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县食用瓜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瓜蒌,又名吊瓜、药瓜,学名栝楼,本地名叫冬鼓子,是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是常见大宗草药,药食两用,《本草纲目》有记载。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雌雄异株。

雄株开花不结果,雌株虽能结果,但必须要有蜜蜂等媒介传播雄株的花粉,经过授粉作用后才能结果,其他瓜类无此特征。

因此,种植时必须雌雄株进行搭配。

二是多年生。

一般瓜类植物冬天根茎全部枯死,而瓜蒌茎叶枯死,地下的根块宿生在土中,翌春从根部重新长出不变性别的植物,因此种一年可受益多年。

三是凡瓜类都是用种子繁殖,种子发芽后2片子叶都长出地面,唯有瓜蒌种子发芽后不出土,特别是瓜蒌还可以用根块繁殖。

用种子繁殖的植株雄株多到开花后才能识别。

四是瓜蒌的生命力特别强,能生长在岩缝里,藤蔓攀援在峭壁上。

五是瓜蒌全身是宝,药食两用,营养价值高,籽、果皮、根均可入药。

瓜蒌籽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微量
元素、矿物质等含量丰富,压榨的瓜蒌籽油经吉首大学检
测,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9.7%。

瓜蒌籽油还含有22.7%角鲨烯,其含量高于橄榄油。

角鲨烯具有提高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血清总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等功效,具有较高的食用保健价值。

因此,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是拓展农民脱贫致富的特色农业项目,具有区域特色和发展潜力,在我国的上海、安徽等市场上十分畅销。

1保靖县瓜蒌生产的基本情况
保靖县位于武陵山脉,湖南省西北部,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1℃,降水量1400mm ,日照时数1270h ,无霜期288d 。

境内溪河密布,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湿润清新,土壤深厚,腐殖质含量高,pH 值在4.5~6.5,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宜瓜蒌生长条件的需要。

近几
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靖县特色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2013年,该县已发展瓜蒌种植基地逾266.7hm 2,分别辐射到涂乍乡涂乍村,阳朝乡科秋村,迁陵镇梭西村,复兴镇马斯村、陇洞村、和平村,碗米坡镇新码村、押马村,野竹坪镇腊洞村,水田河镇乌苏村,比耳镇亚鱼村、白云山牧场等,共8个乡镇12个村。

该县在对瓜蒌种植及相关食品加工方面做了重点研究,已掌握了瓜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现总结如下。

2优质高产栽培技术2.1种植地选择
瓜蒌是深根植物,喜温喜光、忌阴忌湿、抗病力较强。

故宜选择背风向阳、通气条件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充足、排灌方便不积水、土壤pH 值在6.7~7.2的壤土为好,盐碱地不宜种植,同时要求种植地环境无污染。

2.2品种选择
栽培品种选择通过审定或筛选的稳定系列优良品种(品系)。

2.3整地做畦
大田栽培,应在土壤封冻前深耕、耙平。

按行距3.5m ,沟宽1.5m ,做成宽2m 的高畦。

2.4基肥施用
施45%硫酸钾复合肥750kg/hm 2、过磷酸钙750kg/hm 2、硼砂15kg/hm 2、硫酸锌4.5~15.0kg/hm 2、腐熟饼肥1500
kg/hm 2、腐熟农家肥45t/hm 2。

