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机械转子找平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当配重S1,逐渐增加,直到转子失去平衡向下 转动一个小角度,然后把重量记录下来。用同样 方法依次找出其他各点试加重量。在试加重量时 ,必须使个点转动方向一致、加重半径一致、转 动角度一致。
•
试加重量法
把各个点所加重量的记录,用坐标的形势表示 出来,如图所示:
•
试加重量法
3. 从曲线上找出最大配重W最大和最小配重W最小 ,从而计算出转子 剩余静不平衡重量Q:
•
概述
从理论上讲,转子沿其轴的长度每一段的重心 应与轴的几何中心线重合。实际上,转子的材料内 部组织不均,加工过程产生的误差,转子运行中的 磨损和腐蚀不均及使用修过的转子等,均使转子质 量不平衡。
质量不平衡的转子在转动的时候,就会产生不平 衡的离心力。尤其是高速运行的转子,即使转子存 在数值很小的质量偏心,也会产生不平衡的离心力 。这个力通过支承部件,以振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作; 第二类是在机体内,在额定转速时作动平衡工作
。 转子找静平衡的工作,若能在额定转速下进行最
为理想。经过大修的转子,对其平衡情况不明时, 则应先在低速下找动平衡,使转子基本上达到平衡 要求,然后在高速下找动平衡。
•
刚性转子高速找动平衡
一点法(划线法:适用单级转子找平衡) 1、在振动较大的轴承附近的轴上,选择一段 ,长约50~60㎜;先检查这段轴的椭圆度, 然后擦净轴的表面,并涂一薄层白粉. 2、启动风机至工作转速, 用划针或尖铅笔在涂白粉水 的这段轴上画出几条弧线, 各弧线间的间距为5~6㎜, (如图)
根据图可得下列平衡式: GX+S最小r=S最大r-GX GX=(S最大-S最小)r/2 若使转子达到平衡,所加的平衡重量Q应满足
Qr=Gx的要求,将Qr代入式子,得: Qr=(S最大- S最小)r/2 Q= (S最大- S最小)/2
•
试加重量法
4. 从曲线上找出配重圆上最大配重点的位置 (它不一定是等分点当中的一个点),就在 这个位置上加平衡重量Q,(或在叶轮对称处 去除平衡重量Q),消除剩余静不平衡。
在铅笔或划针接触轴的表面时, 动作要轻微迅速,以尽量使画 出的弧线短些;共画5-10条左右即可。在画弧
线记的录。同时用振动表测出轴承的振动值A1,做好
•
一点法(划线法)
3、停止转子转动,在轴上找出各段弧线的中心,连 成一条线,这条线表示在这个方向上轴心偏移值为 最大,将中心点连线沿径向移到转子平面上(设点 为A点)。此点即为第一次画线位置。并将测得的振 动值A1按一定比例放大
•
找正前的准备工作
1.静平衡台 转子找静平衡是在静平衡台上进行的,其结构如图-1
所示,静平衡的大小和其轨道工作面宽度a需根据转子的 大小、轻重而定。轨道工作面宽度应保证轴颈和轨道工作 面不被压伤,对于转子重量小于1t时,工作面宽度为3— —6mm,重量为1—6t时,工作面宽度为6—30 mm;轨道 的长度约为轴径的6—8倍,其材料通常采用碳素工具钢或 碳钢制作。轨道工作面应仔细地研磨或用磨床加工,其表 面粗糙度不大于0.4 。静平衡台安装后,需对轨道进行校 正,轨道水平方向的斜度不得大于0.1—0.3mm/m静平衡 台的安放位置应设在无机械振动的地方,以免影响转子找 平衡的结果。
•
两次试加重量法
5)检验 将平衡重量Q固定并盘动转子,让其自由
停下,经多次盘动,若每次停的位置都不同 ,则说明显著不平衡已经消除。
•
试加重量法
试加重量法(适用于不显著不平衡的转子找平衡) 具体作法如下: (1).将转子分成若干等分(6—12等分均可),并
将各等分点标上序号。 (2).将1点的半径线置于水平位置,并在1点上加上
•
图-1
静平衡台
•图1
•
找正前的准备工作
2.转子 找静平衡的转子应清理干净,转子上的全部零件
