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四百字——精选推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金丹四百字》,宋紫阳真人成道以后,遗与马处厚之文。

其文初无定名,后人因其无名,即以《金丹四百字》名之。

是文其言约而不繁,其义显而且明,与《悟真篇》相为表里。

《悟真篇》细分药物火侯,《四百字》总撮始终大义,两者一而二,二而一也。

但《四百字》自宋迄今,注释者甚多,或以炉火解,或以搬运解,求其传真写神,发其藏蕴者,卒不可得。


七返九还金液大丹首,七乃火数,九乃金数。

以火炼金,返本还元,谓之金丹。

以身心分上下两弦,以神气别冬夏二至,以形神契坎离二卦;以东魂之木、西魄之金、南神之火、北精之水、中意之土,是为攒簇五行;以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是为和合四象;以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声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而意在脾,故名曰五气朝元;以精化为气,以气化为神,以神化为虚,故名曰三花聚顶。

以魂在肝而不从眼漏,魄在肺而不从鼻漏,神在心不从口漏,精在肾而不从耳漏,意在脾而不从四肢、孔窍漏,故曰无漏。

精、神、魂魄、意相与混融化为一气,不可见闻,亦无名状,故曰虚无。

炼精者炼元精,非淫佚所感之精;炼气者炼元气,非口鼻呼吸之气;炼神者炼元神,非心意念虑之神。

故此神、气、精与天地同其根,与万物同其体,得之则生,失之则死;以阳火炼之则化成阳气,以阴符养之则化成阴精;故曰:“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


身者心之宅,心者身之主。

心之猖狂如龙,身之狞恶如虎。

身中有一点真阳之气,心中有一点真阴之精,故曰二物。

心属乾,身属坤,故曰乾坤鼎器。

阳气属离,阴精属坎,故曰乌兔药物。

抱一守中,炼元养素,故曰采先天混元之气。

朝屯暮蒙,昼午夜子,故曰行周天之火候。

木液旺在卯,金精旺在酉,故当沐浴。

震男饮西酒,兑女攀北方,巽风吹起六阳,坤土藏蓄七数,故当抽添。

夫采药之初,动乾坤之橐龠,取离坎之刀圭;初时如云满千山,次则如月涵万水;自然如龟蛇之交合,马牛之步骤。

龙争魂,虎争魄;乌战精,兔战神。

恍惚之中见真铅,杳冥之内有真汞。

以黄婆媒合,守在中宫。

铅见火则飞,汞见火则走,遂以无为油和之,复以无名璞镇之。

铅归坤宫,汞归乾位,真土混合,含光默默。

火数盛则燥,水铢多则滥。

火之燥、水之滥不可不调匀,故有斤两法度。

修炼至此,泥丸风生,绛宫月明,丹田火炽,谷海波澄,夹脊如车轮,四肢如山石,毛窍如浴之方起,骨脉如睡之正酣,精神如夫妇之欢合,魂魄如子母之留恋,此乃真境界也,非譬喻也。

