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魏酸转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毛细管电泳 测定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毛细管电泳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概述

毛细管电泳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概述
C E的分离 模式 的发 展是 多 方 面 的 ,经典 的分
阳离子引起 流体整体地朝 向负极方 向移动形成电 渗流( O ) E F 。同时, 在缓冲溶液中, 电离子在 电场 带
的作用下 , 以不同的速度 向其所带电荷极性相反方 向移动 , 形成电泳 。粒子在毛细管内缓冲液 中的迁 移速度等于电泳和 E F两种速度的矢量和。 O 正离子 的电泳运动方向与 E F方向一致 ,因此最先流出; O 中性粒子的电泳速度为“ , 零” 因此其迁移速度相当
C E技 术发 展 中的一个 至关 重要 的 问题 。 目前 , 发展
() 3 微量 : 进样所需 的样品体积为 n L级 , 尤其 适用于珍贵样品的分析。 () 4 简单 、 自动 : 品前处理简单 , 样 甚至无需处 理 ;E是 目前 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分离方法 。 C () 5 分析对 象广 : 到无机离 子 , 到整个 细 小 大 胞, 均可 以分析 , 并可 同时分析多种样品中的多个 组分 , 而且 即使分析物的理化性质差异较大亦可同
C E测定 广 地龙 中琥 珀 酸 含量 的 方法 ,因琥 珀酸 无
图谱并 确定它们之 间的相关性最终建立 了一些复 方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2 此外 , 0 1 还有相 当数量 的中药材和中药复方制剂 已建立起各 自的 C E指纹 谱图 , 如栀子 、 沙棘 、 丹参 、 黄连 、 黄芩 、 川芎 、 红花 、 吴茱萸 、 刺五加 、 大青叶 、 连钱草、 太子参 、 人工蛹虫 草、 冬虫夏草及 心舒 口服液 、 甘草片 、 葛根芩连汤 、 连翘等。最近 , 颜磊等提出了一种具有油水分配系 数测定功能的 C E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方法,可以在
同而 实现 分离 。
C E具有高效( 每米理论塔板数为几十万 , 高者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麦当乳通颗粒剂中阿魏酸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麦当乳通颗粒剂中阿魏酸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P TCA(PAR T B:C H EM.ANAL.)2007年第43卷10工作简报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麦当乳通颗粒剂中阿魏酸朱妙琴1,吴永江23(1.浙江教育学院化学系,杭州310012; 2.浙江大学药学院,杭州310058)摘 要:提出了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ZE)测定中成药麦当乳通颗粒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

电泳分离在控温18℃的无表面涂层的熔质石英毛细管中进行。

以12.5mmol・L-1硼砂缓冲液(p H8.20)为运行缓冲溶液,压力进样(6kPa×3s),检测波长为200nm。

在1~52mg・L-1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线性(r=0.9999),回收率为98.77%,RSD为1.9%,日内和日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9%和1.6%。

关键词:高效毛细管电泳;阿魏酸;麦当乳通颗粒剂;中成药中图分类号:O6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020(2007)1020847202Determination of Ferulic Acid in“MAI2DANG2RU2TONG”G ranules byHigh Performance C apillary ElectrophoresisZHU Miao2qin1,WU Yong2jiang23(1.Dept.of Chemist ry,Zhej iang I nstitute of Education,H angz hou310012,China;2.College of Pharmacolog y,Zhej i ang Universit y,H angz hou310058,China)Abstract:Ferulic acid in a ready2mad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called“MA I2DAN G2RU2TON G”(in granules)was determined by 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HPCZE).Electrophoretic separation was performed on an uncoated f used2silica capillary at18℃.A12.5mmol・L-1borax buffer solution of p H8.20 was used as moving buffer.Sample introduction was conducted hydrodynamically at6kPa for3s,with detection wavelength at200nm.Linearity was kept 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1-52mg・L-1of ferulic acid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0.9999.Average recovery of98.77%and RSD value of1.9%were obtained.Values of intra2day and inter2day RSD were found to be1.9%and1.6%respectively.K eyw ords: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Ferulic acid;MA I2DAN G2RU2TON G granule;Chinese herbal medicine 麦当乳通颗粒剂是促进乳汁分泌新药,它由当归等中药组成,经临床验证,该药催乳效果显著。

阿魏酸NMR实验报告

阿魏酸NMR实验报告

【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 成绩:
实验报告模板
4. 比较13C-NMR谱和DEPT-90、DEPT-135谱可得到什么结果?
在13C-NMR谱中伯、仲、叔、季四种碳原子均出现正峰; DEPT-135谱中伯、叔碳原子出现正峰,仲碳原子出现负峰, 季碳原子不出峰;DEPT-90谱只有叔碳原子出现正峰,伯、仲、 季三种碳原子均不出峰。故通过比较13C-NMR谱和DEPT-90、 DEPT-135谱可将化学结构中伯、仲、叔、季四种碳原子分开, 便于13C-NMR谱解析。
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结果】 1.阿魏酸1H-NMR谱 :
实验报告模板
2.阿魏酸13C-NMR谱:
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结论】 阿魏(填写表1):
实验报告模板
阿魏酸13C-NMR谱解析(填写表2):
实验报告模板
【思考题】
1.进入核磁共振实验室 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严禁携带铁磁性物质如手表、手机、磁卡、钥匙、金属首饰等 进入 磁体周围5高斯区域;带心脏起搏器和金属支架的病人不得进 入核磁 共振实验室。 2.在更换测试样品时要注意什么? 在更换样品时,得等待听到磁体中有气流声时才可放样,不要 操之 过急,以免样品管跌碎在样品腔中损坏检测器(探头)。 3.H-NMR谱给出了哪些分子结构信息? 从常规1HNMR谱中可以得到三方面的结构信息:1)从化学位 移可 判断分子中存在质子的类型(如:-CH3,-CH2-,CH、=CH、 Ar-H、-OH、-CHO、…)及质子的化学环境和磁环境。2)
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原理】 以阿魏酸为例,进行核磁共振波谱的测定和解 析。 将样品阿魏酸溶解于DMSO-d6中,以TMS 为内标测试其1H-NMR和13C-NMR谱图,并进行 解析。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测定阿司匹林水解反应速率常数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测定阿司匹林水解反应速率常数

