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第8课《论教养》课件(共35张PPT)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论教养》PPT课件完美1

部编人教版《论教养》PPT课件完美1
20世纪的俄罗斯风云变幻,许多权 柄在握、不可一世的人物,来去匆匆,成 了时代的过客,唯独德米特里·利哈乔夫 的名字屹立不倒。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良心” 作家的一篇文章——《论教养》。
部编人教版《论教养》PPT课件完美1
新知讲解
部编人教版《论教养》PPT课件完美1
论教养
解释题目
题目含义:题目简洁
部编人教版《论教养》PPT课件完美1
新知讲解
zhēn 箴言 kè 恪守
记准字音
jí 汲取 gān gà 尴尬
bīn 彬彬 jiǎo 矫揉 nuò 允诺 tíng 雷霆
部编人教版《论教养》PPT课件完美1
部编人教版《论教养》PPT课件完美1
新知讲解
贸然: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 涵养: 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箴言:劝诫的话。 贤达: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 恪守: 严格遵守。 遵循:遵从;依照。 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汲取:文中是吸取养分的意思。
部编人教版《论教养》PPT课件完美1
九年级语文上册
8 论教养
部编人教版《论教养》PPT课件完美1
部编人教版《论教养》PPT课件完美1
新知导入
部编人教版《论教养》PPT课件完美1
初读感知
俄罗斯的20世纪,被称为利哈乔夫的 世纪。利哈乔夫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 的良心”“俄罗斯民族的良心”,被俄罗 斯前总统叶利钦称为是“唯一没有污点的 人”。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指出一个在社会上 能积极帮助其他妇女而在家庭中却不愿意帮助妻子干 家务的男人是一个教养上有缺陷的男人,从而表现了 作者的观点——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 (2)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对此,你怎么看?
赞同作者的看法。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谈 举止就是“教养”的具体体现,我们对待家人的态度 可以折射出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 。

第8课《论教养》课件(共33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8课《论教养》课件(共33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对比论证
通过对比说明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强调突出“有教养”的重要性。
25
论证方 法
(2)“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 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举例论证
真实可信地论述了没教养的人的表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6
论证方 法
(3)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恪守时间。
16
整体感 知
6.作者为什么说一个没有教养的人“永远也不会把自己的子女培 养成有涵养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人的成长受父母的影响非常大,父母的言传 身教、一举动,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父母没有教养,那他们培养出来 的孩子也不会有教养。
17
整体感 知
7.第4-12自然段列举了哪些无教养和有教养的表现?
4
作者简介
利哈乔夫(1906-1999),全名德米特 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苏联学 者、作家。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 祖国,被誉为“ 俄 罗 斯 知 识 分 子 的 良 心”。主要作品有《善与美书简》。
5
作品介绍
《论 教 养 》 选 自 《 世 界 文 学 》 2 0 0 7 年 第 3 期 。 谷 羽 译 。 有 删 改 。 这篇文章收录在利哈乔夫为青少年写的《善与美书简》中,这些 “书简”论述的都是道德、情操的修养。在书中,利哈乔夫和年 轻人谈了怎样学习、怎样生活,并告诚年轻人要走的道路相当复 杂。
6
读清字音
贸然( mào )
疲 惫 不 堪 (kān

大发雷霆( tíng ) 恕我直言( shù ) 恪守( kè )
涵养(hán

自吹自擂 (léi

允诺(nuò

《论教养》PPT课文课件

《论教养》PPT课文课件
1.作者简介
利哈乔夫(1906—1999),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 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 岁时进入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进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 研究所。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 科学院(现在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 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 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自学互研
2.生难字词 (1).拼音 彬彬有礼( bīn ) 贸然( mào ) 涵养( hán ) 恪守( kè ) 矫揉造作( jiǎo ) 箴言(zhēn) 絮絮叨叨( xù )( xù )(dāo )(dāo )
自学互研
2.生难字词
(2)词义
贸然: 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彬彬有礼:形形容容文文雅雅、。有礼貌的样子。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 涵养: 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贤达: 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 恪守: 严格遵守。 自持: 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深层探究
2.作者谈论“教养”又转向谈论什么?
谈论“风度”。
3.“教养”和“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它们是一脉相承的,风度主要体现在外表,它是教养的一个方面。风度是教 养的表现形式之一。
总结课文
1.课堂小结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 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
合作探究
3.课文中没有教养的种种表现有哪些?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1)在家里,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 霆; 家里有人在看书或做功课,也总是把收音机或电视机的音量放得很响, 或高声说话。 (2)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 (3)进入成年后,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 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 (4)当着外人的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8课《论教养》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8课《论教养》课件PPT

