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济宁市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山东省济宁市小升初数学试卷
一、填空。

(把要填的内容写在答题纸相应题号的横线上)(24个知识点)
1.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按3:1的比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与放大前的图形的面积比为.
2.把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3.5□0,要使这个三位数能同时是2、3、5的倍数,□里最大应填最小应填。

4.
(1)3时20分=时(2)2.8平方千米=公顷(3)7毫升=升(4)65平方分米=平方米
5.的分数单位是,再加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6.把4:0.8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7.你认为,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8.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35.80,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9.工厂生产一批新产品,合格的和不合格的数量比是23:2,这批新产品的合格率是%。

10.用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接头处不计),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这个纸筒的高是分米。

11.气象局为了表示一天中气温变化情况,采用统计图最合适.
12.如果a=3c(a、c均是不为0的整数),a和c的最大公因数是,a和c的最小公倍数是。

13.六年一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那么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4.把一根长20分米的圆柱形木料截成两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25.12平方分米,原来木料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二、判断。

(把判断的结果写在答题纸相应题号的横线上,对的打“√”,错的打“×”)(7个知识点)
15.体积相等的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表面积一定相等..(判断对错)
16.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由于各边都发生了变化,图形的形状一定发生了变化。

(判断对错)
17.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不成比例..(判断对错)
18.6个同学相互之间都要握手一次,一共要握手15次.(判断对错)
19.妈妈4次共买了20千克苹果,妈妈每次肯定都是买5千克。

(判断对错)
20.把19条金鱼放到4个鱼缸里,总有一个鱼缸至少放进5条金鱼。

(判断对错)21.小明应完成的作业量一定,他已完成的作业量和未完成的作业量成反比例.(判断对错)
三、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答题纸相应题号的横线上)(7个知识点)
22.某商品进价为360元,售价为540元,利润率为()
A.30%B.40%C.50%
23.2021年的1、2、3月份一共有()天。

A.89B.90C.91
24.已知△+□=24,△=□+□+□,那么△=()
A.4B.6C.18
25.以小明的身高150厘米为标准,记作0厘米,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

小华身高140厘米应记作()
A.﹣140厘米B.+10厘米C.﹣10厘米
26.在下面各比中,与:能组成比例的比是()
A.3:4B.4:3C.:D.4:9
27.下面哪组中的三条线段不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A.5厘米、6厘米、7厘米B.5厘米、5厘米、10厘米
C.3厘米、6厘米、4厘米
28.把一根木材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那么两根木材相比()A.第一段长B.第二段长C.同样长
四、做一做。

(按要求做在答题纸相应题号的位置上)(12个知识点)
29.下面是某市4月份的天气情况。

(1)把上面的统计表制成条形统计图。

(2)这个月一共有天,阴天与雨天相差天。

(3)晴天占全月总天数的%,晴天比阴天多%。

30.求出下面这根塑料管材所用塑料的体积。

(单位:分米)
五、计算。

(按要求做在答题纸相应题号的位置上)(26个知识点)
31.直接写得数。

(1)1÷0.05=(2)9.8+0.02=
(3)8÷=(4)+=
(5)125%×8=
(6)÷3=(7)×15=(8)÷=32.计算下面各题。

(能简算的要简算)
(2)4.2÷1.5﹣0.26(1)(+﹣)×36
(3)5.3﹣1(4)(﹣)÷
(5)(6)÷[(+)×6]
33.解方程或比例。

(1)(2)
六、解决问题。

(写在答题纸相应题号的位置上)(24个知识点)
34.公园运来一批树苗,第一天栽的棵数与总棵数的比是1:6,第二天栽了150棵,两天
栽了总棵数的,公园一共运来多少棵树苗?
35.用铁皮制作一个高5分米,底面直径4分米的圆柱形水桶(无盖),制作这个水桶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如果这个水桶里盛满水,这桶水重多少千克?(铁皮的厚度略去不计,1升水重1千克)
36.5年前妈妈比红红大28岁,今年红红的年龄是妈妈年龄的,妈妈和红红今年各是多少岁?
37.在一张比例尺是1: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2厘米,一辆货车需要从甲地到乙地送货,计划4小时到达,这辆货车每小时应行驶多少千米?
2021年山东省济宁市小升初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