要组装好,并不得松动。轴颈的椭圆度和圆锥度不 应大于0.05mm,轴颈不许有明显的伤痕。若采用 假轴找静平衡时,假轴与转子的配合不得松动,假 轴的加工精度不得低于原轴的精度。转子放在轨道 上时,动作要轻,轴的中心线要与轨道垂直。 转子找静平衡的工作,一般是在转子和轴检修完 毕后进行,在找完平衡后,转子与轴不应再进行修 理。
转动机械转子找平衡
2024年2月4平衡检修工艺 2、授课教师:梁诚、周立光 3、授课时:4课时 4、培训对象:检修及维护人员 5、培训形式:脱产形式 6、培训目的及目标:使检修人员了解熟悉转
子找平衡检修工艺标准及注意事项。
•
概述
转动机械在运行中有一项重要指标,就 是振动,振动要求越小越好。转动机械产生 振动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以转动机械的转动 部分(转子)质量不平衡而引起的振动最为 普遍。
实践证明:转子找静平衡后剩余不平衡重 量在额定转速下所产生的离心力不超过该转 子重力的5%时,可以保证机组平稳的运行, 即静平衡已经合格。
•
转子找动平衡
转子分为刚性转子和挠性转子两种,刚性转子 是指转子在不平衡的作用下,转子不发生挠曲变形 ;反之称为挠性转子。严格地说:刚性转子是不存 在的,为简化研究问题,常把挠曲变形小,可以忽 略不计的转子作为刚性转子对待。
,让它自由停下来,可能出现下列情况: 1)当转子的重心在旋转轴心线上时,转子转到任
意角度都可以停下来,这时转子处于平衡状态, 这种平衡称为随遇平衡。 2)当转子的重心不在旋转轴心线上时:若转子承 受的转动力矩大于轴和导轨之间的滚动摩擦力矩 ,则转子就要转动,使原有不平衡重量位于正下 方,这种静不平衡称为显著静不平衡。 若转动力矩小于滚动摩擦阻力矩,转子虽有转动 趋势,但不能使不平衡重量转向正下方,这种静 不平衡称为不显著静不平衡。
•
两次试加重量法
4)计算应加平衡重量 两次转动所产生的力矩为:第一次是Gx-Sr;第二次
是(S+P) r-Gx。因两次转动角度相等,故这两次的 转动力矩也相等。即: Gx-Sr=(S+P)r-Gx Gx=(2S+P)r/2 在转动时导轨对轴颈的摩擦力,因两次转动条件完全相同 ,其摩擦力距也就相等,故在列等式时可略去不计。 若使转子达到平衡,所加的平衡重量Q应满足Qr=Gx的 要求。将Qr代入上式得 Qr=(2S+P)r/2 Q=S+P/2 平衡重量Q,必须固定在试加重量的位置,若不能固定在 原试加重量位置,则要通过力的平衡公式另行计算。
1.静不平衡. 2.动不平衡. 3.动静混合不平衡.
•
转子不平衡的类型
静不平衡:由于转 子质量分布不均,转子 重心不在旋转轴心线上 ,在静止时,重心G受 地心引力作用,致使转 子不能在任何一位置保 持稳定,这种现象叫做 静不 平衡。
•
静不平衡
•
转子不平衡的类型
• 动不平衡:当转子旋转时,若转子的不平衡质 量造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的离心力F1和F2,而且 这对离心力不在同一平面上,使转子受 •得了力偶作用,产生绕轴线摆动, •则这种现象称为动不平衡。 •显然,这种动不平衡的 •转子在静止时 •是平衡的。
•
动不平衡
•
转子不平衡的类型
• 动静混合不平衡:及上述两种不平衡现象同时 出现在一个转子上,对于轴上装有几个工作机件的 转子,都可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混合 •质量不均现象,动静 •混合不平衡的情况 •比较复杂。 •右图仅是一例。
•
动静混合不平衡
•
转子不平衡的类型
•
转子找静平衡
转子静不平衡的表现 将转子放置在静平衡台上,用手轻轻转动转子
•
两次试加重量法
2)求第一次试加平衡 重量将AB转到水平位 置,在OB方向加上一 个重量S,加上这个重 量后,要使A点能自由 地从水平位置向下转一 角度θ,θ在30º—45º之 间为宜。然后称出S的 重量,在将S还回原位 ,如图—3(b)所示。
•
两次试加重量法
