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黄坌老区学校八年级(上)
期末生物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1.人体的下列哪一结构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A.关节 B.肌肉 C.骨D.骨连结
2.青少年的长骨会不断地长长和加粗,与骨的长长关系最密切的构造是()
A.骨密质B.骨膜内层成骨细胞
C.骺端软骨层细胞D.骨松质
3.尺蠖静止不动时,形态象一段树枝,这属于()
A.攻击行为 B.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节律行为
4.下列对动物行为研究的案例中,主要应用观察法的是()
A.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B.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C.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
D.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5.在“植物﹣蝗虫﹣大山雀”这条食物链的分析中,描述正确的是()
A.只有大山雀是消费者B.只有蝗虫是消费者
C.只有植物是生产者 D.它们都是消费者
6.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是保护()
A.白鳍豚B.扬子鳄
C.大熊猫和金丝猴D.丹顶鹤
7.在发霉的橘子皮上,生长的微生物主要是()
A.细菌 B.霉菌 C.硝化细菌 D.病毒
8.医疗中常用的庆大霉素是由下列哪种微生物产生的?()
A.酵母菌B.青霉 C.乳酸菌D.放线菌
9.艾滋病曾被称为“世纪瘟疫”,经过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现在它只是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传染病.下列与艾滋病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
B.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C.艾滋病病毒可以不寄生,独立生活
D.艾滋病可以通过性传播
10.下列疾病中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A.流感 B.白化病C.血友病D.色盲
11.如果你留心观察鸡卵,可以在卵黄上看到一个小白点,这就是鸡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称为()
A.卵白 B.胚盘 C.卵壳 D.气室
12.“血肉相连,血脉相通”是用来形容母子关系的赞美之词,这是因为,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所需营养物质是由母体提供的.他们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A.胎盘 B.子宫
C.输卵管D.与子宫相连的血管
13.对蝗虫发育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要经过五次蜕皮后,身体才逐渐长大
B.从受精卵开始发育
C.跳蝻只能跳跃,不能飞行
D.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时期
14.对于人类来说性别决定主要决定于()
A.卵细胞所含的性染色体 B.精子所含的性染色体
C.性激素D.孕妇的饮食营养
15.水毛茛是一种水生植物,伸出水面的叶片呈扁平状,而长期浸没在水中的叶片分裂成丝状,这表明()
A.遗传的普遍性 B.变异的普遍性
C.环境对性状的影响 D.基因对性状的影响
16.人体肱三头肌受到刺激以后能收缩,它所受的刺激来自()
A.肱三头肌血管里的血液
B.肱三头肌周围环境的组织液
C.支配肱三头肌的神经传来的兴奋
D.以上三都均是
17.据报道,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类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也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天敌过多
C.动物病害 D.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8.酸奶的营养价值比牛奶高是因为酸奶在发酵过程中,有一种微生物使牛奶中的营养成分转变成更易于被人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并产生多种维生素.该微生物是()
A.酵母菌B.醋酸菌C.乳酸菌D.曲霉
19.下列有关蘑菇的一些说法中,错误的是()
A.蘑菇是一种多细胞生物 B.蘑菇是一类大型的真菌
C.蘑菇的营养方式为腐生 D.蘑菇均可以使用
20.对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B.雌雄同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C.雌雄异体,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D.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21.在青春期,下列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男女变声过程,应少吃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B.男女同学应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建立真诚友谊
C.具有了生殖能力就可以结婚生育后代了
D.生活要有规律,要多参加文体活动,以促进身体健康成长
22.用嫁接的方法来培育新品种,嫁接的关键是()
A.接穗要保持湿润
B.嫁接的时间要选好
C.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D.选择好砧木和接穗
23.下列特征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和猫的短毛B.狗的黑毛和猫的黑毛
C.狗的直毛和卷毛D.狗的黄毛和狗的短毛
24.自然界中生物的变异随处可见.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笼中长大的麻雀部如野外的麻雀飞得高
B.菊花的红色和黄色
C.充足光照下的小麦比树阴下的小麦穗粒大
D.李涛暑假常到海边游泳,皮肤被晒黑了
25.同卵双生者长得几乎完全一样的原因是()
A.生活在相同的环境里
B.遗传物质来自相同的父母亲
C.同卵双生者父母近亲结婚
D.细胞内所含的基因几乎完全一样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26.田鼠在草地上快活地走着,突然它发现了猫头鹰,于是奔跑起来.可惜,晚了!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猫头鹰双翼一展,迅速飞扑过去,两只利爪紧紧抓住田鼠,接着,张开大口将鼠吞咽下去.