收稿日期:2002-12-05 通讯联系人:曹玉华第20卷第2期Vol .20 N o .2分析科学学报JOU RNA L OF ANA LY T ICA L SCIENCE 2004年4月A pr . 2004文章编号:1006-6144(2004)02-0187-03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测定阿司匹林水解反应速率常数曹玉华,汪 云(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036)摘 要:本文利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方法研究了阿司匹林水解产物水杨酸的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的规律。

在pH 7.4的中性条件下,在不同温度下对阿司匹林水解反应速率进行了测定,并分别求得反应活化能E a 为786.8kJ /mol 。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阿司匹林;反应速率常数;水解中图分类号:O657.8;R917 文献标识码:A阿司匹林为最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解热、镇痛作用温和,抗炎和抗风湿作用较强,并有促进尿酸排泄作用。

但是,阿司匹林容易水解,其水解产物水杨酸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严重时导致胃肠道出血[1]。

所以研究阿司匹林的水解反应速率及相关动力学常数有重要的意义。

阿司匹林水解反应为二级反应[2],如果保持溶液的pH 值恒定,可以认为阿司匹林水解反应是准一级反应。

目前已有一些研究阿司匹林水解反应的报道[3-5],但尚未见毛细管电泳法用于测定该药物的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研究。

目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CE -ED )的应用主要用于定量分析领域,而将它运用于物理化学常数的测定还不多[6,7]。

将毛细管电泳引入到蔗糖、乳糖、麦芽糖水解的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8,9]。

本文以碳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用CE -ED 技术对阿司匹林水解反应速率常数及相关的反应活化能进行了测定,该法能直观地监测反应产物———水杨酸的电泳峰高随着水解反应的进程而发生的变化,方法直观、可靠,结果令人满意。

毛细管电泳_化学发光法检测药物中四种酚酸含量_徐向东

毛细管电泳_化学发光法检测药物中四种酚酸含量_徐向东

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法检测药物中四种酚酸含量徐向东,李丽萍,刘慧敏,石红梅,康维钧*河北医科大学,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61号,050017*Email: xuxd@绿原酸、阿魏酸、香草酸和咖啡酸这几种酚酸类化合物是存在于天然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血栓、抗菌消炎、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等生物活性。

目前,其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但上述方法普遍分析成本较高,有些还需复杂的样品前处理或衍生化。

实验发现绿原酸、阿魏酸、香草酸和咖啡酸加入Ag(Ⅲ)配合物-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时,可使化学发光信号强烈降低,且降低的程度与其浓度呈比例关系。

利用自制的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检测仪,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四种酚酸的检出限可低至0.05~0.1mg/L。

结合固相萃取技术,可实现枸杞、双黄连口服液、蒲公英颗粒等中药材和中成药中绿原酸、阿魏酸、香草酸和咖啡酸的检测。

Fig. 1 Electrophogram of chlorogenic acid, ferulic acid, vanillic acid and coffee acid关键词: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酚酸参考文献[1] Rodríguez-Bernaldo de Quirós A; Lage-Yusty MA; López-Hernández J, Food Chem.,2010, 121(2):634[2] Pasini F; Verardo V; Caboni MF; D’Antuono LF, Food Chem., 2012, 133(3):1025Determination of four phenolic acids in medicines by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chemiluminescence methodXiangdong Xu, Liping Li, Huimin Liu, Hongmei Shi, Weijun Kang*School of Public Health,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Zhongshan East Road 361, Shijiazhuang,050017Chlorogenic acid, ferulic acid, vanillic acid and coffee acid are effective components in natural medicines. A novel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four phenolic acids was developed by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chemiluminescence method 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four they could quench the chemiluminescence reaction of luminol-Ag(Ⅲ) system, and the extent of reduction was proportional to their concentration.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the detection limits of the four phenolic acids can be as low as 0.05 ~ 0.1mg/L. Combined with solid phase extraction, the presented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ferulic acid, vanillic acid and coffee acid in som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and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s.。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生药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生药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
弹性融硅毛细 0 x c, 5 E 95 有效分离长度3.c) 管( m 3. m 48 为分离通道, m 压力进样( . ka 6 9 P- 8 5 s 2 k 恒压电 5 , 测波 1 a 实验发现, m/-0 m/范围内, 魏酸 20) 长3 r。 ) 0 , V 泳( C 检 4 n 在4 L 0 L g - g 4 阿
二 1n ) 34 。结果表明, m 阿魏酸在前 4 种溶剂系统中比较稳定, 相对吸光度 RD均低于 14% S . 4
( =) n 9。阿魏酸以 其钠盐形式存在时最稳定, 在含有少量冰乙酸的甲醇溶液中次之。这是因
为 碱 境可以 别 制阿 酸 发生的 酸、 性环 分 抑 魏 可能 重排反应和 相邻基团 效应( } ) 1 氧化 及酚T基的
反应, 从而使阿魏酸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本文以甲醇: 冰乙酸(811V码为提取剂, 水: 1::, / 不
仅保证了阿魏酸在溶液状态的稳定性, 而且初提液在 5 一 0 0 6℃时可较快地减压浓缩, 避免了
温 度较高时 魏酸 对阿 稳定性的 不利影响s (0 )
32 检测波长与内标的选择 . 在 20 3 n 0 对阿魏酸标品液扫描, 0 一4 发现在 24 , n 1 n 34 m 1 m附近均有较大吸收。选 34 1 n m为检测波长可减少低波长时紫外吸收干扰, 提高信噪比。通过研究对经基苯乙酞胺, 对硝 基苯甲 P B ) 酸(- A , N 对经基苯甲酸, 对二甲氨基苯甲 对经基苯磺酸等的电泳行为发现, 6 醛, 在 0
t nn hi
. , , I , ‘ r 」 J I I
40 .0 1 .0 .0 8 0 2 0
t n / mi
图I 阿魏酸与内 标的高效毛细管电 泳分离图 F . S at o fu a a nn sna c d i rl dd场 hh fmn c ir i 1 e ri f l c n t a t r g pa n e i i d o r e a i p o a e l g er c a a r py eco os(erh t c dis eie n r ) o inamn n ia t t ltp rieco o i nt s t d b a erh s ltp r c o e e o sc

