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开展管理评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续(chíxù)改进之二
如何更加有效(yǒuxiào)地开展管理评审管理评审(pínɡ shěn)是企业最高管理者亲自(qīnzì)主持、实施(shíshī)的一项自我诊断活动。
按照国际标准规定,凡是建立管理体系的企业,必须进行内审和管理评审。
这是体系管理与传统管理的重要区别,也是企业实施现代管理思想的具体措施。
但有些企业领导对管理评审的认识存在误区,评审效果并不理想。
笔者对此发表看法,渴望引起广大获证组织更加的积极的思考。
一、获证企业管理评审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中心的审核实践,获证组织管理评审存在的问题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方面:
1.概念不清,管理评审走过场
把管理评审当成研究管理工作的一般会议,或借助调度会、厂务会、总经理会等机会,一并研究管理体系的运行问题,然后令人编写管理评审资料,以应付审核认证。
导致这种做法的原因,是企业领导没有弄清管评的真正含义,混淆了评审活动与研究工作的概念。
2.内容不对,管理评审流于形式
把管理评审当成内审活动的总结,企业最高管理者先听取内审组长汇报,而后由内审组长根据领导要求,编制管理评审的全部资料。
或者把管理评审与内审的末次会议合二为一,在内审末次会议上完成管理评审的全部工作。
导致这种做法的原因,是企业领导没有搞清内
审和管理评审的区别,认为两者是从不同层面检查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无需重复进行。
3.策划不当(bù dānɡ),管理评审达不到预期效果
标准(biāozhǔn)只规定“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cèhuà)的时间间隔评审管理体系”,并没有规定(guīdìng)具体的时间和频次。
有些企业先做管理评审,再安排内审活动,管理评审与近期内审情况脱钩,评审内容匮乏,无法(wúfǎ)触及实质性问题,最终达不到预期效果。
导致这种做法的原因,是评审时机不佳,评审信息(输入)不充分。
4.力度不够,管理评审与实际工作脱节
管理评审的结果(输出)应该是与持续改进有关的重大行政决策,包括资源保证的决定。
不少企业虽然能执行管理评审程序,但因害怕对认证审核带来不利影响,不能实事求地做出评审结论,或出现“议而不决,决而不做”的倾向。
久而久之,说一套、做一套,评审工作与实际工作脱节。
导致这种做法的原因,是领导决策不力,评审结论不可行,或在执行中走样。
二、正确认识管理评审作用
管理评审不是一般地工作检查,而是企业对管理体系实施自我监督、自我保证的有效手段。
以质量管理体系为例,获证企业不仅对产品质量把关(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对工作质量把关(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而且还要检查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8.2.2内部审核),检验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8.2.1顾客满意)。
而管理评审是站
在更高的层次,客观地评价以上这些监视和测量的结果,并从全局的角度做出决策,抓住关键部位,整改薄弱环节,落实持续改进。
由此出发,管理评审的主要作用,在于持续(chíxù)地保证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1.适宜性
适宜性要求企业所建立的管理体系必须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仅能与与日常的经营管理平稳接口,而且要体现自己的管理特点。
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方针目标,并通过组织实施取得相应的管理绩效。
当企业的规模、体制、产品、市场、设备、人员、作业等内外环境(huánjìng)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管理体系,使各项管理适应新的内外环境。
当企业通过管理体系运行,完成既定的方针目标时,要通过总结分析监视测量的结果,把成功的经验纳入管理规范,对遗留的问题实施改进措施,从而促进管理的良性、增量循环。
提高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把管理体系的运行自然融入企业(qǐyè)日常管理工作,有利于健全企业的自我完善机制,纠正管理的“两层皮”现象,从整体(zhěngtǐ)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2.充分性
充分性要求企业建立的管理体系不仅要覆盖认证范围内的全部活动,而且要确保这些活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体现体系的完善程度。
企业通过管理评审(pínɡ shěn),判断管理体系结构是否合理,过
程识别是否全面,管理程序是否健全,资源保证是否充足,是否具控制要求的能力。
获证企业须不断提高发现(fāxiàn)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确保管理体系充分性。
以质量管理体系为例,首先要确保过程识别充分,其次要明确每个过程管理责任、规定适宜的控制方法、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监视应达到的控制效果。
最后以合理的流程或结构,将所有过程连接起来,形成更加科学的管理体系。
3.有效性
有效性要求企业通过管理体系的运行,完成所设定的方针目标,实现满足顾客(相关方)要求的承诺、守法承诺和持续改进的承诺。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要收集顾客反馈的信息,并通过产品利润率、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质量成本等硬性指标的变化,佐证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环境管理体系评审,要收集外部相关方反馈的信息,并通过环境绩效的检查情况,佐证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评审前,要收集员工(yuángōng)反馈的信息,通过安全防范和管理绩效的具体情况,佐证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有效性是管理评审关注的重点,也是建立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
