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装袋
集装袋Flexible freight container简称:FIBC
吨袋(也称集装袋/太空包/柔性集装箱/吨包/吨包袋/太空袋/子母袋):是一种柔性运输包装容器。
具有防潮、防尘、耐辐射、牢固安全的优点,而且在结构上具有足够的强度。
由于集装袋装卸、搬运都很方便,装卸效率明显提高,近年来发展很快。
集装袋一般多用聚丙烯、聚乙烯等聚酯纤维纺织而成。
可广泛用于化工、建材、塑料、矿产品等各类粉状、粒状、块状物品的包装,是仓储、运输等行业的理想用品。
具体特点如下:
集装袋是一种柔性运输包装容器,广泛用于食品、粮谷、医药、化工、矿产品等粉状、颗粒、块状物品的运输包装,发达的国家普遍使用集装袋做为运输、仓储的包装产品。
又称柔性集装袋、吨装袋、太空袋等,英文翻译多种,FIBC,是集装单元器具的一种,配以起重机或叉车,就可以实现集装单元化运输,它适用于装运大宗散状粉粒状物料。
集装袋标准
中国的集装袋标准:现在执行的是GB/T10454-2000,这是在老标准GB/T104 54-1989上修改而成。
集装袋的发展
目前,我国塑编的集装袋主要出口日本、韩国,并正在大力开发中东、非洲、美国和欧洲的市场。
因生产石油和水泥,中东地区对集装袋产品的需求很大;非洲地区,几乎其所有的国营石油企业都以发展塑料编织制品为主,对集装袋的需求量也很大。
非洲对中国集装袋的质量和档次都能接受,因此,在非洲打开市场,也没有大的问题。
美国和欧洲对集装袋的质量要求很高,中国的集装袋目前还达不到他们的要求。
集装袋的质量好、坏,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国际市场上对集装袋产品都有各自的严格标准。
标准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日本注重细节,澳大利亚注重形式,欧共体标准注重产品性能技术指标,简明扼要。
美国和欧洲对集装袋在抗紫外线、抗老化、安全系数等方面,都有其严格的要求。
“安全系数”是产品最大承受能力与额定设计荷载之间的比值。
主要看,集装袋装上数倍的内容物,反复提升,内容物和袋体是否有异常情况,连接处是否破损。
国内外同类标准中,安全系数的设置一般为5-6倍。
五倍安全系数的集装袋产品能够安全使用的时间更长。
如果增加了抗紫外线助剂,集装袋应用范围更广,有更强的竞争力,这是不争的事实。
吊带在与袋体连接时,有顶吊、底吊、侧吊等多种形式,并通过缝线连`接,所以缝线也相当重要。
只凭吊带的高强度,基布和缝线达不到一定强度,也不能确保集装袋整体的高性能。
集装袋主要装的是块状、粒状或粉状物品,内容物的物理密度和松散程度对整体结果的影响也有明显不同。
对于集装袋性能判定的依据,要尽可能用接近客户所要装载的产品做试验,这就是标准中所写的“试验专用的标准填充料”,尽可能地使技术标准来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
一般来说,通过提吊试验的集装袋是不会出问题的。
如果在港口、铁路、卡车吊装时,袋子真的掉下来,只有两种情况:一是操作有误,二是该类集装袋未能通过提吊试验。
凡能达到5倍以上安全系数的集装袋,四个吊环中的两个或两个吊环中的一个必然有额定荷载两倍半以上的拉力性能,那怕两根吊带断开,集装袋整体也不会有问题。
集装袋产品应用面很广,特别是包装散装的水泥、粮食、化工原料、饲料、淀粉、矿物等粉、粒状物体,甚至于电石之类的危险品,装卸、运输、贮存,都非常方便。
目前,集装袋产品正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特别是一吨装、托盘形式(一只托盘装一个集装袋,或装四个)的集装袋,更加受人欢迎。
国内包装行业的标准化落后于包装业的发展。
有些标准的制定与产品生产实际不符,内容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的水平。
例如,《集装袋》标准是运输部门制定的、《水泥袋》标准是建材部门制定的、《土工布》标准是纺织部门制定的、《编织袋》标准是塑料部门制定的等等。
由于缺乏产品使用的针对性与行业之间利益的充分考虑,还没有一个统一、有效、利益兼顾的标准。
吊带在与袋体连接时,有顶吊、底吊、侧吊等多种形式,并通过缝线连`接,所以缝线也相当重要。
只凭吊带的高强度,基布和缝线达不到一定强度,也不能确保集装袋整体的高性能。
集装袋主要装的是块状、粒状或粉状物品,内容物的物理密度和松散程度对整体结果的影响也有明显不同。
