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职畜禽营养与饲料(主编邱以亮 高教版)学案:3.1 畜禽的营养需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畜禽的营养需要
【学习目标】
1.概念:畜禽营养需要、畜禽维持状态、畜禽的维持需要、畜禽的生产需要、肥育、短期优饲、初乳、奶牛能量单位
2.畜禽的维持营养需要
3.畜禽的生产需要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家畜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2.家畜泌乳的营养需要
3.家禽产蛋的营养需要
【学法指导】
疑:教师在内容讲授前,先给学生设疑
看: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
思: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问题的答案
知: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简要总结主要知识点,使学生达到知识目标
【自主梳理】
1.找出本节中的名词解释
2.家畜的生长发育一般规律
3.畜禽的生产需要
【课堂探究】
导语:(请同学们认真明确教学目标,指出重点、难点)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牛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因而它已成为人们喜欢的营养滋补饮品。

那么,牛乳中的这些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哪里?饲养奶牛生产中,要想获得优质高产牛奶,需要满足奶牛哪些营养?
一、畜禽营养需要概述
(认真分析问题:把学生分成四组,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分组总结答案)
1.什么是畜禽的营养需要?
2..畜禽营养需要的测定方法有哪几种?
(一)营养需要的概念
畜禽营养需要是指
(二)畜禽营养需要的测定方法:、
总营养需要=+
详细剖析公式:R=aWb+cX+dY+eZ
公式中:R------
a------
W------
W b------
X、Y、Z------
c、d、e------
二、畜禽维持的营养需要
(学生阅读教材,分组找问题并初步总结答案,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一)维持营养需要的概念及意义
维持营养需要是指
维持需要用于维持、维持各种器官的(基础代谢)和。

(二)影响维持需要的因素
1.和:幼龄畜禽的维持需要相对高于。

性别公畜比。

2.与:按单位体重计算,最高,次之,羊和马再次,最低。

奶牛比肉牛的基础代谢高%左右
3.体重和
4.性能
5.环境温度:各种类畜禽都有其适宜温度范围,这一范围称为“”。

畜禽所处的环境温度在等热区内,其代谢率最低,维持能量消耗最少,故营养需要量最低。

因此,在畜牧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6.活动量
7.被毛厚薄
8.饲养管理制度
(三)畜禽的维持需要
1.畜禽维持的能量需要:基础代谢能量(NE KJ/d)=239W0.75
基础代谢是指。

2.畜禽维持的蛋白质需要:维持蛋白质需要=(+)×6.25
3.维持的矿物质需要
4.维持的维生素需要
三、畜禽的生产需要
畜禽的生产需要:
(一)繁殖的营养需要
1.种公畜的营养需要(把学生分成四组,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分组总结答案)
问题:
(1)种公畜合理的能量供给是怎么样的?能量供应不足和过多对种公畜各造成哪些危害?
(2)种公畜对蛋白质的需要如何?
(3)影响种公畜精液品质的矿物质元素有哪些?
(4)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E对种公畜可造成哪些危害?
填空:(1)能量需要:维持需要量的基础上增加%左右
(2)蛋白质需要:蛋白质、;氨基酸平衡供给,尤其
(3)矿物质需要:特别注意、和供应
(4)维生素需要:维生素、维生素
2.繁殖母畜的营养需要
(1)配种前母畜的营养需要特点




(2)妊娠母畜的营养需要特点
①体重增加:一是。

二是。

②代谢增强
(3)妊娠母畜的营养需要
抓两头、带中间:即对其营养物质的供给,前期要数量适当、质量保证;后期要保证质量,增加数量①



作业:
1.名词解释:
(1)畜禽的营养需要
(2)畜禽的维持需要
2.影响畜禽维持营养需要的因素有哪些?
3.饲养实践中如何合理的供给种公畜的营养需要?
4.根据配种前母畜的营养需要特点,对体况不同的母畜应采取什么样的饲养方式?
5.什么是“抓两头、带中间”的饲养原则?妊娠母畜的营养需要如何?
(二)家畜泌乳的营养需要
1.乳的成分和形成
(问题展示:把学生分成六组,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分组总结答案并回答)1.什么是初乳、常乳?
2.初乳有哪些营养作用?
初乳:
常乳:
初乳的作用
乳的形成
2.标准乳的折算与我国奶牛能量单位
4%乳脂率的乳量(kg)=+ F
奶牛所需能量统一用来表示。

