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宗教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思
• 1、辩证评价,认清主流(两点论加重点论 ) • 2、欧洲人需要进一步反对教会特权及封建 统治——启蒙运动(争取人的政治自由)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启蒙运动ຫໍສະໝຸດ 2、加尔文改革的意义: 教皇:
否定其权威;
资产阶级: 为其发财致富做辩护;
个人:
国家:
论证其奋斗的必要性;
为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 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探究:路德和加尔文的观点有哪些异同?
相同点:①信仰得救;②《圣 经》是最高权威、③简化宗教 仪式; 不同点: ①主张先定论,鼓舞资 产阶级的进取精神;
经济:天主教会阻碍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 天主教的束缚。 政治方面:民族国家的形成,世俗王权不断强大,要求摆 脱教权的束缚。 社会:天主教会的腐败和压榨,使天主教会与各阶层矛盾 的加深。 思想: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思想传播,解放了思想。
文化:造纸术、印刷术的传入,文化的普及。 德国:德国四分五裂,是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 导火线:1517年教皇印制大量“赎罪券”向教售,引 发宗教改革。
改革背景
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袖珍主权国家——梵蒂冈,尽 管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人口572人,却是世界 天主教的中心,图为圣彼得大教堂和现任教皇方济 各。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 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注释:教皇一词拉丁语为“父亲”的意思, 教皇可以说是脱离世俗的最高权力者。
关于宗教
宗教不同于迷信。宗教一般是由共同的信仰、 道德规范、仪礼、教团组织等要素所构成。
佛教 基督教
东正教 天主教 新教
路德教 加尔文教 英国国教
伊斯兰教
注释:世界基督教徒约有13亿(其中天主教徒7 亿,新教徒5亿,东正教徒1亿)。
基督教(诞生于1世纪的小亚细亚与巴勒斯坦一带)
4世纪初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材料一:宗教改革后,有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 (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路德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最早 找到“德意志”的人,他将整个民族的嘴和心用德语这 条线连在一起,使德国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之路。 政治:神权受到打击,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 家的形成发展。 材料二:宗教改革时,亨利八世没收教会财产出售给贵 族和农场主,他们以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土地。这部分土 地的资本主义化加速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材料一:政治上
从材料中,你能获得教士们的哪些生活信息?
奢 侈
教皇出巡
兜售赎罪券
贪 婪
作为教士本身应该遵守规定,但是教 皇英诺森八世有八个私生子,瑞士教 会的一个主教把他管辖下的一个修女 院修女变为自己的情妇,巴黎圣母院 的教士甚至把自已的住所变成了赌场。
荒淫
材料一 “十四和十五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 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追求发财致富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与发展 的梦想受到教会轻商思想的严重阻碍。 —— 朱寰《世界中古史》 材料二 长期被虚置的君主们乘机准备加强了自己的权力,建立 政治:君主权力的加强及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 巨大的、实质上是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三 在中世纪,人类的意识被一层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 思想: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 织成的纱幕笼罩着,一直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 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 布克哈特《人性的复兴》
天主教会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 展 ——根本原因
4.导火线
教皇在德国兜售“赎罪券”
推销员说:“当你购买赎罪券的银钱叮 当落在箱子里,你 的亲人就从炼狱的火焰中出来了。”“你投下银钱,现在我看见 你父亲的左腿已经迈出炼狱的火焰,现在只剩右腿还在火里面; 再继续加钱吧!”
小结:宗教改革的原因
上帝从创世纪以来,就把世人分成“选民”和“弃 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是人的意志 无法改变的。 人在现世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就是“选民”和“弃 民”的标志。而人必须通过自己的奋斗取得成功来证 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否定教皇信仰权威、 我自己个人奋斗,发家致富,不是我自己贪财,而是上帝 要我去当商人,让我去奋斗的,因为上帝早就定好了。所以, 人文主义宗教观 肯定人追求现实生活幸福 个人财富是合法的,谁都要尊重,不可以夺走。
②神职人员要由信徒选举产生, 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 ③鼓励人们大胆地追求财富与成 功,更加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 正如恩格斯所言:“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 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
改革影响
史观前沿
按照传统理解,宗教改革是一场改革,但现在 新史观更认为它是一场革命, 一场心灵深处的革命。 那么,这场心灵深处的革命,究竟给近代欧洲 带来了什么?