3)求第二次试加重量 仍将AB转到水平位置(通 常AB调转180º)又在S上 增加一个重量P,要求加上 P重量后,B点能自由向下 转动一个角度,这个角度必 须和第一次的转动角度θ一 致。然后取下P称出其的重 量,如图:所示。
•
秒表法
秒表法找平衡的原理: 转子的摆动周期与不平衡重量有关,不平
衡重量越大,转子摆动周期越短,反之周期 越长。 用秒表测出转子各点的摆动周期,根据个 点的摆动周期,通过绘图和计算即可求出转 子不平衡的位置与大小,其方法如下:
•
秒表法
1.确定转子不平衡的位置。把转子分成若干等分( 6-12等分),选择一个,依次加在半径相等的各等 分点上,每个等分点加上试加重量后就置于水平位 置,然后放手让转子自由摆动,直到停止,并用秒 表测出摆动一个周期所需的时间,当试加重量和不 平衡重量G重合时,转子总不平衡重量为S+G,因 为不平衡重量的加大,转子更易摆动,同时摆动一 个周期所需要的时间最短,以t表示最小周期;当S 加在G的对方时,转子总不平衡重量为S-G,此时 摆动一个周期所需要的时间最长,以T表示最大周 期。
•
秒表法
根据每点的摆动周期绘制曲线图:不平衡重量的位 置于曲线最低点,平衡重量则应加在曲线的最高点 。
•
秒表法
2.确定转子不平衡重量的大小。根据数学分 析和实验得出:转子不平衡重量G于摆动周 期t的平方成反比。即:
或
式中 B----比例常数
•
秒表法
当试加重量S和不平衡重量G重合时, 得S+G,如将S+G和最小周期t写成式的形式得:
式1
式中 B’----比例常数
当试加重量S和不平衡重量G风采方向相反时,
得S-G,如将S-G和最大周期T写成式的形式得 :
•
秒表法
式1除以式2得:
G---不平衡重量。 S---试加重量。 T---摆动最大周期,t---摆动最小周期。
•
剩余不平衡重量的测定和静平衡质量 的评定
转子在找好显著不平衡和不显著不平衡后 ,往往还存在着轻微的不平衡现象,这种轻 微的不平衡成为剩余不平衡。
n≤1000
优等 0.05
1000<n≤2000 0.04
2000<n≤3000 0.03
N>3000
0.02
良好 0.07 0.06 0.04 0.03
•
合格 0.10 0.08 0.05 0.04
转子不平衡的类型
转子在旋转时,由于转子质量引起的扰动力 而造成机组的振动,这现象为不平衡。一般 ,转子不平衡有以下三种类型:
•
找正前的准备工作
3.试加重量 在找平衡时,需要在转子上配加临时平衡重
量,称为施加重量。试加重量较轻的常用油 泥,重的可用油泥加铅块。若转子上有平衡 槽或平衡孔、平衡柱的,则应在这些位置上 直接固定试加平衡块。
•
三.找静平衡的方法
两次试加重量法(适用于显 著不平衡的转子找平衡)步 骤
1)找出转子不平衡重量 的方向将转子放在静平衡台 的轨道上,往复滚动数次, 则重的一侧必然垂直向下, 如数次的结果均一致,即下 方就是转子不平衡重量G的 位置,定此点为A。A点的 对称方向,即为试加平衡重 量的位置,定该点为B,如 图所示。
•
转子不平衡的危害
长时期不正常的振动,会使机组金属材料 疲劳而损坏,转子上的紧固件发生松动,间 隙小的装配件动静部分发生摩擦使轴发生弯 曲等。
现代技术尚不可能消除转动机械振动,因 此对各类转动机械规定出振动的允许范围, 以此来衡量转动机械运行状态的优劣。
•
转动机械轴承振动(国家标准)
振幅 (mm) 转数(转/分)
找剩余不平衡的方法与用试加重量法找转 子不显著不平衡的方法完全一样。
1)试加重法: 通过测试得出转子各等分点 中的一对差值最大的数值,用大值减去小值 之差除以2,其得数就是剩余不平衡重量。
•
剩余不平衡重量的测定和静平衡质量 的评定
2)秒表法:通过秒表法测试得出转子各等分 点中的一对摆动周期差值最大的数值,确定 转子不平衡重量的大小。使其摆动周期差值 合格,摆动周期差值越小,静平衡的质量越 高。
刚性转子找动平衡原理:是根据振动的振幅大 小与引起振动的力成正比的关系,通过测量不平衡 重量的位置于振幅的大小,在转子的某一位置上加 、减适当的重量,使其产生的离心力与转子不平衡 重量所产生的离心力相平衡,从而达到消除转子振 动的目的。
•
转子找动平衡