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即使不搞管理评审,也能领悟到管理体系是否有效。
而管理评审的真正作用,在于针对这三方面的存在的不足,做出重要决策,并通过管理决策的落实,完善(wánshàn)自己的管理体系。
三、妥善处理管理评审(pínɡ shěn)中的各种关系
1. 与内审活动(huó dòng)的关系
从PDCA循环(xúnhuán)角度看,内审属于检查阶段(C),是站在客观角度,系统地检查企业建立的管理体系,是否按照自己文件规定的要求正常运行。
而管理评审属于总结阶段(A),要把成功的经验规范化,并对遗留问题策划新的解决方案,以衔接下一轮循环的计划(P),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
内审通过纠正/预防措施,关闭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但解决不了管理体系本身出现的问题。
当企业管理体系规定出现问题(或不合理),或所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因资源供给不足无法实施的时候,只能通过管理评审解决。
2. 与日常(rìcháng)工作的关系
从PDCA循环(xúnhuán)角度看,管理体系的日常运行属于执行阶段(jiēduàn)(D),通常由一个管理推进部门(如质管办、贯标办等)归口负责。
该管理部门的工作,源于本循环周期的策划(P),并通过本周期的内审进行系统检查(C),通过管理评审的总结提高、促进持续
改进(D)。
按目前一般实践,该部门不但要管理体系文件、记录,组织内审活动,而且要协助管理者代表,为管理评审全过程提供技术支持。
归口部门应该主动配合管理评审工作,确保管理评审输入全面、准确。
最高管理者要通过归口部门掌握日常工作情况,并通过管理评审改进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的管理,循序渐进地提高管理水平。
3. 各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guān xì)
按照国际管理标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个管理体系(tǐxì)的4.6《管理评审》与质量管理体系5.6《管理评审》完全兼容,这样,无论手册是否将各管理体系综合在一起,都可以统一安排管理评审活动。
但应该注意的是各体系的输入信息要准确、全面,输出信息也要包括每个管理体系的内容。
四、探讨管理评审(pínɡ shěn)的方法
正常情况下,企业应每年进行一次管理评审,笔者认为,最好安排内审之后,并与上半年或年终总结结合起来进行。
当企业组织机构、产品结构、资源供应、市场布局等发生重大变化,或体系运行发生重大事故,需要调整管理体系时,应增加一次管理评审,以便做出重大决策。
1. 制定评审(pínɡ shěn)计划,确定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活动前,由管代或归口部门,根据最高管理者的意图、制定管理评审计划,说明评审时间、地点、目的、范围、方式及评审的具体要求,管理评审计划经最高管理者(修订)签发(qiānfā)后,
提前下发到相关部门(人员)。
参加部门(人员)应按要求做好准备,提供评审输入信息。
管代或归口部门按照管理状况、需要关注问题、改进建议分类,并汇总成书面材料,作为正式的管理评审输入。
2. 进行管理评审(pínɡ shěn),做出改进决议
管理评审由企业最高管理者主持,一般采取会议的形式。
评审应结合输入信息,实事求是地评价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找出不适宜的问题和不充分的原因,并针对关键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为企业最高管理者提供决策(juécè)支持。
最高管理者提出出明确的改进要求,并提供资源保证。
3. 确定改进输出,编制(biānzhì)评审报告
管代或归口部门根据领导决策和会议情况,编制管理评审报告,评审报告应包括评审目的、评审日期、评审内容、评审结论、参评人员和实施整改措施的具体要求和完成期限。
经最高管理者(修改)签发后,发放到相关部门(人员),并监督责任部门制定相关措施,予以落实。
4. 验证改进效果,总结(zǒngjié)管理经验
下次管理评审前,要按这次评审报告(bàogào)中的要求检查、验证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和效果,在总结经验的同时,归纳出不足,并把遗留问题纳入下一次管理评审的输入。
综上,管理评审应该是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从高视角、高层次对管理体系进行的全面诊断活动,它不仅为企业各职能部门提供了开启
慧、更新(gēngxīn)观念、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píngtái)”,而且为企业最高管理者整合管理资源,实施重大整改提供了的重要决策支持。
定期开展(kāizhǎn)管理评审,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贯标工作的“两张皮”现象,促进管理的良性循环,推动企业的管理创新,在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公信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内容总结
(1)持续改进之二
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是企业最高管理者亲自主持、实施的一项自我诊断活动
(2)但有些企业领导对管理评审的认识存在误区,评审效果并不理想(3)正确认识管理评审作用
管理评审不是一般地工作检查,而是企业对管理体系实施自我监
督、自我保证的有效手段
(4)最高管理者提出出明确的改进要求,并提供资源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