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平菇遮阳网覆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季平菇遮阳网覆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作者:徐前进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3年第13期
江苏沛县农业委员会
徐前进
夏季高温常常制约着许多食用菌品种的发展。
每年5月之后,市场上的鲜菇供应量越来越
稀少,特别是6—8月,除有少量的草菇和高温蘑菇面市外,其他菌类品种很少见,这给发展高温平菇的生产者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市场空间。
高温季节栽培平菇生产周期短,市场需求量大,售价高,对满足市场需求、提高菇农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菌种选择
夏季高温栽培平菇,品种类型选择不对是菇农高温栽培平菇失败的主要原因,生产中应选
择质量好、菌丝生长旺盛、抗逆性强的高温型平菇菌种,如:苏研7号、夏丰1号、海南2号、优伏1号等。
二、时间安排
3月中下旬制备原种,4月20日至5月初制备栽培种,直接利用栽培种进行生产栽培的,
可安排在5月底6月初接种发菌,最迟不超过6月10日。
三、设施建设
(一)搭棚架
大棚竹木结构棚架南北走向,东西排列,两棚之间间距1.5m左右,棚架高2.3m,宽6m,
长可根据生产需要而定,一般30m为宜。
(二)覆膜
棚架覆盖用膜宜选择防水透气膜,覆盖宜采取三膜覆盖法,三膜是指一顶膜两裙膜,顶膜
宽7~8m,裙膜宽1.4~1.5m,通过三膜覆盖能够更好地调节棚内温湿度。
(三)架设遮阳网
遮阳网与防水透气膜间保持50cm的距离全覆盖架设。
四、科学配料
(一)配方
主料:玉米芯42%,棉籽壳20%,木屑20%;辅料:麸皮10%,稻糠5%,豆饼粉3%,另加适量石灰和石膏,分别占主料重的3%和1%。
(二)配料
根据培养料配方比例,准确称取主料、辅料,主料要新鲜无霉变,配料时应先把玉米芯粉
碎成黄豆粒大小,然后将上述辅料撒到混拌均匀的主料堆上,边加水边搅拌,直至用手紧握培
养料,指缝间有少量水渗出,但不成滴,松开后料结成团,自然落地后随即散开为止,配料含
水量控制在料重的65%为宜。
(三)发酵
将搅拌均匀的培养料做成梯形堆,然后用直径0.5m的木棒在料堆上每隔0.2m插一通气孔,外覆薄膜或草帘,每当料堆中心温度达67℃时要进行翻料,翻料时必须将料松动,以增加料中
含氧量,翻料的原则是上翻下,下翻上,中间翻两边,四周入中心,全部发酵过程约7~8d,翻
料4次,此时培养料呈棕红色,有料香味,并有大量的白色放线菌菌丝,pH值在6.5~7之间。
五、接种培养
(一)接种
料堆温度降到35℃以下时装袋接种,菌袋规格为23cm×42cm聚乙烯塑料筒袋,接种时采
用层播法接种,即先将袋的一端用绳扎好,从另一端口放入1cm厚的菌种于袋底,然后装培养料,装至袋长1/3处时,播一层菌种,厚约1cm,装至袋长2/3处,再接一层菌种,菌种厚的
度同前,当培养料装至袋口处时,再平铺1cm厚菌种,随后在料袋中央打孔,最后将袋口适度
扎紧。
(二)发菌
将接种好的菌袋放入覆盖有遮阳网的大棚中,菌袋应一律单层排放,排间距不小于50cm,
袋间距不小于5cm,夏季若温度过高,应通过大棚两边裙膜及时通风降温,发菌温度宜控制在25℃左右,严防料袋温度超过30℃,必要时可往菌袋上喷洒凉水降温。
六、出菇管理
(一)外界刺激
当菌丝长满发透,手按菌袋硬挺结实,富有弹性,表面有淡黄色水珠及原基出现时,应给
以一定的温差刺激、机械压力刺激和散射光线刺激,以便促进出菇。
温差刺激可通过洒水以及
夜间通风降温等措施保持棚内昼夜温差在10℃左右;机械压力刺激可通过将菌袋排成菌墙,给
以适度的机械压力,由于夏季温度高,菌墙最多码两层,层与层之间可用小竹竿隔开3~5cm的
空隙散热;光线控制以能够看到报纸的光线即可,但不能将阳光直射到菇体,以免晒死。
(二)通风换气
整个出菇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通风换气必须缓慢进行,不可过大过猛,应避免风
直接吹到菇体上,而造成幼小菇蕾失水死亡,中大菇体因菌盖表皮失水形成“花菇”。
(三)水分管理
夏季温度高,水分蒸发快,用水以自来水为最佳,切忌用不洁之水,可每天喷水3~4次,
以保证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湿度。
子实体形成初期以空间喷雾加湿为主,以少量多次为宜,保持地面湿润,切忌向菇蕾上直接喷水,只有当菇蕾分化出菇盖、菇柄时才可以少喷、细喷、勤喷雾状水。
当平菇菌盖大多长至直径3cm以上时,可直接喷在菇体上。
出菇期空气相对
湿度控制在85%~90%为最佳。
采完一潮菇后,停止喷水3d左右,然后重新喷水,刺激新一潮菇
的形成。
七、病虫害防治
平菇病虫害的防治上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栽培前,应对接种场所、发菌培
养场所进行全面的消毒杀菌治虫,如在菌棚四周可喷杀虫农药、撒干石灰粉,房内用甲醛、高
锰酸钾杀菌等。
出菇阶段若有菇蝇、菇蚊、螨虫等虫害发生时,可用虫螨立克、菇虫净、菇卫士、氯氰菊酯等喷洒或注射到栽培袋中防治;若有菇黄病、绿霉等其他病源性病害发生时,可
用农用链霉素、保菇王、腐菌灵等药物交替防治。
八、适时采收
平菇在菌盖边缘尚未完全展开时采收,采前3~4d喷1次水,采时一手按住菇柄基部培养料,一手按住菌柄轻轻拧下,不要硬掰,以免带起培养料,一潮菇采完后要及时清理料面以备下潮
菇的出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