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古诗词三首》教学教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三首》教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认读、书写的生字。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
4、理解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独坐敬亭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光辉。
同学们喜欢古诗吗?那我们来开一个古诗的交流会,怎么样?你喜欢哪首古诗就马上站起来背,由你开始!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看来咱们班同学平日里特别注意积累!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请同学们跟我齐读一遍课题。
二、自由读诗
同学们,我们知道敬亭山是一个山名,那你能根据图片的内容来说一说独坐敬亭山这个题目的意思吗?
这首诗就是李白独自对坐敬亭山时的所见所感。
同学们想不想看这首古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谁能来把这首古诗读给大家听一听?声音真响亮!那现在我们同学就可以选择
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最好多读几遍。
开始吧!
老师从同学们的读诗热情中可以看出你们非常喜欢这首古诗,那肯定读得也不错。
谁愿意来读一读?读得真流利!谁愿意像他一样来读一读?还有谁想读?咱们班的男子汉来读一读?不愧为男子汉,读的声音就是响亮!女同学想不想也来试一试?
三、朗读古诗
1、录音听读:
同学们读得真流利!那你想不想听听播音员是怎么读的?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谁能说一说播音员读得和你有什么区别?你想不想学着他的样子来读一读?那我们就小声地随着播音员一起来读一读?刚才我们是随着播音员一起读,你能单独有感情地来读一读吗?我们先来练习练习。
谁想读?还有谁?想读得我们就站起来一起读!
你读得已经很有味道了!
你的声音真好听,就像一只小黄鹂!
老师认为你就是我们班的小播音员!
你的朗读水平进步很大!
2、读中领悟:
同学们读得这么有感情。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怎么样?在同学的桌面上都有一些不完整的字条,你们小组能
不能通过合作把它组成一首完整的诗,粘贴在这张白纸上。
第一个先完成的小组就可以到台前来展示一下!同学们检查一下他们的答案对吗?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小组合作的力量多大呀!老师发现有的小组不仅答案正确,而且还粘贴的工整、美观。
让我们掌声鼓励这些小组的同学。
在座的同学和他们的答案一样吗?举起来让老师看一看!我们同学都这么棒,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行吗?那老师读得时候,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你眼前仿佛都看到了什么?教师范读。
请同学们睁开眼睛,谁来说一说,你仿佛都看到了什么?教师相应板画。
同学们说得这么好,那你想不想随着优美的音乐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谁来读?你也来试一试?老师认为你也是我们班的小播音员,你读得这么好,肯定小组读得也不错,小组起来读一读?
四、理解诗句
同学们读得非常有感情!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老师相信同学们在读得过程中对诗已经有了自己的了解。
现在就让我们对照着图片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你都读懂了什么?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首古诗的?在这首古诗中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句呢?为什么?同学们说得这么好,看
来你对这首诗理解很深。
同学们,假如你是李白,就坐在这高高的敬亭山上,你想不想看一看当时景色?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画面,你能不能带着与诗人同样的孤独、寂寞的心情来地感情地读一读。
五、随乐唱诗
同学们读得太精彩了,老师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老师想如果我们把这首诗唱一唱,那会怎么样?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来试一试?会唱的同学大声地唱一唱!刚才我们随着音乐唱了这首诗,那你能不能自己来编曲子把这首诗唱一唱呢?自己先来试一试?谁愿意来唱一唱?同学们唱得这么好,我也想唱一唱,行吗?教师唱:《春天在哪里》的曲子、《数鸭子》曲子、《阿门、阿前》的曲子、《采蘑菇的小姑娘》曲子、《上学歌》曲子
六、延伸拓展
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读诗、画诗、唱诗,那你想不想来当个小诗人来作一首诗呢?课件播放:老师这有四幅图画,它们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来作一首诗。
开始吧!
老师找学生到台前来展示一下,你能大声地来读一读你所写的诗吗?
你真棒,真像一个小诗人!
你写得诗太美了,真让老师大吃一惊!
看了你的诗,老师仿佛看到秋天就在眼前!
从你的诗中,让老师感觉到春天真美!
七、教师小结
老师相信同学们还会写出更多更好的诗句来。
可是这节课的时间到了,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多交流或者与爸爸、妈妈一起来写一写。
下节课我们就来开一个自编诗的展示会,好不好?谢谢同学们的合作,下课!
望洞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并写了非常优美的文章。
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
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
听,他正在吟诵呢!
6、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
正音:洞 dòng、潭 tán、螺 luó、磨 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⑴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引导学生理解“湖光秋月两相和”。
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师:理解得真不错。
引导学生理解“潭面无风镜未磨”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
未:没有。
磨:磨拭。
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
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⑵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望。
师: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你看到了什么?
师: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
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
师: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来说一说。
三、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后记与反馈】
《敬亭山》这首诗,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色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寂寂寞的感情,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望洞庭》诗人则以轻快的笔触,勾出一副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
这两首诗我主要放手让孩子们自学,孩子们掌握的还不错,但对诗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感受不深,这也有可能是孩子们搜集资料的不足,对诗人当时情景不是很了解所造成。
而我做的也很不够,开学之初,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我没有细细备课,在很仓促的情况下上了这节课,很多问题都是请教同组的老师,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抽出时间来好好备备课,每节课讲求效益,让孩们享受快乐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