对于集装袋性能判定的依据,要尽可能用接近客户所要装载的产品做试验,这就是标准中所写的“试验专用的标准填充料”,尽可能地使技术标准来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
凡能达到5倍以上安全系数的集装袋,四个吊环中的两个或两个吊环中的一个必然有额定荷载两倍半以上的拉力性能,那怕两根吊带断开,集装袋整体也不会有问题。
电石是一种遇温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对包装的要求很高。
有一种多层复合材料制成的集装袋,可包装电石之类的危险品。
容量为一吨,袋体由外、中、内三层组成,外袋为复膜塑编,内袋为聚乙烯膜,中间有四至五层适应电石之类包装的特殊复合材料组成。
这种集装袋有较好的密封性,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成本,与传统的铁桶包装相比,降低了运输成本10%以上,粉末的损失仅十分之一,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集装袋在我国的使用范围正在扩大,特殊用途的如电石、矿物品等集装袋的出口也在增加。
因此,集装袋产品的市场需求潜力很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集装袋在装卸运输作业中的注意事项
1、在吊装作业中不要站立在集装袋的下面。
2、请将吊勾挂在吊带或吊绳的中央部位,不要斜吊,单面吊或斜拉吊集装袋。
3、作业中不要与其它物品摩擦,勾挂或碰撞集装袋。
4、不要将吊带向外侧反向拉扯。
5、集装袋使用叉车作业时,请不要使叉子接触或扎到袋体,防止扎破集装袋。
6、在车间搬运时,尽量使用托盘,避免用吊勾着集装袋,一面晃动一面搬运。
7、在装货,卸货和堆放时都要保持集装袋直立。
8、不要将集装袋直立。
9、不要将集装袋在地上或混凝土上拖行。
10、不得已在室外保管时,集装袋应放在货架上,并一定要用不透明棚布严实地盖好集装袋。
11、使用后,用纸或不透明棚布将集装袋包好,存入在通风处。
集装袋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集装袋设计要严格执行GB/T10454-2000国家标准。
集装袋作为出口
包装,要保证出口货物在装卸、运输和保管过程中有效地保护装载物品,
安全完好地将货物运至目的地。
因此,集装袋设计必须满足四大要点,
即安全性、保管性、使用性、密封性。
1.安全性
主要指集装袋的强度。
在设计时要考虑包装容积、盛载物重量和包
装单位个数,还要考虑运输距离的远近和搬运次数的多少,采用何种运
输工具和运输方法。
在GB/T10454-2000集装袋国家标准中,严格规定了
集装袋基布和吊带技术指标要求,从安全角度出发,明确了集装袋结构
全部为底吊结构。
安全系数必须达到1.6。
2.保管性
应根据用户的使用条件,合理的选用材料,合理的配比。
塑料制品
在阳光暴晒下的抗老化能力是目前比较关注的问题,也是集装袋在实际
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在生产过程中注意抗紫剂的使用以及材料
的选择。
3.使用性
在设计集装袋时,要充分考虑客户使用集装袋的具体方式和方法,如
提吊、运输方式、装载物料性能等。
另外还要考虑是否为食品包装,要考虑对所包食品无毒、无害。
4.密封性
包装物料不同,密封要求不同。
如粉料或有毒物品、怕受污染的物品
对密封性能要求非常严格,容易受潮或霉变的物料对气密性也有特殊的要求。
所以在设计集装袋时,注意考虑基布覆膜工艺和缝制工艺对密封性的影响。
集装袋标准GB/T10454-2000
集装袋标准现在沿用新的标准,新标准(G13/T10454-2000)是在老标准(GB/T10454-1989)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13/T10454-2000代替GB/T10454-1989
集装袋Flexible freight container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集装袋的分类结构、技术要求及检验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容积在((0.5^-2.3)m3之间、载重在(500-3000)kg之间的集装袋。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828-19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4122.1-1996包装术语基础
