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兴趣火把 照亮微机课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燃兴趣火把照亮微机课堂
——“文本信息加工”训练感悟
【摘要】:文章从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的开篇第一节入手。

阐述了对培养兴趣、保持兴趣、增强兴趣的理解及做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激发兴趣学习方式
【正文】: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对一个问题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

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若询问100名学生:“你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吗?”会有99个说“喜欢!”这是事实,据我所知现在还没有哪门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能够超过信息技术课程的。

这是我们教学的天然优势,但是我们也应该冷静的分析,学生为什么会对信息课这么感兴趣呢?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进一步的培养兴趣、保持兴趣、增强兴趣。

下面我就“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训练来谈谈我的看法:
这节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的开篇第一节。

文字作为信息表达的最基本元素,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尤其是神秘的东巴文字是我国纳西族民族文化的精髓,我想借此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神秘的汉字文化的求知的兴趣。

一、地位引趣
电子计算机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龙头,它的出现和发展,把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创了一个技术革命的新时代。

计算机把人从重复性的或有固定程式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人类智能获得空前发展。

科学家们曾预言:计算机科学将是继自然语言、数学后的第三位的,对人的一生都是大有用途的"通用智力工具"。

正因为如此,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已成为当今世界大趋势。

随着人类审美能力的提高,开始刻意地使用各种富有特色的字体、颜色、
大小及排列方式来提高文字信息的表达效果,如宋体较之于楷体更适合于雕版印刷、利于规范交流等。

于是,字体、颜色和字号等修饰技术也日益成为文字信息加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从几年前开始,各种出版软件都开始提供大量的诸如图文混排、版式设计、美工模板甚至多媒体信息嵌入等技术,利用这些技术出版个人的著作或者排制精美的板报,当然,还有文字不仅仅是起装饰作用的,还表达一种与文字相关的创意。

如:恤衫上的变体文字,宣传单之中的画面插图等。

二、美感激趣
情境导入:播放配乐诗朗诵“再别康桥”。

提出问题:诗很美、音乐也很美,那么我们通过文字处理能不能把画面也做得这么美?应该怎么做(展示上届学生的作品)。

利用诗歌与音乐的美引出文本排版也可以做得很漂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探究学习方式操作要点指出:“自觉创情景,始终含情意,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触景生情”,达到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通过《再别康桥》排版美感的激发,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从“情化信息”向“情化思维”转化,最终实现情思俱得的教学境界。

把审美教育纳入教学中,寓教于美,在美的享受中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启迪,产生求知热情,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我的审美能力与美学修养表现在课堂教学艺术方面,对于培养、激发、稳定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教学中,我通过精炼的语言、精辟的分析、生动的表达、巧妙的启发、工整的板书,把自己的语言美、板书美、思维美、教态美,与计算机本身的简捷美、和谐美、统一美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一种艺术的享受,从而使学生对计算机产生学习兴趣。

三、情感染趣
(1)情景一:体验象形文字
教师活动:展示多媒体课件中的关于象形文字的图片。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争先恐后说出图片中的象形文字。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形象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许慎在他著名的《说文解字》一书中对象形的解释是:“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诘诎”,即是说屈曲,极言重视物体的形状,比着葫芦画瓢的意思,展示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四副图片,加深学生对象形文字的印象。

(2)情景二:体验东巴文化
诱导:汉字可以用计算机来处理,那么象形文字可不可以同样数字化?
教师活动:展示计算机处理东巴文字的过程。

学生活动:
1.打开字处理软件,运行“电子东巴”输入法。

2.将光标移至需要输入东巴文字的位置,设置字体为“东巴&哥巴文”(演示版)3.用汉语拼音输入法输入东巴文字,输入“喝茶”对应的东巴文字。

4.尝试加大字号、改变字体颜色等操作,观看东巴文字的外形。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展示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意,再让学生自主体验,达到“体验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目的。

四、资源培趣。

讨论:
1.为什么外国人说中国的汉字像国画?
2.我们的汉字遭遇到了洋文,如何评价这样一种现象?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总结、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中国汉字文化的领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师活动:引导各学习小组自主探究,解决以下问题:
1.汉字的编码方式有那几种?
2.说明汉字的处理过程。

学生活动:小组为单位,协作学习,总结如下:
1.
2
以“春”字为例:
1.从键盘用拼音输入法输入外码“chun”;
2.从外码表中找出与之对应的汉字机内码;
3.按照“机内码”找到存放字型码的地址;
4.取出“字型码”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设计意图:体现小组或团队之间的互助精神──合作学习。

让学生了解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则是无穷的,使小组成员之间通过讨论的方式,达成统一的目标,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习活动更加丰富、生动、活泼,同时也加深了同学间的协助精神,利用已有的集体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五、评价促趣。

在训练过程中通过作业“电子报板”的制作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对训练内容进行评价和分析的目的,表扬优秀作品,指出其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
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以下是学生对作品一在“思想科学性”方面提交的具体点评信息。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在评价活动中,学生可以互评,体现了他们的主体地位。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不但有提出了学生的优点,还有激励性的语句,大大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对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信心。

以下是学生自我评价信息。

高中学生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

他们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热衷于显承自己的力量和才能。

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自己的主张。

他们开始对成年人的意见不轻信,重视伙伴们对其的看法,重视自己在同学们中的地位。

故此在训练中教师不但对学生的电子作品进行评价,而且还让学生参与评价,使每位学生的作品都能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评价。

同时,教师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在修改完善作品后取得进步的学生应该得到认可和鼓励,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分享到在实践过程中取得成功、进步的乐趣和体验。

总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操作为核心,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结构,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学习信息技术课,才能保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