并采用奶牛能量单位
()
()
KJ
KJ NND
产奶净能
=
3.泌乳家畜的营养需要
(1)能量需要:每千克代谢体重KJ
(2)蛋白质需要:和饲料
(3)矿物质需要:钙、磷、铁、铜、锌、锰、碘和硒
(4)维生素需要
奶牛:维生素、维生素和维生素
泌乳母猪:性维生素、族维生素
4.影响泌乳和乳成分的因素:
(1)
(2)日粮比例
(3)母畜的遗传性、内分泌、乳腺发育程度、体重、挤奶技术、青绿多汁饲料喂否、泌乳期发情与否等因素均会影响泌乳量
(三)家畜生长的营养需要
1、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及其与营养的关系(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分组找问题并初步总结答案)
(1)生长曲线:体重的变化呈一缓慢的形曲线
(2)体组织的生长规律:骨骼、肌肉、脂肪。

生长初期应供给幼畜生长骨骼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即的饲料;
中期必须供给足量的和各种氨基酸,以促进肌肉生长;
生长后期和成年期应供给形成的营养物质,即多及适量脂肪的饲料
(3)畜禽各部位的生长规律:
和属于早熟部位,是体长生长最快的时期。

体深(、、)属于晚熟部位(4)体组织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随年龄和体重的增长,体内水分和蛋白质的含量下降,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灰分略有减少
(5)内脏器官的增大规律:
犊牛在开始采食植物性饲料后,和迅速增长,其生长率比和快。

仔猪在生长期间,、和大肠容积增长迅速。

2.影响畜禽生长发育的因素
(1)畜禽的与
(2)
(3)条件
(4)水平
3.畜禽生长的营养需要
(1)能量需要:需要和需要
(2)蛋白质需要:幼龄畜禽生长迅速,代谢强度大,对的需要量多。

但随年龄增长,逐渐变慢,蛋白质代谢率相对下降,体内沉积蛋白质逐渐减少,每单位体重所需要的蛋白质也随之减少
(3)矿物质需要:钙、磷、钠、氯、钾、镁、铁、铜、锌、锰、碘和硒
(4)维生素需要:维生素和维生素
作业:1.什么是标准乳?如何将一般乳换算成标准乳?
2.生长家畜体组织的生长规律是什么?在生产如何利用这一规律指导生产?
3.影响畜禽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四)家畜肥育的营养需要
肥育方式:、。

1.肥育过程中畜禽体成分的变化规律
2.影响肥育效率的因素
(1)畜禽种类与品种类型:
(2)性别与去势:
(3)饲养水平:饲养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饲料转化率,不利于肥育
(4)饲粮能量浓度:饲粮的能量浓度高,则采食量,反之采食量
(5)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会通过影响畜禽采食量及增加维持消耗对畜禽的肥育效果和饲料的转化效率产生影响。

3.肥育家畜的营养需要
(1)能量需要:肥育法(一贯肥育法)整个肥育期给予丰富的饲料
(2)蛋白质需要:
幼年畜禽肥育蛋白质的需要量应在维持的基础上增加倍,
成年肥育的畜禽,蛋白质的需要量略于维持的需要量
(3)矿物质和维生素需要:幼年肥育按照生长畜禽的需要量,成年肥育按维持需要量供给
(五)家畜产毛的营养需要
1.毛的化学成分及其与营养的关系
等2.产毛家畜的营养需要
(1)能量需要:
(2)蛋白质需要:
(3)矿物质需要:
(4)维生素的需要:
(六)家禽产蛋的营养需要
1.产蛋家禽的营养需要特点、蛋的成分
营养需要特点:
蛋的成分
(2)家禽生长快、成熟早、产蛋多,故生产的需要量亦高
2.产蛋家禽的营养需要
维持需要和产蛋需要,对于未成年的产蛋家禽还包括需要。

维持需要取决于的体重、和环境温度。

与产蛋水平有关
(1)能量需要:
(2)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
6.08.012.01.1)(⨯⨯⨯+⨯=产蛋率
蛋重体重粗蛋白质m
(3)矿物质需要:
(4)维生素需要:
【课堂检测】
一 、名词解释
1.营养需要、
2.维持、
3.基础代谢、
4.代谢粪氮、
5.内源尿氮
6.蛋白能量比:
7.料肉比
8.营养需要
9.维持需要
10.生产需要
11.标准乳
二、填空
1.肉用畜禽可分为( )和( )两种。

2.标准乳的乳汁率为( )。

3.( )是羊毛和兔毛的基本成分。

4.泌乳的能量需要取决于( )和( )。

5.肉用仔鸡的营养需要特点是要求日粮具有( )、( )及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

6.临界温度和过高温度之间的环境温度称为( )。

7.动物的营养需要是指动物对 、 、 、 的需要。

8.鸡日粮中代谢能为12MJ ,粗蛋白为16%,日粮蛋白能量比为 。

9.维持状态下的净蛋白质需要量主要是根据 和 推算的。

10.种公畜合理的蛋白质供应是在维持需要基础上再增加 左右。

三、选择
1.按单位体重计算,维持需要最高的是 。

A牛和羊 B 马 C 猪 D 鸡
2.幼龄动物的生长,在化学成分上主要表现为的增加。

A、蛋白质、脂肪
B、蛋白质、矿物质
3.猪的维持营养需要用于等方面。

A.维持体温 B 泌乳C生长 D 繁殖
4.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动物的采食量会( )。