转子找动平衡的方法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在动平衡台上,在低转速时作动平衡工
•
试加重量法
把各个点所加重量的记录,用坐标的形势表示 出来,如图所示:
•
试加重量法
3. 从曲线上找出最大配重W最大和最小配重W最小 ,从而计算出转子 剩余静不平衡重量Q:
•
概述
从理论上讲,转子沿其轴的长度每一段的重心 应与轴的几何中心线重合。实际上,转子的材料内 部组织不均,加工过程产生的误差,转子运行中的 磨损和腐蚀不均及使用修过的转子等,均使转子质 量不平衡。
质量不平衡的转子在转动的时候,就会产生不平 衡的离心力。尤其是高速运行的转子,即使转子存 在数值很小的质量偏心,也会产生不平衡的离心力 。这个力通过支承部件,以振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作; 第二类是在机体内,在额定转速时作动平衡工作
。 转子找静平衡的工作,若能在额定转速下进行最
为理想。经过大修的转子,对其平衡情况不明时, 则应先在低速下找动平衡,使转子基本上达到平衡 要求,然后在高速下找动平衡。
•
刚性转子高速找动平衡
一点法(划线法:适用单级转子找平衡) 1、在振动较大的轴承附近的轴上,选择一段 ,长约50~60㎜;先检查这段轴的椭圆度, 然后擦净轴的表面,并涂一薄层白粉. 2、启动风机至工作转速, 用划针或尖铅笔在涂白粉水 的这段轴上画出几条弧线, 各弧线间的间距为5~6㎜, (如图)
根据图可得下列平衡式: GX+S最小r=S最大r-GX GX=(S最大-S最小)r/2 若使转子达到平衡,所加的平衡重量Q应满足
Qr=Gx的要求,将Qr代入式子,得: Qr=(S最大- S最小)r/2 Q= (S最大- S最小)/2
•
试加重量法
4. 从曲线上找出配重圆上最大配重点的位置 (它不一定是等分点当中的一个点),就在 这个位置上加平衡重量Q,(或在叶轮对称处 去除平衡重量Q),消除剩余静不平衡。
在铅笔或划针接触轴的表面时, 动作要轻微迅速,以尽量使画 出的弧线短些;共画5-10条左右即可。在画弧
线记的录。同时用振动表测出轴承的振动值A1,做好
•
一点法(划线法)
3、停止转子转动,在轴上找出各段弧线的中心,连 成一条线,这条线表示在这个方向上轴心偏移值为 最大,将中心点连线沿径向移到转子平面上(设点 为A点)。此点即为第一次画线位置。并将测得的振 动值A1按一定比例放大
•
找正前的准备工作
1.静平衡台 转子找静平衡是在静平衡台上进行的,其结构如图-1
所示,静平衡的大小和其轨道工作面宽度a需根据转子的 大小、轻重而定。轨道工作面宽度应保证轴颈和轨道工作 面不被压伤,对于转子重量小于1t时,工作面宽度为3— —6mm,重量为1—6t时,工作面宽度为6—30 mm;轨道 的长度约为轴径的6—8倍,其材料通常采用碳素工具钢或 碳钢制作。轨道工作面应仔细地研磨或用磨床加工,其表 面粗糙度不大于0.4 。静平衡台安装后,需对轨道进行校 正,轨道水平方向的斜度不得大于0.1—0.3mm/m静平衡 台的安放位置应设在无机械振动的地方,以免影响转子找 平衡的结果。
•
两次试加重量法
5)检验 将平衡重量Q固定并盘动转子,让其自由
停下,经多次盘动,若每次停的位置都不同 ,则说明显著不平衡已经消除。
•
试加重量法
试加重量法(适用于不显著不平衡的转子找平衡) 具体作法如下: (1).将转子分成若干等分(6—12等分均可),并
将各等分点标上序号。 (2).将1点的半径线置于水平位置,并在1点上加上
•
图-1
静平衡台
•图1
•
找正前的准备工作
2.转子 找静平衡的转子应清理干净,转子上的全部零件
要组装好,并不得松动。轴颈的椭圆度和圆锥度不 应大于0.05mm,轴颈不许有明显的伤痕。若采用 假轴找静平衡时,假轴与转子的配合不得松动,假 轴的加工精度不得低于原轴的精度。转子放在轨道 上时,动作要轻,轴的中心线要与轨道垂直。 转子找静平衡的工作,一般是在转子和轴检修完 毕后进行,在找完平衡后,转子与轴不应再进行修 理。