以法度炼之,则聚而不散;以斤两炼之,则结而愈坚。

魂藏魄灭,精结神凝,一意冲和,肌肤爽透,随日随时,渐凝渐聚,无质生质,结成圣胎。

夫一年十有二月,一月三十日,一日百刻,一月总计三千刻,十月总计三万刻。

行住坐卧,绵绵若存。

胎气既凝,婴儿显相,玄珠成象,太乙含真。

三万刻之中可以夺天上三万年之数。

何也?一刻之功夫,自有一年之节候,所以三万刻可以夺三万年之
数也。

故一年十二月,总有三万六千之数。

虽愚昧小人,行之立跻圣地。

奈何百姓日用不知,元精丧也,元气竭也,元神离也。

是以三万刻,刻刻要调和。

如有一刻差违,则药材消耗,火候亏缺,故曰:毫发差殊不作丹。

是宜刻刻用事,用之不劳,真气凝结,元神广大,内则一年炼三万刻之丹,外则一身夺三万年之数,大则一日结一万三千五百息之胎,小则十二时行八万四千里之气。

故曰夺天地一点之阳,采日月二轮之气,行真水于铅炉,运真火于汞鼎。

以铅见汞,名曰华池;以汞入铅,名曰神水。

不可执于无为,不可形于有作,不可泥于存想,不可著于持守,不可枯坐灰心,不可盲修瞎炼。

惟恐不识药材出处,又恐不知火候法度。

要须知夫身中一窍,名曰:玄牝。

此窍者非心、非肾、非口鼻、非脾胃、非谷道、非膀胱、非泥丸。

能知此之一窍,则冬至在此矣,药物在此矣,火候亦在此矣,沐浴亦在此矣,结胎亦在此矣,脱体在此矣。

夫此一窍亦无边旁,更无内外,乃神气之根,虚无之谷。

在身中求之,不可求于他也。

此之一窍,不可以私意揣度,是必心传口授,苟或不尔,皆妄为矣。

今作此《金丹四百字》,包含造化之根基,贯穿阴阳之骨髓,使炼丹之士寻流而知源,舍妄以从真,不至乎忘本逐末也。

夫金丹于无中生有,养就婴儿,岂可泥象执文,而溺于旁蹊曲径。

然金丹之生于无,又不可为顽空。

当知此空乃是真空,无中不无,乃真虚无。

今因马自然去,讲此数语,汝其味之。

紫阳张伯端序
金丹四百字原诗
真土擒真铅,真铅制真汞;铅汞归真土,身心寂不动。

虚无生白雪,寂静发黄芽;玉炉火温温,鼎上飞紫霞。

华池莲花开,神水金波净;夜深月正明,天地一轮镜。

朱砂炼阳气,水银烹金精;金精与阳气,朱砂而水银。

日魂玉兔脂,月魄金乌髓;掇来归鼎内,化作一泓水。

药物生玄窍,火候发阳炉;龙虎交会罢,宝鼎产玄珠。

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

木汞一点红,金铅三斤黑;铅汞结丹砂,耿耿紫金色。

家园景物丽,风雨正春深;犁锄不费力,大地皆黄金。

真铅生于坎,其用在离宫;以黑而变红,一鼎云气浓。

真汞产于离,用之却在坎;姹女过南园,手持玉橄榄。

震兑非东西,坎离不南北;斗柄运周天,要人会攒簇。

火候不用时,冬至不在子;及其沬浴法,卯酉亦虚比。

乌肝与兔髓,擒来归一处;一粒复一粒,从微而至着。

混沌包虚空,虚空括三界;及寻其根源,一粒如黍大。

天地交真液,日月含真精;会得坎离基,三界归一身。

龙从东海来,虎向西山起;两兽战一场,化作天地髓。

金花开汞叶,玉蒂长铅枝;坎离不曾闲,乾坤经几时。

沐浴防危险,抽添自谨持;都来三万刻,差失恐毫厘。

夫妇交会时,洞房云雨作;一载生个儿,个个会骑鹤。

问霞子译注:
【原文】
真土擒真铅,真铅制真汞;铅汞归真土,身心寂不动。

【注释】
真土擒真铅:真土,脾在五行属土,脾藏意,真土意为一心不动、勿忘勿助的“真意”。

真铅,肾在五行属水,中藏先天元气,水性润下,肾水沉重似铅,故肾中元气中之真一之精被喻为真铅,又称作真精。

意欲获得此真精,必须要用真意擒伏之。

此元精,是先天之精,而非淫泆生殖之精。

真铅制真汞:真汞,心藏神,中有君火,亦为真火。

真汞即为心中之元神。

此元神,是先天之神,而非心意念虑之神。

