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戏曲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戏曲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发布时间:2022-01-17T08:38:49.03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44期作者:王晶晶
[导读] 他们整合音乐教材中的戏曲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并结合学校戏曲课程纲要落实。
安徽省合肥市安居苑教育集团安居苑校区230000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的经典传统艺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营造校园戏曲学习的浓厚氛围,让学生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中,近些年我们国家大力提倡戏曲进校园,走进学生们的课堂。
现就以我校为例,谈谈戏曲进入音乐课堂的建构和实施。
一、课程为支撑,师资是保障
戏曲进校园,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只有建立传承的长效机制,才能形成持续推动力,避免“昙花一现”。
所以我校的在职音乐老师是主要实施者,他们整合音乐教材中的戏曲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并结合学校戏曲课程纲要落实。
1.纳入课程设置。
学校将戏曲传统文化融入国家课程,深度融合音乐课程中关于开足开齐有关戏曲文化的课程内容,并进行适度拓展,在二年级全面开设黄梅戏、京剧课程,采取大班上课的教学模式,一节课同时教授两个班级,每个班每月一次、每次一课时、每学期5节课,一学年10节课,春季开设黄梅戏课程,秋季开设京剧课程,学生们既接触了安徽地方戏又感受了京剧国粹。
2.编写课程纲要。
学校制定了“尊重艺术,尊重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兴趣为先,立德树人”的戏曲课程理念。
积极组织音乐教师编写戏曲课程实施纲要,从背景分析、课程简介、课程目标、学习内容、进度安排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计划,将节奏、唱腔、念白、身段、欣赏纳入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最具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载体给予学生唱念欣赏、身段体验、表演互动、服饰文化、历史知识的传递和普及,让学生领会戏曲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感受中华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从而汲取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营养。
音乐教研组积极开展戏曲校本教研,组织集体备课,每学期推出一节“戏曲公开课”,不断深入探索戏曲教学,初步形成了“复习——听赏——学唱——表演——拓展”的教学流程,让戏曲课堂焕发勃勃生机。
3.锻造教师专业素养。
戏曲进课堂师资是保障,学校通过外聘教师请进来,专职教师精打磨,所有教师齐参与,打造优秀的戏曲师资队伍。
(1)外聘专家请进来。
学校充分利用社会力量,聘请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青年演员担任兼职艺术教师。
聘请安徽省徽京剧院长院长、安徽艺术职业学院教授作为艺术指导,把专家请进门充实师资力量。
(2)专职教师精打磨。
学校努力尝试辅助教学——共同执教——独立教学三步走的模式,培养师资力量。
“戏曲大课堂”由一位戏曲专家,两位本校音乐教师共同执教。
初期是专家授课,本校音乐教师随堂辅助教学;第二阶段是戏曲专家与音乐教师共同执教;最终达到音乐教师独立教学。
(3)所有教师齐参与。
学校积极组织开展普及性的戏曲知识培训和交流活动。
依托专业艺术院校专家,对学校音乐教师、有特长的教师进行戏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
二、社团为引领,活动促发展
1.营造戏曲氛围。
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掘空间,打造了戏曲文化长廊,长廊的卷帘进行了双面设计,一面是戏曲知识的介绍,另一面是社团孩子们表演的剧照。
戏曲文化墙从南楼一楼一直延伸到五楼,学校五楼多功能厅是校内戏曲基地,是社团活动的场所。
1912街区的天仙配大舞台是我们的校外戏曲基地,去年12月,学校组织学生前去表演,并邀请了家长代表观看了演出。
2.编排戏曲课程进入音乐课堂,创办戏曲社团。
每月一节“戏曲大课堂”是二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编排在每个班级的音乐课程中。
在戏曲课上,每位学生都能感触到戏曲的魅力,简单的唱、念、坐、打视频和音乐老师的讲解激发了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和热情。
我校音乐类社团的小梅花戏曲社团开设京剧、黄梅戏、曲目编排三个分社。
每周一节的社团课则是戏曲社团孩子们的专业课。
在戏曲社团,专家悉心指导,社团老师边学边教,排练着不同剧种的经典唱段。
戏曲社团从师资培训、苗子选拔、经费保障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
在“零起点”的情况下,校内挖潜戏曲爱好者,校外邀请名家指导,引领孩子们在唱念做打之中,感悟戏曲艺术的无穷魅力,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从社团到课程,由点及面,从课程回归社团,由普及到提升。
社团和课程拓展了戏曲进校园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3.引进经典曲目。
“戏曲进校园”活动中,许多经典曲目相继在校园上演。
蜀山区“戏曲进校园”专场文艺演出走进我校,全校二千余学生及教师观看了演出。
演出剧种涉及黄梅戏、越剧、庐剧、徽剧等,来自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小梅花艺术团、安徽省徽京剧院、合肥市庐剧院、蜀山区戏曲家协会的著名戏曲大师与青年演员们为师生们献上了精彩的戏曲大餐。
姚佳玲同学也有幸参加了演出,与大师同台,稳健的台风、细腻的唱腔获得专家们的鼓励和赞赏。
4.搭建展示舞台。
学校举行一年一度的戏曲节,搭建舞台,不断推出戏曲新人新作,繁荣校园戏曲艺术,促进学生戏曲实践,培养一批小戏迷,评选“曲艺小明星”,展示戏曲进校园的丰盛成果。
戏曲节上,黄梅戏《对花》《谁料皇榜中状元》,现代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首次亮相。
传统的戏曲元素都被孩子们演绎得惟妙惟肖、生动感人。
戏曲社团的师生们还带着精心编排的节目走出了校园。
蜀山区第十三届中小学幼儿园文化艺术节展演上,戏曲社团的师生与我国第一位戏曲表导演艺术硕士韦京东大师同台表演了黄梅戏经典片段。
学校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戏曲比赛及展演和戏曲比赛多次获得市级一等奖、“优秀戏曲社团”等荣誉称号。
今年2月,小梅花戏曲社团顺利接待美国教育局局长考察团,精彩的表演给美国客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我坚信将戏曲植入音乐课程中,就是扎根于丰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中,必将把经典代代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