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常数测定方法的综述

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常数测定方法的综述
【关键字】 速率常数 测定方法
引言
反应速率方程 V:kc c:,此方程的比例系数 k,是一个与浓度无关的量,称为速率常
数 (rate const 皿 t) ,也称为速率系数。其物理意义在数值上它相当于参加反应的各物
质都处于单位浓度时的反应速率,体现了反应速率的快慢,故又称为反应的比速率
(specific re tion rate)
速率常数 k值, k 的单位为 min 1 . mol 1 .L
(2) 如果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不相同 ( 碱或酯中浓度大者为 a,碱或酯中浓度小者为 6) ,推导
lg ( a . G0 G b Gt G
G0 Gt )= (a b)k lg a 式中 G0和Gt分别为溶液起始和 t 时的电导
Gt G
2.303 b
态过程中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8] .有两种不同的干扰剂分别干扰 CrO4 2 -CrO 7 2 体系不同
的反应步骤,利用跳浓弛豫法测定该体系的速率常数,并作比较.利用跳浓弛豫法测定 反应的速率常数时,如果受扰动体系中 i 物质的瞬时浓度偏离原平衡不大时,可得到速 率的公式 [9] 。弛豫时间 是速率常数、 平衡常数和物种浓度的复合函数, 函数形式与反 应机理有关. [10] 5. 流动注射 - 分光光度法 [11] 利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具有定时、定量取样、耗样量少、系统稳定性高等特点,将流动 注射一光度检测法应用于固一液吸附体系的动力学研究中,结合固一液界面吸附动力学 方程,,测定固一液吸附体系表观吸附速率常数,作为一种新的动力学研究手段和方法, 应用于物理化学的实验教学中。流动注射分析是基于将一定体积的试样注入到一个运动 着的、无空气间隔的、由适当液体组成的连续载流中,被注人的试样形成一个样品带, 然后被载带到一个检测器中,记录其吸光度、电极电位或其他物理参数。这一自动分析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测定胡黄连中香草酸和阿魏酸的含量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测定胡黄连中香草酸和阿魏酸的含量

收稿日期:2002-12-12;修回日期:2003-09-13作者简介:曹玉华(1964-),女,江苏通州人,副教授,博士.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测定胡黄连中香草酸和阿魏酸的含量曹玉华,汪云(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036)摘要: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测定了胡黄连中香草酸和阿魏酸的含量;研究了电极电位、运行缓冲液的浓度和酸度、电泳电压及进样时间等对电泳的影响,得到了最优化的测定条件;以直径为300μm 的碳圆盘电极为检测电极,工作电极电位为0.8V (v s .SCE ),在50mm ol/L 硼砂(p H 8.4)运行缓冲液中,上述两组分在8m in 内完全分离;香草酸和阿魏酸线性范围分别为5×10-4~1×10-6m ol/L 和1×10-3~1×10-6m ol/L ,检出限分别为4.2×10-7和3.0×10-7m ol/L ;7次平行进样的相对标准偏差(RS D )为2.2%和2.8%,回收率(n =3)分别为99%和103%,该法灵敏可靠,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胡黄连;香草酸;阿魏酸中图分类号:O657.8;Q949.77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57(2003)06-0095-03胡黄连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的根茎[1],具有清热凉血、燥湿消疳的作用[2],用于治疗肝脏、肺部疾病,也可治疗慢性痢疾[3]。

主要含胡黄连素、胡黄连醇、D -甘露醇、香草酸、三棕榈酸甘油脂、类倍半萜挥发油及少量的阿魏酸等芳香酸。

1995年版的《中国药典》是以香草酸为胡黄连的质量检测依据。

已有薄层扫描[4]、高效液相色谱[5,6]、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7]用于胡黄连中的酚酸、胡黄连甙的分析。

