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建立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副食品供应和稳定物价的通知-哈行办发[2010]69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密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建立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副食品供应和稳定物
价的通知
正文:
---------------------------------------------------------------------------------------------------------------------------------------------------- 哈密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建立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副食品供应和稳定物价的通知
(哈行办发〔2010〕69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地区各有关部门(单位):
自今年以来,我国内地部分省市遭遇了干旱、地震、暴风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致使内地和疆内的蔬菜等主要副食品供应、生产销售、存储运输等环节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由于我地区设施农业基地建设进度较慢、蔬菜等副食品供应能力不足以及国内多个大企业、大集团陆续入驻哈密等因素的影响,促使市场消费及需求进一步扩大,造成蔬菜等主要副食品价格出现上涨现象。

2010年1-7月份,哈密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9%,位居全疆第九位。

1-7月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0.4%,其中:鲜菜上涨28%,水产品上涨11.4%,肉禽及其制品类上涨9.9%,粮食上涨6%,蛋类上涨2%,油脂类价格下降4%,上半年蔬菜价格平均涨幅为24.9%。

从目前主要副食品市场价格情况来看,我地区副食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秩序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市场价格监测信息网络系统不够健全,信息报送渠道不够畅通、内容单一,对市场交易量、批发价格、蔬菜来源及销售方面等情况账务程度不够,研究分析不够透彻;二是对副食品的产量、市场需求等数据收集不详;三是蔬菜生产水平和组织化程度较低,重要和大型企业在市场供应中作用发挥不明显,外销量远大于本地销售;四是市场流通环节不畅,中间环节成本过高,直接机制不健全;五是储备机制不够完善,市场有效供应未能得到及时保障。

针对副食品供应及价格调整,
地委、行署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的市场调整措施,平抑物价,稳定市场,受到了阶段性成效。

为维护副食品市场供需品衡和价格稳定,保障全地区各族人民群众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充分发挥政府在蔬菜供应、平抑市场价格、维护市场价格执行基本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就建设有效机制,切实保障副食品供应和稳定物价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强化“菜篮子”工程县(市)长负责制
各县(市)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保障副食品供应的组织领导,实行“菜篮子”工程县(市)长负责制,尽快建立县(市)“菜篮子”工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菜篮子”县(市)长负责制的考核评价体系。

要抓紧制定蔬菜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建立蔬菜储备制度,确保重要的耐储存蔬菜品种5-7天消费量的动态库存。

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要切实加强城市蔬菜批发和零售市场、网点的建设、服务与管理。

要尽快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支持企业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切实增强地区应季蔬菜的自给能力。

要统筹抓好肉、蛋、奶等“菜篮子”产品的生产供应工作,积极扩宽渠道、组织货源,做好粮食、肉类、蔬菜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储备、调运工作,保障市场供应和市场价格稳定。

哈密市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蔬菜批发和零售市场在保障居民消费中的重要作用,合理规划布局蔬菜批发、配送中心、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店,并在农贸市场设置农民自产自销免费摊位,鼓励菜农进场、进店直销。

同时,在市区合理划出为菜农开辟的销售点和为农民提供免费的销售点及特殊时段免费销售区域,既能方便市民,又可降低菜价。

地区发改委要重点整治农贸市场乱收摊位费和其它以各种不正当名义收费的行为,减轻经营者负担,为经营者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加大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工作力度
各县(市)人民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地委、行署关于平抑物价、保障副食品供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加快发展实施农业,加大对重点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蔬菜规模化生产水平和重要环节的应急供应能力,使蔬菜基地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地区农业局要协调督促企业蔬菜良种研发推广和蔬菜品种改良中心、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鼓励本地菜农在市场行情看好的情况下,加快育苗,及时采收上市蔬菜;鼓励推广增产、增收的高效种植模式,一地多用、一亩多收;加大对蔬菜品种的结构调整,加大发展快生菜、特色菜及其他优势品种。

哈密市人民政府负责,地区经贸委、工商局、供销社要疏通流通环节,吸引外地菜入哈,鼓励批发商调运外地蔬菜。

本地蔬菜保障本地市场的需求,适当控制蔬菜外销;要加快建立地产大路蔬菜直销点,减少流通环节,尽力满足普通居民的消费需求。

三、提高蔬菜产销的组织化程度,减少中间流通环节
各县(市)人民政府、地区经贸委、农业局、供销社等部门(单位)要积极推进蔬菜产销直接对接,
为菜农直销蔬菜提供良好环境,鼓励菜农进城卖菜。

要大力发展大型蔬菜直销市场,以减少中间环节,积极扶持各类蔬菜产销对接活动,引导产区和销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促进蔬菜合理有序流通。

要鼓励农民建立专业合作社,对市场信息进行较为充分的收集和处理,为种植决策提供相对可靠的依据,增强议价能力和市场风险承受能力,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充分发挥规模生产的优势。

要建立副食品提供保障体系,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副食品物流中心,设置蔬菜配送中心、检测中心、信息中心、储备中心,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平抑市场价格。

要进一步万事直供机制,在人群集中、人口密集的地方增设主副食品直销点。

四、切实落实和完善“绿色通道”政策
各县(市)人民政府,各级公安、交通、工商等部门要在全地区范围内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

同时,扩大“绿色通道”政策覆盖面,对符合标准的配送蔬菜等生鲜农产品的运输车辆,要通过发放特别通行证等措施,允许其24小时进城通行和便利停靠。

五、加强价格监测分析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力度
各县(市)人民政府、地区发改委要加强市场价格监测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在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超市设置主要副食品价格直报监测点,并建立电子信息动态显示系统,加强对蔬菜批发、销售市场的成交量、成交价、库存量和流向的监测,强化对蔬菜生产、市场和价格走势的分析及预警。

继续加强重点副食品价格的预警和应急监测工作,实施定时监测,准确掌握价格动态,提高价格分析能力,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突发性问题,并作出分析判断、发出预警预报。

要积极推进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主要蔬菜品种的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信息监测、预警和发布制度,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通过发布准确信息,积极引导蔬菜种植户、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和经营活动,稳定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市场预期。

六、加大市场价格的监督检查力度
地区发改委、工商局等部门加强对副食品价格和农产品流通环节价格行为的监管力度,积极开展专项检查、市场巡查,针对对欺行霸市、垄断菜价、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秩序、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恶意囤积、垄断货源、阻断流通渠道等价格违法行为,要联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

同时,要采取提醒、告诫、警示等手段,引导经营者合法行使自主定价权,遏制跟风涨价和不合理涨价。

要充分发挥媒体和群众的社会监督及“12358”价格举报电话作用,通过媒体及时发布准确的主流信息,正确引导生产、消费。

要通过标本兼治,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维护市场和价格的基本稳定。

七、抓好食品安全监管
地区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防疫站要对市场蔬菜、肉、奶等副食品开展食品安全检疫专项整治活动,从生产源头、流通、市场销售全程进行监督检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八、充分发挥好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各县(市)人民政府,地区经贸委、工商局、农业局、工商联等部门要组织成立蔬菜行业协会和餐饮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形成政府调控为主导、行业协会协调为辅助、检查和处罚为手段的综合市场监管机制。

二〇一〇年九月八日
——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