(把要填的内容写在答题纸相应题号的横线上)(24个知识点)
1.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按3:1的比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与放大前的图形的面积比为9:1.
【分析】把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按3:1放大后,得到的新正方形的边长是3×2=6厘米,再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放大前后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然后再求面积比即可解答.【解答】解:3×2=6(厘米)
(6×6):(2×2)
=36:4
=9:1
答:得到的图形与放大前的图形的面积比为9:1.
故答案为:9:1.
2.把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56.52立方厘米.
【分析】把一个正方体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关键弄清圆锥的底面直径等于正方体的棱长,圆锥的高也等于正方体的棱长,由此解答.
【解答】解:3.14×(6÷2)2×6÷3
=3.14×9×6÷3
=56.52(立方厘米);
答:这个圆锥的体积是56.52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56.52.
3.5□0,要使这个三位数能同时是2、3、5的倍数,□里最大应填7最小应填1。

【分析】同时是2、5的倍数个位是0,已经满足;是3的倍数需要每一位上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

最大是7+5=12,最小是1+5=6,因此□里最大应填7,最小应填1。

【解答】解:□里最大应填7,最小应填1。

故答案为:7,1。

4.
(2)2.8平方千米=280公顷(1)3时20分=3时
(3)7毫升=0.007升(4)65平方分米=0.65平方米
【分析】(1)把20分除以进率60化成时,再加3时;
(2)高级单位平方千米化低级单位公顷乘进率100;
(3)低级单位毫升化高级单位升除以进率1000;
(4)低级单位平方分米化高级单位平方米除以进率100。

【解答】解:
(2)2.8平方千米=280公顷(1)3时20分=3时
(3)7毫升=0.007升(4)65平方分米=0.65平方米
故答案为:3,280,0.007,0.65。

5.的分数单位是,再加4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分析】(1)判定一个分数的单位看分母,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最小的质数是2,用2减去原分数的结果,再看有几个分数单位即可解答.
【解答】解:(1)1的分母是7,所以分数单位是;
(2)最小的质数是2,2﹣1=,即再加4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故答案为,4.
6.把4:0.8化成最简整数比是5:1,比值是5.
【分析】(1)根据比的基本性质作答,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
(0除外)比值不变;
(2)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
【解答】解:4:0.8,
=(4×10):(0.8×10),
=40:8,
=(40÷8):(8÷8),
=5:1;
(2)4:0.8,
=4÷0.8,
=5;
故答案为:5:1;5.
7.你认为,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分析】因为直线无端点,所以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进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由分析知: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故答案为:无数,一.
8.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35.80,这个数最大是35.804,最小是35.795。

【分析】要考虑35.80是一个三位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35.80最大是35.804,“五入”得到的35.80最小是35.795,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解答】解: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35.80,这个数最大是
35.804,最小是35.795。

故答案为:35.804,35.795。

9.工厂生产一批新产品,合格的和不合格的数量比是23:2,这批新产品的合格率是92%。

【分析】根据合格的与不合格的数量比是23:2,可知这批零件共有(23+2)份数,这批零件的合格率=×100%,进而列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100%=92%
答:这批零件的合格率为92%。

故答案为:92。

10.用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接头处不计),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25平方分米,这个纸筒的高是5分米。

【分析】根据圆柱侧面展开图的特征,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当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时,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

根据圆柱的侧面积公式:S=Ch,把数据代
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5×5=25(平方分米)
答: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25平方分米,这个纸筒的高是5分米。