毛细管电泳(CE )具有分离效率高,消耗样品少,无需昂贵的色谱柱与复杂的前处理等诸多优点,且电化学检测(ED )对于电活性物质不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且具有选择性,对于复杂的中药测定体系,CE -ED 法极具潜力。

苹果果实中阿魏酸和儿茶素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研究

苹果果实中阿魏酸和儿茶素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研究
l -Ke b r tr fBo h mity & M oe uaBoo yn Unv riiso h n o g yLa oa o yo ic e sr lc l ilg i ie st fS a d n ,W efn nv ri e i gU iest a y,W efn ia g
( .潍 坊 学 院 山 东 省 高校 生 物化 学 与 生 物 学 重 点 实验 室 ,山 东 潍 坊 2 1 6 1 60 1 2 国 家苹 果 工 程 技 术 研 究 中心 ,山 东 泰 安 2 1 1 ) . 7 0 8
誊一 验m 要 :利 用 毛 细 管 电泳 法 对 苹 果 中 阿魏 酸 和 儿茶 素做 了 定 性 定 量 分 析 。通 过 分 离 条件 的优 化 , 定 了 分 离 p e 摘 确
1 5 . T h sm e h d c n b e S a sm pl nd go t r i a i pp ef uis q l y 0 i t o a e us d a i e a od de e m n ton ofa l r t uai . t Ke y wor :ap e; c pilr lc r pho e i ds pl a l y ee to a r ss;f r lc a i e u i cd;c t c i ae hn
苹果 中 阿 魏 酸 和 儿 茶 素 的 最 佳 缓 冲 液 为 3 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o/ lL硼 砂 硼 酸 + 3 乙 腈 + 5 o/ S , H一 8 这 两 种 O 0 mm lI DS p , 酚类 物 质 在 1 n内能 较 好 地 得 到 分 离 。得 到 儿 茶 素 的 峰 面 积 和 迁 移 时 间 的相 对 标 准 偏 差 ( S 分 别 为 0 mi R D) 技 2 3 和 2 9 , 魏 酸 的 峰 面 积 和 迁 移 时 间 的 R D 分 别 为 3 1 和 5 1 ; 茶 素 的 回 收 率 在 9 ~ .9 .2 阿 S .4 .2 儿 O 1 阿魏 酸 的 回 收率 在 8 ~ 1 5 之 间 。 该 方 法 简 单 、 确 , 作 为 苹 果 果 实 品 质 测 定 的 一 种 优 良 7 0 准 可 术 _ 0 之 间 , 詈2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麦当乳通颗粒剂中阿魏酸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麦当乳通颗粒剂中阿魏酸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麦当乳通颗粒剂中阿魏酸
朱妙琴;吴永江
【期刊名称】《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年(卷),期】2007(043)010
【摘要】提出了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ZE)测定中成药麦当乳通颗粒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电泳分离在控温18 ℃的无表面涂层的熔质石英毛细管中进行.以12.5 mmol·L-1硼砂缓冲液(pH 8.20)为运行缓冲溶液,压力进样(6kPa×3 s),检测波长为200 nm.在1~52 mg·L-1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线性(r=0.999 9),回收率为
98.77%,RSD为1.9%,日内和日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9%和1.6%.
【总页数】3页(P847-848,851)
【作者】朱妙琴;吴永江
【作者单位】浙江教育学院,化学系,杭州,310012;浙江大学,药学院,杭州,310058【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57.1
【相关文献】
1.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生发灵酊中阿魏酸和大黄酸的含量 [J], 郭丹;陈娜娜;杨西晓;侯连兵
2.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三两半药酒中阿魏酸的含量 [J], 叶鸣
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网膜Ⅰ号颗粒剂中阿魏酸含量 [J], 陶箭飞;吴淮生;朱光宇;王凌
4.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妇安口服液中阿魏酸的含量 [J], 李亦蕾;郑萍;晏媛;杨芳
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康颗粒剂中阿魏酸的含量 [J], 岑志芳;何作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有效成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技术研究中期报告

中药有效成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技术研究中期报告

中药有效成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技术研究中期
报告
该研究旨在探索中药有效成分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技术,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本中期报告总结了研究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毛细管电泳分离
中药中有效成分种类繁多,传统检测方法存在精度低、分离不彻底等问题。

采用毛细管电泳技术,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目前,我们已经将人参、黄芪、白术等常见中药有效成分成功地进行了毛细管电泳分离。

二、中药有效成分的电化学检测
为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精度和准确性,我们引入了电化学检测技术。

通过探讨毛细管电泳与电化学的联用,实现了中药有效成分的快速定量检测。

三、优化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条件
为了提高分离效果和检测灵敏度,我们对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

针对不同中药有效成分的特性,调整了电场强度、电泳缓冲液成分、检测电位等参数,并在实验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我们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发现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技术能够有效地分离中药有效成分,并实现了定量检测。

同时,我们还探讨了检测结果的误差来源和可能的改进方向。

综上所述,该研究初步探索了中药有效成分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技术,为中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检测条件和数据处理方式,完善该技术。

