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 加试突破练7 人口-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人口
1.(2016·某某模拟)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通州正式成为行政副中心。
结合“通州区人口增长图”,回答问题。
(1)常住人口由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构成,据图描述通州区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
(2)说出通州成为行政副中心的区位条件。
答案(1)人口总数持续增加;常住外来人口比户籍人口增长量多(或增速快)。
(2)政府大力支持;地理位置优越(邻近市中心区;邻近京津冀三省市);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发展空间大;交通便利,基础配套设施完善。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从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增长差异进行说明。
第(2)题,从地理位置、地形等自然条件和政策、交通及基础设施等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
2.(2016·某某模拟)读“世界部分地区人口迁移示意图”(19世纪以前),完成下列问题。
(1)当时人口迁出的地区主要是________洲和______洲。
(2)当时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引起当时人口迁移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流向)与“二战”前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1)欧非(2)由旧大陆迁入新大陆;由已开发国家迁入未开发国家
(3)新大陆的发现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发展殖某某义扩X
(4)不同。
“二战”后人口迁移的特点为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因为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达,劳动力资源相对不足,发展中国家人口迁入可谋求更好的就业机会,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解析由图示箭头指向可判断人口的迁出地区。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掀起殖民地开发的热潮,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是主要殖民者,开发的地区主要是美洲、大洋洲等,从16世纪起又出现了血腥的黑人贩运,故此期间的人口迁移以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二战”后由于科技、环境等因素变化,使得人口迁移多样化。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人口计生委试点监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西部,涉及、某某、某某、某某、某某五市的2 330万流动人口。
根据监测结果绘制的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如下:
材料二监测显示,流动人口50.9%来自某某、某某和某某;某某的流动人口52.1%来自某某和某某。
材料三监测显示,流动人口中78.7%为农业户口,21.3%为非农业户口。
86.8%接受过初中教育,10.4%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年。
材料四分户口性质流动人口在各行业就业比例(%)及收入(元)分布图。
(1)结合材料一、二、三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四可判断流动人口的就业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行业,这些行业的月平均收入________。
(3)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入区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答案(1)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以农业人口的流动为主;呈现就近流动趋势;主要流向东部沿海城市;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低。
(2)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较低
(3)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
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加重交通、就业及社会经济秩序等的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问题。
4.(2016·某某质检)读下列有关某某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某某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
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某某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某某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概述图1、图2所反映的某某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由图1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2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图1:某某外来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这有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有利于某某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图2:从外来人口规模看,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从外来人口增长幅度看,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幅度远低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郊区中西、南郊区人口增长低于东、北郊区,这有利于某某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有利于城市功能区的优化,有利于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减轻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
解析从图1看,某某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逐渐趋向合理,这将有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
从图2看,中心城区的常住人口规模小于郊区,增长幅度也低于郊区。
这有利于减轻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促进郊区城市化进程;也有利于促进某某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
5.(2016·某某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某某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
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某某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下图为某某省某某市区位示意图,下表为某某气温、降水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月均温/℃13.6 16.8 21.0 24.4 25.8 26.3 25.2
降水量/mm 4.2 3.5 10.0 11.7 45.4 133.4 207.1 月份8 9 10 11 12 全年
月均温/℃24.7 22.4 20.2 16.1 12.8 20.8
降水量/mm 210.0 140.9 61.2 20.5 1.5 849.4
(1)
理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量外来人口对某某“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答案(1)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2)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解析第(1)题,某某地处某某盆地,结合气温、降水资料知,该地冬季气温较高,进而可
推知晴天多,光照充足。
另外,某某交通发达,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齐备;地处我国西南,自然环境好,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
第(2)题,注意题干要求“积极影响”,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分析。
6.(2016·某某三校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银行在《2009世界发展指示报告》中说,菲律宾人口将会在2015年增至约10 100万人,相比2007年的8 790万人口增加15%。
材料二2009年1月1日美国人口总数达到3.055 2亿,比2008年第一天增加0.9%,这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1)2003年,菲律宾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__________,美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__________。
(2)由图与材料一可判断,目前菲律宾的人口增长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其产生的问题有哪些?并写出应采取的人口政策。
(3)图中美国人口死亡率高于菲律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2‰6‰
(2)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快,导致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就业压力增大,生活质量提高困难。
实行计划生育,降低过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3)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比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