凝元神入中土之中,便为真土,即真意。

真铅制真汞,即真精实能制约元神,气在身中,神归气内,神气相交之意。

铅汞归真土,身心寂不动:调运真意使神气合一,送入中宫黄庭,即为真土。

当此之时,其身心自然寂然不动。

【译文】
真铅即身中之精气,真汞即心中之神,真土即心中之意也。

如果能以至诚至敬的一念真意,使心神与精气浑融、性情合一,身心则能达到寂然不动之境地。

【原文】
虚无生白雪,寂静发黄芽;玉炉火温温,鼎上飞紫霞。

【注释】
虚无生白雪,寂静发黄芽:虚无,虚静无为。

在作者自序中有“精神魂魄意,相与混融,化之一气,不可见闻,亦名无状,故曰虚无”之语可作注解。

上文至神气归纳于中宫,则身心不动,已臻虚寂之境界,更进一步,则要达到虚无可虚,称虚无。

白雪、黄芽,均为虚无寂静中自然变化,是形容身中先天一气初显后之景象与效验。

《悟真篇阐幽》:“离中之阳,是名白雪。

”《悟真篇三注》:“白雪者,铅汞之气。

”《参同契》中说:“阴阳之始,玄含黄芽,五金之主。

”以黄芽作喻,是因为先天一气的萌芽如春日草木萌生黄芽,充满生机。

玉炉火温温,金鼎飞紫霞:玉炉,指身内丹田。

火,喻心中之神。

温温,指用神意的火候为绵绵若存、勿忘勿助、不寒不热之“文火”。

以神火驭气,气在玉炉之中。

金鼎,指头部泥丸宫中。

飞紫霞,指头中有紫气霞光之象。

【译文】
在虚无无为中,心中阳气如白雪般显现;在极度寂静中,先天一气如春日黄芽般萌生。

意念注于丹田之中,绵绵若存,勿忘勿助。

久之头中可见紫气霞光腾飞之象。

【原文】
华池莲花开,神水金波净;夜深月正明,天地一轮镜。

【注释】
华池莲花开:在作者自序中云:“以铅见汞名曰华池,以汞入铅名曰神水。

”以铅见汞,即气入身中,以汞入铅,即神入气中。

丹经中有“炼丹无别法,但引神水入华池”之语。

即真一之精合正阳之气而上升,其气象似莲花之开放;而正阳之气随真一之精下降,安静似金波之清静。

至夜深子时阳生之时,则神气性命两相浑化,是以性合命、凝神入气穴,其光景正如月照当空,天地如一轮明镜。

此正是身心合一,天人合一,自然运行之时。

【译文】
身中真一之精合正阳之气而上升,其气象如莲花之开放;正阳之气随真一之精下降,安静似金波之清静。

在这身心俱寂中,神气性命的两相交会,其光景如同明月当空,天地朗照,如同一轮明镜。

正是天地身心合一的境界。

【原文】
朱砂炼阳气,水银烹金精;金精与阳气,朱砂而水银。

【注释】
朱砂:犹言真汞,本外丹名词,喻为心中神气;水银,在内丹修炼中指元气或元精。

《橐龠子·五行建位泉石第二》:“所以水银为元气者,谓水银混沌,混沌不可以形象说。

飞之即为朱砂则少阳也,反朱砂为水银即少阴也。

”金精,喻肾中之精。

朱砂炼阳气,即对心中阳气加以磨炼,使之成为纯正之神气,以神驭精,则化为先天真一之精。

神与气、元神与元精本为一物,可以互相转化、合而为一。

【译文】
心中正阳之气经此持炼,如同朱砂中炼出真汞,变为纯一之气;肾中精气经神气的持炼,如同矿石中炼出水银,变为纯一之精。

而心中之阳气与肾中之精气,本为一物;所得之元气与元精,亦是相互为用,能合而为一。

【原文】
日魂玉兔脂,月魄金乌髓;掇来归鼎内,化作一泓水。

【注释】
日魂玉兔脂,月魄金乌髓:在《悟真篇集注》中作“日魂金乌脂,月魄玉兔髓”。

日为阳为乾,太阳之精为金乌,故在内丹作品中,日魂、金乌、离汞实为一物,喻神;月为阴为坤,月之精为玉兔,在内丹作品中,月魄、玉兔、坎铅实为一物,喻精气。

古人为了不使修炼方法写得过于浅露,常借外丹炼制名词或阴阳五行名词加以譬喻,概欲引有才志者深思钻研、亲身体验,或故意变换术语、只供门人弟子习用,或担心非其人孟浪行事,反受其害。