1、反对赎罪券; 2、因信称义,信仰即可得救; 3、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不是天主 教会的神学说教 4、全体信徒皆教士 5、简化天主教复杂的圣礼,神甫可以娶 妻; 6、建立民族教会,世俗王权高于并支配 教权
因行称义 人生来是有罪的 , 只有尊 崇上帝,忠实地履行七种圣 通过“圣礼”(七 礼:洗礼、圣餐、悔罪等 , 教会 通过苦修才能得到上帝的 教徒 种) 神职人员 上帝 恩典。
(二)加尔文改革
1、加尔文的主张
开始:1536年出版《基督教原理》(称新 教百科全书);
主张:
1)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 否定教皇权力。
2)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先 定论; 3)简化教会,神职人员由选举产生
4)在日内瓦建立政教合一的共和国;
在中世纪,宗教神学家提倡禁欲主义,认为自甘奉行赤贫 的生活才是获得上帝之爱的基本条件,追求财富必然陷入贪婪 的罪恶。(经商下地狱)
改革过程
(一)马丁· 路德改革
1517年维滕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 路德针锋相对,在 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痛斥了“赎罪券”的欺 诈,提出了“信仰即可得救”(因信称义)的原则。《九 十五条论纲》现已被刻在当年粘贴处的教堂门上。
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52-53内容,概括马 丁· 路德的主要思想
思想:新教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文化:促进了文学艺术和教育的发展。
欧洲社会进步
--人文主义的含义 改革
获 得
自由
天主教会 宗教特权
含义:否定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使人 摆脱天主教会宗教枷锁,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挑战成功了吗?
• 哥白尼:意大利科学家,著有《天体运行论》,遭 到教会残酷迫害。1543年5月20日病逝。 • 布鲁诺:意大利科学家。接受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思想,在教会的迫害下四处流亡。后被教会诱捕,1600 年2月7日被烧死。 伽利略:意大利科学家。因捍卫科学真理,于1633 年被宗教裁判所迫害,1642年不幸病逝,其时已双目失 明。 • 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因宣扬自 由平等,被教会迫害,两次被抓入巴士底狱,并遭受酷 刑。 • 卢梭(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宣扬平等的 思想,遭受教会的屡次迫害,被迫流亡瑞士。
14c——16c的欧洲在经济、政治、文化 方面孕育着怎样的新因素?
德国名义上是统一的”神圣罗马帝国”,实际上长年处于一 种四分五裂的诸侯割据,这使得德国皇帝无法不依赖于教会的力 量,所以德国皇帝必然要和教会合作。每当罗马教会出现财政问 题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从德国聚敛钱财,以至于德国被人们戏 称为“教皇的奶牛”。
11世纪第一次分裂
天主教(以罗马为中心) _____ 16世纪第二次分裂 天主 _____教 新 教 ____
东正 ____ 教(中心:君士坦丁堡)
东正 _____教
路德 教(宗)②________ 加尔文 教③________ 英国国 教 ①______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课标要求: 1、掌握宗教改革的概念。 2、结合马丁·路德的思想,分析宗教改革时期人文 主义的含义。
上帝是不与油嘴之人直接 交往的,只有在我们教士的 本质是树立罗马天主 依靠教会 主持下 ,才能聆听到上帝的 教会的绝对权威 福音
因信称义 只要虔诚地信仰耶稣就可灵魂 得救,无须经过烦琐的仪式。 这些仪式中,除圣餐外 ,皆是 反对烦琐的宗教仪式; 上帝 ( 信仰上帝 ) 教徒 糟蹋钱财的多余之举,皆可废 除。
思想上,中世纪 的欧洲,教会控 制和禁锢着人们 的思想和行动, 思想:控制和禁 政治:教权高 任何不符合宗教教义的行为都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 锢着人们的思想 被认为是叛逆和异端,随时会 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 于王权 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被宗教裁判所送上火刑架。 材料三:
材料二:经济上,中世 材料四: 经济:天主教 纪西欧的天主 社会生活:人的 教会占据了各 会是西欧最大 一生离不开天主 国土地的1/3, 的封建主 教 生的洗礼 死的葬礼 甚至更多。是大大小小 的封建主中最大的一个。 天主教仪式
经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加尔文创办的日内瓦大学
路德用德语翻译的圣经
思想、文化: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文化教育的发展。
总结:宗教改革的影响
性质:宗教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政治:打击了欧洲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动摇了教 皇的权威;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每个教徒,只要自己面对《圣 使人获得了精神自由和 经》,真诚忏悔,就可直接与上 依靠《圣经》 帝心灵沟通 ,无须你们所谓尊 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贵的教士,凡信徒皆为祭司。
——人文主义色彩 “因信称义”的实质——否定教皇的权威 他们各代表谁的观点?二者主张有何不同?
3、意义
(1)拉开了德国宗教改革的序幕。 (2)动摇了天主教会的权威,有鲜明人文主 义色彩。 (3)创立了新教路德宗,与原来的天主教、 东正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据上述材料分析为什么会在此地(德国)首先爆发 宗教改革?
政治上四分五裂、王权薄弱使得天主教对德 国政治控制和经济压榨严重
思维整合 (一)改革的必要性 (二)改革的可能性 1.经济 最大的封建主,轻商 资本主义发展 2.政治 教权高于王权,腐败 王权强化,资产阶级壮大 3.文化 禁锢思想 文艺复兴解放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