疗痤疮结合内治、外治等综合治
疗方案。

目前痤疮的中医药治疗等研究还存在如样本量较少、分型标准和疗效判
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且大部分研究为联合用药,缺乏高水平的循证医学证据,
此外,关于远期疗效、安全性评价及疗程规范化仍不明确,仍有待进一步研发。

参考文献
[1]胡凤鸣,刺络拔罐法联合疏肝消痤汤治疗痤疮 80 例[J]江西中医药2017 年 5 月第 5 期总第 48 卷第 413 期
[2]景春晖,夏庆梅,杜天乐,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
76 例临床研[J].江苏中医药,2015,47( 2) : 41 - 43
[3]李伟,朱东来,李光辉刺络放血联合自拟方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
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 21) : 73 - 75
[4]吕晓蕊,针刺配合面部走罐治疗痊疮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
志,2013,03-0193-02
[5]王会霞, 面部闪罐联合针刺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患者的效果分析
[J].2018. 14. 081
[6]艾诗奇.背腧穴刺络放血配合艾灸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患者的疗效观
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 76) : 78 - 79
[7] 韩玉珍 , 吴顿 , 赵金坤 , 等 . 柴芩消痤靓颜汤联合颠倒加味面膜治
疗痤疮湿热蕴结证的疗效评价 [J]. 中医药学报 , 2013, 41(3): 145-147.
[8] 范瑛 , 宋坪 . 自拟中药面膜治疗痤疮后红斑及色素沉着疗效观察 [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2013, 12(5): 281-284.
[9] 丁颖晨 , 潘祥 , 龙高木 , 等 . 改良八白散用于痤疮后色素沉着的临
床观察 [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2012, 34(1): 11-14.
[10] 张海卿 , 王宏伟 , 周宏 , 等 . 中药面膜联合窄谱蓝光治疗痤疮的
护理体会 [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 2012, 28(7): 497-498.
[11] 陈丽华 , 刘之力 , 刘俐 , 等 . Aurora 光波射频联合中药面膜治疗
寻常性痤疮的疗效 [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2013, 19(4): 306-307
[12] 齐沬夤 , 林彬彬 , 谢中练 , 等 . 火针焠刺治疗 34 例青少年囊肿型痤疮临床观察 [J]. 中国美容医学 , 2016, 25(6): 92-94.
[13] 姜敏 , 姜琨 , 曾宪玉 , 等 . 火针配合药物治疗囊肿型痤疮疗效观察 [J]. 上海针灸杂志 , 2015, 34(11): 1082-1084.
[14] 王丽娜 , 钱方 , 杨玉峰 , 等 . 火针疗法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囊肿型痤疮的疗效观察及对外周血白介素 -2 的影响 [J]. 湖北中医杂志 , 2014,
36(7): 13-14.
[15] 邝颖华 , 郄美芳 , 黄威 .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囊肿型痤疮120 例[J]. 内蒙古中医药 , 2013, 32(22): 43-43.
[16] 蔡晓政 , 李映琳 , 刘大华 , 等 . 161 例寻常痤疮辨证分型论治及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J]. 中国美容医学 , 2011, 20(1): 325-325.
[17] 雏映宏 , 陈芳 , 燕丽勤 , 等 . 海藻玉壶汤加减配合火针治疗囊肿痤疮临床观察 [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2011, 17(2): 141-142.
[18] 罗继红 . 知柏地黄汤治疗阴虚火旺证痤疮临床观察 [J]. 中医学报 , 2013, 28(5): 759-760.
[19] 王俊志 , 李孜怡 , 赵玉娟 . 二仙汤治疗青春期后冲任不调型痤疮临床观察 [J]. 中医药信息 , 2014, 31(1): 99-100.
[20] 高尚璞 . 养阴清肺方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 33 例观察 [J].中医杂志 , 2013, 54(2): 134-1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