此句也有按“日魂玉兔脂,月魄金乌髓”作注者,概心神中有一点真精,而精气中有一点真阳。

本句大意为,神气相交于头顶乾宫,自然如甘露般下降发一泓清水。

【译文】
心神犹如日之精魂,阴精犹如月之精魄,用真意持御而来,归纳入头部泥丸宫中,化作甘露一般的一泓清水洒下。

【原文】
药物生玄窍,火候发阳炉;龙虎交会罢,宝鼎产玄珠。

【注释】
药物生玄窍,火候发阳炉:玄窍,即阴精阳气交会、先天真一之炁所生之玄关一窍。

炉指丹田。

此时一阳初生,即应以火候发动于丹田。

龙虎交会罢,宝鼎产玄珠:龙虎,即青龙与白虎。

在作者自序中有“身者心之宅,心者身之主;心之猖狂如龙,身之狞恶如虎”的说法。

《性命圭旨》中说:“离日汞,中有己土,强名曰龙。

坎月为铅,铅中有戊土,强名曰虎。

”故内丹中以青龙喻元气、元神,以白虎喻元精。

龙虎交会,精气相合,则产生一粒黍米玄珠,若恍若惚,若有若无,来人身上,妙不可言,降入丹田,则神凝气定。

【译文】
阴精阳气交会混合,先天真一之气出生于无可名状的玄关一窍。

丹田中元气初生,即应掌握真意火候,发动于丹田。

元神元精元气交会,泥丸宫中产生一粒玄珠,恍恍惚惚,若有若无,妙不可言。

【原文】
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

【注释】
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这个精气神相交会的玄关一窍,非身中有形可见的窍穴,而是神气交会之地,非有非无,不落方体,超乎身心之外,出乎恍惚之间,故曰非凡窍。

身中有一点真阳之气,气属离,心中有一点真阴之精,精属坎,故曰“内有坎离精”。

其中有阴精阳气之精。

【译文】
这个产生玄珠的玄关一窍,并非身中有形可见的窍穴,而是不落方体、超然有无、不拘于身心内外的关窍。

它是神气交会之地,名叫神气穴,其中包藏阴精阳气之真精。

【原文】
木汞一点红,金铅三斤黑;铅汞结成珠,耿耿紫金色。

【注释】
木汞一点红:心在五行属火,其色红,中含真汞,为元神。

木能生火,故说木汞一点红。

金铅三斤黑:肾在五行属水,其色黑,中含真铅,为元精。

金能生水,金水相生,又河图中数为天四生金,地九成之,故说金铅四斤黑。

铅汞结成珠,耿耿紫金色:初以红入黑,次炼黑入红,红黑相投,结成黍米之珠于宝鼎而耿耿如紫色矣。

红与黑相间,其色紫,故曰资金色。

然而铅汞非有定物,红黑非有定色,一点四斤亦非定数,只此以此比喻而已。

【译文】
肝木生心火,名为真汞,肺金生肾水,名为真铅。

阳神与阴精凝结成珠,色彩真实呈紫金色。

【原文】
家园景物丽,风雨正春深;犁锄不费力,大地皆黄金。

【注释】
家园:喻修炼至此之身。

景物:身中药物之景象。

如春季一阳来复,但鼓巽风以吹坤土,即引神水以润华池;及至三阳交泰之时,亦甚不费采取之力,但勿忘勿助,而大地黄芽长出矣!谓之金,言其已结成金丹。

【译文】身中阳气升腾,正是药物生长之时,景象明丽,如同风雨滋润中的春季。

此时三阳交泰,金丹景象如同黄金遍满大地。

【原文】
真铅生于坎,其用在离宫;以黑而变红,一鼎云气浓。

【注释】
真铅生于坎,其用在离宫:肾位于坎宫,内中有真一之精,是为真铅,以之上承心神之正阳之气,精气相合,以神驭精,水色由黑变红,则头上之气如云气之浓,蔼然升腾。