故答案为:25,5。

11.气象局为了表示一天中气温变化情况,采用折线统计图最合适.【分析】每天的气温变化情况是早晨低,中午高,下午低;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即可做出解答.
【解答】解:折线统计图不仅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气象局为了表示一天中气温变化情况,采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折线统计图.
12.如果a=3c(a、c均是不为0的整数),a和c的最大公因数是c,a和c的最小公倍数是a。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答】解:a=3c(a、c均是不为0的整数),即a是c的3倍,所以a和c的最大公因数是c,a和c的最小公倍数是a。

故答案为:c,a。

13.六年一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那么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分析】根据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可知全班人数为9份,男生人数为5份,则女生人数为9﹣5=4份,再由此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9﹣5)÷5=4÷5=.
故答案为.
14.把一根长20分米的圆柱形木料截成两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25.12平方分米,原来木料的体积是251.2立方分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这根圆柱形木料横截成两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两个截面的面积,据此可以求出圆柱的底面积,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S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25.12÷2×20
=251.2(立方分米)
答:原来木料的体积是251.2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251.2。

二、判断。

(把判断的结果写在答题纸相应题号的横线上,对的打“√”,错的打“×”)(7个知识点)
15.体积相等的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表面积一定相等.√.(判断对错)【分析】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可知,体积相等的两个正方体棱长一定相等,所以他们的表面积也相等,由此解决问题.
【解答】解: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可知,体积相等的两个正方体棱长一定相等,所以他们的表面积也相等
故答案为:√.
16.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由于各边都发生了变化,图形的形状一定发生了变化。

×(判断对错)
【分析】缩小后和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形状相同大小不相同,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各边的长短发生了变化,但图形的形状不变。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不成比例.×.(判断对错)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答】解:因为正方形的周长C=4a,所以C÷a=4(一定),
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
18.6个同学相互之间都要握手一次,一共要握手15次.√(判断对错)【分析】每个人都要和另外的5个人握一次手,6个人共握6×5=30次,由于每两人握手,应算作一次手,去掉重复的情况,实际只握了30÷2=15次,据此解答.
【解答】解:(6﹣1)×6÷2
=30÷2
答:一共要握手15次.
故答案为:√.
19.妈妈4次共买了20千克苹果,妈妈每次肯定都是买5千克。

×(判断对错)【分析】如果每次买的一样多,那么妈妈每次肯定都是买5千克;如果每次买的不一样多,那么妈妈每次买的就不一定是5千克。

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如果每次买的一样多,那么妈妈每次肯定都是买5千克。

题干没有说明每次买的一样多,所以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20.把19条金鱼放到4个鱼缸里,总有一个鱼缸至少放进5条金鱼。

√(判断对错)【分析】把19条金鱼放到4个鱼缸里,先平均分,19÷4=4(条)……3(条),这3条必然会放在其中1个、2个或3个抽屉里,则总有一个鱼缸至少放进4+1=5(条)金鱼。

【解答】解:把19条金鱼放到4个鱼缸里,总有一个鱼缸至少放进5条金鱼。

故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1.小明应完成的作业量一定,他已完成的作业量和未完成的作业量成反比例.×(判断对错)
【分析】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分析数量关系.既然小明应完成的作业量一定,就看那两个变量(他已完成的作业量和未完成的作业量)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从而判定是不是成反比例关系.
【解答】解:已完成的作业量+未完成的作业量=应完成的作业量(一定),
可以看出,已完成的作业量和未完成的作业量是两种相关联的变化的量,但是它们相对应的数是和一定,它们的乘积和比值都不一定,
所以已完成的作业量和未完成的作业量不成任何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
三、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答题纸相应题号的横线上)(7个知识点)
22.某商品进价为360元,售价为540元,利润率为()
A.30%B.40%C.50%
【分析】用售价﹣进价=利润,再用利润÷进价=利润率,据此解答。

