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辅心理辅导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叫团体动力理论?(P98)
团体动力理论:旨在探索团体发展的规律,它研究团体的形成与发展,团体内部人际关系及对其他团体的反应,团体与个体的关系、团体的内在动力、团体间的冲突、领导作用、团体行为等。
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的美国,其创始人勒温强调团体是一个动力整体,应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2.掌握团体结束阶段具有哪些特征?(P151)
(1)出现离别的情绪。
由于分离在即,一些成员心中充满离愁别绪,甚至会有依赖、遗弃、失落、伤心、恐惧、沮丧、忧虑的感觉。
(2)对外界的担心。
当成员面临要回到原理的世界,与原来的人接触,会对外在世界有许多担心、焦虑和不安。
(3)团体连结出现松散。
由于团体目标已达成,成员也意识到团体要结束,就素在思考自己以后的打算,他们之间的互动会减少,不愿再投入情感,团体的影响力也会减弱,团体规则也会有所松散,甚至有人缺席。
3.团体结束阶段的活动选择的原则?(P155)
(1)让成员有机会回顾团体经验。
领导者在选择团体活动时应该注意让成员有机会整理自己参加团体以来不同阶段的感受、困扰、变化和收获。
(2)让成员彼此给予和接受回馈。
每个成员不仅可以得到团体领导者及其他成员的帮助,而且自己也可以成为助人的力量,为他人提供帮助。
(3)让成员自我评价和团体评估。
让成员对自己的成长进行思考,有助于协助团体成员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充分发掘自身内在潜能,达到自我接纳、自我肯定、自我完善,自我实现。
(4)让成员相互祝愿和增强激励。
领导者要选择一些可以互相表达欣赏、祝福、建议的活动,达到增强自信,激励改变勇气,改善自己的生活。
4.团体活动的选择应遵循的一般原则以及应该回避的问题?(P132-133)
应遵循的一般原则:(1)充分考虑团体的特点。
(2)了解团体活动的后果。
(3)运用自己熟悉的团体活动。
(4)避免以活动代替辅导。
应该回避的问题:(1)避免为活动而活动。
(2)避免刻板使用活动。
(3)避免不适当的活动(4)避免活动衔接不当。
5.团体辅导的发展历史(P64)
(1)团体辅导的起源。
1905年,美国的内科医生普拉特首先将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应用于临床实践。
他在波士顿将结核病患者组成治疗小组,称为班级,采取讲课、讨论、集体活动与现身说法等形式开展团体心理治疗,使患者在认识上相互启发,情感上相互理解支持,解除了因患结核并而产生的沮丧情绪与消极态度,克服了心理障碍,能够乐观地面对现实。
因此,他被称为团体辅导与集体心理治疗的先驱。
(2)二战中团体辅导与治疗的发展。
二战期间,许多饱受战争创伤的士兵出现精神障碍,心理疾病发病率空前增加,而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大夫人数有限,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就推动了团体心理辅导和集体心理治疗的迅速发展。
(3)二战后团体辅导与治疗的发展。
20世纪40年代后期,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有了进一步发展。
1947年前后,勒温提出的敏感性训练,帮助受训者提高和处理人际知觉和人际交往的技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团体辅导方式一出现,首先进入产业界,以企业领导及管理人员为主要训练对象,倍受社会欢迎,后扩展到服务于心理或行为有问题的人群。
团体心理辅导和集体心理治疗在教育与发展方面的作用更为人们所重视。
1946到1947年,罗杰斯及其同事们开始注意专题讨论会在训练培养咨询员中的作用。
此后,以个人发展和人际关系训练相结合的发展性团体辅导在日本、美国、欧洲广为发展。
6.团体辅导的一般技术:(P18)
(1)积极倾听。
领导者不仅要听懂成员通过语言、行为所表达出来的信息,还要听出他们没有明确表达的、隐含的内容。
(2)复述技术。
复述不是简单重复成员说过的话,而是在倾听后,以更明确和恰当的语言重新描述对方所传递的信息。
(3)反映技术。
包括内容反映和情感反映,内容反映是表达对方表达信息中的主要含义;情感反映是表达对方表达信息中的情绪成分。
(4)澄清。
领导者澄清成员所表达的那些重要但被混淆的信息,使之具体清晰,可以促进他更深入地自我探索。
(5)提问。
领导者要对成员表达的一些重要信息提出询问,以了解更清楚的信息,促进成员进一步表达。
(6)总结。
在即将结束活动时,领导者用简要的叙述概括团体活动过程中的事情,从而使成员加深认识,或对活动有个整体印象。
7.科瑞提出的团体辅导的四阶段说:初期阶段、转换阶段(也称过渡阶段)、工作阶段和结束阶段。
(P3)
8.团体创始阶段,领导者的任务是什么?(P41)
(1)建立信任感(2)示范作用(3)确定团体目标和个人目标(4)形成团体基本规则(5)明晰团体中的责任(6)提供适度的指导(7)签订团体契约
9.团体讨论的具体方法:(P119)