他人,再加上随机应变的智慧,就会拥
有优雅的行为举止。
添加标题
说一说:谈论“教养”,为什么要谈“风 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教养”指一般文化和品读的修养。“风度”指人的言 谈举止和仪态。
优雅风度是教养的外在表现 教养是优雅风度的内在基础
再读文章 梳理思路
首先,开门见山,引入论题: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比如在等电梯的时候,你想早点走, 早点一个人上或下,这是你的自由,但是 当你听到别人匆匆的脚步声,你会按住电 梯一直等他,这就是你的教养。
比如
,这是你的自由,但

,这就是你的教养。
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在家尊敬父母是我们在外面待人接物的 基础,如果在家里连亲人都不尊敬,就不 可能有尊重外人的觉悟。
一个在家里没有教养,在外添加面标却题 彬彬有礼 的人,可能是一个自私虚伪的人。
先如以何以做“教一养个”有为话教题养进的行人简短演说。
以“教养”为话题简短演说
要求:有观点,有实例。 添加标题 个方面的问题,并在文中圈画出来。
字词积累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憎 恨或畏惧而又愤恨。现也形容敢怒不敢言的样子。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 自己的主观想法。
自学指导(二)
跳读课文,朗读课文,抓住议论性的句 子,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观点和材料之 间的关系。(5分钟后检测)
2.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对此你怎么看?
假如一个人在家里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的 所作所为都缺乏教养的话,很难相信他能在其他地 方做出有教养的举动。所以,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3.读课文5—10段,说说没有教养的表现有哪些?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论教养PPT课件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论教养PPT课件

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合下的礼仪表现
01
教师提供不同场合的情 境描述,如家庭聚会、 学校庆典、社交场合等 。
02
学生自由组合,选择感 兴趣的场合进行角色扮 演,准备相应的道具和 服装。
03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 生需注意礼仪规范,包 括言谈举止、服饰搭配 等方面。
04
表演结束后,其他同学 和老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 礼仪知识。
教学要求
学生应能够熟练掌握本文中的重点词 汇和语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 想内涵,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教 养的要求。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Chapter
文章结构梳理
01
02
03
引言
提出论教养的主题,阐述 教养的养,包 括家庭、学校、社会等方 面。
结论
总结全文,强调教养对于 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创意写作:以“论教养”为题进行短文创作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教养的内涵和意义 ,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创作完成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作品 ,互相学习和借鉴。
学生自由发挥,以“论教养”为题进 行短文创作,可以结合自身经历或社 会现象展开论述。
教师选取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 评,鼓励学生继续创作和进步。
06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知识掌握情况
回顾本课所学知识,评价 自己对论教养相关概念、 理论的理解程度。
学习方法反思
分析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 方法、策略,总结有效的 学习方法和需要改进的地 方。
学习态度与习惯
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习 惯,提出改进意见和计划 。
下节课预习提示和作业布置
预习提示
预习下节课内容,了解论教养的实践 意义和相关案例,为下节课的学习做 好准备。

8《论教养》课件

8《论教养》课件
④最后得出结论:优雅是重视行为举止 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这样上 述的错误观点就不攻自破了。
第二单元 8《论教养》
(3)风度、优雅与教养有怎样的关系?
明确:风度和优雅是教养的具体体现,教 养是风度和优雅的内核,而教养的核心是敬重、 珍惜和爱,做有教养的人应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阅读第四部分,思考: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第二单元 8《论教养》
建议自我反省,看看在家里自己是否有文 中所批评的现象存在,逐步改正并用日记记录。
1.提出问题:“良好的教养”的养成得 之于自身。
论 2.分析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 教 3.阐述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 养 照态度
4.强调优雅风度的获得方法
第二单元 8《论教养》
1.结合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请你举出我们身边的“无教 养”的表现事例,并谈谈你的看法。
2.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一谈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利哈乔夫】 (1906—1999),20世纪俄 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 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
第二单元 8《论教养》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恪(kè)守】严格遵守。 【箴(zhēn)言】劝诫的话。 【彬彬(bīn)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3)进入成年后,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 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
(4)当着外人的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不顾及他 们的自尊心。
(4)有无教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是否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5)作者列举了有教养的人的哪些表现? 不自吹自擂;珍惜别人的时间;重承诺;稳重随和。