转动机械转子找平衡
2024年2月4平衡检修工艺 2、授课教师:梁诚、周立光 3、授课时:4课时 4、培训对象:检修及维护人员 5、培训形式:脱产形式 6、培训目的及目标:使检修人员了解熟悉转
子找平衡检修工艺标准及注意事项。
•
概述
转动机械在运行中有一项重要指标,就 是振动,振动要求越小越好。转动机械产生 振动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以转动机械的转动 部分(转子)质量不平衡而引起的振动最为 普遍。
实践证明:转子找静平衡后剩余不平衡重 量在额定转速下所产生的离心力不超过该转 子重力的5%时,可以保证机组平稳的运行, 即静平衡已经合格。
•
转子找动平衡
转子分为刚性转子和挠性转子两种,刚性转子 是指转子在不平衡的作用下,转子不发生挠曲变形 ;反之称为挠性转子。严格地说:刚性转子是不存 在的,为简化研究问题,常把挠曲变形小,可以忽 略不计的转子作为刚性转子对待。
,让它自由停下来,可能出现下列情况: 1)当转子的重心在旋转轴心线上时,转子转到任
意角度都可以停下来,这时转子处于平衡状态, 这种平衡称为随遇平衡。 2)当转子的重心不在旋转轴心线上时:若转子承 受的转动力矩大于轴和导轨之间的滚动摩擦力矩 ,则转子就要转动,使原有不平衡重量位于正下 方,这种静不平衡称为显著静不平衡。 若转动力矩小于滚动摩擦阻力矩,转子虽有转动 趋势,但不能使不平衡重量转向正下方,这种静 不平衡称为不显著静不平衡。
•
两次试加重量法
4)计算应加平衡重量 两次转动所产生的力矩为:第一次是Gx-Sr;第二次
是(S+P) r-Gx。因两次转动角度相等,故这两次的 转动力矩也相等。即: Gx-Sr=(S+P)r-Gx Gx=(2S+P)r/2 在转动时导轨对轴颈的摩擦力,因两次转动条件完全相同 ,其摩擦力距也就相等,故在列等式时可略去不计。 若使转子达到平衡,所加的平衡重量Q应满足Qr=Gx的 要求。将Qr代入上式得 Qr=(2S+P)r/2 Q=S+P/2 平衡重量Q,必须固定在试加重量的位置,若不能固定在 原试加重量位置,则要通过力的平衡公式另行计算。
1.静不平衡. 2.动不平衡. 3.动静混合不平衡.
•
转子不平衡的类型
静不平衡:由于转 子质量分布不均,转子 重心不在旋转轴心线上 ,在静止时,重心G受 地心引力作用,致使转 子不能在任何一位置保 持稳定,这种现象叫做 静不 平衡。
•
静不平衡
•
转子不平衡的类型
• 动不平衡:当转子旋转时,若转子的不平衡质 量造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的离心力F1和F2,而且 这对离心力不在同一平面上,使转子受 •得了力偶作用,产生绕轴线摆动, •则这种现象称为动不平衡。 •显然,这种动不平衡的 •转子在静止时 •是平衡的。
•
动不平衡
•
转子不平衡的类型
• 动静混合不平衡:及上述两种不平衡现象同时 出现在一个转子上,对于轴上装有几个工作机件的 转子,都可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混合 •质量不均现象,动静 •混合不平衡的情况 •比较复杂。 •右图仅是一例。
•
动静混合不平衡
•
转子不平衡的类型
•
转子找静平衡
转子静不平衡的表现 将转子放置在静平衡台上,用手轻轻转动转子
•
两次试加重量法
2)求第一次试加平衡 重量将AB转到水平位 置,在OB方向加上一 个重量S,加上这个重 量后,要使A点能自由 地从水平位置向下转一 角度θ,θ在30º—45º之 间为宜。然后称出S的 重量,在将S还回原位 ,如图—3(b)所示。
•
两次试加重量法
3)求第二次试加重量 仍将AB转到水平位置(通 常AB调转180º)又在S上 增加一个重量P,要求加上 P重量后,B点能自由向下 转动一个角度,这个角度必 须和第一次的转动角度θ一 致。然后取下P称出其的重 量,如图:所示。
•
秒表法
秒表法找平衡的原理: 转子的摆动周期与不平衡重量有关,不平