GB/T17448-1998集装袋运输包装尺寸系列
3结构、分类和代号
3.1集装袋结构及各部分名称见图1
3.2集装袋分类和代号见表1
3.2.1箱形
方形袋体,只可打开上盖。
3.2.2半敞形
方形袋体,除上盖以外,另有一个侧面可以敞开。
3.2.3全敞形
方形袋体,整个袋体可以平摊成一个平面。
4技术要求
4.1尺寸
4.1.1圆形集装袋尺寸系列见表2
4.1.2方形集装袋尺寸系列见表3
4.1.3尺寸公差
圆形集装袋尺寸公差:直径为士200,高为士3000
方形集装袋尺寸公差:边长为士20o,高为士30o0
4.2基布、吊带的技术要求
4.2.1基布的物理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
4.2.2基布裁剪应无散丝。
4.2.3吊带、吊绳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必须符合表5的规定。
式中:F—抗拉强度,N/根;
W—最大载重量,N;
n—吊带(吊绳)根数;环形连接时为2n;
6一一安全系数。
4.3结构技术要求
4.3.1腰箍强度应达到基布强度二倍以上。
4.3.2腰箍必须缝在吊带外部,以增加吊带受力强度。
4.3.3有边缝的袋体,必须缝制在任一吊带下,以增加边缝强度。
4.4缝制技术要求
4.4.1边缝的抗拉强度,必须达到基布强度的67%以上。
4.4.2底缝的抗拉强度,必须达到基布强度的42%以上。
4.4.3缝制要求平直,无脱针断线,无浮线、吊针,起针和落针处回针不少于三针,吊带长度要等量,搭
缝处要均匀、平直。
4.4.4集装袋要求平直挺括,不得有明显缺经少纬,不得有明显疵点,表面不允许有明显污迹,袋体印
刷图案清晰,位置准确。
5试验
5.1试验环境条件
试验在温度为((20士2)'C,相对湿度为((65士5)%的状态下进行,除另有规定外,试片应在试验前一
小时就放在上述条件下。
5.2取样要求
从制造集装袋的基材或在袋体上选取试料。
如发生争议,以后一种方法为准。
5.3试验方法
5.3.1尺寸测量
在基布不拉伸的状态下,将集装袋摊平,圆形集装袋测量两个不同部位的直径并取平均值,然后再
根据折径换算成所需要的直径。
方形集装袋测量两个相邻侧面的上边和下边,求其边长平均
值。
集装袋
的高度是测量袋主体的上底至下底的两个不同部位的高度,并求其平均值。
5.3.2基布测试
5.3.2.1试样的制备
从试样的纵、横向上取宽60mm,长300mm的试片各5片(见图2),每片试片再精确到50mm宽,
如遇到最后一根丝超过半根则保留,否则应除去。
5.3-2.2抗拉强度及伸长试验
在试片中心划上100mm的标线(见图2),在标线外各约25mm的位置装在抗拉试验机的夹具上,
以约200mm/min的速度拉伸,直到试片断裂为止,测出此时的最大负荷和这时的标线间距,伸长率可
根据式(2)计算。
式中:L—表示最大负荷时的标线间距,mm
5.3.2.3耐寒性试验
从材料的纵、横方向上取宽20mm,长100mm的试片各2片,把该片放在一35℃的恒温箱内2h
以上,将试片拿出对着长度方向对折成1800,查看基布材料有无损伤、裂痕及其他异常情况。
5.3-2.4耐热性试验
从试料的纵、横方向上取宽20mm,长30mm的试片各2片。
将其表面重叠起来,在上面施加9.8N的负荷,放人80℃的烘箱内1h,取出后立即将2块重叠试
片分开,检查表面有无粘着、裂痕等其他异常情况。
5.3.3吊带、吊绳测试方法
5.33.1取样方法
在集装袋吊环处截取适当长度的吊带试样,吊带试样至少为两块。
5.3-3.2伸长试验
将试样装在抗拉试验机上,施加196N的涨紧负荷后,划出200mm间距的标线,以约100mm/min
的速度拉伸,当负荷达到抗拉强度F的30%时,测出标线的间距。
伸长率可根据式(3)计算。
式中:L-表示负荷达到抗拉强度F的30%时的标线间距,mm o
5.3-3.3抗拉强度试验
将试样装在夹具间距为220mm的抗拉试验机的夹具上,以约100mm/min的速度拉伸,测出断裂
时的抗拉强度。
5.3.4连接部测试方法
5.3-4.1取样方法
从缝制试样上取缝向宽60mm、垂直缝向长300mm、耳部宽25mm的试片5块(在剪取耳部及试
片中央部分时,要注意不可切断缝线,也不可出现伤痕),再精确到50mm宽,如遇到最后一根超过半根
则保留,否则应除去(见图3)
5.3-4.2抗拉强度测试
将试片装在夹具上,夹具上的距离为200mm,拉伸速度为200mm/min,测出断裂时的抗拉强度。
5.3.5整袋测试方法
5.35.1周期性提吊试验
将内容物均匀地填入集装袋至满负荷,挂上相当于最大载荷两倍的负荷,有限期用袋做七十次,一
次性用袋做三十次,反复提升。