毛细管电泳法应用于阿魏酸异构化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毛细管电泳法应用于阿魏酸异构化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毛细管电泳法应用于阿魏酸异构化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付绍平;杨博;肖红斌;梁鑫淼【期刊名称】《分析测试学报》【年(卷),期】2008(027)005【摘要】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建立了阿魏酸异构化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方法.测定了阿魏酸不同温度下异构化反应速率常数;基于阿仑尼乌斯经验公式和埃林方程,分别计算出阿魏酸异构化反应的活化能(阿仑尼乌斯经验公式Ea1:43.38kJ·mol-1,Ea-1:58.51kJ·mol-1;埃林方程Ea1:43.24kJ·mol-1,Ea-1:58.36kJ·mol-1;从理论上证明了在常温下阿魏酸异构化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其吉布斯自由能变化△(△G≠298.15K)=-6.12kJ·mol-1.【总页数】4页(P476-478,483)【作者】付绍平;杨博;肖红斌;梁鑫淼【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34;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8;O643.1【相关文献】1.二硅烯异构化反应的理论研究—从头算水平上的动力学,热力学分析 [J], 居冠之;马万勇2.团簇Co_(3)NiB_(2)异构化反应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 [J], 秦渝;方志刚;赵璐璐;廖薇;许友3.团簇Co3 NiB2异构化反应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 [J], 秦渝;方志刚;赵璐璐;廖薇;许友4.甲基硅乙烯异构化反应的理论研究用从头算结果讨论其热力学、动力学性质 [J], 居冠之;马万勇;邓从豪;于建国;刘若庄5.团簇Co_(3) FeP异构化反应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 [J], 毛智龙;方志刚;秦渝;许友;侯欠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不同种药用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不同种药用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不同种药用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
张国华;黄赵刚;夏泉;张平;李绍平
【期刊名称】《时珍国医国药》
【年(卷),期】2003(14)11
【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当归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

方法 :采用毛细管电泳法 ,毛细管柱为 Beckman无涂层毛细管(57cm× 75μm,有效长度 50 cm) ,检测波长为 2 80 nm,进样压力 586k Pa,进样时间 6s,分离电压 2 0 k V,温度2 5℃ ,运行缓冲液为含0 .2 mol· L- 1硼酸的 80 %乙醇溶液 (p H 9.4)。

结果 :其线性范围为 10~53 0μg· ml- 1,回归方程为 Y=0 .0 2 0 2 X-0 .14 4 9,r=0 .9991,回收率为
99.6% ,RSD为 1.8% (n=6)。

结论 :该方法简便 ,准确 ,重现性好。

【总页数】2页(PF003-F004)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当归;阿魏酸
【作者】张国华;黄赵刚;夏泉;张平;李绍平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2
【相关文献】
1.HPLC法测定大理马厂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 [J], 陈兴荣;杨永寿;陈玲
2.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生药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 [J], 陈勇;程智勇;韩凤梅;杨新
3.H PLC 法测定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 [J], 袁如文;赵成国;谢立敏;郑敏维;秦书芝
4.HPLC法测定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 [J], 何书平
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 [J], 申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苹果果实中阿魏酸和儿茶素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研究

苹果果实中阿魏酸和儿茶素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研究

苹果果实中阿魏酸和儿茶素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研究曹慧;张玉宵;王佳倩;邹岩梅;束怀瑞【摘要】Ferulic acid and catechin in apple made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The best buffer to determine the separation of ferulic acid and catechin in apple is 30 mmol/L borax - boric acid +30% acetonitrile +50 mmol/L SDS, pH8, both of them are well separated within 10 minutes. The RSDs of getting the peak area and migration times are 2. 39% and 2. 92%, and 3. 41% and 5. 12% respectively. This method measured made the recovery of catechin in 90% to 102%, recovery of ferulic acid in 87% to 105%.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as a simple and good determination of apple fruits quality.%利用毛细管电泳法对苹果中阿魏酸和儿茶素做了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分离条件的优化,确定了分离苹果中阿魏酸和儿茶素的最佳缓冲液为30 mmol/L硼砂-硼酸+30%乙腈+50 mmol/L SDS,pH=8,这两种酚类物质在10 min内能较好地得到分离.得到儿茶素的峰面积和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39%和2.92%,阿魏酸的峰面积和迁移时间的RSD分别为3.41%和5.12%;儿茶素的回收率在90%~102%之间,阿魏酸的回收率在87%~105%之间.该方法简单、准确,可作为苹果果实品质测定的一种优良方法.【期刊名称】《实验技术与管理》【年(卷),期】2012(029)001【总页数】3页(P33-35)【关键词】苹果;毛细管电泳;阿魏酸;儿茶素【作者】曹慧;张玉宵;王佳倩;邹岩梅;束怀瑞【作者单位】潍坊学院山东省高校生物化学与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山东潍坊261061;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泰安271018;潍坊学院山东省高校生物化学与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山东潍坊261061;潍坊学院山东省高校生物化学与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山东潍坊261061;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泰安271018;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泰安271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1.1-33Abstract:Ferulic acid and catechin in apple made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The best buffer to determine the separation of ferulic acid and catechin in apple is 30mmol/L borax-boric acid+30%acetonitrile+50mmol/L SDS,pH8,both of them are well separated within 10minutes.The RSDs of getting the peak area and migration times are 2.39%and 2.92%,and 3.41%and5.12%respectively.This method measured made the recovery of catechin in 90%to 102%,recovery of ferulic acid in 87%to 105%.This method can be used as a simple and good determination of apple fruits quality.Key words:apple;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ferulic acid;catechin苹果果实中酚类物质种类较多,且很多种类的分子结构极为相似,普通的分离方法较难对其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毛细管电泳测定当归饮片中阿魏酸含量

毛细管电泳测定当归饮片中阿魏酸含量

毛细管电泳测定当归饮片中阿魏酸含量
陈缵光;张敏生;莫金垣;蔡沛祥;吴海云;张孔
【期刊名称】《中草药》
【年(卷),期】2000(31)7
【摘要】研究了用反向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当归中阿魏酸含量的条件。

