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初中生物八上《4第4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word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染色体、DNA 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重点)
2、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
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举例说出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尝试区分相对性状。
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重点难点)
4、举例说出生物变异的实例。
能力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做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专题复习实现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提高自身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培养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让学生适应紧张的结业考试复习。
2、通过指导学生做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进行本课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复习课的实效性以及如何避免复习课的枯燥和乏味。
依据课程标准,本课设计了几个环节。
先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然后展示图片、图解,设计调查分析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突破了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父母和孩子眼皮的性状遗传的典型事例,指导学生做题、分析做题的方法。
利用所学遗传学知识,引导学生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指导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又通过摆卡片的小游戏活动复习了人的性别遗传这部分内容。
在这一环节中,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花生米,在轻松的气氛中复习了变异这部分内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及
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2分钟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猪的家庭
提出问题:
猪的后代依然是猪,这是一种现象,猪妈妈与小猪
之间的差异是一种现象。
学生根据老
师提出的问
题马上会进
入思考中,
并很容易说
出答案。
遗传
变异
使学生认识
到一母生百
般,既有相
似之处,又
有不同。
认同遗传变
异的普遍
性。
遗传和变异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进入专题七《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一章内容的复习。
目标导学创设导图
2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复习目标,注明重难点,并且板书重
点、难点、考点目标。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阅读明确学
习任务
让学生知道
本节课复习
什么、哪些
是重点、难
点、考点
自主复习建构知识10分钟
利用课件出示本章的网络导图,引发学生对于本章的记
忆
1、安排学生课前复习八年级上册课本中P73—P89的《生
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内容,梳理下面的知识点:(见附在后
面的导学案)
2、实物投影一学生(书写比较整洁)导学案上的“专题构
建”部分.
对每一个学习小组(共4组)进行评价,对于表现好的及
时表扬鼓励,并奖励一面红旗(用红色粉笔标注)
3、学生同位之间利用屏幕相互进行知识的检查,错的内容
用红笔标注并更改,回归到课本上找到此知识点并把与之
相关的内容看一下。
4、教师强调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
对本章
的考点建立
系统的认
识,整体上
了解本章的
内容
每一组核对
一节内容
(共四节)
的答案
每一组的代
表发言
利用好彼此
间的合作关
系相互督
促,进行知
识的检查。
本环节让学
生明确知识
间的相互关
联,再者可
以初步的了
解本节课的
内容有哪些
本章的
内容在近几
年的结业考
试中每一年
是以综合题
的形式出
现,所以在
设计时侧重
了学生基础
知识的记
忆。
组织交流
重点突破
18分钟
1、出示DNA 和染色体关系的示意图
出示DNA 和染色体关系的示意图在教材中找
到这幅图,
并填写
尝试用图示
表示三者之
利用图示
让学生理清
提出问题
请描述一下基因、DNA、染色体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2、课件展示
请同学们看,这对短棒状的结构是___?
请判断这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依据是什么?
那么,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多少?生殖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是多少?
3、课件展示
染色体传递过程示意图
课件展示人类染色体图谱间的关系
(数量关系
学生易错)
染色体
体细胞
依据:
染色体成对
存在
形成生殖
细胞时,成
对的染色体
分离
填写染色体
传递过程示
意图
写出人的
体细胞、生
殖细胞、受
精卵内染色
体数目(23
对、23条、
23对)
乙图为男
性
判断依据
细胞核、DNA
和染色体的
关系,形象
直观。
设计一连串
的问题让学
生理清染色
体在不同细
胞中的分部
情况及意义
引导学生主
动参与知识
的回顾与提
炼,把抽象
的、分散的
知识重新梳
理、组合,
理顺各部分
知识之间的
内在联系和
这是经过整理的男女染色体排序图,哪副图是男性的?
你根据哪对染色体判断的?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把课前发给你的卡片(写有X或Y)拿出来,把人的性别的遗传图解补充完整。
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快又好,奖励一面红旗(用红色粉笔标注)。
4、课件展示人的性别的遗传图解
同学们看,人的性别在什么时期就已经决定了?生男生女几率是多少?