【译文】
身中元精虽然源于肾中坎宫,然而却用以上承以滋养心阳;这时肾精由黑色变为红色,如鼎中云气浓郁,蔼然升腾。

【原文】
真汞产于离,用之却在坎;姹女过南园,手持玉橄榄。

【注释】
真汞产于离,用之却在坎:心位于离宫,内中有正阳之气,是为真汞,以之下滋肾中之精,精气相合,以神驭精。

姹女过南园,手持玉橄榄:姹女,即《参同契》所谓“河上姹女”,指离家之真汞而言,元神之别名。

南园,五行中南方为离宫所在,属火。

全句意为离宫中之神气降于坎位,故曰过南园。

玉橄榄者,玄珠之别名,取其别名的原因,概取其色白如玉,回味而甘,又其形不圆不方。

【译文】
心中元神虽来自心中离宫,然而却需要下降以温煦肾精;这时心神离开离宫,其景象如同色白如玉的橄榄一般。

【原文】
震兑非东西,坎离不南北;斗柄运周天,要人会攒簇。

【注释】
震卦为长男,属东方,在五行属木,在人身为肝;兑卦为少女,属西方,在五行属金,在人身为肺;坎卦为中男,属北方,在五行属水,在人身为肾;离卦为中女,属南方,在五行属火,在人身为心。

斗柄为北斗星第五至七颗,随季节指示方向不同,修炼中运转周天,亦如斗柄之转,心肝肺肾和合脾土之气尽归中央黄庭,以成攒簇五行之功。

又有说,斗柄为吾之真意,以真意运周天。

五行攒簇,四象和合,则震兑坎离尽在中宫,不必再分南北东西。

【译文】
这时真意如同天上北斗星的斗柄四季运行,指示四方。

然而肝肺心肾四脏之精神魂魄之气,与脾意混合,已然会合于中宫,浑然一体,五气混合,称为攒簇五行,哪里需要分辨震兑在东西,而坎离在南北呢!
【原文】
火候不用时,冬至不在子;及其沬浴法,卯酉亦虚比。

【注释】
火候不用时:火之为物,太大则炎,太小则冷,要在调和得中,故火必曰候。

此火为无形之火,丹经上称“神火”,又称“真火”。

火候无非指用神意的力度方法。

火候不用时,是说真火之候,不用特定的时间。

正如《入药镜》中所说,“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又说“真火本无候”。

冬至不在子:当阴极阳生之时,在季节正当冬至,在日时正当子时,均为阴尽阳生,一阳来复之时,是为修炼的好时机。

然而人身时时刻刻有阳生之机,这就是所谓的活子时。

所以,练功不必在冬至或子时。

一念起处,阳气动时,时时是用火时节。

及其沬浴法,卯酉亦虚比:沐浴,河车过夹脊为沐,精气降下丹田为浴,因在周天运转中,六阳时由背后行,子时行至会阴,卯时至夹脊,六阴时由头顶至丹田,由前下降,至黄庭为酉时。