当归饮片用热水提取 ,电泳缓冲液为 Tris-H3BO3(2 0∶ 80 mm ol/ L) ,并加入 0 .8mm ol/ L 的 CTAB作为电渗流改向剂 ,分离电压为 - 10 .0 k V,用安培检测器检测。

分析结果每克当归饮片含阿魏酸 0 .415 mg,RSD2 .3 % ,回收率为 97.1%
【总页数】3页(P506-508)
【关键词】反向毛细管电泳法;阿魏酸;当归饮片
【作者】陈缵光;张敏生;莫金垣;蔡沛祥;吴海云;张孔
【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中山大学化学与工程学院;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6.0
【相关文献】
1.HPLC法在测定当归片中阿魏酸含量中的应用 [J], 陈卓君
2.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生药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 [J], 陈勇;程智勇;韩凤梅;杨新
3.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当归及其制剂中阿魏酸的含量 [J], 翟淮敏
4.HPLC法同时测定当归片中阿魏酸、洋川芎内酯Ⅰ和藁本内酯的含量 [J], 叶晓
娅;薛晓会
5.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不同种药用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 [J], 张国华;黄赵刚;夏泉;张平;李绍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中草药中的有机酸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中草药中的有机酸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中草药中的有机酸刘志梅;韩丹丹;李彩瑞;臧晓欢;王春;王志【期刊名称】《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07(30)6【摘要】阿魏酸、绿原酸、咖啡酸是三种结构相似的酚酸类化合物,本研究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中草药中的阿魏酸、绿原酸、咖啡酸的分析方法,以pH=8.7的150 mmol/L硼酸为缓冲溶液,在0.5 psi进样8 s,分离电压23 kV,检测波长320 nm,温度25℃的条件下进行测定.阿魏酸、绿原酸、咖啡酸的浓度在0.01~0.2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0.997和0.999,其检出限分别为0.2 μg/mL、0.4 μg/mL和0.2 μg/mL(信噪比为3∶1).该方法用于金银花、蒲公英、蜂胶、感冒止咳颗粒等药物中阿魏酸、绿原酸、咖啡酸含量的测定,其样品平均回收率在96.0%~100.4%之间,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总页数】4页(P114-117)【作者】刘志梅;韩丹丹;李彩瑞;臧晓欢;王春;王志【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理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理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河北农业大学理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理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理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8【相关文献】1.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检测丁二酸发酵液中多种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 [J], 严励;屠春燕;唐美华2.毛细管区带电泳化学发光法测定食品中残留的磺胺类药物 [J], 代婷婷;林华萍;段婕;徐向东;石红梅3.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气田水中的短链有机酸 [J], 屈鹏程往往4.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冬虫夏草及鹿茸制品中核苷和碱基成分 [J], 祝玲;申贵隽;王莉莉;侯晓兰;华欣5.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电化学检测果汁中有机酸 [J], 干宁;葛从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阿霉素脂质体药物中的微量硫酸根离子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阿霉素脂质体药物中的微量硫酸根离子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阿霉素脂质体药物中的微量硫酸根离子展学强;朱智甲;康经武【期刊名称】《色谱》【年(卷),期】2011(29)4【摘要】A capillary electrophoret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race sulfate ion in liposome doxorubicin has been developed with potassium nitrate as the background electrolyte.The components and pH of the buffer solu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electroosmotic flow modifier and the separation voltage on the separation were studied in detail. The optimized electrophoretic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capillary column diameter 50 μm, tota l length 60 cm and effective length 51.5 cm, 20 mmol/L potassium nitrate buffer solution ( pH 7.0) containing 0. 4mmol/L cetyl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CTAC) as the electroosmotic flow modifier, an applied voltage of - l5 kV ( reversed polarity) and a detection wavelength of 202 nm. Under the optimize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separation conditions, sulfate ion and chloride ion in the liposome doxorubicin breaking emulsion were separated successfully within 3 min,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migration time and peak area of sulfate ion were less than 0. 01%and 1.0% respectively.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5 μg/L. This method has been proved to be simple, sensitive and accurate, and also has been applied to determine sulfate ion in liposome doxorubicin sample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建立了以硝酸钾作为背景电解质测定阿霉素脂质体药物中微量硫酸根离子的毛细管电泳分析法.考察了分离电压、背景电解质、电渗流改性剂浓度、pH值对分离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毛细管长度为60 cm(有效长度51.5 cm)、分离电压为-15 kV、缓冲溶液采用20 mmol/L硝酸钾(pH 7.0)、电渗流改性剂采用0.4 m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检测波长为202 nm时,阿霉素脂质体破乳液中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在3 min内得到了基线分离,硫酸根离子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0.01%和1.0%,检出限为5μg/L.用该方法对阿霉素脂质体样品中的微量硫酸根离子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总页数】3页(P362-364)【作者】展学强;朱智甲;康经武【作者单位】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上海201620;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上海201620;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所,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8【相关文献】1.离子色谱法测定液体盐中的微量硫酸根 [J], 郑岩;赵毅2.离子色谱法测定液体盐中的微量硫酸根 [J], 郑岩;赵毅;3.离子色谱法测定α—氧化铝中微量硫酸根的研究 [J], 吴介达;吕伟4.离子色谱法测定化成箔中微量硫酸根含量 [J], 肖庆国;冯哲圣;杨邦朝;袁正希5.离子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土壤中氯离子、硫酸根及其差异性 [J], 蒋倩;韩勇;孙晓丽;龚华;钱薇;陆国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堆集-非水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甘草次酸和阿魏酸的研究

