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分层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NGLISH ON CAMPUS2022年50期总第646期“沉浸式”理论在初中英语
分层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摘 要:在当前新课改不断深入背景下,促使教师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彰显学生的主体位置,充分尊重学生之间认知规律以及智力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性,保证可以实现因材施教,提升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阅读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分层阅读教学的模式,保证班级内学生们可以在自己能力范围去学习知识,促使自身的阅读鉴赏与解题能力显著提升,树立起良好的学习信心,“沉浸式”理论作为初中英语分层阅读教学中应用研究的全新课题,满足当前教育标准的要求,保证实现以生为本,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沉浸式理论;初中阶段;英语教学;分层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马卉琼,福建省邵武市实验中学。

在当前新课改不断深入背景下,对初中英语教学要求有了全方位的转变,需要让学生认识到语言学科的本质在于成为学生交流与思维的工具,保证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中掌握语言表达的规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语言运用能力显著提升。

英语作为初中阶段重点学习科目,但是因为母语的原因,学生们缺少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无法利用外语进行生活的沉浸交流。

并且学生的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性,因此在初中英语分层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落实“沉浸式”教学理念,为学生们构建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学生积极投入其中,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学习,逐渐形成良好的英语核心素养。

一、“沉浸式”理论相关概述
英语作为学生们的第二语言,是初中阶段重点学习科目。

但是当前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学生们缺少一个良好的全英文语言学习环境。

与汉语学习有着明显的不同,学生们每天都沉浸在母语的日常交流中,所以可以通过日常实践将语言交流内化成语言思维习惯。

因此,教师认识到了语言学习环境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们因为语言学习环境的限制,更加习惯于用中英文转换去学习英语知识,汉语式的英语学习问题比较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将会限制学生英语思维习惯的养成。

当前许多中考与高考测试题中要求学生们完成情景交际、看图写句子以及作文表达,所以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思维习惯,可以根据情景文字的提示写出对应的短文或者句子。

但是我国学生受语言环境的影响比较严重,无法利用语言思维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遇到这些问题后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影响最终的英语成绩。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语言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构建不同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可以沉浸在生活实践中,通过语言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背景下,教育部门提出了要创设条件运用英语开展教学,“沉浸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得到了教师们的认可。

因为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构建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可以更好地沉浸其中,实现对语言的灵活运用。

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下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外语语感与使用经验,内化自身外语
马卉琼
46
ENGLISH ON CAMPUS 2022年50期总第646期
语言能力。

因此“沉浸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
用,直接为学生们构建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这种全方位、潜意识的学习模式成了外语教育的必然需求。

所以,初中英语教师需要加强对沉浸式教学法的研究,认识到沉浸式教学法在分层阅读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与重要意义,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实现语言的灵活运用,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实现最终的英语教学目标。

二、“沉浸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分层阅读教学中的研究价值
英语分层阅读主要就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需要结合班级内学生们的认知规律以及英语基础,围绕着学生的需求开展教学,制订完善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合理的控制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手段,尊重学生的潜能以及学习方式存在的差异性,保证学生可以收获到更多的知识,产生不一样的学习感受。

除此之外,教师需要秉承着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促使学生个性发展。

而“沉浸式”理论可以促使初中英语阅读效率与质量显著提升,为学生营造一个沉浸状态的学习氛围,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其中,实现自主合作与探索,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彰显自身的主体作用,对学习产生浓厚的热情与兴趣。

除此之外,教师的言行将会感染学生,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掌握“沉浸式”探索方法,进而为自身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之间互动与合作的过程中,因此师生之间的心理状态以及主动参与程度将会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如果处在轻松且愉悦的教学氛围下,学生们将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教学效果也会显著提升。

由此可以看出,“沉浸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研究的关键在于调动师生之间交流,可以使学生在轻松且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实现对知识的深入探索。

在“沉浸式”教学理论下开展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直接起到了连接课内与课外教学的桥梁作用,保证课堂进入到可持续发展中,更好的彰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创新思维意识,全面提升英语核心素养。

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分层教学的具体要求,实现“沉浸式”学习,锻炼与培养学生的语言
感悟能力以及综合交际能力。

三、“沉浸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分层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为了验证“沉浸式”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我从去年开始选择自己所任教的班级进行实践。

下面,我将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一)实现科学分层,为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在初中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分层教学的主体在于学生,教师需要根据自身对学生的了解实现班级内学生科学合理的分层。

因为学生之前接受的教育、学习基础以及兴趣爱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为了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对学生们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着多元分层与动态分层的基本原则。

多元分层主要是结合班级内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态度、接受能力、学习基础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

而动态分层则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研究方法以及学习态度所发生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

所以,教师应当站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们成长,同时还需要实对学生的分层进行动态化的调整。

