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育下的影视德育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境教育下的影视德育研究
小學德育,是指教师按照一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小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它通过学生自身积极的认识与体验,使其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
影视德育是指教师借助影视这一载体,对学生进行施加德育影响的活动。
情境教育是指教师创设活动时,要顺应学生天性,突出真、美、情、思四大元素。
情境教育认为儿童的头脑是敏感的,它能优先接受情绪性信号。
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创造积极的情绪环境,将有助于学生积极情感的发生,也有利于学生形成高效的学习活动。
也就是说,情境教育将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相结合,在情境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情境教育下的影视德育,是指在特定的情境教育环境下,教师利用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与画面,对学生进行的一种德育活动。
作为小学教师,具体该如何做呢?
情境互动,在交流中成长
有人认为,影视德育就是一个个电影或者电视剧。
这是片面的。
其实,影视活动包括很多方面,诸如时政要闻、法律讲坛、科教节目和影视剧目。
如今的社会已经离不开现代化媒体,离不开影视节目。
影视节目内容广泛,孩子们能从电影电视上学到很多东西,学生感兴趣很正常,堵不如疏,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帮助学生分辨正与邪、是与非、美与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比如,在小学德育课程《争做文明小学生》中,教师从网络上截取了几段小学生活动的视频,让学生先观看、思考,再讨论。
在一段视频中,一小学生因为上学要迟到了,不仅逆向行走,还不管不顾地过大街,闯红灯,惹得路上的行人与车辆纷纷避让。
孩子最终是没有迟到,没有被教师责备,但这种事情应该做吗,会带来什么危害?教师引发学生思考。
有的学生说,这孩子太自私,为了自己不迟到,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有的学生说,这是妨碍公共安全,需要对其多加提醒;有的学生说这孩子应该在家设置闹钟,早点起床,保证充足的交通时间;更多的学生认为要遵守交通规则,学习重要,保证自身与他人的安全更重要。
学生们在观看影视作品中产生了不同见解,在交流中统一了思想,教师给学生创造出轻松的德育环境,帮助通过情境互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引导学生积极向善
影视德育,是整合了影视、德育、国学、文学等多个领域的课程,具有价值观渗透引领的作用。
教师要帮助学生有选择性地观看影视节目,选择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视内容,让学生在正能量的引导下,不断成长。
比如,学生们喜欢看电影,教师可以选择《沂蒙六姐妹》《放牛班的春天》等影片让学生观看。
在《沂蒙六姐妹》中,姐妹们的英勇事迹充分体现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她们发动老乡筹备打仗物资,为了支援前线,兰花带领妇女和老人摊5000斤煎饼,收200双军鞋,不眠不休。
她们平凡
而又伟大,她们质朴,将对国家的爱转化为实际行动,让学生们深受教育。
在《放牛班的春天》中,影片中马修老师用爱心及责任心,逐渐感化了那些被校长残酷对待的学生,使学生们的心灵受到触动,受到净化。
同时,马修老师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与投入,对学生的热诚,对理想的追求,也让观众为之动容。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除了在知识技能上的解惑,更需要在思想上帮学生解惑,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开启学生紧闭的心扉,让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思想上皆有所得,有所获。
适时点拨,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将影视资源引入教学,借助观影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观影后高效自省后的重生。
对于学生来说,每一次观影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思维的高效运转。
影视作品中的那些画面,那些感人肺腑的情节,总会让学生陷入深深思考:人活着为了什么?为什么有的人能为了理想拼尽最后精力?为什么会有那些坏人,他们的礼义廉耻哪儿去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正如《少年怀特之烦恼》里的主人翁一样,学生们身体发育的同时,心理也正在渐渐发育,他们有时也会迷茫,会无所适从。
教师要及时对他们进行点拨,让他们在生活中多接触好的事物,学会从日常与人交往的生活中,学习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尊重别人,怎样遵守社会公德,不做危害自己与他人的事情。
影视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视觉教育;影视作品源于生活,高于
生活。
每一个影视作品的背后都藏着巨大的教育秘密。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优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周围环境中感受到教育,从影视作品中接收到正能量信息,从别人的评价中感知对错。
教师的适时点拨,能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步伐,以适应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
教师有必要告知学生:不管社会怎么变,良与善应是永恒的主题;一个人只有保持内心的善良,做事有底线,遇事有章法,对社会有用处,活着就有意义。
结束语
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师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鼓励学生多交流、多讨论,让学生的思想在互动中撞出火花;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影视作品中的正能量,引导学生积极向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讲诚信、守公德,为做一个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好儿童而不断努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雅周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