(2018部编版)第8课《论教养》课件 (共23张PPT)

(2018部编版)第8课《论教养》课件 (共23张PPT)
“有教养的优雅举止”表现了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其 “深刻的含义”也就是行为举止体现出的一个人的自我修 养——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
第一部分(1-4):开门见山,提出论题“教养” 第二部分(4-12)分析讨论真正的教养的表现。 一层:(4-10)从反面论述,列举“无教养”的种种表现。 二层:(11、12)从正面展开论述真正的教养是什么。 第三部分(13-18)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 ”,指出教养的本质是尊重。 一层:(13、14)探讨优雅风度的表现。 二层:(15-18)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的准则。
作者作品
新知导入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世界文学》2007年第 3期。谷羽译。有删改。本文出自作 者为青少年写的《善与美书简》。书 中以一封封书信的形式,讲述关于善 ,关于美,关于植根善与美的一切, 文笔 亲切、平易、生动,论述深入 浅出,联系生活实际阐述哲理,耐人 寻味。
新知讲解
zhēn 箴言 kè 恪守
词句积累
新知学习
“教养”很具体,因为它总是体现在言谈 举止的细节中;“教养”也很深刻,因为它折 射出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乃至对社会和自然 的态度。教养是表现在个人行为方式中的道德 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 为的道德水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论教养》的文章, 领会作者对教养的看法和认识,以及带给我们 的思考和启示。
知识拓展
三、阅读第三部分(13—18段),回答问题。 (1)(13)段由“教养”转向“风度”,二者之间有什 么内在联系?
(2)从(16)段可以看出“优雅”与与“有教养”是怎 样的关系 ?
“优雅风度”是“有教养”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判断一 个人“教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一个人的教养水平越 高,行为举止越优雅,反之亦然。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第8课《论教养》-PPT精品课件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第8课《论教养》-PPT精品课件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第8课《论教 养》(3 1张)- 精品教 学课件p 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第8课《论教 养》(3 1张)- 精品教 学课件p pt
板书设计
论教养 利哈乔夫
1、提出问题:“良好的教养”的养成得 之于自身。 2、分析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 3、阐述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 关照态度。 4、强调优雅风度的获得方法
人往往注重外在的形象,在家里 却不拘小节,表现更真实,从家庭入 手就能看出一个人是否真正做到了有 教养,而不仅仅是表象。
合作探究
没有教养的种种表现有哪些?主要体 现在什么地方?
(1)在家里,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对妻子儿 女动不动就打发雷霆; 家里有人在看书或孩子在做功课,也 总是把收音机或电视音量开得大大的。 (2)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 望总是漠不关心。 (3)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做理所当然的事情, 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 (4)当作外人的面,跟妻子孩子开玩笑,不顾他们的自尊心 。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t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第8课《论教 养》(3 1张)- 精品教 学课件p pt
合作探究 假如以“毅力等于成功”为题写一篇
名言:
议论文,你选什么材料来论述?
(1)行百里者半九十。——西汉·刘向《战国策》
(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
3、第⑩段“愚蠢到了极点!”为什么要加感叹号 ?
语气强烈,表现了作者对这种“无教养”之 人的厌恶之情。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第8课《论教 养》(3 1张)- 精品教 学课件p 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第8课《论教 养》(3 1张)- 精品教 学课件p 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第8课《论教 养》(3 1张)- 精品教 学课件p pt

《论教养》优秀课件PPT

《论教养》优秀课件PPT

学习词语
矫揉造作 jiǎo róu zào zuò 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附庸风雅 fù yōnɡ fēnɡ yǎ 泛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扭捏作态 niǔ niē zuò tài 扭捏,羞惭的样子。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样子。 随机应变 suí jī yìnɡ biàn 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遵守”意为依照规定做,不违背。
例 句:
01 恪守做人的原则,充分把握作品的思想与艺术性,是 书法家必须做到的。
02 赞扬戒律是一回事,遵守它则是另外一回事。
词语巧辨
随心所欲——得心应手
相同点: 都含有“随着自己的意图行事”的意思。
不同点: “随心所欲”侧重于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多用于贬义; “得心应手”意为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技艺 成熟,做起来很顺手,多用于褒义。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教 养 三级 四级 五级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2023/8/10
1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目 录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三级
四级
01 学习背景
03 五级 课堂检测
02 新课导入
04 拓展延伸
2023/8/10
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01 做人的最高境界不是一味低调,也不是一味张扬,而是始终如一的不卑不亢。 02 面对大家的误解,为了保护女孩的隐私,她自始至终没有争辩过一句。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检 测 三级 四级 五级
第叁部分
2023/8/10