比如,在我教学的班级八(6)班,就根据学生们的各种客观因素实现分层教学,将学生们分为A、B、C三个层次,分别代表了优秀、基础以及差生。

A层次的学生们学习基础比较扎实,且英语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B层次学生对虽然对英语有一定学习兴趣,但是在遇到问题后容易产生挫败的心理,学习成绩无法显著提升。

最后C层次学生们的学习态度比较差,英语基础也比较薄弱,对英语缺少浓厚的学习兴趣。

不管怎样分层,结果应当对学生保密,以免打击学生自尊心,保证教学有效性显著提升。

(二)秉持因材施教原则,实现阅读任务分层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需要保证整个过程过程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教师能够秉承着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由浅至深,实现逐步细化,进而保证分层教学能够有效落实到“沉浸式”课堂中,主要方式如下:
1.阅读前教学任务分层。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全面把握好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认知规律明确对应的教学任务。

例如在仁爱版七年级上册Unit 2“Looking different”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A层学生们在课前搜集一些描述人物外貌特征以及身体部位的名称,一些重点话题片段或者完整的文章,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而B 层次学生根据教学的目标进行对阅读内容的总结与归纳,C 层次学生则预习文章的内容,在发现了一些无法理解的词汇后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的方式使其得到妥善的解决。

2.阅读中创设问题分层。

在“沉浸式”理论下开展初中英语分层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不同层次的阅读任务。

在一般情况下,阅读任务包括了
47
ENGLISH ON CAMPUS2022年50期总第646期
低、中、高三个层次,一些基础问题可以交给C层次学生们,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

对于提高类的题目可以交给B学生,促使学生灵活利用现有知识实现自主阅读。

最后综合类型的题目交给A层次学生,保证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更好的理解问题。

3.在阅读实战后实现训练分层。

在教师完成了阅读任务讲解后,为学生布置对应的练习内容,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练习。

而教师设置的习题需要具有一定层次性的针对性,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开展练习,实现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最佳状态。

比如,教师可以在日常引导的过程中整理阅读中词汇以及语法知识,将语段中细节性词汇删除,随后由B、C层次的学生们完成短文填空任务。

(三)从学生实际出发,实现教学内容分层
因为不同单元的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师生互动活动。

例如在仁爱版七年级下册教学Unit 5“Our school life”一课的过程中,主要是围绕着交通方式、日常活动频度开展教育。

首先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们一起去熟悉单词、短语以及日常用语等基础知识,如果学生无法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英语基础,将会限制学生阅读理解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其次,在面对着一些比较复杂的语法知识与重点句型时,除了激励大部分基本功比较扎实的学生去掌握,还需要鼓励学困生们运用规范化的语法知识完成写作任务或者口语交流活动。

最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有一些难点知识学习比较重要,但是这些知识点对初中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学生会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所以,教师需要秉承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与观念,通过科学化分层教学促使A层次的学生们更好的突破难题,而B层次学生则提出一些比较基础的要求,对于C层次学生只要求理解对应的基础知识即可,并不需要浪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

长期坚持如此,将会使初中英语分层阅读教学取得良好成果。

(四)加强分层练习,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为了提升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教师需要认识到练习对学习的重要作用,以免学生只是单纯的掌握理论知识,无法实现灵活运用。

在学生们理解阅读篇目的基本内容后,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基础知识,布置对应的随堂练习与课外作业。

例如教学仁爱版八年级上册Unit 2 “Keeping healthy”后,在A层次学生的过程中完成的作业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促使学生的阅读理解与语言感悟能力显著提升。

而在B、C层次学生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般或者比较容易的内容。

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收获到知识,逐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与热情。

在学生感受到成就感后,学习兴趣会显著提升,这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实现深层次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因此,通过分层练习对学生英语阅读鉴赏能力的提升有着一定积极影响,促使学生的语言表达与长信思维显著提升。

除此之外,在课堂分层教学结束后,教师还应当全面优化评价机制,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考核成绩进行全面的点评,适当的调整自身教学方案与策略,促使学生的阅读水平显著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促使教师转变自身教学理念,秉承着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实现分层教学,落实“沉浸式”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层,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英语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红艳.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性探究[J].考试周刊,2021(A4):67-69.
[2]丁政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策略的运用研究[J].校园英语,2021(49):137-138.
[3]杨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策略的运用[J].中学生英语,2021(44):59.
[4]艾兴,李苇.基于具身认知的沉浸式教学:理论架构、本质特征与应用探索[J].远程教育杂志,2021(5):55-65.
[5]刘露.浅析分层阅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1(30):77-78.
[6]严洁.指向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初中英语分层阅读教学探究[J].英语教师,2021(3):160-163.
[7]罗雪霞.“一生一策”教学模式下的初中英语课外分层阅读教学方法浅析[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28):113.
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