集装袋是否合格,主要看内容物和袋体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
连接部是否
破损,没有即表示通过此项试验。
5.3.5.2垂直跌落试验
将满负荷集装袋,用起吊设备使之吊起,袋底离开地面0.8m以上,然后向坚硬平整的地面一次垂
直落下,如果内容物无溢出,集装袋袋体无破损情况,即表示通过此项试验。
5.3.5.3加压试验
把满负荷集装袋放在加压机上进行加压试验,加压机所加的压力为集装袋满载重量的四倍,或者采
用静载方法,即四层满载袋的自重,加压时间为八小时以上,在此试验中内容物不溢出和袋体无破损情
况,即表示集装袋通过此项试验。
5.3-5.4倾倒试验
把满负荷的集装袋堆叠起来,高度为三层,然后用绳索扣住顶袋并将其拉倒,再观察其性能,在此试
验中集装袋不发生基布和缝线部位的破损情况以及其他异常情况,即表示集装袋通过此项试验。
5.3.55正位试验
使满负荷集装袋旁侧横卧在地,用起吊设备挂上集装袋的一个或两个吊耳(如果有四个吊耳),至少
以0.1m/s的速度吊提到直立位置,并使之充分离地。
在此项试验中,集装袋的袋体以及袋体和吊带的
缝接部分不发生异常情况即表示集装袋通过此项试验。
5.3-5.6撕裂传播试验
把满负荷的集装袋直立在地面,在袋的侧面偏下任意部位以45”通过集装袋主轴划一长为100mm
的切口,然后将此吊袋吊离地面,保持五分钟以上再降至地面,切裂伤口长度的传播不超过250o,即表
示集装袋通过此项试验。
6检验规则
集装袋检验分为出)‘检验和型式检验。
6.1出厂检验
本标准第4章均为出厂检验项目。
6.2型式检验
6.2.1本标准第4章和第5.3.5项均为型式检验项目。
6.2.2型式检验的条件
有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的生产试制定性鉴定;
b)产品停产三个月,恢复生产时;
c)正式生产后,原材料或工艺技术有较大变动时;
d)正常生产,每半年进行一次;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6.3抽样和判定方法
6.3.1批量的确定:生产厂以每月产量为一批,用户可按定货数量确定。
6.3.2检查水平的确定:按特殊检查水平S-2确定。
6.3.3检查的严格度: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6.3.4合格质量水平的确定:强度检测项目AQL6.5;外观检测项目AQL150
7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7.1产品标志
每只成品集装袋主侧面上应印刷有下列标志:
a)产品名称;
b)商标;
c)产品型号;
d)制造厂名;
e)制造日期;
f)产品有效期。
7.2包装标志
7.2.1集装袋的包装方式和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
7.2.2集装袋成品的包装中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7.2.3集装袋运输和储存应避免受到雨淋、曝晒、受潮和污染。
7.2.4集装袋应仓库储存,仓库应通风良好。
吨袋性能参数
适用型式:重复使用型/一次性使用型
形状:正方型/长方型/
提吊方式:顶吊/侧吊/底吊
入料口:有进料口/无进料口(大开口/防水盖布)
出料口:有出料口/无出料口
原材料:聚丙烯(PP)
载重量:0.3吨-2吨
集装袋(吨袋)拉丝检测标准
1.每丝密度必须>0.42N/tex,低于0,42N/tes视不合格。
2.伸长率、断裂伸长率15%-25%,超过25%为不合格。
3.宽度、经丝:±0.01mm,纬丝:±0.1mm
集装袋标准
频道:包装印刷发布时间:2008-06-18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集装袋的分类结构、技术要求和检验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容积在(0.5
-2.3)m#之间、载重在(500~3000)kg之间的集装袋。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828-19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4122.1-1996包装术语基础GB/T17488-1998集装袋运输包装尺寸系列。
3结构、分类和代号3.1集装袋结构及各部分名称见图1。
3.2集装袋分类和代号见表1。