【解答】解:(540﹣360)÷360×100%
=180÷360×100%
=50%
答:利润率是50%。

故选:C。

23.2021年的1、2、3月份一共有()天。

A.89B.90C.91
【分析】把这三个月的天数加起来,1月、3月都是31天,闰年2月共有29天,平年2月有28天,只要判断2021年是闰年还是平年即可;用年份除以4,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解答】解:2021÷4=505……1,有余数,说明2021年是平年,平年2月有28天,31+28+31=90(天)
2021年的1、2、3月份一共有90天。

故选:B。

24.已知△+□=24,△=□+□+□,那么△=()
A.4B.6C.18
【分析】因为△+□=24,所以□=24﹣△,所以△=□+□+□=24﹣△+24﹣△+24﹣△,再解答即可得△的值.
【解答】解:因为△+□=24,所以□=24﹣△,
所以△=□+□+□
△=24﹣△+24﹣△+24﹣△
4△=72
△=18,
故选:C.
25.以小明的身高150厘米为标准,记作0厘米,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

小华身高140厘米应记作()
A.﹣140厘米B.+10厘米C.﹣10厘米
【分析】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超过150厘米的记作正,则低于150厘米的就记作负。

由此得解。

【解答】解:小华身高140厘米应记作﹣10厘米。

故选:C。

26.在下面各比中,与:能组成比例的比是()
A.3:4B.4:3C.:D.4:9
【分析】先假设比:分别与每个选项中的比能组成比例,再分别计算求出每个比例的两内项的积和两外项的积,如果等于,就说明两个比能组成比例,不等于就不能组成比例.
【解答】解:A、因为××3,所以能组成比例
B、因为××4,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C、因为××,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D、因为××4,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故选:A.
27.下面哪组中的三条线段不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A.5厘米、6厘米、7厘米B.5厘米、5厘米、10厘米
C.3厘米、6厘米、4厘米
【分析】紧扣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即可选择正确答案.
【解答】解:A:5厘米+6厘米>7厘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
B:5厘米+5厘米=10厘米,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C:3厘米+4厘米>6厘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
故选:B。

28.把一根木材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那么两根木材相比()A.第一段长B.第二段长C.同样长
【分析】把这根木材的长度看作单位“1”,由“第二段占全长的”,可知第一段占全长的1﹣=,通过比较得出答案.
【解答】解:第一段占全长的:1=,
,所以第二根长.
故选:B.
四、做一做。

(按要求做在答题纸相应题号的位置上)(12个知识点)
29.下面是某市4月份的天气情况。

(1)把上面的统计表制成条形统计图。

(2)这个月一共有30天,阴天与雨天相差4天。

(3)晴天占全月总天数的40%,晴天比阴天多50%。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数据直接绘制条形统计图即可;
(2)将数据相加即可求出这个月一共有的天数,阴天天数﹣雨天天数=相差天数;
(3)晴天天数÷全月总天数=晴天占全月总天数的百分之几,(晴天天数﹣阴天天数)÷阴天天数×100%=多的百分率。

【解答】解:(1)统计图如下:
(2)12+8+4+6=30(天)
8﹣4=4(天)
答:这个月一共有30天,阴天与雨天相差4天。

(3)12÷30×100%=40%
(12﹣8)÷8×100%
=4÷8×100%
=50%
答:晴天占全月总天数的40%,晴天比阴天多50%。

故答案为:30,4;40,50。

30.求出下面这根塑料管材所用塑料的体积。

(单位:分米)
【分析】首先根据环形面积公式:S=π(R2﹣r2),求出它的底面积,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S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3.14×[(10÷2)2﹣(6÷2)2]×20
=3.14×[25﹣9]×20
=3.14×16×20
=50.24×20
=1004.8(立方分米)
答:这根塑料管材所用塑料的体积是1004.8立方分米。

