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知识点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词知识点汇总
一、动词的定义与分类。
1. 定义。
-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跑”表示一种动作,“爱”表示一种心理活动,“是”表示一种存在关系。
2. 分类。
- 按意义分类。
- 行为动词(实义动词):这类动词表示具体的动作行为。
如“看(kàn)”“写(xiě)”“吃(chī)”等。
它又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 及物动词:后面必须跟宾语才能使句子意思完整。
例如“我看书(wǒkàn sh ū)”,“看”这个动作作用于“书”这个对象。
- 不及物动词:本身意义完整,后面不需要接宾语。
如“他跑(tā pǎo)”,“跑”这个动作不需要涉及其他对象就能表达完整的意思。
- 系动词:主要用来连接主语和表语,表示主语的特征、状态等。
常见的系动词有“是(shì)”“像(xiàng)”“变得(biàn de)”等。
例如“他是学生(tāshì xué shēng)”,“是”连接了主语“他”和表语“学生”。
- 助动词:用来协助主要动词构成谓语,表示时态、语态、语气等语法意义。
在英语中,像“do/does/did”“will/shall”“have/has/had”等是助动词;在汉语中,像“能(néng)”“会(huì)”“要(yào)”等词有类似助动词的作用。
例如“我能唱歌(wǒnéng chàng gē)”,“能”协助“唱歌”表示能力。
- 情态动词:表示说话人的情感、态度或语气。
英语中的“can”“could”“may”“might”“must”等,汉语中的“应该(yīng gāi)”“必须(bì x
ū)”等属于情态动词。
例如“你应该努力学习(nǐ yīng gāi nǔlì xué
xí)”,“应该”表达一种劝告的语气。
- 按其在句中的功能分类。
- 谓语动词:在句子中充当谓语成分,是句子的核心部分。
例如“我吃饭(wǒchīfàn)”中的“吃”就是谓语动词。
- 非谓语动词(仅针对英语等语言):不能单独作谓语,而是在句子中充当其他成分,如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等。
英语中的非谓语动词形式有动词不定式(to do)、动名词(doing)和分词(现在分词doing和过去分词done)。
例如“To see is to believe(眼见为实)”,这里的“To see”作主语。
二、动词的时态(以英语为例)
1. 一般现在时。
- 构成。
- 对于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he/she/it等)时,动词一般要加 -s或 -es。
例如:He likes reading.(他喜欢阅读);对于其他人称(I/you/we/they等),动词用原形。
例如:I like reading.(我喜欢阅读)。
- 用法。
- 表示经常或习惯性的动作或状态。
例如:S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 every day.(她每天骑自行车上学);表示客观事实或普遍真理。
例如: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地球绕着太阳转)。
2. 一般过去时。
- 构成。
- 动词一般在词尾加 -ed(规则动词),例如:play - played;不规则动词有特殊的变化形式,如:go - went,see - saw等。
- 用法。
- 表示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例如:I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我昨天去了公园)。
3. 一般将来时。
- 构成。
- 常见的有两种形式:will+动词原形和be going to+动词原形。
例如:He will go to Beijing next week.(他下周将去北京);She is going to visit her grandparents this weekend.(她这个周末打算去看望她的祖父母)。
- 用法。
- 表示将来某个时间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4. 现在进行时。
- 构成。
- be动词(am/is/are)+动词的现在分词(动词原形+ -ing)。
例如:I am reading a book.(我正在读一本书)。
- 用法。
- 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5. 过去进行时。
- 构成。
- be动词(was/were)+动词的现在分词。
例如:He was reading when I came in.(当我进来的时候他正在读书)。
- 用法。
- 表示过去某个时刻或某段时间正在进行的动作。
6. 现在完成时。
- 构成。
- have/has+动词的过去分词。
例如: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我已经完成了我的家庭作业)。
- 用法。
- 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也可表示从过去某一时刻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动作或状态。
7. 过去完成时。
- 构成。
- had+动词的过去分词。
例如:When I got to the station, the train had already left.(当我到达车站的时候,火车已经离开了)。
- 用法。
- 表示在过去某个时间或动作之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动作,即“过去的过去”。
三、动词的语态(以英语为例)
1. 主动语态。
- 在主动语态中,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
例如:He wrote a letter.(他写了一封信),“他”是“写”这个动作的执行者。
2. 被动语态。
- 构成。
- be动词+动词的过去分词。
不同的时态有不同的be动词形式。
例如: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am/is/are+过去分词;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was/were+过去分词等。
例如:The letter was written by him.(这封信是他写的),“信”是动作“写”的承受者。
- 用法。
- 当我们不知道动作的执行者是谁,或者不需要强调动作的执行者,或者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时,使用被动语态。
例如:The window was broken last night.(窗户昨晚被打破了),这里不知道是谁打破的窗户,重点是窗户被打破这个事实。
四、动词的搭配。
1. 动词与介词的搭配。
- 在英语中,许多动词需要与特定的介词搭配使用才能表达准确的意义。
例如:look at(看……),listen to(听……),depend on(依靠……)等。
在汉语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如“对……负责(duì……fù zé)”“向……学习(xiàng……xué xí)”等。
2. 动词与副词的搭配。
- 动词与副词搭配可以改变动词的意义或表示动作的方式等。
例如:pick up(捡起),put away(放好),run fast(跑得快)等。
在汉语中“跑得快(pǎo de
kuài)”中的“快”是副词,修饰动词“跑”。
3. 动词与名词的搭配。
- 这种搭配是很常见的,不同的动词往往与特定的名词搭配。
例如:make a decision(做决定),have breakfast(吃早饭),play football(踢足球)等。
在汉语中“写文章(xiěwén zhāng)”“看书(kàn shū)”等也是动词与名词的搭配。
五、动词的变形(以英语为例)
1. 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一般现在时)
- 规则变化:一般在动词词尾加 -s,如like - likes;以s、x、ch、sh、o结尾的动词加 -es,如go - goes,watch - watches;以辅音字母 + y结尾的动词,把y变为i再加 -es,如study - studies。
2. 现在分词形式(进行时态)
- 规则变化:一般在动词原形后加 -ing,如read - reading;以不发音的e结尾的动词,去掉e再加 -ing,如write - writing;重读闭音节且末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的动词,双写这个辅音字母再加 -ing,如run - running。
3. 过去式和过去分词(一般过去时、完成时态等)
- 规则变化:一般在动词词尾加 -ed,如work - worked;不规则动词有特殊的变化形式,需要单独记忆,如eat - ate - eaten,go - went - gon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