(1)在上面的短文中,出现的动物运动方式有. . .(2)通过这一实例说明,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食物,还可以
敌害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27.关节通常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结,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和关节腔三部分.关节中,因为骨与骨之间相接触的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覆盖一层
以及关节腔里有,因此,减少了运动时的摩擦.此外,关节周围或关节腔内还有,也增强了关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
28.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两性的结合.有性生殖的后代生活力;无性生殖有以下几种:①营养生殖;②分裂生殖;③出芽生殖和④.无性生殖子代个体数量多,繁殖速度快,而且子代能稳定地保持母体
的;但其后代的生活力有的趋势.
29.在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两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和,起遗传作用的是分子;这种长链状的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就是,它控制着生物的性状.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30.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判断对错)31.动物的争斗行为发生在不同动物之间..(判断对错)
3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判断对错)
33.动物数量的大量减少,可使人类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利于人类社会发展.(判断对错)
34.在生物圈中,所有微生物均属于分解者.(判断对错).
35.人体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卵黄.(判断对错)
36.人的一生中身高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青春期..(判断对错)37.性状遗传的原因是控制性状的基因随着配子代代相传.(判断对错).38.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变异,利于生物的生存.(判断对错).
39.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个女孩,则他们第二胎生男孩的可能性是100%.(判断对错)
四.识图作答题(每空1分,共10分).
40.(10分)(2015秋•阳山县校级期末)图为男女生殖系统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男女生殖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分别是[①] 和
[ ] ,它们的功能是和产生生殖细胞.
(2)输送精子的是[④] ;有贮存精子功能的是[ ] .(3)正常情况下,精子与成熟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 ] ,此过程称之为.结合后的细胞叫;
(4)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 .发育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
[ ] 排出,一个新生儿宣告呱呱坠地.
五.分析说明题(每空1分,共11分).
41.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伍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分别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
(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
(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A.室温保持在25℃B.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
C.选用的肉比甲的好 D.没有空气进入乙试管内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
(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5)丙装置中的肉汤仍未变质的原因是.
42.某省某市李女士家发生了一件蹊跷事:她养的鹦鹉得了一种“怪病”﹣﹣常常咳嗽.这是怎么回事呢?李女士带它去看兽医,检查结果却是鹦鹉完全健康.原来李女士经常咳嗽,鹦鹉只是惟妙惟肖地把主人的声音模仿得以假乱真罢了.这让李女士上中学的女儿小丽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鹦鹉进行了研究.请分析回答:
(1)鹦鹉惟妙惟肖地模仿主人的咳嗽声,属于行为.
(2)鹦鹉的羽色有黄色和蓝色,图1所示为鹦鹉羽色后代的遗传图解.图中亲代鹦鹉的羽色都是黄色的,而后代中出现了蓝色,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3)根据图1中鹦鹉羽色在亲代与后代的表现规律可以判断出为显性性状.若用H表示显性基因,h表示隐性基因,则亲代黄色羽毛个体的基因组成为.(4)若黄色羽毛的鹦鹉和蓝色羽毛的鹦鹉交配(如图2),则后代个体的羽毛颜色的可能情况是:①;②.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黄坌老区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生物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1.人体的下列哪一结构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A.关节 B.肌肉 C.骨D.骨连结
【考点】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
【专题】归纳推理;动物的运动系统专题.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解答】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因此,人体的“骨”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故选:C.