过渡:我们知道,人的性别也是一种性状,什么是性状呢?说出你与同桌之间有哪些相对性状
过渡:
这些性状在亲代和后代之间的遗传又有什么规律呢?生物性状的遗传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律呢?究竟是什么控制着生物的性状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
5、(展示分析:培育转基因鼠图)
(1)子代巨型小鼠比亲代小鼠的个体大许多,这是什么原是:性染色
体类型
小组合作
把导学案上
人的性别的
遗传图解补
充完整。
组间互评
依据图解
回答问题。
受精卵
50%
分析性状
和相对性状
小组讨论
交流
回答问题
学生分析转
基因鼠的培
育过程,尝
试得出性状
是由基因控
规律
利用贴卡片
活动激发了
学生的学习
兴趣,让复
习课不那么
乏味。
采用灵活的
处理方法,
加强对相对
性状的理
解。
通过分析学
生自身,调
动了学生的
积极性。
因呢?
(2)这个实验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什么控制的?
过渡: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怎样存在的?(成对)
让我们来观察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
(展示: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示意图
①、基因在染色体上排列有什么规律?
②、一对基因可以用相对的大小字母表示,这是什么含义呢?
③、在形成生殖细胞时,这一对基因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尝试用图示画出。
过渡: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性状的?
6、我调查我分析
下面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父母亲及自己眼皮的性状,其他同学写在导学案上。
(学生写的有相同的,筛选出如下四种情况)
父母父母
双眼皮单眼皮双眼皮双眼皮
双眼皮双眼皮
父母父母
双眼皮单眼皮双眼皮双眼皮
单眼皮单眼皮
那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吗?
①、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_____性状。
②、推断显性性状是________,隐性性状是_________。
并简单说一下你的推断过程。
(说出根据哪一种情况判断的)③、写出父母和孩子可能有的基因组成吗?用A 和a 来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过渡:夫妻两个人都是双眼皮。
当然双眼皮都是天生的,制的结论
学生读图分
析基因的排
列及书写规
范等知识,
最终得出基
因是如何控
制性状的结
论。
按要求写出
父母亲及自
己眼皮的性
状。
每一组选择
一种情况进
行分析。
(写
出可能有的
基因型和遗
传图解,分
析自己的性
状在后代的
性状比)
通过让学生
分析实例,
明确基因与
性状的关
系、。
控制相对性
状的一对基
因的传递特
点,每年结
业考试都会
考到,既是
重点也是难
点,此处设
计为分析基
因的传递特
点做铺垫。
通过“我调
查我分析”
的活动,分
析基因的传
递特点,既
调动了学生
的积极性,
又突破了本
节课的难
可却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这是一种现象,是怎样引起的?
7、拿出两个培养皿,分别装着不同品种的花生米,
同学们看培养皿里装的是什么?它们的大小一样吗?这源于生物界的______现象。
那你知道这种变异是由什么引起的?能不能遗传下去?如果我把小花生米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另一部分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再结出来的花生米大小一样吗?哪种土壤中的花生米会大一些?这说明性状的变异还受_____影响.但是小花生米长的再大,能像大花生米这么大吗?这说明性状主要受______控制. 小组互评
依据实例分
析变异的原
因及变异的
类型。
点。
通过生活中
常见的花生
米,设计一
系列的问
题,复习了
变异这部分
内容。
知识整合链接中考6分钟过渡:以上同学们通过实例,收集了本章中出现的重点知
识,同时解决了本章的难点。
这节课的容量比较大,同学
们需要通过复习回顾的知识比较多。
现在,请同学们梳理
一下本章的知识。
课件展示本章的概念图
【链接中考】
(2012枣庄)下图是鹦鹉羽色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分析回
答:
(1)亲代鹦鹉的羽色都是黄色的,而后代中出现了蓝色,
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鹦鹉羽毛的黄色和
蓝色是一对性状。
(3)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两个亲代
黄色羽毛个体的基因组成分别是,后代蓝色
羽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4)鹦鹉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存在的,形成生
殖细胞时,染色体的数目要。
(5)若亲代鹦鹉再繁殖一个后代,该个体是蓝色的几率
是。
学生自主回
顾本节所学
所得。
自己尝试独
立完成。
核对答案后
找到自己的
不足之处。
本环节的目
的是让学生
们在紧张的
复习中通过
小节感觉到
自己有收
获。
这一环节的
设计目的是
让学生见识
一下中考
题,找出自
己的不足之
处,是下一
步努力的重
点。
课堂达标检练习:学生独立自通过练习加
测题及课下
作业
7分钟助学117页:专题七
A类:1---8、12—16
B类:22、24、25
主完成,老
师展示答案
后学生自己
先进行自
查,课堂检
测要及时互
纠。
(用红笔
修改)
强学生对所
复习知识的
应用,同时
培养学生的
答题速度和
规范程度。
注:此教案<教学反思>后附有导学案。
板书设计: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教学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复习课令教师头痛,也令学生厌烦。
复习的内容简单重复,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复习形式单调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设计本课时考虑到了这些,因此设计了典型事例,指导学生做题、分析做题的方法,利用所学遗传学知识,引导学生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避免了复习课的枯燥和乏味。