后升之沐浴,神住夹脊有序而休歇,以免进火过猛,使其缓和;前降之沐浴,神住黄庭,呼而休歇,使其缓降。

二者皆河车运行中小的停顿,以缓河车过急,调进火退符之速度,以平衡过犹不及之弊。

上阴子曰:“沐浴者,适当阴阳相半,铅汞气停,阳阴二气自然交合。

于此时也,不必进火,亦不行符,恐反伤丹。

唯宜洗心涤虑以保养之,故谓之沐浴也。

且何谓沐浴?大修行人尽将平时忧悲思虑,艰苦之心,执著贪爱之念,攸然脱去,浑无一毫牵挂,真要形如槁木,心若死灰,是谓之沐浴也。

”沐浴本当有时,但亦不必拘泥,但当谨慎从事,洗心涤虑,用意裁夺。

【译文】
用意之火候,亦不必分什么冬至子时,只要有阳动之时,时时是活子时;洗心涤虑,温育保养,亦不必分什么卯酉时刻,只是需要谨慎持重,用意裁夺。

【原文】
乌肝与兔髓,擒来归一处;一粒复一粒,从微而至着。

【注释】
肝属木,性升发条达,故金乌之肝喻神气之灵动,玉兔之精髓,喻真精之凝然。

神气与元精相交,结成如黍米大之本元精气,日积月累,自微至著。

【译文】
神气与阴精相合一处,结出本元之精气,一粒粒如黍米一般,日积月累,自微至著。

【原文】
混沌包虚空,虚空括三界;及寻其根源,一粒如黍大。

【原文】
天地交真液,日月含真精;会得坎离基,三界归一身。

【注释】
心液下降,肾气上升,液与气总名曰液----天地交真,液也。

魂为乌精,魄为兔髓,总名曰精----日月含真,精也。

坎属阴,坎中藏戊,戊为阳土,是阳者坎之基也。

离属阳,离中藏己、己为阴土,是阴者离之基也。

会得坎中戊土基始
于阳、离中己土基始于阴,则身中天地、身中日月,皆由真土为之运用,而三界归于一身矣。

【译文】
人身中如同天地阴阳,其中含有真精真液。

会合中央真土,三者共同归于一身。

【原文】
龙从东海来,虎向西山起;两兽战一场,化作天地髓。

【注释】
龙从东海来,虎向西山起:以龙喻心中正阳之气,木能生火,震属木在东方,故说龙从东方来。

虎喻肾中真一之精,金能生水,兑属金在西方,故说虎向西山起。

云从龙而风从虎,若风起云涌,精气交争,混合唯一,而能化为天地之精髓。

【译文】
心中之正阳之气从东方肝木而来,肾之真一之精从西方肺金而起。

身心性命混合交融,化为生天生地的先天一气。

【原文】
金花开汞叶,玉蒂长铅枝;坎离不曾闲,乾坤经几时。

【注释】
金花本真铅,借汞成胎,玉蒂本真汞,借铅成形。

人身汞为神,铅为精。

“金花开汞叶”者,恍恍惚惚水中生神也;“玉蒂长铅枝”者,杳杳冥冥火中生精也。

此时宜采药进火,使坎离运行于东西,乾坤周回于上下,一往一复,一升一降,如环无端,不可有顷刻之停。

【译文】
在恍惚中,元精中有元神生出,杳冥间,元气中有元精增长。

这元精与元气、元神的转化不曾停止,往复升降,反复凝炼。

【原文】
沐浴防危险,抽添自谨持;都来三万刻,差失恐毫厘。

【注释】
抽添:指静功中之气定神凝为抽添。

又称抽铅添汞,谓提取元精,消阴长阳,达到纯阳。

进火之际,循河车上行,周天归炉,名曰烹炼,即抽精添气曰化气,抽气添神曰化神,在退符之中,元精减少而与元神合凝,在化中神渐增加,精渐减少,称为抽添。

都来三万刻:神气相交,即已结胎,要经十月“怀胎”养育,金丹方能圆满成熟。

一年有十二月,一月三万刻中,刻刻要调和,如有一刻差违,则药材消耗,火候亏缺,故曰“毫发差殊不作丹”。

【译文】
洗心涤虑、安神静气、沐浴温养,是以防火候过猛、伤耗金丹之危险。

而提取元精,化为元气,抽取元气,化为元神,也自当谨慎。

如此修炼,如十月怀胎,算来总共三万刻的时间,刻刻都要慎重调和,不能有一刻差违,否则药损丹亏,则不能成功。

【原文】
夫妇交会时,洞房云雨作;一载生个儿,个个会骑鹤。

