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左传》文学成就、《国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传》的文学性
[晋]范宁:“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
”
[唐]韩愈:“左氏浮夸”。
叙事艺术
人物形象
语言特色
《左传》的叙事艺术:
[唐]刘知几《史通•外篇•杂说上》:“左氏之叙事也,述行师则簿领
盈视,咙聒沸腾;论备火则区分在目,修饰峻整;言胜捷则收获都尽,
记奔败则披靡横前;申盟誓则慷慨有余,称谲诈则欺诬可见;谈恩惠
则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叙兴邦则滋味无量,陈亡国则凄凉可悯。
或腴辞润简牍,或美句入咏歌。
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
若斯才者,殆将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
[清]刘熙载《艺概》:“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
”
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例:
僖公二十三、二十四年
《晋公子重耳之亡》
骊姬之难——公子逃亡——奔
狄、纳季槐——处狄十二年—
—过卫乞于野人——及齐,取
姜氏——姜氏与子犯醉遣——
曹共公窥浴——及宋,宋襄公
赠马——及郑,郑文公不礼—
—及楚,楚成享之——秦伯纳
女,怀赢与焉—
秦伯纳之——归国,杀怀公——寺人披请见——竖头须求见——介子推不言禄……
善于描写复杂的战争故事
例:僖公二十七、二十八年《晋楚城濮之战》
《左传》描写复杂的战争的特点:
一是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交待得很清楚。
二是作者常着眼于战争胜负的政治分析,有卓越越的历史家的眼光。
三是在描写战争时时常穿插一些有兴味的细节,有时寥寥几笔,便能勾画出一些生动难忘的镜头。
成公二年《齐晋鞌之战》:
……逢丑父与公易位,将及华泉,骖絓於木而止。
丑父寝於轏中,蛇出於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
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
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
且惧奔辟,而忝两君。
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
郑周父御佐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免。
韩厥献丑父……
《左传》的人物形象描写: 个性鲜明的人物;
传神的细节;
人物之间的对照。
例:
隐公元年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的语言特色: 简练含蓄,耐人寻味
“行人辞令”之美
简练含蓄,耐人寻味。
例:
●宣公十二年《晋楚邲之战》写晋军溃败:“中军下军争舟。
舟中之指可掬
也。
”“及昏,楚师军於邲,晋之余师不能军。
宵济,亦终夜有声。
”
●宣公十四年,写楚王听说楚国使者被宋华元杀害后的反应:“楚子闻之,投
袂而起,屦及於窒皇,剑及於寝门之外,车及於蒲胥之市。
秋,九月,楚子围宋。
”
●庄公十二年,写陈国人在宋国要求下将弑杀国君逃犯宋万(南宫万)引渡回
国的过程:“陈人使妇人饮之酒,而以犀革裹之。
比及宋,手足皆见。
宋人皆醢之。
”
叙事简练而精彩的例子:襄公23年栾盈之乱……范鞅逆魏舒,则成列既乘,将逆栾氏矣。
趋进曰:“栾氏帅贼以入,鞅之父与二三子在君所矣,
使鞅逆吾子!”鞅请骖乘,持带,遂超乘,右抚剑,
左援带,命驱之出。
仆请,鞅曰:“之公!”宣子逆
诸阶,执其手,赂之以曲沃。
[清]冯李骅《左绣》评曰:“一面请骖乘,一面遂超乘;一面仆请,一面之公;一面逆阶执手,一面赂以曲沃。
写尽一时情事。
写仓皇便极仓皇,写机警便极机警,纤悉毕具,笔笔化工。
”
富有艺术魅力的应对辞令:
僖公三十年《烛之武退秦师》: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於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倍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
僖公三十三年《秦晋殽之战》:
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以归。
……文嬴请三帅。
……公许之。
……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堕军实而长寇讎,亡无日矣!”不顾而唾。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
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
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第三节《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史。
●以记言为主。
●全书二十一卷。
●周3、鲁2、齐1、晋9、郑1、
楚2、吴1、越2
●记事上至周穆王时(约公元前
1000年),下及春秋末(公元
前472年)。
《国语》的作者:
司马迁《报任安书》曰:“左丘失明,厥有国
语。
”
王充《论衡﹒案书》:“《国语》,左氏之外传也。
左氏传经,辞语尚略,故复选录《国语》之辞以实之。
”故后人亦称《国语》为“春秋外
传”。
《左传》《国语》“曹刿论战”比较
《左传》庄公十年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
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国语•鲁语上》
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於庄公。
公曰:“余不爱衣食於民,不爱牲玉於神。
”对曰:“夫惠本而後民归之志,民和而後神降之福。
若布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动不违时,财不过用;财用不匮,莫不能使共祀。
是以用民无不听,求福无不丰。
今将惠以小赐,祀以独恭。
小赐不咸,独恭不优。
不咸,民不归也;不优,神弗福也。
将何以战?夫民求不匮於财,而神求优裕於享者也,故不可以不本。
”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
”对曰:“是则可矣。
知夫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
《周语上•召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
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以告,则杀之。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
邵公曰:“是障之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晋语八•叔向贺贫》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於难。
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於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
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於难,而离桓之罪,以亡於楚。
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於朝,其宗灭於绛。
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
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
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
《国语》的文学价值
《国语》的文字大多古朴简练,但也有十分幽默
风趣的对话,如《晋语九》“董叔欲为系援”,《晋语八》“叔向谏杀竖襄”等。
某些记事的篇章,有时也写得情节曲折、形象生动。
如《晋语二》
“骊姬谮杀太子申生”,对晋献公的昏愦愚妄、骊
姬的除险诡诈、申生的软弱顺从,均有十分生动的
描绘。
“董叔欲为系援”:高攀的结果
董叔将娶於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
曰:“欲为系援焉。
”他日,董祁(祁,董叔之妻、献子之姝,范姓,祁名也。
)愬於范献子曰:“不吾敬也。
”献子执而纺於庭
之槐。
叔向过之。
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
“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
欲而得之,又何请
焉?”(《晋语九》)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
“叔向谏杀竖襄”
平公射鴳,不死,使竖襄搏之,失。
公怒,拘将杀之。
叔向闻之,夕,君告之。
叔向曰:“君必杀之。
昔吾先君唐
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以封于晋。
今君嗣吾先君唐
叔,射鴳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
君其必速杀
之,勿令远闻。
”君忸怩,乃趣赦之。
(《晋语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