【点评】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2.青少年的长骨会不断地长长和加粗,与骨的长长关系最密切的构造是()
A.骨密质B.骨膜内层成骨细胞
C.骺端软骨层细胞D.骨松质
【考点】骨的生长.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骨的生长.骨的生长主要集中在人的青春期,青春期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身高突增,而身高的增长与骨的生长密切相关.骨的长长和长粗可以结合骨的结构位置去理解记忆.
【解答】解:骨的生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既骨的长长与长粗.在骨的结构中与生长有关的结构有骨骺端的软骨层和骨膜中的成骨细胞.人在幼年的时候,骨骺端的软骨层能够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不断长长,但到成年后这些软骨就骨化成骨不再生长了;骨表面的骨膜内层有成骨细胞具有再生功能.对骨折后骨的愈合起作,它还能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使骨不断长粗.
故选:C.
【点评】这部分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
3.尺蠖静止不动时,形态象一段树枝,这属于()
A.攻击行为 B.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节律行为
【考点】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分析】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
【解答】解:A.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A错误.
B.繁殖行为是指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B错误.
C.防御行为是指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尺蠖静止不动时,形态象一段树枝可以避免被敌害发现,属于防御行为.C正确.
D.节律行为是指动物随着日月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有季节节律.潮汐节律.生物钟,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动物的防御行为.熟记概念即能正确答题.
4.下列对动物行为研究的案例中,主要应用观察法的是()
A.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B.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C.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
D.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动物行为的研究的知识,思考解答.
【解答】解:A.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其主要通过观察来研究昆虫.符合题意.
B.廷伯根,现代行为生物学奠基人之一.1907年4月15日生于荷兰海牙.自幼对博物,特别是鸟类生活有浓厚兴趣,主要通过实验法对银鸥幼雏的求食行为进行研究,不符合题意.
C.弗里施是奥地利动物学家.早在1910年他就通过实验观察,证明鱼类具有辨别颜色和亮度的能力而且辨声能力超过人类,成为研究鱼类色觉和听觉功能的先驱.以后继而研究蜜蜂的行为.通过实验证明蜜蜂不是色盲,能分辨多种颜色.不符合题意.
D.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主要是用实验法,对发生行为的动物和接受行为的动物,模拟或干扰他们之间的信号,经进一步分析刺激发生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关键是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即可正确解答.
5.在“植物﹣蝗虫﹣大山雀”这条食物链的分析中,描述正确的是()
A.只有大山雀是消费者B.只有蝗虫是消费者
C.只有植物是生产者 D.它们都是消费者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及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营养关系而形成食物链.在“植物﹣蝗虫﹣大山雀”这条食物链中,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蝗虫和大山雀是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是消费者,因此A只有大山雀是消费者.B只有蝗虫是消费者.D它们都是消费者是错的,只有C只有植物是生产者是正确的.【解答】答:在“植物﹣蝗虫﹣大山雀”这条食物链的中,植物是生产者,蝗虫和大山雀是消费者,因此AB不全面D不符合食物链的概念是错的,用逐一排除法只有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链的概念以及对生产者消费者的理解.
6.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是保护()
A.白鳍豚B.扬子鳄
C.大熊猫和金丝猴D.丹顶鹤
【考点】自然保护区.
【分析】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据此作答.【解答】解: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
的措施.如四川的卧龙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大熊猫(金丝猴,藏雪鸡,牛羚,白唇鹿,珙桐,水青树,连香树)等生物的.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自然保护区的概念,熟知我国主要的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对象.
7.在发霉的橘子皮上,生长的微生物主要是()
A.细菌 B.霉菌 C.硝化细菌 D.病毒
【考点】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知识,据此答题.
【解答】解:橘子皮上有营养物质和水分等,适合微生物的生长,时间久了,使其数量大增,形成菌落,使橘子发霉,细菌的菌落较小,而真菌的菌落一般较大,如“毛状“,病毒无细胞结构,个体微小,寄生在生物的体内,不形成菌落,可见物质的发霉长毛,应该是由霉菌等多细胞真菌引起的.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只要掌握了真菌的相关知识,就能正确答题,此题考查新颖,结合实际生活,符合中考观念.