施肥采用沟施或穴施,即在距
离畦边50cm 处开1条施肥沟,或在畦上间隔1.5m 按照
50cm 见方打穴,将肥料与部分土壤混合施入,然后覆土。

2.5移栽
一是在安全出苗期内,尽可能做到早移栽,促进早发苗。

气温稳定在5℃时进行块根移栽;气温稳定在10℃时进行带苗移栽。

注意防止过早移栽受晚霜冻害,过迟移栽延迟结果。

二是定植株行距保持在3.5m×1.0~1.2m 。

为了提高前期产量,当年定植密度3000~3750株/hm 2。

第2年间苗,去弱株留强株,一般留2700株/hm 2左右,保证茎蔓铺满架面,也不能过于郁闭。

三是定植方法。

块根直接定植应选用符合育苗质量的块根,在距离施肥穴10cm 处挖小穴,块根用75%百菌清500倍液浸泡10min 后平放穴内改土。

出苗后及时破膜放苗。

采用育苗移栽,栽好后立即浇足定根水,栽后7d 内不能缺水[2]。

四是科学搭配雄株。

按照8~10∶1的雌雄株比例,在田间均匀分布定植。

2.6搭架
搭架在移栽或出苗前结束,避免搭架操作损伤苗木。

搭架原则为棚架要牢固、通风透光。

可以用水泥柱、竹、木柱相结合作主柱,尽可能降低棚架成本,方便人工架下作业,提高架面面积。

架式:要求搭建高1.8m 左右的平面棚架,地面按3.5m×3.5m 标准立柱。

柱上端用10#不锈钢丝拉成3.5m×
3.5m 的方格,再用10#钢丝拉对角线,最后在上面覆盖20cm×20cm 网眼的尼龙网,在棚架的外围可多支几根柱子,盛
果期时避免架子倒塌[3-4]。

摘要通过引进特色产业瓜蒌试种,总结出瓜蒌在保靖县山区的栽培技术,包括种植地选择、品种选择、基肥施用、移栽、搭架、生长期管理、病虫防治、收获及越冬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食用瓜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湖南保靖中图分类号S642.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4)24-0099-02
保靖县食用瓜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彭利平
王俊华彭官交
(湖南省保靖县农业局,湖南保靖416500)
作者简介彭利平(1979-),女,湖南保靖人,农艺师,从事经作产业研
究、技术推广以及品种资源研究开发相关工作。

收稿日期2014-11-19
99
.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接第93页)
共4个黄栀子优良无性系,在贯岭镇茗洋村、贯岭村分别建立了黄栀子优良无性采穗圃。

今后闽东地区的黄栀子产业化基地建设,应以主推的分关1号为主。

(4)根据施肥试验的结果,对黄栀子施肥方案进行总结,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①春梢抽梢前必须及时施用氮肥。

4月上旬是栀子抽春梢前夕,为了促进春梢、夏梢的正常生长,必须施用速效氮肥。

在Ⅲ、Ⅳ类立地一般施尿素50g/株较合适,可保证新抽的春梢短而壮,且6月初开花时,新抽的夏梢叶片也大小适中。

但如果施用的氮肥过量(如75~100
g/株),新抽的春梢不仅粗壮而且过长,夏梢也会疯长,叶片大而深绿,会引起花和小果的大量脱落,造成减产,并引发蚜虫、咖啡透翅天蛾等多种叶类病虫害,这种现象在Ⅱ类地表现尤其明显。

②秋梢抽梢前必须施1次复合肥。

秋梢为次年主要结果母枝,7月下旬施肥直接影响结果枝的生长。

由于黄栀子秋梢顶芽95%以上将形成花芽,而花芽产生和分化最盛期为7—9月,此时施肥后栀子树秋梢粗壮、叶厚且为深绿色。

此时也是中果期,栀子树由于开花结果体内消耗大量养分,如果未及时施肥,新抽的秋梢细短、叶小且黄,花芽分化不足,会严重影响次年的开花结果。

每株宜施复合肥25g+尿素25g。

③进行1次根外追肥。

9月上旬高温高湿,极易引发叶类病虫害,也是黄栀子灰蝶侵入果实的关键时期。

如能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1次根外追施(喷施少量硼肥和钾肥),能促进果实均匀和黄色素转化,提高栀子果的品质。