【注释】
夫妇,身中之真阴真阳。

真土为意,以媒作喻;真铅为身,以夫作喻,真汞为心,以妇作喻;得媒合夫妇以成室家,譬诸举意混身心而凝至道。

一年之内,
十月怀胎,两月沐浴,胎完气足,产个婴儿,便跨鹤自泥丸出矣。

九载生九个,故曰个个。

千百亿化身,无非一身,非真有九个也。

婴儿为孩,亥子交会,合为孩字,此结胎下手的关要所在。

【译文】
修炼至此,身中之真阴真阳炉火纯青,身心如同男女,经真意为媒介,会于中宫。

又如同夫妇恩爱缠绵一般,阴阳融合。

经十月孕育,所结之胎化为婴儿,实为我之千百亿化身,自能如仙人骑鹤一般,从泥丸宫出窍了。

卢理湘新注
张伯端,字平叔,号紫阳,南宗开山之祖,北宋天台(今浙江天台)人。

生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西元984年),成道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西元1082年),住世九十九年。

少年博学,自云:“涉猎三教经书,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

”然屡试不第,乃充一刀笔吏,所谓衙门判案之师爷。

一日欲吃鱼,侍婢将鱼端上。

张伯端因公务回来晚了,见鱼不见了,乃误认为侍婢窃鱼,遂怒,婢自尽。

久之,见梁上有老鼠活动,落下一鱼骨,乃悟鱼被鼠而窃。

因而看破红尘,潜心于道。

赋诗曰:“刀笔随身四十年,是非非是倒还颠,一家温饱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紫绶金章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有人问我蓬莱路,云在青山月在天。

”赋毕,乃焚所掌案卷,触怒上司,以焚弃文书罪,被判流放岭南。

后随陆洗入蜀,遇刘海蟾祖师,授以大道真诀,改名用成。

后陆公死,平叔转徙秦陇,得罪凤州太守,在流放途中遇石泰,为之说情,得以免罪。

追忆师之所言云:“异日有为汝解缰脱锁者,当直授之,余皆不许尔。

”遂以金丹火候之诀,授以石泰,故泰为南宗二祖。

后张紫阳归于故乡天台百岁岭,修道,成道。

在《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中自云:“张子野人,身披百衲,自成都归于故山,筑室于青山绿水之中,万物罄然而怡,怡然若有所得。

客传于市曰:…遭贬张平叔归于故山矣,‟从游之士,从然而至,且泣且拜曰:…先生固无恙乎?且夫奔涉山川,逾险阻者,于兹十年,而貌不少衰,形不少瘦者,其有术乎?‟。

”后人建桐柏宫,祭祀真人。

其门联曰:“东浙无双地,南宗第一家。


张伯端曾作《悟真篇》、《金丹四百字》,以易道、天道、地道、人道喻丹道,揭示内丹之秘。

后遇扶风人马都运,事之。

都运被召,临行时平叔以此书授之曰:“平生所学,尽在是矣,愿公流布此书,当有因书而会意者。

”后来马都运将此稿传于张坦夫,张传其子孙,其孙好道,加以校刊流布,大倡南宗丹法。

《悟真篇》被《道藏精华录》誉为:“辞旨畅达,义理渊深,乃修丹之金科,为养生之玉律。

”《四库全书》又评价说:“是书专明金丹之意,与魏伯阳《参同契》,道家并据为正宗。

”可见其在内丹养生学上倍受推崇。

《悟真篇》云:“饶君聪明过颜闵,不遇明师莫强猜。

”内丹之修炼,必须要明师心传口授,否则,则如陈泥丸(南宗四祖)所说:“个个不识真一处,都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