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传的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刚柔配合 刚柔有主次
交感说
泰:小往大来,吉, 亨。
“泰,小往大来,吉, 亨” ,则是天地交 而万物通也。
《大象》:天地交, 泰。后以財成天地之 道,輔相天地之宜, 以左右民。
——《泰·彖》
交感说
姤,遇也。柔遇剛 也。……天地相遇, 品物咸章。
——《姤·彖》
姤:女壮,勿用取 女。
《大象》:天下有 风,姤。后以施命 诰四方。
取爻位说释卦辞
所谓爻位说,是指爻所处的位置。它主 要有这样几方面内容:
中位; 乘; 得位; 失位; 应位。
中位说
《蒙·彖》:“‘初筮告’,以刚中也。” 所谓以刚中,是释“初筮告”,蒙卦有九
二爻为阳爻,并居内卦中位,故称“刚 中”。
得位、应位
《小畜·彖》:“柔得位而上下应之。” 小畜一阴五阳,六四爻以阴居阴位,故称
以卦德释卦辞
八卦皆含有义理,如乾为刚,坤为柔,震为动, 巽为入为风,坎为险,离为丽,艮为止,兑为说 (悦)。《彖传》以八卦所含义理释卦辞,如 《讼·彖》曰: “上刚下险,险而健,讼。”
所谓上刚下险,是指《讼》上乾下坎,乾为刚在 上,坎为险在下,故有“上刚下险”。所谓险而 健,是指《讼》内卦坎为险,外卦乾为刚,刚即 健,故称“险而健”。因此卦乾阳刚健在上,坎 水阴险在下,上下争讼,故为讼卦。
否→益
《彖传》的思想
自然观 政治观 人生观
自然观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 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 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 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乾·彖》
元之德
“万物资始乃统天。” 就是说,万物赖乾元而始有,并统率天象。 就筮法而言,乾卦六爻皆阳,皆为刚爻。 阳爻初画,既是乾卦之始,又是六十四卦 之始,故称其为“乾元”。“万物”指六 十四卦象。“天” 指乾卦象。阳爻统率乾 卦,所以说“乃统天”。
解义说
《小象》有时只从爻辞自身来解释爻辞,也就是 说辞不明确,小象换一种说法表达这个意思。如 《屯》六三曰:“即鹿无虞。”《象》释之曰: “‘即鹿无虞’,以从禽也。”这是说,在没有 虞人作向导的前提下去追鹿,这只有被动地跟从 禽兽。禽是释鹿。
又如《需》九二曰:“小有言,终吉。”《象》 释曰:“虽‘小有言’,以‘吉’‘终’也。” 《象》在这里只加了几个连贯词,就把爻辞意思 明确表达出来。
顺动说
豫,刚应而志行,顺 以动,豫。豫,顺以 动,故天地如之,而 况“建侯行师”乎? 天地以顺动,故日月 不过而四时不忒。圣 人以顺动,则刑罚清 而民服。豫之时义大 矣哉!
——《豫·彖》
豫:利建侯行师。
《大象》:雷出地奋, 豫。先王以作乐崇德, 殷荐之上帝,以配祖 考。
政治观
法天治人 法天因人 正位说 变革说 民本说
神乎!
