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盲沟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庙路快速化改造(一期)工程(非共线段)1标
排水盲沟、盲管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目
2017年3月
排水盲沟、盲管安全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桂庙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地下隧道埋深17-14m深,基坑支护形式为直径100cm的钢筋混凝土桩,桩间有旋喷止水桩,因地下水丰富,无法完全止水,计划在隧道内侧隧道底板下设计两道排水盲管、盲沟,断面尺寸:深50cm,宽度大于50cm,下铺土工布,中间布设10-20cm的渗水管,内填充2-4cm碎石,上铺油毡布,侧墙桩间设置直径5cm弹簧管,再喷锚支护。
二、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组织相关施工人员及操作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内容,了解相关施工工艺、技术指标、验收标准、检验方法等,并对原地面进行复测、障碍物拆除、清表处理,进行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
盲沟施工前应进行实地测设及放样,出水口标高应满足设计要求,与现有排水系统应有足够落差。
三、碎石盲沟施工方案
1、主盲沟及连通盲沟施工方案
测量放样:根据排水施工平面定位布置图,由测量员进行施工测量放线。
在地面上分别定出盲沟的开挖边线,增设施工平面,高程控制桩,并根据沟槽设计及土质情况,计算出开槽宽度和深度。
开挖沟槽:测量放线后,开始挖沟槽。
挖深由测量人员检测高程控制。
采用以机械(挖掘机)为主、人工为辅施工。
开槽时应同时采取防水、排水措施,避免槽底受水浸泡。
应尽量缩
短开槽的暴露时间。
开槽后如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应保留10—30cm的深度不挖,待下道工序施工前整修为设计槽底高程,同时应预留厚20cm左右的一层用人工清挖。
严禁扰动槽底,如发生超挖,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回填。
开槽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槽帮是否稳定,一经发现变形、裂缝或支撑走动,必须立即停止施工,进行处理。
沟槽清理:沟槽开挖达到设计深度后,把多余的浮土清扫干净。
敷设土工布:人工将土工布铺入沟内,铺放土工布时沟面上要留有一定的土工布卷边,以包裹碎石填料。
土工布之间留30cm搭接长度,以保证过滤效果。
土工布敷设时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防止碎石充填时移动土工布。
土工布施工完毕,要加强成品保护;
第一次充填碎石:选用2~4cm碎石填至沟槽中间位置。
铺设软管:采用软式透水管(型号FH)外径100-200mm,盲管铺设标高严格平面图标注标
高进行。
第二次充填碎石:用
1~3cm碎石填至满沟槽,
盲沟顶部铺设防渗油毡
材料,严禁垫层铺设过程
中水泥浆下渗。
2、桩间排水盲管施工方案
本工程桩间由于止水桩止水效果次佳,有地下水渗漏,为保证挂网喷锚后基面干净、无水,需排出渗漏水;
埋管方法:见下图:
、固定:用一根钢筋长度15-20cm,用铁丝绑扎好,打入桩间土层中,间距1m一处,下端伸入纵向盲沟20cm;
、外侧用土工布或者彩条布包裹,防止喷射砼进入,保证排水效果;
、50mm排水弹簧管下部伸入纵向排水盲沟中,将竖向渗漏水排出,减少结构侧墙水压力;
注意成品保护,保持水路畅通;
四、碎石盲沟施工工艺
碎石盲沟施工工艺图见下图示。
五、质量要求
设计盲沟排水接入暗渠至泵站低洼点,设置两个排水出口接入点,必须保证设计排水盲沟与暗渠连接畅通;
施工中要确保各盲沟连接顺畅,盲管坡率大于%,同隧道纵坡保护一致,在各节点盲管不得出现反坡;
应结合现场原地基处理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排水盲沟。
当盲沟施工与地基处理不相互影响时,可同时或提前进行盲沟施工;当盲沟施工与基坑基础相冲突时,可以适当调整盲沟位置,增加量以实际工程量为准。
碎石和软管必须在进场后及时请监理见证取样后送检,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施工完成后必须办理隐蔽验收。
六、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目标
符合和满足施工合同要求,并响应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要求。
(二)、质量保证措施
本工程质量管理全面执行相关国家标准及公司程序文件要求,并以此监控施工全过程。
质量员及施工主要负责人上岗前按照本工程的特点及技术要求提前进行质量技术的培训,并让所有参加施工人员都清楚本工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质量要求。
施工员和质量员要向各施工队进行技术和质量交底,确保各个施工人员做到对质量心中有数。
严格遵守和执行有关的施工质量规范,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
量保证体系,提高全员质量意识,确保质量管理惯彻整个施工过程。
坚持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
实行质量管理项目部负责制,配置专职质检员,具体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严格按项目部管理体系进行施工管理。
做到施工与计量同步,部位与工序验收同步,完工与资料同步,竣工与交验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