五、计算。

(按要求做在答题纸相应题号的位置上)(26个知识点)
31.直接写得数。

(1)1÷0.05=(2)9.8+0.02=
(3)8÷=(4)+=
(5)125%×8=
(6)÷3=(7)×15=(8)÷=【分析】根据分数乘除法和小数加法及除法的方法口算解答此题。

【解答】解:
(1)1÷0.05=20(2)9.8+0.02=9.82
(3)10(4)
(5)125%×8=10
(6)(7)9(8)
32.计算下面各题。

(能简算的要简算)
(2)4.2÷1.5﹣0.26(1)(+﹣)×36
(3)5.3﹣1(4)(﹣)÷
(5)(6)÷[(+)×6]
【分析】(1)、(4)、(5)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2)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3)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进行计算;
(6)中括号里面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解答】解:(1)(+﹣)×36
=×36+×36﹣×36
=20+21﹣22
=19
(2)4.2÷1.5﹣0.26
=2.8﹣0.26
=2.54
(3)5.3﹣1
=(5.3+4.7)﹣()=10﹣4
=6
(4)(﹣)÷
=(﹣)×28
=×28﹣×28
=16﹣6
=10
(5)
=308×()
=380×1
=380
(6)÷[(+)×6]
=÷[×6+×6]
=÷[5+2]
=÷7

33.解方程或比例。

(1)(2)
【分析】(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化为方程,两边再同时乘12即可;
(2)先把方程左边化简为x,两边再同时乘即可。

【解答】解:(1)
x=
12×x=
x=4
(2)
x=33
x=33×
x=45
六、解决问题。

(写在答题纸相应题号的位置上)(24个知识点)
34.公园运来一批树苗,第一天栽的棵数与总棵数的比是1:6,第二天栽了150棵,两天栽了总棵数的,公园一共运来多少棵树苗?
【分析】第一天栽的棵数与总棵数的比是1:6,即第一天栽了总棵数的;150占总棵数的分率就是﹣。

除法计算公园一共运来多少棵树苗即可。

【解答】解:1÷6=
150÷(﹣)
=150÷
=720(棵)
答:公园一共运来720棵树苗。

35.用铁皮制作一个高5分米,底面直径4分米的圆柱形水桶(无盖),制作这个水桶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如果这个水桶里盛满水,这桶水重多少千克?(铁皮的厚度略去不计,1升水重1千克)
【分析】(1)根据圆柱的侧面积公式:S=Ch,圆的面积公式:S=πr2,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侧面加上一个底面的面积就是需要铁皮的面积。

(2)根据圆柱的容积公式:V=Sh,,求出容积,再用容积×1千克,即可求得这桶水重多少千克。

【解答】解:3.14×4×5+3.14×(4÷2)²
=62.8+12.56
=75.36(平方分米)
3.14×(4÷2)²×5×1
=3.14×20
=62.8(千克)
答:制作这个水桶至少需要75.36平方分米的铁皮;这桶水重62.8千克。

36.5年前妈妈比红红大28岁,今年红红的年龄是妈妈年龄的,妈妈和红红今年各是多少岁?
【分析】5年前妈妈比红红大28岁,今年妈妈仍比红红大28岁,把妈妈今年的年龄看作单位“1”,则红红今年的年龄是,用妈妈比红红大的岁数除以(1﹣),就是妈妈今年的年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妈妈的年龄乘,就是红红今年的年龄。

【解答】解:28÷(1﹣)
=28÷
=42(岁)
42×=14(岁)
答:妈妈今年42岁,红红今年14岁。

37.在一张比例尺是1: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2厘米,一辆货车需要从甲地到乙地送货,计划4小时到达,这辆货车每小时应行驶多少千米?
【分析】图上距离和比例尺已知,依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即可求出两地的实际距离。

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求出速度。

【解答】解:2÷=24000000(厘米)24000000厘米=240千米
240÷4=60(千米/时)
答:这辆货车每小时应行驶60千米。

祝福语
祝你考试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