(1)圆桌式讨论:成员按圆桌而坐,彼此容易熟悉,容易营造和谐的气氛,引发讨论。
(2)分组讨论:将团体成员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讨论同一主题,然后综合小组讨论结果。
(3)陪席式讨论:先由一位专家作引导发言,再让成员针对专家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
(4)论坛式讨论:先由几位专家或领导者分别阐述各自不同的观点,然后让成员相互讨论,寻求适当的结果。
(5)辩论式讨论:成员就一个讨论话题分成正反方,成为意见对立的两组,然后根据自己所在方的立场,与对方辩论。
(6)脑力激荡法:有助于成员了解别人的意见,扩展自己的思考空间,发挥集体力量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10.团体正式沟通网络的形式: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和Y式。
(P87)
11.促进团体互动的技术:(P20)
(1)建立关系:是互动技术的基础,领导者必须具备无条件的关注意识、真诚的态度、同感的能力和尊重的习惯,使需要感到团体的温暖与安全,从而培养彼此接纳、相互关怀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团体气氛。
(2)连结:是指领导者将成员之间所表达的观念、行为或情绪的相似之处衔接起来,使之产生关联,或把成员未觉察到的一些有关联的片段资料予以串联,以帮助成员了解彼此的异同之处。
(3)催化:是协助成员增加有意义对话的互动技术,也是贯穿团体辅导整个过程的技术。
(4)阻止:领导者为了防止团体或部分成员不适当行为所采取的措施,它只针对事而不针对人,尽量避免给成员贴标签。
(5)调停:当团体发展得太快、成员不习惯或难以忍受团体气氛、团体讨论偏题时,领导者需采用调停技术保障团体正常发展。
(6)反馈:领导者在了解团体成员的行为原因后,表达对成员具体的反应,有利于成员利用这些信息改变自己的行为。
(7)团体焦聚:使团体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不会转移话题。
12.团体内人际吸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P92)
(1)邻近吸引:在具有满足他人需要的情况下,交往双方空间距离越小、越相近,彼此越易相互吸引。
(2)相似吸引:沟通双方或多方在年龄、地位、能力、兴趣、爱好、态度等方面越相似,彼此越能相互吸引。
(3)互补吸引:当沟通双方的需要和满足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会产生强烈的互补吸引力。
(4)外表吸引:在沟通过程中,那些漂亮、有气质、风度翩翩的人更容易被人接纳。
(5)人格吸引:具有使人喜爱、仰慕并渴望接近的性格的人具有持久的吸引力。
(6)能力吸引:有特殊才能又偶尔出现一些差错的人更有吸引力。
13.列出5种团体分组的技术:(P47)
(1)报数随机组合法(2)抓阄随机组合法(3)生日等随机组合法(4)同类组合法(5)分层随机组合法(6)内外圈组合法(7)活动随机组合法
14.团体辅导与个体辅导的相似与不同之处?(P26-27)
相似之处:(1)目标相似:都是为了帮助来访者了解自我,增强自我接纳和自信,促进自我发展,达到自我统合和自我实现的目的。
(2)原则相似:都强调提供接纳的、自由宽松的气氛,消除来访者的紧张和焦虑,促进其自由表达自己的感情和经验,学会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
(3)技术相似:都需要心理辅导老师熟练掌握接纳、同感、澄清、反馈、对质等技术,从而使来访者能更深入地观察自己和他人,增加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4)对象相似:都是以正常人为主,他们在生活中遇到发展得困难,需通过专业方式帮助他们解决人生中的问题。
(5)伦理准则相同:都强调辅导过程中的伦理道德和专业守则,尊重来访者的权利与利益,遵守保密原则。
不同之处:(1)互动程度不同:个别辅导是一对一的人际沟通,是有深度的心理互动;而团体辅导为成员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满足成员社会性的心理需要,但互动深度没个别辅导深。
(2)助人氛围不同:在团体辅导中可以形成“我助人人,人人助我”的心理氛围,成员不既得到他人的接纳、援助,也给别人援助;而在个别辅导中来访者是被帮助的对象,不易体现出他对别人的帮助作用。
(3)问题类型不同:比较而言,个别辅导更适合心理困扰较大的人,而团体辅导在针对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问题调适更有优势。
(4)辅导技术不同:在团体辅导中,人际互动丰富多变,面临的问题比个别辅导要复杂得多,要求领导者不仅具有个别辅导的基本技术,还要有团体辅导特有的技术。
(5)工作场所不同:个别辅导需要的空间在10多平方米左右,有两个舒适的椅子或沙发、一个小茶几,房间布置安静舒服即可;而团体辅导的空间要大得多,还有特别的设施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