A.降低
B.增加
C.不变
D.急剧降低
5.对产毛家畜影响较大的维生素主要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K
6.在放牧条件下,动物维持的能量需要是在基础代谢的基础上增加()。

A.20%
B.50%
C.100%
7.根据生长家畜体组织生长规律,在早期应多供应()。

A.矿物质饲料
B.蛋白质饲料
C.能量饲料
8.营养水平越低,维持营养需要占总营养需要的比例()。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9.按单位体重计,幼龄时维持营养需要消耗()成年。

A.高于
B. 低于
C.等于
10.蛋白质对种公畜的繁殖性能影响程度比能量对其影响()。

A.大
B.小
C.相近
11.对繁殖母畜影响较大的维生素主要是()。

A.维生素C、B
B.维生素A、D、E
C.维生素A、D、C
12.成年家畜肥育时主要要求()。

A.高蛋白
B.高脂肪
C.高能量
13.一般表示肉用畜禽饲料利用率的方法是()。

A.料肉比
B.消化率
C.料重比
14.对种公畜影响较大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D
B.维生素A、E
C.维生素B、C
15.产蛋率为65%—80%时,蛋白能量比应为()。

A.14
B.13
C.12
16.就畜禽种类而言,对饲料利用率最高的是()。

A.猪
B.肉仔鸡
C.肉牛
17.泌乳家畜营养需要中,每产1kg标准乳的钙、磷需要量分别是()
A.4.5g和3g B.3g和4.5g C.3.5g和4g D.3g和3.5g
18.按单位体重计算,下列哪种动物的代谢消耗和维持能量需要最高()
A.猪B.鸡C.羊D.牛
19.代谢氮和内源氮之间存在一定的固定比例关系,猪、鸡的代谢氮是内源氮的()A.30%B.20%C.50%D.40%
20.一般来说,种公畜合理的能量供给应在维持需要量的基础上增加
A.5% B.10% C.20% D.30%
21.下列矿物质元素中,对产毛影响较大的是
A.钙和磷B.硫和铜C.硫和钙D.钙和铜
22.畜禽随年龄增长,其体重的变化情况呈
A.直线B.双曲线C.S形曲线D.折线
23.产蛋鸡饲粮中钙与有效磷比例为
A.(1~2):1 B.(5~7):1 C.12:1 D.14:1
四、判断
1.肉鸡和产蛋鸡对能量的需要量相近()
2.动物生长越慢,维持需要所占比重越大。

()
3.产蛋鸡对矿物质钙的需要量低于生长鸡。

()
4、种公猪的维持需要低于同体重的母猪。

()
5.母猪妊娠前期营养需要较低,后期较高。

( )
6.成年公猪消化能力强,可饲喂大量青饲料。

( )
7.标准奶(FCM)的含脂率为3.4%( )
8.日粮对乳汁率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日粮中粗纤维的含量。

()
9.钙磷是蛋鸡首要的矿质元素。

( )
10.影响产毛家畜的矿物质主要是铜和硫。

()
11.生长家畜的能量代谢水平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
12.公畜的维持需要比母畜高。

()
13母猪妊娠前期营养需要较低,后期较高。

( )
14.成年公猪消化能力强,可饲喂大量青饲料。

( )
15.日粮中添加高铜,能促进生长动物生长。

()
16.畜禽生产水平越高,维持需要所占比例越小,饲料报酬越高。

()
17.“小猪长骨,中猪长肉,大猪长油”是有一定道理的。

五简答
1.影响维持需要的因素。

2.生长的一般规律。

3.影响肉用畜禽饲料利用率的因素?
【回扣目标】
本节通过学习影响肥育效率的因素、肥育家畜的营养需要、产毛家畜的营养需要、产蛋家禽的营养需要特点、蛋的成分及产蛋家禽的营养需要掌握了肥育家畜、产毛家畜、产蛋家禽的营养需要特点和最佳营养需要量,为科学的设计饲料配方,合理的利用饲料,实现畜牧生产的高产高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后作业】
1.影响肥育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2.简述产蛋家禽的营养需要特点。

【教学反思与建议】
通过讲授,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互学法、论辨式研学、多媒体课件、挂图等直观的观察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由浅入深,逐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自学能力,知识点过渡自然,每堂课自然、和谐、舒服,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议在教
学中可适当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亦可灵活设置问题,灵活进行案例分析,每二个学时之间也可采用提问上节课所学内容,再加导语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