8.医疗中常用的庆大霉素是由下列哪种微生物产生的?()
A.酵母菌B.青霉 C.乳酸菌D.放线菌
【考点】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庆大霉素的来源.解答时可以从酵母菌.青霉.放线菌的生活特点和分泌物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放线菌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目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约70%是各种放线菌所产生.放线菌由菌丝构成,菌丝分为基质菌丝,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气生菌丝,叠生于营养菌丝上;孢子菌丝.酵母菌主要是利用无氧呼吸的特点用在酿酒和发酵食品方面;青霉在生活中能产生杀菌物质青霉素;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庆大霉素是由放线菌产生的.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目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约70%是各种放线菌所产生.
9.艾滋病曾被称为“世纪瘟疫”,经过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现在它只是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传染病.下列与艾滋病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
B.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C.艾滋病病毒可以不寄生,独立生活
D.艾滋病可以通过性传播
【考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病毒的结构特点,病毒是一种结构结构简单的微生物.
【解答】解: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现象,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外部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可以通过性传播.母液传播.
故选:C
【点评】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这一知识点,在平时的学习中病毒的知识相对其他生物要少,所以这一知识点很容易被忽略,可重点记一下.
10.下列疾病中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A.流感 B.白化病C.血友病D.色盲
【考点】人类主要的遗传疾病.
【分析】此题可根据遗传病与传染病的特点来解答.传染病是指由外来的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其特点: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或受致病基因控制引起的,不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解答】解:选项中,白化病.色盲.血友病都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都属于遗传病;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患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而不是遗传病.因此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遗传病和传染病的区别.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而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或受致病基因控制引起的,不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11.如果你留心观察鸡卵,可以在卵黄上看到一个小白点,这就是鸡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称为()
A.卵白 B.胚盘 C.卵壳 D.气室
【考点】鸟卵的结构.
【分析】本题考查鸟卵的结构.鸟卵的结构主要为:①卵黄②胚盘③卵白④气室⑤卵黄膜⑥卵黄系带⑦卵壳膜
【解答】解:如图鸡卵的结构:
蛋黄即鸡卵内部发黄的部分.鸡卵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蛋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对卵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有:卵壳.卵壳膜和卵白.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故选:B
【点评】鸟卵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
12.“血肉相连,血脉相通”是用来形容母子关系的赞美之词,这是因为,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所需营养物质是由母体提供的.他们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A.胎盘 B.子宫
C.输卵管D.与子宫相连的血管
【考点】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分析】此题考查对胎儿发育.营养的认识.子宫是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解答】解: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入子宫,埋入子宫内膜继续发育成胚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各种养料和氧气:母体→胎盘→脐带→胎儿;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胎儿→脐带→胎盘→母体.胎盘是胎儿和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
故选:A
【点评】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13.对蝗虫发育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要经过五次蜕皮后,身体才逐渐长大
B.从受精卵开始发育
C.跳蝻只能跳跃,不能飞行
D.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时期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1)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蝗虫的幼虫(跳蝻)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成度不同.
(2)蝗虫的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身体的长大而长大,所以会出现蜕皮现象,每蜕一次皮,蝗虫就增加一龄,一生中共蜕5次皮,变成成虫.
【解答】解:A.蝗虫幼虫要经过五次蜕皮后,身体才逐渐长大,A正确;
B.蝗虫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发育的,B正确;
C.跳蝻翅膀不发达,只能跳跃,不能飞行,C正确;
D.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时期的是完全变态发育,D不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蝗虫的发育过程.
14.对于人类来说性别决定主要决定于()
A.卵细胞所含的性染色体 B.精子所含的性染色体
C.性激素D.孕妇的饮食营养
【考点】人的性别遗传.
【分析】人体内每个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含有一对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而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者则发育成男性.
【解答】解:在产生生殖细胞时,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可见,生男生女主要决定于父亲的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即精子所含的性染色体.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