衡重量越大,转子摆动周期越短,反之周期 越长。 用秒表测出转子各点的摆动周期,根据个 点的摆动周期,通过绘图和计算即可求出转 子不平衡的位置与大小,其方法如下:
•
秒表法
1.确定转子不平衡的位置。把转子分成若干等分( 6-12等分),选择一个,依次加在半径相等的各等 分点上,每个等分点加上试加重量后就置于水平位 置,然后放手让转子自由摆动,直到停止,并用秒 表测出摆动一个周期所需的时间,当试加重量和不 平衡重量G重合时,转子总不平衡重量为S+G,因 为不平衡重量的加大,转子更易摆动,同时摆动一 个周期所需要的时间最短,以t表示最小周期;当S 加在G的对方时,转子总不平衡重量为S-G,此时 摆动一个周期所需要的时间最长,以T表示最大周 期。
•
秒表法
根据每点的摆动周期绘制曲线图:不平衡重量的位 置于曲线最低点,平衡重量则应加在曲线的最高点 。
•
秒表法
2.确定转子不平衡重量的大小。根据数学分 析和实验得出:转子不平衡重量G于摆动周 期t的平方成反比。即:
或
式中 B----比例常数
•
秒表法
当试加重量S和不平衡重量G重合时, 得S+G,如将S+G和最小周期t写成式的形式得:
式1
式中 B’----比例常数
当试加重量S和不平衡重量G风采方向相反时,
得S-G,如将S-G和最大周期T写成式的形式得 :
•
秒表法
式1除以式2得:
G---不平衡重量。 S---试加重量。 T---摆动最大周期,t---摆动最小周期。
•
剩余不平衡重量的测定和静平衡质量 的评定
转子在找好显著不平衡和不显著不平衡后 ,往往还存在着轻微的不平衡现象,这种轻 微的不平衡成为剩余不平衡。
n≤1000
优等 0.05
1000<n≤2000 0.04
2000<n≤3000 0.03
N>3000
0.02
良好 0.07 0.06 0.04 0.03
•
合格 0.10 0.08 0.05 0.04
转子不平衡的类型
转子在旋转时,由于转子质量引起的扰动力 而造成机组的振动,这现象为不平衡。一般 ,转子不平衡有以下三种类型:
•
找正前的准备工作
3.试加重量 在找平衡时,需要在转子上配加临时平衡重
量,称为施加重量。试加重量较轻的常用油 泥,重的可用油泥加铅块。若转子上有平衡 槽或平衡孔、平衡柱的,则应在这些位置上 直接固定试加平衡块。
•
三.找静平衡的方法
两次试加重量法(适用于显 著不平衡的转子找平衡)步 骤
1)找出转子不平衡重量 的方向将转子放在静平衡台 的轨道上,往复滚动数次, 则重的一侧必然垂直向下, 如数次的结果均一致,即下 方就是转子不平衡重量G的 位置,定此点为A。A点的 对称方向,即为试加平衡重 量的位置,定该点为B,如 图所示。
•
转子不平衡的危害
长时期不正常的振动,会使机组金属材料 疲劳而损坏,转子上的紧固件发生松动,间 隙小的装配件动静部分发生摩擦使轴发生弯 曲等。
现代技术尚不可能消除转动机械振动,因 此对各类转动机械规定出振动的允许范围, 以此来衡量转动机械运行状态的优劣。
•
转动机械轴承振动(国家标准)
振幅 (mm) 转数(转/分)
找剩余不平衡的方法与用试加重量法找转 子不显著不平衡的方法完全一样。
1)试加重法: 通过测试得出转子各等分点 中的一对差值最大的数值,用大值减去小值 之差除以2,其得数就是剩余不平衡重量。
•
剩余不平衡重量的测定和静平衡质量 的评定
2)秒表法:通过秒表法测试得出转子各等分 点中的一对摆动周期差值最大的数值,确定 转子不平衡重量的大小。使其摆动周期差值 合格,摆动周期差值越小,静平衡的质量越 高。
刚性转子找动平衡原理:是根据振动的振幅大 小与引起振动的力成正比的关系,通过测量不平衡 重量的位置于振幅的大小,在转子的某一位置上加 、减适当的重量,使其产生的离心力与转子不平衡 重量所产生的离心力相平衡,从而达到消除转子振 动的目的。
•
转子找动平衡
转子找动平衡的方法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在动平衡台上,在低转速时作动平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