3.2.1箱形方形袋体,只可打开上盖。
3.2.2半敞形方形袋体,除上盖以外,另有一个侧面可以敞开。
3.2.3全敞形方形袋体,整个袋体可以平滩成一个平面。
4技术要求4.1尺寸4.1.1圆形集装袋尺寸系列见表2。
4.1.2方形集装袋尺寸。
4.1.3尺寸公差圆形集装袋尺寸公差:直径为±2%,高为±3%。
方形集装袋尺寸公差:边长为±2%,高为±3%。
4.2基布、吊带的技术要求4.2.1基布的物理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
4.2.2基布的裁剪应无散丝4.2.3吊带、吊绳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必须符合表5的规定。
式中:F——抗拉强度,N/根W——最大载重量,N;N——吊带(吊绳)根数;环形连接时为2n;Б——安全系数4.3结构技术要求4.3.1腰箍强度应达到基布强度二倍以上。
4.3.2腰箍必须缝在吊带外部,以增强吊带受力强度。
4.3.3有边缝的袋体,必须缝制在任一吊带下,以增强边缝强度。
4.4缝制技术要求4.4.1边缝的抗拉强度,必须达到基布强度的67%以上。
4.4.2底缝的抗拉强度,必须达到基布强度的42%以上。
4.4.3缝制要求平直,无脱针断线,无浮线、吊针,起针和落针处回针不少于三针,吊带长度要等量,搭缝处要均匀、平直。
4.4.4集装袋要求平直挺括,不得有明显缺经少纬,不得有明显疵点,表面不允许有明显污迹,袋体印刷图案清晰,位置准确。
5试验5.1试验环境条件试验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5)%状态下进行,除另有规定外,试片应在试验前一小时就放在上述条件下。
5.2取样要求从制造集装袋的基材或在袋体上选取试料。
如发生争议,以一种方法为准。
5.3试验方法5.3.1尺寸测量在基布不拉伸的状态下,将集装袋摊平,圆形集装袋测量两个不同部位的直径并取平均值,然后再根据折径换算成所需要的直径。
方形集装袋测量两个相邻侧面的上边和下边,求其边长平均值。
集装袋的高度是测量袋的主体的上底至下底的两个不同部位的高度,并求其平均值。
5.3.2基布测试5.3.2.1试样的制备从试样的纵、横向上取宽60mm、长300mm的试片各5片(见图2),每片试片再精确到50mm宽,如遇到最后一根丝超过半根则保留,否则应除去。
5.3.2.2抗拉强度及伸长试验在试片中心划上100mm的标线(见图2),在标线外各约25mm的位置在抗拉试验机的夹具上,以约200mm/min的速度拉伸,直到试片断裂为止,测出此时的最大负荷和这时的标线间距,伸长率可根据(2)计算。
伸长率δ(%)=×100(2)式中:L——表示最大负荷时的标线间距,mm。
5.3.2.3耐寒性试验从材料的纵、横方向上取宽20mm,长100mm的试片各两片。
把该片放在-35℃的恒温箱内2h以上,将试片拿出对着长度方向对折180°,查看基布材料有无损伤、裂痕及其他异常情况。
5.3.2.4耐热性试验从材料的纵、横方向上取宽20mm,长30mm的试片各两片。
将其表面重叠起来,在上面施加9、8N 的负荷,放入80℃的烘箱内1h,取出后立即将2块重叠试片分开,检查表面有无粘着、裂痕等其他异常情况。
5.3.3吊带、吊绳测试方法5.3.3.1取样方法在集装袋吊环处裁取适当长度的吊带试样,吊带试样至少为两块。
5.3.3.2伸长试验将试样装在抗拉试验机上,施加196N 的涨紧负荷后,划出200mm间距的标线,以约100mm/min的速度拉伸,当负荷达到抗拉强度F的30%时,测出标线的间距。
伸长率可根据式(3)计算。
伸长率δ(%)=×100(3)式中:L——表示负荷达到抗拉强度F的30%时的标线间距,mm。
5.3.3.3抗拉强度试验将试样装在夹具间距为220mm的抗拉试验机的夹具上,以约100mm/min的速度拉伸,测出断裂时的抗拉强度。
5.3.4连接部测试方法5.3.4.1取样方法从缝制试样上取缝向宽60mm、垂直缝向长300mm、耳部宽25mm的试片5块(在剪取耳部及试片中央部分时,要
注意不可切断缝线,也不可出现伤痕),再精确到50mm宽,如遇到最后一根超过半根则保留,否则应除去(见图3)。
5.3.4.2抗拉强度测试将试片装在夹具上,夹具上的距离为200mm,拉伸速度为200mm/min,测出断裂时的抗拉强度。
5.3.5整袋测试方法5.3.5.1周期性提吊试验将内容物均匀地填入集装袋至满负荷,挂上相当于最大载荷两倍的负荷,有限期用袋做七十次,一次性用袋做三十次,反复提升。
集装袋是否合格,主要看内容物和袋体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连接部是否破损,没有即表示通过此项试验。
