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9年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考试仿真模拟试卷(一)(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与《中国诗词大会》有关的书籍,市新华书店也正在关注相关书籍的出版动向,及时引进。 (1)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新闻主要内容(不超过 20 字)。(2 分)
示例:《中国诗词大会》获好评并带诗词类图书热销。 (2)请你根据下面这首有关兰花的诗对出下联。(2 分)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芳妍不浮华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张学 良《咏兰》)
B(着重讲皮鞋的优点,不是“匠心”) 14. 联系全文,说说应当如何理性地看待“速成”?(4 分) 一方面,在办事讲效率的现代社会,随科技的进步,很多事情确实可以做到速成;另一方面,违背规律一味追求速成, 多是以牺牲质量或成效,乃至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样的速成就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因此,不宜急于求成,应当涵 养工匠精神,追求卓越。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 10 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 分不得超过 120 分。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共 24 分)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合昼夜。”(《论语》)(1 分)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1 分) (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2 分) (4)叔叔虽然经商,却坚持诚信待客,以质量取胜。在利益至上的商界,他的行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周敦颐《爱 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这两句。(2 分) (5)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4 分)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1)西方各国要求中国取消禁止洋垃圾入境的做法真是 huāng miù(荒谬) (2)暴风雨过后,街道上一片了 láng jí(狼藉),交通顿时受阻,急需清理 (3)语文老师朗诵起来声调 yì yáng dùn cuò(抑扬顿挫),让我们很容易进入课文的 意境之中。 (4)共享单车, gù míng sī yì(顾名思义)就是可以供市民们共同使用的单车。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3 分) A.你对同桌晓东说:“这是我上周向你借阅的书,原物奉.还.,收获很大,谢谢。” B.鲁滨孙流落在一个荒.僻.的海岛上,缺吃少穿,日子艰苦,但他终于挺过来了。 C.连续的雾天让居民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何让蓝天白云归来已成为大家随.声.附.和.的话题。 D.作为年度大戏,《红海行动》的上座率连创新高,比很多欧美大片更.胜.一.筹. C(“随声附和”属于贬义词,用于此处不妥) 4.下列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D)(3 分) A.中国还以负责任大国的担当,逐渐由国际公共产品的受益者,发展为国际责任的承担者和全球性公共产品的提 供者。针对“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供不应求的情况. B.中国大力推动并率先提出的“一带一路”国际倡议,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的进程和发展。 C.“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众多国家的积极响应,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从共商、共建、共享中获得了发展机遇。 D.目前,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不同形式参与了“一带一路”建设,80 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 协议 D(语序不当,“大力推动”与“率先提出”互换位置 5.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 分)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开以来,收获众多好评,也帝动了诗类图书销售。昨日记者从市新华书店获悉,近期市 新华书店的诗词类图书销售量上涨了至少 20%昨日,记者在市新华书店看到,前来买诗词类书的读者很多,诗词类 图书受到了读者热捧,一些读者在书柜前翻阅选书一位学生家长介绍,孩子看完《中国诗词大会》后,对唐诗宋词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在家背唐诗宋词,所以他就到书店来给孩子买几本相关方面的书籍《中国诗词大会》排出 后,我们书店的诗词类图书销量就开始上涨,比平时上涨了至少 20%市新华书店工作人员介绍,每年寒假时都是诗 词类图书的销售旺季,但今年寒假期同受《中国诗词大会》影响,诗词类图书销售要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唐诗三 百首》、《诗词格律》等围书销量大涨,购买诗词类图书的都是初中、高中生,也有不少成年人购买。很多读者也询
③常言道: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出细活,文火烫靓汤,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 成。如丝铜、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 工序的苛求。有多少巨匠们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盛于魏晋时期的百 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失加热煅打一百多次,一煅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出高纯度 的器具,这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导的“工匠精神”。
④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厭中”只有沉下心,才能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高凤林作为一名 特熔融焊接工,35 年如一日,一心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0.08 毫米是高风林焊接 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纪录,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牛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丝级,顾秋亮作为一名坪 工,40 多年来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一次又一次挑战极限,成功把“蛟龙”送入海 底,他也被称为有钻劲儿的螺丝钉”。没有那种精入微的追求,没有那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体认,就很难有过硬 的高精尖技术。
梁鸿是一个博学、诚信,敢于担当责任,有道德良知的人。从他“博览无不通”、主动以所放养的猪和亲身劳作抵 损失、不接受房屋主人归还的猪等描写可见。 【参考译文】 梁鸿虽热家庭贫困,然而他推崇节操,博览群书,没有不通晓的事情,读完书(他)就到上林苑放猪,曾经不小心留下 火种火势延到别人的房屋.(梁鸿)于是寻访被烧到的人家,问他们损失的财物,用自己全部的猪作为赔偿还给房屋 主人。但房屋的主人还认为得到的补偿很少,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物,愿意让自己留下做事,·主人同意了。(梁 鸿)于是勤奋做工,从早到晚从不松懈,邻家老人们见梁鸿不是一般人,于是就一同责备批评那家主人,而称赞梁鸿 是忠厚的人,于是,(主人)开始敬佩梁鸿,把猪全还给他,梁鸿没有接受就离开了。