感到欠缺的地方:
1、课堂容量太大,时间紧张,以致课堂达标检测题没能全部完成。
2、小组合作学习的交流时间较短,没有顾及到差生,教师巡堂指导的时间也欠缺。
附导学案(按我校教学模式模版设计的)
专题三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1、情景导入
2、明确目标
1、描述染色体、DNA 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
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举例说出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尝试区分相对性状。
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4、举例说出生物变异的实例。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专题构建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决定着生物的性状。
2. (1)染色体
①慨念:正在分裂的细胞中。
存在着一些能被染成深色的物质。
②成分:主要包括和.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2)DNA分子的结构:由两条长链盘旋而成的规则的结构。
(3)基因:上的许多与相关的片段。
(4)染色体、DNA与基因的关系:在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通常都包含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包含基因。
(5)意义:一般情况下,由于同种生物所含有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是,细胞内所含的基因也是的。
保证了生物亲代与后代之间遗传信息的。
3.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1)数目:。
(2)种类①常染色体:和性别无关的染色体,有。
②性染色体:决定个体性别的染色体.有。
女性性染色体用表示;男性的性染色体用表示。
4.染色体的传递
(1)在人的生殖过程中,经过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使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2)人的体细胞含有染色体,所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内各含有染色体,通过,精子细胞核和卵细胞细胞核融合在一起,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是,其中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一条来自。
(3)人类的遗传通过在亲代与后代之间的传递实现。
5.人类的性别决定
(1)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将来发育成;
(2)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将来发育成。
(3)受精时,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的。
(4)1990年,科研人员在人类Y染色体上发现了一个男性性别决定基因。
说明人的性别也是由决定的。
6.生物的性状 (1) 物体的、、和。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不同表现类型。
7.基因与性状的遗传
(1)基因:控制生物的,位于上,在体细胞中是存在的。
(2)相对性状:分为和。
(3)显性基因:控制的基因,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的基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8.变异的类型
(1)不遗传的变异:由导致的,没有的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
(2)可遗传的变异:由于改变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
2.变异的意义生物的变异有利于物种的,各种有利的变异会通过遗传不断地,不利的变异会被,使得生物群体更加适不同的生存环境。
3.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人们通常利用人工方法对生物进行适当处理.促使生物体内的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变异个体,
从中选择人们需要的变异类型进行培育.获得。
(二)合作探究
1、填写染色体传递过程示意图。
直接在图中写出人的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内染色体数目。
2、请同学把课前发给你的卡片(写有X或Y)拿出来,把人的性别的遗传图解补充完整。
3、我调查我分析
请写出父母亲及自己眼皮的性状。
根据性状,写出可能有的基因型和遗传图解。
三归纳总结拓展提高
(一)、自主检测:
助学117页:专题七
A类:1---8、12—16
B类:22、24、25
(二)中考链接|
内容2009 2010 2011 2012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7 1+6 1+7 0+8
(2012枣庄)下图是鹦鹉羽色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
(1)亲代鹦鹉的羽色都是黄色的,而后代中出现了蓝色,
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鹦鹉羽毛的黄色
和蓝色是一对性状。
(3)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两个亲
代黄色羽毛个体的基因组成分别是,后代
蓝色羽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4)鹦鹉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存在的,形成
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数目要。
(5)若亲代鹦鹉再繁殖一个后代,该个体是蓝色的几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