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感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感想
第一篇: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感想
● 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感想
我的奥运情缘
奥运就在身边,奥运就在眼前。
现在的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因为我的经历告诉我:我的身上也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奥运情缘……
小的时候,当别的孩子被动画片所吸引时,而我却对电视机里那些跑跑跳跳的体育项目情有独衷,也许我的这份情有独衷是跟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竞争拼搏的精神有着深深的联系。
北京第一次申奥投票那一晚,对于我来说是一个不眠之夜,因为那一夜我是在紧张、焦虑和伤心总度过的。
不过北京第一次申奥的失败却告诉我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奥运会的举办权应该属于一个更为强大的中国!
亚特兰大、悉尼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加让我急切期盼中国能举办一次属于自己的、同时也属于世界的奥运会,直到2001年7月13日我的期盼成为了可能。
这一个夜晚同样也是一个不眠之夜,因为这一夜北京得到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的举办权,这一夜举国欢庆、这一夜无人能眠!
2008年的今天,当我真正实现了与奥运会的零距离接触,成为一名光荣的奥运会志愿者,我告诉我自己:要用微笑迎接四海宾朋,要用热情感染世界友人,要行动服务北京奥运!
现代化的城市建设、通畅的公共交通、彬彬有礼的北京市民、盛大的奥运会开幕式、有条不紊的赛事组织工作、志愿者甜美的微笑……北京带给世界、带给奥运的已经太多太多。
奥运会举办至今,让我自豪的事与物已经太多太多,现在我唯一能表达的就是:我骄傲我是一个中国人!
我也有属于我自己的一份奥运情缘!
志愿者:
2008年8月17日
第二篇: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感想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感想
8月8日晚8点,世人瞩目、举国期盼的北京奥运会在国家体育场拉开帷幕。
这是“一台气势恢弘的史诗般的杰作”,“具有很强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高度浓缩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奥运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独具匠心,体现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宏大的场面之中,蕴含着史诗的韵味,是一场以文明魅力为内容的视觉盛宴,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有网民说,从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四大发明,到书法、昆曲、京剧、国画,从海上丝绸之路到现代“星空”,以史为经,以璀璨的文化遗产为纬,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精华动人之处,几乎鲜有遗漏。
焰火组成的巨型“足印”,沿着北京古老的中轴线从永定门、天安门到国家体育场,象征了古老中国到现代中国的历史足迹,寓意深长。
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出色地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将和为贵、刚柔相济、天人合一等理念展示得非常巧妙,含蓄地表达了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的“中国之声”。
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把中国文化的和谐内涵艺术地告诉世界,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
奥运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空前成功,激发起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激励中华儿女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公文有约奋勇进取。
看到北京上空绚烂的焰火,看到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汇集到国家体育场,心中的自豪之情难以表达,升国旗的时候我流泪了。
第三篇:2008北京奥运会感想心得体会
“奥运举办之日,就是我中华腾飞之时!”一个世纪前,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曾这样预言。
百年梦想今日成真。
托举它的是古老中国的巨变、中华民族的复兴:今天的中国,已经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作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在重大问题的全球讨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从“鸟巢”“水立方”等体育场馆如期竣工,到“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的顺利举行;从当初申奥报告表示“北京有条件、有能力举办奥运会”,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承诺“中国要确保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体育盛会”,人们期待着生气勃勃的发展中东方大国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最新诠释。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举办北京奥运会,让人惊叹历史如此巧合又意味深长。
正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深厚的物质基础,让我们有能力举办奥运会;也正是由于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使我们在申奥失利之时,继续“坚定不移走向世界”,最终取得奥运会的举办权。
可以说,奥运的申办、筹办、举办,见证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辉煌历程,记录了一个古老的民族融入浩荡世界潮流的坚实足迹。
举办奥运会,给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难得机遇:通过奥运会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让奥运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加快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国家和社会进一步改革开放,展示中国开放、透明、负责的形象……
在这个意义上,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发展史上的新界标,成为我们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融入国际社会的新起点。
第四篇:志愿服务感想
短暂而美好的寒假就这样过去了,我利用这个假期的时间做了很多事情,打工、看望长辈、会朋友……过得非常开心而又充实。
当然,还有简单的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不论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从其创立之初就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正因为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才在世界上形成了规模效应,成为促进社会文明、提高整体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健康运转、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载体,也许这也是我们学校倡导大家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的原因吧。
志愿服务的发展程度也越来越成为判断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
对于志愿服务,总会让人联想到孤儿院敬老院什么的,这也许太狭隘了,也过于形式化和流于表面。
我倒觉得无论做什么,事无大小,只要用心去做就好。
温暖别人亦或去美化环境,都是有意义的。
现如今的大学风气,社会化越来越严重。
道德标准日趋降低,人际情感逐渐淡薄。
社会的不良习气仿佛轻而易举的占领校园。
以往大家眼中活力四射的校园变成了人情冷漠的温床。
为什么会这样?也许是社会越来越强调个人能力,让大家疲于奔忙,越来越独立,缺少了关注别人的意愿吧。
挣钱、取得各种头衔、扩大无谓的人际交往,渐渐成为每个人标榜自己的工具。
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大家都在做,渐渐麻木在奔忙中。
要做的事越来越多,注意力分散,对精神层面的关注必然日趋减少。
疲惫的不良心态使很多人越来越懒惰,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甚至抽不出时间完整的看完一本书。
是该找个机会思考和平衡这种冷漠的心态了吧,是吗?