相比之下,没有进行根外追肥的栀子树,采收时果实大小、颜色比较不均匀,出售时价位较差。

④施1次送嫁肥必不可少。

由于当年开花结果大量消耗了栀子树体内的养分,果实釆收后于11月中旬,趁气温较高栀子树的根系尚未停止活动时,每株黄栀子追施复合肥150g。

复合肥是氮磷钾齐全而又长效的肥料,可为栀子树翌年的生长、开花、结果全过程贮备和提供一部分养料。

未施送嫁肥,第2年抽梢变少、枝条变短、叶片变小、结果量减少、果实变小;如连续3年以上不施肥,则栀子树极少抽梢,叶片脱落,根部根结线虫病严重发生,甚至植株死亡。

4参考文献
[1]孔悦平.闽东地区黄栀子的人工栽培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5(6): 42-44.
[2]孔悦平.黄栀子八个栽培无性系比较分析[J].林业勘察设计,2012(2): 122-126.
[3]孔悦平.不同立地条件下分关1号黄栀子生长及结果比较[J].福建林
业科技,2013(2):52-55.
[4]夏淑蓉.黄栀子不同栽培品种苗木及幼树结果状况分析[J].福建林业
科技,2013(3):100-105.
[5]孔灼民,苏兆甫,吴启进,等.怀集县黄栀子产业现状及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21):116-117.
[6]胡小猫.道地药材黄栀子GAP栽培技术规程[J].现代园艺,2013(19): 29-31.
2.7生长期管理
2.7.1扶蔓上架。

当瓜蒌主茎长到0.3~0.5m时,插好支持物,用软质绳带将瓜蒌蔓固定在支持物上,引其向棚架生长。

2.7.2除草追肥。

每年于春、夏、秋季各中耕除草1次,生长期见草就除,保持田间无杂草,植株封行后停止。

①提苗肥。

定植活株后,在距离苗20~30cm处,环状追施1~2次尿素,用量为50~100g/株。

②花果期肥。

6—8月,瓜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进入旺盛期,追施2~3次花果肥,每次施饼肥750 kg/hm2+硫酸钾复合肥225kg/hm2,在距离根部20cm外开环状或放射状浅沟施入,然后培土,严防伤根烧根。

③果实膨大期,结合喷药,加入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

2.7.3水分管理。

多年生瓜蒌,根系发达,比较耐旱,但在生长盛期和果实膨大期,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防旱,遇涝要随即排水防渍。

2.7.4整枝。

一年生植株主茎留1~2根,第2年后每株只留1个健壮主茎。

及时抹去架面下主茎上的新生腋芽。

枝蔓上架后,做到均匀引蔓,全面铺开。

肥力充足的田块,架面主茎到1m左右应断头,促第1分枝生长,增加挂果率。

生长中后期如枝蔓过密,应剪去一些小枝、空枝及老叶。

2.7.5保花保果。

花期生长过旺,喷1000~3000mg/kg矮壮素。

花果期结合喷药喷施0.2%磷酸二氢钾、0.3%尿素和0.3%~ 0.5%硼酸液2~3次,间隔7~10h。

2.7.6病虫防治。

保靖县瓜蒌主要病虫害是根结线虫病,瓜蒌根结线虫主要在根内越冬,2龄及其他龄的幼虫、卵或少量雌成虫均可越冬。

瓜蒌是多年生宿根植物,一旦发病,线虫便全在根内和根际土中迅速积累,病情逐年加重直至绝产。

其防治原则为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合理使用化学防治。

具体防治措施如下:一是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和无根结线虫种苗;晒土、土壤消毒,加强田间管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性;及时除草,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避免大水漫灌;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实行3年一轮作。

二是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

三是化学防治。

瓜蒌冻前用1.5%线菌威4000倍液
250mL/株进行灌根,开春后(3月上旬)再灌1~2次,安全间隔期10d。

2.8收获
9—11月瓜蒌果实表面变为橘黄色便可收获,分批采收。

果实采收后在阴凉处后熟10d左右,用刀剖开取出籽和瓤放在木桶等非金属容器中发酵36h,使籽瓤分离,将种子晒干或烘干即可销售或炒制。

晒干后果皮、天花粉作为中药材销售。

2.9越冬管理
秋季瓜蒌叶片90%枯死,离地0.5m处割蔓,培土20 cm防寒越冬。

施足肥料:开春后,出苗前环状或放射状开沟施有机肥和复合肥,一般施腐熟有机肥45t/hm2、三元优质复合肥450kg/hm2、硫酸锌15kg/hm2、硼肥l5kg/hm2,同时浇好返青水,力争早出苗、出壮苗。

3参考文献
[1]程魁.栝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9):52.
[2]郑明福,杨博智,丁茁荑,等.栝蒌雌株快繁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
技,2010(19):102-103.
[3]马鹏,胡尊尚,凌宗园,等.籽用栝楼及其栽培技术[J].现化园艺,2009 (5):14-15.
[4]郎进宝,仉中帝,顾辉辉,等.栝楼的栽培技术[J].宁波农业科技,2010 (4):31-32.
100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