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集体备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集体备课教案
一. 教材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主要让学生理解平移、
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接触过简单的图形运动,对平移和旋转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轴对称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
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
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
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概
念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旋转
和轴对称的概念。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图形运动的特点,加深对知
识的理解。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培养良好的学习
习惯。
六.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有关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图片和生活实例。
3.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方便学生动手操
作。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实例,如滑滑梯、旋转门、对称的图形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这些现象都涉及到图形的运动。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图形的运动包括平移和旋转。
2.呈现(10分钟)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平移和旋转的定义,让学生理解这两种运动的特点。
同时,
教师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用学具进行平移和旋转的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
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平移和旋转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学生进行
交流分享,总结解题方法。
5.拓展(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平移和旋转,还有哪些运动可以使图形发生改变?学
生通过思考和交流,发现轴对称也是一种可以使图形发生改变的运动的类型。
教师讲解轴对称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概念。
6.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学生通过小结,加
深对知识的理解。
7.家庭作业(5分钟)
教师布置一些有关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板书,突出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
对性的指导。
对于学生的错误,要耐心引导,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所在,并加以改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 教学情境分析
在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一单元时,我创设了多个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例如,在导入环节,我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滑滑梯、旋转门等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在呈现环节,我利用课件形象地展示了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这两种运动的特点。
在拓展环节,我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平移和旋转,还有哪些运动可以使图形发生改变,从而引出轴对称的概念。
二. 教学活动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我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观察和操作:我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并亲自动手操
作学具,体验图形运动的特点。
2.思考和交流:我鼓励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并与他人
交流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3.练习和总结:我出示了一些有关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题目,让学生
独立完成,然后学生进行交流分享,总结解题方法。
4.课后巩固:我布置了一些有关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练习题,让学生
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三. 课堂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对于学生的错误,我耐心引导,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所在,并加以改正。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改进措施
1.问题:在导入环节,部分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概念理解不深,难以与
生活中的实例建立起联系。
解决办法:在导入环节,我可以用更具体的例子,如动画片中的角色移动、旋转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在导入环节加入更多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到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2.问题:在操练环节,部分学生对如何进行平移和旋转操作不明确,操
作过程中出现错误。
解决办法:在操练环节,我应更加详细地讲解操作步骤,并适时进行示范。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在操练环节详细讲解操作步骤,并适时进
行示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减少错误。
3.问题:在拓展环节,部分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存在困难,难以运用轴
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办法:在拓展环节,我可以用生活中的实例讲解轴对称的概念,并让学生
进行实际操作。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在拓展环节加入更多生活中的实例,让学
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概念。
4.问题:在课后巩固环节,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牢,完成作业困
难。
解决办法:在课后巩固环节,我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针对学生的
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在课后巩固环节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实录:
时间:2021年3月25日
地点:三年级一班教室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实例,如滑滑梯、旋转门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
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这些现象都涉及到图形的运动。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图形的运动包括平移和旋转。
2.呈现(10分钟)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平移和旋转的定义,让学生理解这两种运动的特点。
同时,
教师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用学具进行平移和旋转的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
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平移和旋转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学生进行
交流分享,总结解题方法。
5.拓展(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平移和旋转,还有哪些运动可以使图形发生改变?学
生通过思考和交流,发现轴对称也是一种可以使图形发生改变的运动的类型。
教师讲解轴对称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概念。
6.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学生通过小结,加
深对知识的理解。
7.家庭作业(5分钟)
教师布置一些有关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板书,突出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特点。
本节课教师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做得很好,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使学
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交流分享,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让学
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