是的,社区的志愿服务就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一个集体活动的意义绝对不限于活动本身。
我觉得它给了我一些思考的空间。
得到体验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
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从小学起我就开始参加,但是这次却做得异常舒心。
一整个学期的奔忙,在假期平衡了心态,让我感觉很好。
活动是贯穿整个假期的,有安全例行教育,也有后来的义务劳动和关爱老人的活动。
和很多小孩在一起。
我们一起清洁楼道杂物,擦干净楼道扶手方便老人扶握;阳光好的天气,在楼下陪老太太聊聊学校里的事儿和自己的打工经历,择菜,帮老头读报纸等等,时间过得缓慢而舒心。
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感。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参与志愿活动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帮助他人、传播爱心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丰富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感悟。
或许我不能每时每刻帮助他人,但只要时刻心存善念,在别人需要帮助之时伸出援助之手,哪怕是在车上让一个座位,哪怕是一个善意的微笑,也会传递出友善的暖意。
尽管志愿者服务已经过去了,但志愿者服务的精神与理念我会一直坚持和传播下去。
第五篇:志愿服务感想
我是经济管理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参加心欣社的志愿活动已经
两年了,志愿者活动是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社会风气,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
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全社会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范。
这是当代大学生的行动指南,是当代青年志愿者肩负的使命,也是我们学习“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大学阶段,是我们人生的重要里程碑,我们不仅应该努力学习书本知识,更应投身社会实践,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不断的提高自我,锻炼自我。
从社会需要上来讲,社会需要我们的奉献,需要友爱,这也是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应具备的起码素质。
为人民服务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更应该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道德观念,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尤其要有清醒的认识,本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宗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坚定信念,开拓进取,发奋成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心欣社这个志愿者服务平台,我的眼界变得更加开阔,心灵变得更加清纯透彻,对奉献过程中得到的快乐感受也更加深刻。
正如志愿者服务口号“助人助己,乐人乐己”,服务了别人快乐了自己,即使累也是值得的。
在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里,我学习到了很多,感受到了很多,领悟到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
作为志愿者我们不过是在尽一份自己的真心,如果你有着水一般玲珑剔透又充满灵性的灵魂,就让周围的一切都因你的光彩而变得美丽。
也许他人会认为,我们所要完成的工作是很简单的,但是简单中的学问却真的不少。
心欣社志愿者组织与社区建立了长期“包户服务”,经常都有组织成员进社区服务。
我们所要做的不过是为他们打扫房间,清洁家具;和老人聊聊天,慰问老人,表示关怀,还有听老一辈讲故事等。
这些工作在每一个人看来都是极其容易的,起初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过在工作久了后,我便有了不同的想法。
因为看似简单的事情,要做好,却是不那么简单的。
志愿者当以爱心为前提。
服务社会,帮助他人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发自内心,要用真心去关爱需要帮助的人,哪怕是一句温馨的话
语,一个关爱的手势,都能给予人温暖的感觉,因为爱心最具魅力。
志愿服务是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一种方式,是传递爱心、播种文明的过程。
对被服务对象而言,它是感受社会关怀、获得社会认同的一次机会。
对社会而言,它是提升社会文明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的一块基石。
从志愿者的服务工作中,我学到了许多人生的经验。
志愿活动不仅让我自身得到锻炼,也得到很多的快乐与心灵的满足,这一切都是宝贵的财富,是书本上学习不到的。
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我体会到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个人的积极性。
只要积极地投入、热情地参与、耐心地引导、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明,即使再棘手的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
我们互学习,互努力,共付出,共奉献,原本没有的经验,现在都已装得满满的。
所以我觉得志愿者不止是奉献者,也是受益者。
工作锻炼了我们的思维,更磨练我们的意志。
使我们更有能力,去实现人生的价值,从而回报于社会。
作为一个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时,也是自助。
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时,志愿者也可以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关爱他人,也更深刻地领会到生命的意义。
而且,志愿者的活动,也为我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参与志愿活动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帮助他人、传播爱心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我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丰富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感悟,让灵魂在奉献中不断升华。
或许我不能像雷锋一样每时每刻帮助他人,但我想我只要心存一颗热心,在别人需要帮助之时伸出援助之手,哪怕是在车上让一个座位,哪怕是一个善意的微笑,别人也会感到你的关心。
尽管志愿者服务已经过去,但志愿者服务的精神与理念却是永存我心中,让志愿者服务成为自己发自内心的行为,从身边做起,为他人,为社会,也是为自己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