5.3.5.2垂直跌落试验将满负荷集装袋用起吊设备使之吊起,袋底离开地面0.8m以上,然后向坚硬平整的地面一次垂直落下,如果内容物无溢出,集装袋袋体无破损情况,即表示通过此项试验。
5.3.5.3加压试验把满负荷集装袋放在加压机上进行加压试验,加压机所加的压力为集装袋满载重量的四倍,或者采用静载方法,即四层满载袋的自重,加压时间为八小时以上,在此试验中内容物不溢出和袋体无破损情况,则表示集装袋通过此项试验。
5.3.5.4倾倒试验把满负荷的集装袋堆叠起来,高度为三层,然后用绳索扣住顶袋并将其拉倒,再观察其性能,在此项试验中集装袋不发生基布和缝线部位的破损情况以及其他异常情况,即表示集装袋通过此项试验。
5.3.5.5正位试验使满负荷集装袋旁侧横卧在地,用起吊设备挂上集装袋的一个或两个吊耳(如果有四个吊耳),至少以0.1m/s的速度吊提到直立位置,并使之充分离地。
在此项试验中,集装袋的袋体以及袋体和吊带的缝接部分不发生异常情况,即表示集装袋通过此项试验。
5.3.5.6撕裂传播试验把满负荷的集装袋直立在地面,在袋的侧面偏下任意部位以45°通过集装袋主轴划一长为100mm的切口,然后将此吊袋吊离地面,保持五分钟以上再降至地面,切裂伤口长度的传播不超过25%,即表示集装袋通过此项试验。
6检验规则集装袋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1出厂检验本标准第4章均为出厂检验项目6.2型式检验6.2.1本标准第4章和第5.3.5项均为型式检验项目。
6.2.2型式检验的条件有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的生产试制定性鉴定;b)产品停产三个月,恢复生产时;c)正式生产后,原材料或工艺技术有较大变动时;d)正常生产,每半年进行一次;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6.3抽样和判定方法6.3.1批量的确定:生产厂以每月产量为一批,用户可按定货数量确定。
6.3.2检查水平的确定:按特殊检查水平S-2确定。
6.3.3检查的严格度:正确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6.3.4合格质量水平的确定:强度检测项目AQL6.5;外观检测项目AQL15。
7标志、包装、运输、储存7.1产品标志每只成品集装袋主侧面上应印刷有下列标志:a)产品名称;b)商标;c)产品型号;d)制造厂名;e)制造日期7.2包装标志7.2.1集装袋的包装方式和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
7.2.2集装袋成品的包装中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7.2.3集装袋运输和储存应避免受到雨淋、暴晒、受潮和污染。
7.2.4集装袋应仓库储存,仓库应通风良好。
附录A(标准的附录)集装袋型号的命名A1命名方式1—表示集装袋的容积,L;2—表示集装袋的最大负荷,1000kg;3—表示集装袋的基本形状。
注:各部分的形状见表1。
A2示例说明例1:1000—1—Y表示一种容积为1000L,最大载重能力为1000kg的圆形结构的集装袋。
例2:2500—2—F表示一种容积为2500L,最大载重能力为2000kg的圆形结构的集装袋例3:1500—1.5—F表示一种容积为1500L,最大载重能力为1500kg的圆形结构的集装袋。
附:GB9774-2002《水泥包装袋》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本修改单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2月5日批准,自2004年6月1日实施。
一、4.3条复膜塑编袋、复合袋将“复膜塑编袋是由——,所用的内衬纸必须是纸袋纸,成型袋(包括打孔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中技术要求——。
”修改为“复膜塑编袋是由——,所用内衬纸必须是纸袋纸,复膜塑编袋和纸塑复合袋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中技术要求——。
”将“表1复膜塑编袋、复合的物理性能”修改为“表1复膜塑编袋和纸塑复合袋的物理性能”。
二、 5.2适用温度将“a)纸袋:适用温度≤60℃和≤℃两种”修改为“a)纸袋:适用温度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