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有效应对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03新视角
每年九月份的高中开学初期,有些学校要组织类似军训形式的体育活动,但从实践来看,当前高中生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围着操场跑上一圈,多数学生就开始气喘吁吁,甚至晕倒在地。
这些现象说明,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条件非常差,而且自身也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因此新课改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显得至关重要。
一、高中体育课堂教育教学问题分析
随着新课标的全面贯彻和落实,虽然国内高中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总而言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中体育教育教学理念比较陈旧、落后
在当前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健康第一”成为重要的教育指导理念,但部分高中学校的体育教学理念尚不能有效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多数情况下仍然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性,严重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同时,重教法轻学法的现象非常普遍,比较注重学生的成绩,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教育教学模式相对比较滞后,缺乏创新的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中可以看到,很多高中学校和教师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生搬硬套教学方式和方法,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上课时,只是依靠教材进行讲课,课堂上一直在讲解,按照预设目标将教学内容教给学生,没有创新可言。
这种死板的教育教学模式,很快就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失去了热情和积极性。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严重丧失,不愿意参与教学实践,最终对体育课程产生了厌烦心理。
3.教学目标出现了偏差
实践中可以看到,对于多数高中学校而言,体育教育教学仍以竞技运动、让学生锻炼为主,这就造成了教师更多关注能否有效掌握技能训练,反而忽视了高中体育教育教学的目的,缺乏长远考虑。
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必将面临高考压力,因此很多高中学校为有效提高升学率,尽可能地减少或者取消体育课程,这就导致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的弱势现象。
在这种条件下,只注重学生的智力能力培养,严重忽略身体素质培养的教学目标是不科学的,学生难以实现全面发展。
二、加强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成因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可
1.合理安排教材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下的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有了更大的空间。
基于此,高中体育教师应当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以及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尽可能地挖掘教材内容的乐趣,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与学生、时代发展的有机结合点。
因此,教师应当将精力和工作的重点放在必须要教、但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的一些教学内容上,对其进行深挖,这体现了教师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选择艺术。
实践中可以看到,以更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对学生身体健康有益的体育教学内容为宜,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启发性、引导性,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产生兴趣和期待感。
同时,还应当多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从而实现身心合一,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和体验体育教学带给他们的无限欢乐。
比如,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建议采用比赛教学方法,特别是某些技术动作的巩固教学过程中,应当基于学生自身特点考虑,选择小组竞赛模式组织教学。
2.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于高中体育教学而言,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是认识与实践的主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自身的求知欲,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将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有用、学生感兴趣以及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等方面,重视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实际教学过程还要侧重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增加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全面了解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掌握基本的练习方法。
3.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丰富教学方式和方法
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一些较为复杂、或者很难完成的技术动作,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大量练习方能达标,这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实践中,要想有效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这些问题,教师应当结合课堂教学要求,适当地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通过慢镜头回放的形式,对画面进行重复地播放,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记得更牢固。
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结合课堂讲解与示范,帮助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技术动作画面,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动作技术要领。
比如,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篮球、乒乓
高中体育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
主要问题及有效应对策略
文/尤敏敏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体育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要求从教育理念、教学课程以及具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全面展开各项教学活动,而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但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将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就当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4-03新视角
些国际经典赛事,既可以渲染课堂氛围,又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体育课堂教学的价值,成为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因此,实践中我们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教学模式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智、体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2012(15).
[2]杨开艳.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方法分析[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10).
[3]杨正川.浅谈有效性教学在高中体育中的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4).
[4]易金鹏.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初探[J].学周刊:B,2012(60).
摘要:物流人才总量供不应求,物流人才培养滞后于物流业的发展。
近几年这一矛盾表现更为突出,因此要提高中职物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快更好地培养物流人才。
提出了如何提高中职物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个具体措施。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中职物流
新课程改革以来,中职学校的物流课堂教学一直在实践中尝试,在尝试中成长,努力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所谓“有效”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具体措施如下:
一、利用生活情境引入课题,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效率的学习过程。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教育的本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传统的物流教学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从身边的事情引发。
比如,在讲“配送中心”时,可以分析“肯德基”配送中心如何将蔬菜、鸡肉、汉堡准时配送的案例;在讲采购管理时,可以分析学校食堂采购环节的案例;在讲物流信息技术时,可以分析“沃尔玛”超市构建未来商店的案例。
以上的案例既让学生理解了物流的实际运用,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二、紧跟当前物流业的热点、难点,加速知识更新
物流业发展日新月异,但目前我国从事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多是从传统的运输仓储货代企业转型而来。
很多企业自身对物流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物流、简单物流的水平上,提供的物流服务也集中于简单的低水平的物流服务,效率低下,完成不了规模的网络运营模式。
企业急需懂现代物流的人才,来对企业的物流业务进行物流系统设计、物流功能整合、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等高层次的物流服务,使得物流效率得以大幅提升。
因此物流教师不能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少量陈旧内容,而要不断跟踪物流业的热点、难点问题。
例如,应急物流、绿色物流、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物流爆仓、危险品物流等。
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使知识的传授和解决现实的矛盾相结合。
三、精心设计活动项目,实现“做中学”
物流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行业,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综合性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实际的操作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操作软件等现代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活动项目,将所要学习的物流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活动项目之中。
比如,以“物流配送”课程教学为例,可以让学生完成“配送计划编制”任务,首先,由教师结合实际地理位置、具体情景及相关条件,如,客户的地理位置、每个客户的要货量及客户对配送时间的不同要求等;其次,给出配送中心的现有状况,如,车辆数、人员数、车辆载重及交通限制等;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已给出的各项条件完成“配送计划编制”任务。
学生首先通过对所布置任务的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学生独立思索而又协同合作,动手又动脑,完成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活动项目,不断获得成就感,体味成功快乐,激发了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培养出学生独立探索、合作创新的终身学习能力。
四、建立课堂及时反馈模式,分层布置作业
最后要建立物流课堂教学即时反馈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全面追踪和调控,并根据及时反馈结果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1)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好学生吃得饱、差学生吃得了为宗旨;(2)无论对于哪一层次的学生,给他们设立的目标都应建立在他们最近的发展区,不能借口差异降低要求,迁就低水平学生;(3)对落后的学生的要求不能只停留在识记、了解层次上,要循序渐进,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思维要求和训练。
总之,物流课堂教学任重而道远,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教师应该“授之渔”,而不是“授之鱼”。
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每个教师应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灵活采取相应的方法围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进行教学,才能充分提高中职物流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清夫.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文教资料,2007(08).
[2]尹凤霞.让课堂教学活起来[C].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2000.
(作者单位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编辑郭晓云
如何提高中职物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文/蒋建珍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