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43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943标准
大家下午好!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加强关键技术领域标准研究,扎实做好基础和重点领域标准研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近日批准发布了GB 4943.1-2022《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第1部分: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
下面,我就标准相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本标准的前身是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分别是《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这两项标准一直被强制性产品认证(CCC)作为检测依据。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原有两项标准在使用中也面临新问题。
一方面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等电子产品在功能上出现高度融合,往往同时具备音视频和信息通信功能,分两项标准评估安全性对其生产制造、检测认证、市场监管等方面工作造成困难;另一方面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根据技术发展趋势已将音视频产品安全和信息技术产品安全两项国际标准合并,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正在积极开展新版国际标准的转化工作,并将其作为检测认证和市场准入的依据。
我国如果不尽快整合修订,实现国际接轨,将对我国电子产品的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组织开展了标准的整合修订工作,制定发
布了新版GB 4943.1强制性国家标准。
标准的本次修订主要有两方面突出改进:一方面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新版标准整合了原有的GB 4943.1-201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GB 8898-201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涵盖了音频、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的所有产品,顺应了当前技术产业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技术上优化升级,新版标准运用安全工程理念,提出能量分级,全面考虑了各类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电击、着火、过热、声光辐射等六个方面的危险来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要求与试验方法,助力电子产品安全防护精准化、科学化、规范化。
新版标准的发布实施有三个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实施标准。
之前两项标准适用范围各有不同,导致诸多企业生产设计电子产品选用标准存在困惑。
新版国标合并后,解决了以往适用标准界定难的问题,实现了产品生产、检测、抽查“一把尺子”,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市场运行效率。
■二是有利于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
新版国标对原有两项标准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深入梳理、补充和提升,对当前产品如无线充电、蓝牙耳机等新技术带来的新隐患,按照对危险源分级分类的理念提出具体的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从防电击、防着火、防过热、防声光辐射等多方面保护人身财产
安全。
■三是有利于促进我国电子产品出口贸易。
新版标准修改采用了国际标准IEC 62368-1,主要技术内容与国际保持一致。
企业按照新版国家标准生产电子产品就能符合国际安全评估体系要求,消除了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助力我国电子产品“走出去”。
新版国标已于2022年7月19日发布,并将于2023年8月1日正式实施。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一是做好标准宣贯解读工作。
制作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通过电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对标准进行宣传解读,引导消费者重视电子产品安全。
编写培训教材,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培训活动,确保企业、检测机构等各方准确理解标准要求。
二是做好生产和流通领域监督抽查工作。
新版国标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需要强制执行,标准正式实施之后,市场监管总局将依据新版国标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电子产品开展监督抽查工作,对于不符合新版国标要求的产品依法处罚,确保电子产品符合新版标准要求,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是做好配套的认证换版工作。
标准发布到实施设置了12个月过渡期,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跟踪新版国标的实施情况,指导电子产品CCC指定认证机构和实验室按照新版标准要求加强认证检测能力建设,实现平稳过渡。
四是持续完善标准体系。
关注标准实施应用实际效果,
跟踪国际国内技术发展动态,研究标准改进完善方向。
尽快推动配套标准制定发布,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发挥标准的基础性、引领性、规范性作用,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