⑤其实,不管是科技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还是行医执教、著书立说,行业千万种,从业者至少都应该有 一颗基本的“匠心。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長,更是一种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养此匠 心,则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 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将功近利的“速成”。
⑥.“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欲养匠心必戒速成心”。多少粗制激造、速生速朽的事物告诉我们,急于求成于事 无益,急功近利更难立身。唯养一颗匠心,不迷于声色,不惑于杂乱,沉潜自己、专注一事,方能有所成、有所立。
(节选自《人民日报》) 12.下列对于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3 分) A 第②段引用“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是为了形象地证明一些违背规律的速成的危害 B.第⑧段运用了引证法、例证法,阐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强调它是自古以来的传统。 C.第④段连举两例,很有说服力地证明了“工匠神”对于高精尖技术和产品的重大意义 D.全文思路清晰,从崇尚速成的现象引出对其危害的分析,进而论述了“工匠精神”的重要,最后呼吁要发扬“工 匠精神” A(为了强调遵循规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3.下列事例不符合“工匠精神”的一项是(B)3 分) A.一把日本武士刀打造要经过 15 个人花费半年时间全人工打造,每个刀匠每年的精力仅够打造 12-20 刀,在打造 过程中如产废刀,宁愿销毁不卖,绝不以次充好。 B.经过一次次改良,有悠久历史的意大 atestoni 皮鞋鞋面能防水,鞋檀却不会凝聚水份,因而一直以来都受到世 界成功男士们的青睐。 C.每一款香东儿 2.55 经典手包都需要 6 个工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花费 10 小时,经过裁剪、贴合、缝纫、拼接、 包装等整整 180 道工序才能完成。 D.一块瑞士名表的机芯里,成百上千个件最后都要集中在一块两寸照片大小的表壳里,最小的零件只有一毫米长, 最复杂的零件要一周才能制作完成。
(二)梁鸿尚节(9 分)
shǐ
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尝误遗火,延及他舍。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

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 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三》) 【注释】①梁鸿:东汉人。②上林苑:古宫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回:老人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3 分) A.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吾与汝毕力平险 B.尝误遗火/尝趋百里外 C 寻访烧者/寻病终 D.主人许之/潭中鱼可百许头 B(曾经。A.完毕/尽力;C.寻找/不久;D.同意/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 10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 分) 于是始敬鸿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 于是/始敬鸿/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 11. 结合选文,谈谈梁鸿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
(三)别让速成了匠心(10 分) 郭震海
①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少事物的生产创造似乎也加速起来,比如各类技能培训只要有钱,到处都是班,两 三个月就能拿到一本证书写书、拍电视剧等等,也无不可以速成。
②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办事讲效率没有错,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事情确实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但实践也 告诉我们,有些时侯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成不是好事,正所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 其规律,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就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拔苗助长。一些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速成”产品:一些偷 工减料的“速成”工程等等,多是以牺牲质量或成效,乃至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样的速成就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上联: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节 下联:赏芳兰赞誉高雅风姿
二、阅读(46 分) (一)生于忧惠,死于安乐(10 分) 孟柯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真举于市。 故天将阵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俄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 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惠而死于安乐也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 分) (1)必先苦.其心志(使…苦)(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有所作为) (3)人恒过.然后能改(犯过错)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过这样的途径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能。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 人们所了解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3 分) A.列举了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成就大业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 苦的磨练的观点。 B.作者在前文充分的论证说理之后,水到成推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个结论,深化主题,鲜明的突 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C.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述经受磨炼的好处,从反面讲磨炼激发人的斗志,从正面揭示国家灭亡的原因。 D.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广东省 2019 年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考试仿真模拟试卷(一)
说明:1.全卷共 6 页,满分为 12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 2B 铅 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 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