电堆集-非水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甘草次酸和阿魏酸的研究

电堆集-非水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甘草次酸和阿魏酸的研究李利军;吴峰敏;程昊;喻来波;冯军;吴健玲【期刊名称】《分析测试学报》【年(卷),期】2008(27)6【摘要】建立了电堆集富集-非水毛细管电泳(NACE)同时分离测定甘草中甘草酸和阿魏酸的新方法.系统研究了电压、非水溶剂、乙酸钠浓度、氢氧化钠浓度、样品溶剂等因素对电堆集和分离效果的影响,确立了分离和富集的最佳条件.以甲醇-乙腈(体积比4 : 6)为非水介质,30 mmol·L-1乙酸钠-2.5 mmol·L-1氢氧化钠为背景电解质;分离电压-20 kV,检测波长254 nm.在优化条件下,甘草次酸在0.80 ~12.80 mg·L-1(r=0.999 6),阿魏酸在0.77 ~45.60 mg·L-1(r=0.999 6)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为97% ~102%,98% ~102%;甘草次酸检出限为0.069 mg·L-1,阿魏酸检出限为0.087 mg·L-1,RSD均不大于4.6%.【总页数】5页(P611-614,618)【作者】李利军;吴峰敏;程昊;喻来波;冯军;吴健玲【作者单位】广西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广西,柳州,545006;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河南,洛阳,471003;广西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5;广西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广西,柳州,545006;广西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5;广西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5;广西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8;S567.71【相关文献】1.电堆集富集非水毛细管电泳同时测定水杨酸、肉桂酸、阿魏酸和香草酸 [J], 李利军;冯军;程昊;陈其锋;钟招亨;孔红星;吴健玲2.电堆集富集非水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麻黄碱 [J], 柳仁民;何风云3.电堆集-场放大进样非水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苦参中的三种生物碱 [J], 李利军;孙科;吴美艳;罗应;胡大春;邓春燕;李彦青4.电堆积-非水毛细管电泳法同时分离测定虎杖中的有效成分 [J], 李利军;吴峰敏;李斯光;喻来波;吴健玲5.毛细管电泳同时分离测定阿魏酸、异阿魏酸的研究 [J], 李利军;冯军;陈其锋;吴峰敏;钟招亨;孔红星;吴健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4 卷 第 1 期 2005 年 1 月
分析测试学报 FENXI CESHI XUEBAO(Journal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Vol . 24 No. 1 8~11
阿魏酸转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毛细管电泳 测定方法研究
付绍平 , 李秀玲 , 张 峰 , 徐 青 , 肖红斌 , 梁鑫淼
第 1期
付绍平等 : 阿魏酸转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毛细管电泳测定方法研究
9
d (ρ0 - ρ) / d t = k 1ρ- k1ρe (ρ0 - ρ) / (ρ0 - ρe) = k1ρ0(ρ- ρe) / (ρ0 - ρe)
(1)