——《丰·彖》
恒久说
“恒,亨,无咎,利 贞”,久于其道也。 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己 也。“利有攸往”, 终则有始也。日月得 天而能久照,四时变 化而能久成。圣人久 于其道而天下化成, 观其所恒,而天地万 物之情可见矣。
——《恒·彖》
恒:亨,无咎,利贞, 利有攸往。
《大象》:雷风,恒。 君子以立不易方。
民本说
大畜,刚健笃实辉光, 日新其德,刚上而尚 贤。能止健,大正也。 “不家食吉”,养贤 也。“利涉大川”, 应乎天也。
——《大畜·彖》
大畜:利贞。不家食, 吉。利涉大川。
《大象》:天在山中, 大畜。君子以多识前 言往行,以畜其德。
民本说
颐,贞吉,养正则吉 也。观颐,观其所养 也;自求口实,观其 自养也。天地养万物, 圣人养贤以及万民。 颐之时时 不忒;圣人以神道设 教,而天下服矣。
——《观·彖》
神道,指天象变化的规律。 观:盥而不荐,有孚
称其为神,是赞叹其功能
颙若。
之神妙。圣人效法天象变 《大象》:风行地上,
化之道而设教于天下,天
观。先王以省方观民
下万民就会顺服。
设教。
法天因人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 下。
《小象》释辞的方法
爻位说 解义说 义理说
爻位说
如释《屯》六二曰:“六二之难,乘刚也。”这 是说,《屯》六二有“难”之文辞,是在于: 《屯》六二之阴乘凌初九之阳刚。
又如释《否》九五爻辞:“‘大人’之吉,位正 当也。”这就是说,《否》九五有“大人吉”之 辞,在于此爻是以阳爻而居阳位,且居外卦之中 位,即所谓“位正当”。
“柔得位”,五阳爻分居六四上下,故称 “上下应”。

《彖传》所谓乘,是指阴爻居阳爻之上。 乘,有乘凌之义。《彖传》以乘释卦辞, 如《夬·彖》: “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 夬一阴五阳,阴为柔,阳为刚,此卦有一 阴柔乘凌五刚之象,故柔乘五刚。
以卦变释卦辞
卦变,是指由于阴阳爻的变动,而使一卦变成另 一卦,它反映了卦与卦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变化 的关系。《彖传》运用这种卦与卦之间的关系解 释卦辞。如《损·彖》曰: “损下益上,其道上行。”
交感说
咸:亨,利贞,取女 吉。
天地感而万物化 生……观其所感,而 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大象》:山上有泽, 咸;君子以虚受人。
——《咸·彖》
盈虚消息说
丰:亨,王假之。 勿忧,宜日中。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大象》:雷电皆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至,丰。君子以折
而况於人乎,况於鬼
狱致刑。
以卦变释卦辞
所谓损下益上,是指 《损》来自《泰》卦 ,即泰九三爻与上六 爻交换位置而成,从 上下卦看,是减损泰 卦下体一阳爻而增益 到其上体来。其道上 行,是说减损下一阳 而增加到上,阳通行 在上。
泰→损
以卦变释卦辞
而《益·彖》所说“ 损上益下”与《损· 彖》相反,它是指《 益》来自《否》,是 减损《否》上一阳爻 而增益到下,即《否 》九四爻与初六爻互 易而成。
《象传》解易体例
《易传》中作为篇名的“象”是指《象 传》,从上下经来看,它分为《象》上、 《象》下两篇,从释一卦来看,又可分为 两部分:大象、小象。大象是释卦象,小 象是释爻象。
大象释卦的方法
用八卦之象解释卦,然后比拟人事,说明根据此 卦象当如何去行动。
如《比·象》:“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 亲诸侯。”比卦上坎下坤,坎为水,坤为地,坎 在坤上,故地上有水。水性下,水行地上,没有 间隙,有亲比之义,故此卦为比。比:亲比。先 王效法此卦象当建立许多诸侯国,并以仁爱的态 度去对待诸侯。从卦画看,比卦九五居上中为王, 上下全为阴爻,故称万国、诸侯。
——《贲·彖》
观察天文日月星辰交错的 现象就能察知四时寒暑相 代的规律,观察人类文明 礼仪各有其分的现象,就 可以教化天下。“观乎天 文”就是法天,“观乎人 文”就是因人。
贲:亨。小利有攸往。
《大象》:山下有火, 贲。君子以明庶政, 无敢折狱。
正位说
女正位乎内,男正位 乎外;男女正,天地 之大义也。家有严君 焉,父母之谓也。父 父、子子、兄兄、弟 弟、夫夫、妇妇,而 家道正;正家而天下 定矣。
阴爻初画,为坤卦之始,辅助阳爻初画, 形成六十四卦。故称其为“坤元”。“万 物”指六十四卦。这是说万物赖坤元生长, 坤元有顺天生物之德。
坤之亨德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 咸亨。”
阴爻遍布于坤卦六位和其他六十二卦之中, 所以说坤又有大地载物之德,广大无边, 包含万品,万物皆得以通顺。
贞之德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是说万物因天道之变化,各得其应有的本 性和寿命。从筮法上说,指乾卦六爻各有 其意义,这是解释乾卦的贞德。
利之德
“保合大和,乃利贞。” 是解释乾卦的利德,从筮法上说,指乾卦 六爻皆阳,无刚柔相杂、柔侵刚之象;其 哲学意义是指天时节气的变化极其和谐, 风调雨顺,万物皆受其利。
义理说
《恒》六五云:“贞妇人吉,夫子凶。”