第9课《论教养》课件(共3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9课《论教养》课件(共3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问题探究
作者用四个“假如”是要证明什么? 作者用四个“假如”谈“无教养”的例子,然后通过 “无教养”的例子,从反面论证什么是“有教养”。
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不过,我倒是愿意就某些想 法跟读者交换意见。 ④比方说,我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 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读课文,理清思路 默读课文,按照自己的理解,将文章划分成三部分。
(一)开门见山,引入论题(1—2) (二)列举“无教养”的表现(3—10),阐释“有教养”的表 现(11—12) (三)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13—17) (四)总结全文,重申中心论点(18)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②如何判断一 个人是否有教 养。
④优雅风度能 够表现一个人 的教养。
问题探究
本文的题目是“论教养”,文章却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在讨论 “风度”“优雅”,这与题目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因为“优雅”“风度”是教养的外在行为举止,真正 的教养也总是体现在言谈举止的细节中,因此剖析“优 雅”“风度”,也就是在探讨教养的本质。
读课文第1段,说说文章开头段有什么作用?
开门见山,引入论题,指出良好的教养的三个 来源——家庭、学校和自身。
说说文章的第三段在语言运用上有何巧妙之处?
显得谦虚。 比喻,形象生动。
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 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不过,我倒是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 交换意见。
表述委婉亲切, 作为一篇以“论教养”为题的文章,这 容易让人接受。 样的遣词造句,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良好教养。
⑤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上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 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 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 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8课《论教养》-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8课《论教养》-PPT精品课件
不矛盾。“不敢贸然”是作者谦虚、谨慎 的表现,既表现了他谦虚谨慎的文风,又在情 感上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谦虚不也是有教养的体现吗?
合作探究
第5—10自然段主要论述了什么? 这几段的论述有什么共同点?
主要从六个方面论述了没有教养的 表现。
这几段的论述都是假设情境,通过 一个人对他人和对亲人的不同表现,论 证“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的观点。
第三部分(13-17):剖析优雅风度,指出一 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第四部分(18):总结全文,点明我们必须以 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合作探究
第1段有什么作用?
直接引入论题——教养,用递进复句 强调,“良好的教养”的养成更主要的是“ 得之于自身”,为下文的论述张本。
合作探究
第③自然段中,作者说“我不敢贸然提供有 关教养的‘处方’”,又说“倒是愿意就某 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是否矛盾?你是 如何理解的?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 )第8课 《论教 养》(3 3张)- 精品教 学课件p pt
课堂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典范(diǎn) 自吹自擂(léi)
恪守(gè) 箴言(jiān)
B.涵养(hán) 矫揉造作(jiǎo)
允诺(yǔn) 妨碍(ài)
C.愚蠢(chǔn) 絮絮叨叨(dāo)
检查预习
字音字形
涵养(hán)
恪守(kè)
汲取(jí)
箴言(zhēn) 尴尬(gān gà) 雷霆(tíng)
彬彬有礼(bīn) 矫揉造作(jiǎo)
检查预习
词语释义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恪守】严格遵守。 【箴言】劝诫的话。 【彬彬(bīn)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憎恨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8 论教养课件 新人教版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8 论教养课件 新人教版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新统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论教养》优质ppt教学课件

新统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论教养》优质ppt教学课件

问题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问题探究
2.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文章开门见山的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然后对众多的事例进行比较、分析, 自然而然的得出自己的结论,强调了优雅的风度就是有教养的重要表现。
问题探究
3.作者用四个“假如”是要证明什么? 作者用四个“假如”谈“无教养”的例子,然后通过“无教养”的例子, 从反面论证什么是“有教养”。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导入新课
教养是人类自我精神与品质的升华,它体现出一个人的涵养与格调。举手 投足,言谈与表现,每一处都会折射出自身的文明。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 着苏联学者利哈乔夫来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作者简介
利哈乔夫(1906—1999),全名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苏联学者,作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 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6- 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 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 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课后思考
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我的课堂反思
学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感悟和收获,请 你记录下来吧!
1.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名人名言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 梯。”同学们,书海浩瀚无边,而我们 的时间十分有限,今后我们应该多读书, 读好书,与好书相伴。Fra bibliotek教师寄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