k1 = [ (ρ0 - ρe) /ρ0 t ]ln[ (ρ0 - ρe) / (ρ- ρe) ]
药理研究表明阿魏酸具有抗氧化 、抑制血栓的形成 、增加冠脉流量 、改善心肌缺血 、抑制胶原和 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 1 ]。 目前阿魏酸已成为临床使用的活血祛淤药物之一 [ 2 ]。
但在实际应用中 , 发现阿魏酸水溶液放置一段时间之后 , 在阿魏酸色谱峰旁出现一小峰 , 这已有文 献报道过 [ 3 ,4 ]。 而且在血清和脑匀浆的色谱图中也发现这两个峰总是相伴出现[ 5 ] , 另一个很可能是阿魏 酸的转化产物 。 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 , 转化产物的量越来越大 , 直至最后达到平衡 。
度 , 由 (3) 式可以得到平衡常数 K, 而根据不同时间的阿魏酸浓度 , 由 (2) 式可以算出每个时间反应速率
常数 k1 , 然后取其平均值即为正向反应速率常数 。 由 K、k1 和 (3) 式 , 容易求得逆向反应速率常数 k - 1。
2 实验部分
2. 1 仪器装置
P/ ACE MDQ 型高效毛细管电泳系统 (Beckman 公司 , 美国) , 配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DAD) 及仪器操 作和数据采集软件 ( P/ ACE System MDQ 软件) 。 未涂敷熔融石英毛细管 , 内径 75μm , 柱长 49. 2 cm , 有 效柱长 39. 0 cm( 河北永年光导纤维厂) 。 Orion 868802 型酸度计 (Orion 公司 , 美国) , 超声波振荡器 (BRANSON SB3200- T, 上海) 。
10
分析测试学报
第 24 卷
3. 2 电泳分离条件的确定
为了确定阿魏酸和转化产物理想的分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条件 , 我们用放置了一段时间的阿魏酸溶液
(苯甲酸做内标) , 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分离
研究 。 结果发现 , 当分离电压为 20 kV , 分 离缓冲溶液为 40 mmol/ L Na2B4O7(p H = 9. 00) 溶液时 , 在 10 min 内两种物质基线分离。
k1
A
B
k- 1
收稿日期 : 2003 - 12 - 15 ; 修回日期 : 2004 - 10 - 25 基金项目 : 国家 973 计划“中药方剂关键科学问题基础研究”项目资助( G1999054406) 作者简介 : 付绍平 (1978 - ) , 男 , 江西新余人 , 博士研究生 ; 梁鑫淼 , 联系人 , Tel : 0411 - 83699015 , E - mail : liangxm @dicp . ac. cn
选择波长为 225 nm , 因为在此波长下基线
平稳 , 噪音较低 。
3. 3 线性关系与分析精密度
将 2. 3 中各种质量浓度的对照品溶液 按上述优化条件进样分析 , 共 3 次 , 记录电 泳图 。 以各组分的质量浓度 (ρ, mg/ L) 对 各组分的峰面积 Ai 与内标苯甲酸的峰面积 As 之比 (即相对峰面积 Ai/ As) 的平均值回 归 , 回归方程 : ρ(mg/ L) = 0. 712 8 + 9. 325 Ai/ As , r = 0. 998 4。 其线性范围为 1. 1~45 mg/ L。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version Rate Constants of Ferulic Acid by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FU Shao- ping , LI Xiu- ling , ZHANG Feng , XU Qing , XIAO Hong- bin , LIANG Xin- miao
分子离子峰 m/ z 193[ M- H] - - CH3 m/ z 178 [ M- H - 15] - - COOH m/ z 133 [ M- H - 60] -
- CO2 m/ z 134[ M- H - 59] - - OH m/ z 117[ M- H - 76] - 。 我们再根据得到的紫外光谱图 (图 2B) , 发现二者的紫外光谱的最大吸收基本相同(阿魏酸 : 234. 6、 322. 0 nm; 转化产物 : 232. 3、313. 7 nm) , 因此 , 根据质谱图和紫外谱图 , 我们初步判定阿魏酸 (反式) 转 化产物为阿魏酸 (顺式)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辽宁 大连 116012)
摘 要 : 初步确定了阿魏酸自然转化产物的结构 , 并用毛细管电泳测定了转化反应速率常数 。 在常温下 , 用毛细 管区带电泳法直接测定阿魏酸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并根据 HPLC - MS - MS 得到的质谱图及紫外光谱图初步 确定了转化产物 。 在 23 ℃, 阿魏酸转化反应正向和逆向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 5. 194 ×10 - 6 s - 1、5. 360 ×10 - 6 s - 1。 方法简单 、灵敏 、快速 。 关键词 : 毛细管区带电泳 ; 阿魏酸 ; 反应速率常数 中图分类号 : O657. 8 ; O643. 1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4 - 4957 (2005) 01 - 0008 - 04
化学反应速率及相关常数的测定是物理化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 化学动力学的温度控制 、 时间记录及浓度测定 3 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成了化学动力学研究的主题之一 。 为了更简洁 、直观地表征 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而改变的关系 , 我们引入毛细管电泳法对阿魏酸转化的反应速率常数进行测定 , 直 观地表现了温度 、时间 、浓度 3 者的关系 。
2. 4 转化反应步骤
在恒温室 (23 ℃) 中 , 于暗处取刚配置的阿魏酸溶液 0. 50 mL , 迅速加到 10. 00 mL 容量瓶中 , 加水添 加至刻度 。 记下转化开始时间 , 然后每隔一段时间移取约 0. 1 mL 溶液进行电泳实验 。 最后 , 24 h 内阿 魏酸含量不变认定转化达到平衡 。
3 结果与讨论
3. 1 阿魏酸转化产物的初步确定
阿魏酸的顺 、反式结构如图 1。 多篇文献[ 3~5 , 10~13]中报道了阿魏酸不稳定 , 有容易水解的特性 。 我们对放置一段时间的阿魏酸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 - 质谱 - 质谱分析 (图 2A , 3) , 以确定转化产物 。 实验 中对阿魏酸及其转化产物进行了 MS - MS 全扫描分析 。 结果发现阿魏酸转化产物的分子离子峰 m/ z 193主 要裂解为 m/ z 178[ M- H - 15] - , m/ z 133 [ M- H - 60] - , m/ z 117 [ M- H - 76] - , 这些碎片与同一条件下阿 魏酸的碎片完全相同 。 因此阿魏酸的转化产物是阿魏酸的结构异构体 。 推测质谱断裂的过程为:
Waters2690 ( Waters 公司 , 美国) , 配有 996 DAD。 色谱柱为 Spherisorb ODS1 ( 5μm , 250 mm ×2. 0 mm i. d. ) ( Waters 公司 , 美国) 。 质谱是 Finnigan TSQ( San Jose , CA , 美国) 带有 APCI 源和 Xcalibur 1. 0 工作 站 。 质谱实验中喷雾电压 4. 5 kV , 加热毛细管温度 280 ℃, 雾化温度设在 450 ℃, 实验中氮气作鞘气和 辅助气 , 鞘气压 70 psi (1 psi = 6 894. 76 Pa) , 辅助气流速 6. 7 L/ min。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Dalian 116012 , China)
Abstract : A method based on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ver2 sion rate constants of ferulic acid.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trans-ferulic acid concentration was measured by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 and the structure of its conversion product —cis-ferulic acid was preliminarily confirmed with the aid of HPLC - MS - MS mass spectra , and ultraviolet spectra as well. The forward and backward reaction rate constants of ferulic acid conversion at 23 ℃ were found to be 5. 194 ×10 - 6 s - 1 and 5. 360 ×10 - 6 s - 1 , respectively. The method is simple , sensitive , and fast. Key words :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 Ferulic acid ; Reaction rate consta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