《小象》解释说:“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 子制义,从妇凶也。”
这是说妇道人家守正则有吉。所谓守正就是妇人 在婚姻方面从一夫而终,即一辈子只能嫁一夫, 夫死不能再嫁,只有这样,才能有吉祥;而作为 男子有绝对的权利,只宜妇人从他,若他从妇人 则有凶。
《象》在这里很显然是以儒家的伦理道德来注释 爻辞,这是《恒》辞中所没有的,《恒》六五爻 辞是说,占问遇此爻,妇人则有吉,而男人则有 凶。
《彖传》的解易体例 及其思想
国学院 辛亚民
《彖传》解易体例
彖,即材,通“裁”,有裁断之义。裁断 一卦之义的文辞,叫彖辞。
《彖传》共64条,按照六十四卦分为上下经 的分法,《彖传》分为上、下,即《彖传》 上,《彖传》下。《彖传》专释《周易》 卦辞,其方法如下:
以八卦之象释卦辞
八卦最基本的象是八种自然物,以八卦之象解释 卦名卦辞。如《泰·彖》曰: “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所谓天地交,是指泰上坤下乾,坤为地,乾为 天,天本在上,而今在下,地本在下,而今在上, 以示天阳之气下降,入地气之中,地阴之气上升 而入天气之中,二气交感,故有“天地交”之义。 由于阴阳二气交感,万物生生不已,故为通达, 即是“万物通”。
《文言传》的解经体 例及其思想
《文言传》的解经体例
1.释卦辞
文字训释、发挥大义
2.释爻辞
问答式 、定义式 、引证式 、注释式
3.卦德说 4.爻象说 5.爻位说
文字训释
《乾·文言》: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是说乾卦居众卦之首,统率其他六十三卦, 如同天居万物之上,王居万民之首,天下 皆得安宁。
自然观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 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 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坤·彖》
坤元之德
“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是说坤元之德。坤卦六爻皆阴,皆为柔爻,
——《家人·彖》
家人,利女贞。
《大象》:风自火出, 家人。君子以言有物 而行有恒。
变革说
革,水火相 息……“已日乃孚”, 革而信之;文明以说, 大亨以正,革而当, 其悔乃亡。天地革而 四时成;汤武革命, 顺乎天而应乎人。革 之时义大矣哉!
——《革·彖》
革,已日乃孚,元亨 利贞,悔亡。
《大象》:泽中有火, 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亨之德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如同云行雨降,滋养万物,流动成形。 就筮法说, 指阳爻散布于乾卦或其他六十二卦之中,无有阻 塞。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是进一步解说乾卦的元亨之德。就筮法说,“大 明”指阳爻,因为日为阳;“六位”指一卦六爻 所处之位;“终始”指爻象的变动,始于初爻而 终于上爻;“六龙”指乾卦六爻皆龙象;“时乘 六龙”是说阳爻居于六爻之位,因时而不同;阳 爻周流于乾卦六位之中,所以说“以御天”。
利贞之德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坤卦阴爻有牝马之象,所以说它柔顺端正,
周行天下,无不吉利。
自然观
“乾元”、“坤元”即“刚”、“柔”
刚柔是《彖传》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们既是卦象, 也是爻象;既可决定卦位的性质,也可以决定爻 位的性质;既是乾坤二元内在于事物的表征,又 是决定事物体性的内在根据。就此而言,乾坤二 元对于万物来说具有本原的意义。
——《颐·彖》
颐,贞吉,自求口实。
《大象》:山下有雷, 颐。君子以慎言语, 节饮食。
民本说
天地节而四时成。节 以制度,不伤财,不 害民。
——《节·彖》
节:亨,苦节不可贞。
《大象》:泽上有水, 节。君子以制数度, 议德行。
人生观
尚中守正说 好谦说
尚中守正说
“利见大人,尚中正也。”《讼·彖》 “柔丽乎中正,故亨。” 《离·彖》 “其来复吉,乃得中也。” 《解·彖》 “中正以观天下。” 《观·彖》 “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 《姤·彖》 儒家以中庸之德为美,中是行事的原则,正确处世的标准。
《彖传》以中、正之德为善,所以常以中、正来解释吉凶 的原因。 从筮法来看, 中是指别卦的二、五位,正是指 阳居奇,阴居偶位。从义理方面言,中为行之中,正为位 之正,都是对君子之德的要求。都是视“中正”为君之德, 以“中正”为其理想人格的要求。
好谦说
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 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 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谦·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