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2队列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队列研究的新方法(2)
病例队列研究
(case - cohort study):
是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一种形式.
是在队列研究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从队列中选 出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组作为对照组,如果要用 该队列进行多项研究,都用这个对照组为参照, 可减少每项研究都要选取对照的麻烦.
病例病例研究(Case-case study)
第一年年终时人数为1000+50-32-15= 1003人,则第一年的人年数为(1000+1003)/2= 1001.5人年,观察第2年、第3年时的人年数依次 计算,最后求和,得到每人的总暴露人年数。 (L1+L2+L3+…+Lx,即∑Lx)
标准化率
甲乙两县的年龄别人口数及食管癌死亡率(1/10万)
总计 a+c=m1 b+d=m0
a+b+c+d
————————————————————————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2) 率的计算
累积发病率(cumulative incidence)
应用条件: 当样本量较大,研究对象发病率不很低时 当研究时间不长,研究人群的数量较多,人口比较稳定时, 可用固定人口作分母来计算发病率。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3) 率的计算
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
发病密度的计算公式为:
D
ID=
PT
以这一期间发生的病例数(D)作分子 以人时数(PT)作分母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3) 率的计算
人时数: 观察人数与观察时间的综合指标。 研究人群中所有个体暴露于所研究因素的时间总和 人时数 = 人数 每人暴露时间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4) 人年的计算
• 以个人为单位计算人年
适于小样本
动态人群
不知道每个成员进入与退出的时间
•寿命表法
适于大样本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5) 人年的计算
寿命表法
将进入队列、失访或出现结局变量而终止观察等情况均
视作发生在年中,即对每个类似研究对象的观察时间是
0.5人年。
观察x年时,第x年的人年数的计算公式为:Lx
观察终止时间指整个研究工作可以得出结论的时间, 也可说此时整个研究工作达到了终点。
应以暴露因素作用于人体至产生结局的一般潜伏期作 为确定随访期限的依据。
资料的收集 (5)
随访的方法
家访、信访、电话访问等形式,也可以邀请研究对象定期前 来检查。
选择随访方法的原则是使失访率尽可能小,最好不超过5%,一 般不能超过10%。
存在。
如选择放射科医生作为暴露组。
暴露人群的选择 (有组织的团体)
医学会会员 参加人寿保险或医疗保险的人员
便于随访观察
对照人群的选择
1、内对照 在同一研究人群中,采用没有暴露或暴露 水平最低的人员作为对照。 2、外对照 职业人群或特殊暴露人群常需在该人群之 外特设对照组。
对照人群的选择
3、一般人群对照(总人口对照)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1)
队列研究资料整理表
——————————————————
发病率
发病数 未发病数
总计
————————————————————————
暴露组
a
b
a+b=n1
a/n1
————————————————————————
非暴露组
c
d
c+d=n0
c/n0
————————————————————————
队列研究
Cohort Study
队列研究是将研究开始时未患研究疾病的研究对象, 根据暴露与否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或根据暴露的程度分为 不同水平的暴露组,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各组之间研究疾 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进而判断暴露与研究疾病之间是 否有联系。
如果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显著高于非暴露组,则 说明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之间存在统计学联系,在符合一定条 件的情况下,有可能是因果联系。
在一般人群中前瞻性地观察年龄、性别、家族史、 职业、文化水平、国籍、血压、血脂、体力活动、吸烟、 饮酒等因素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
暴露人群的选择 (一般人群)
• 理想的人群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自愿参加 ②能够提供足够的观察个体 ③人群应具有研究所需要的各种特征 ④观察方便 ⑤人口稳定,不易失访。 ⑥有便于协作的地区医疗机构 ⑦范围明确,便于监测。
预期食管癌 死亡数 (1)*(2)
0 27 205 715 1103 671 2721
原食管癌 死亡率 0 8.6 49.9 179.9 324.4 329.0 39.46
预期食管癌 死亡数 0 48 283 868 1119 682 3000
甲标化死亡率=2721/6015469 *100000/10万=45.23/10万
70-
90270 0.0335 292 323.5
合计 2694627 1.0000 1162 43.12
死亡数 死亡率
1725819 0.6580 0 0 289298 0.1103 25 8.6 250480 0.0955 125 49.9 191204 0.0729 344 179.9 114355 0.0436 371 324.4 51670 0.0197 170 329.0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2) 率的计算
累积发病率(cumulative incidence)
以某一时间内发生的病例数(D)作分子, 以研究开始时的人口数(N)作分母, 计算这一随访期间内的累积发病率。
观察时间可以是1年,也可以是更长时间。 累积发病率的计算公式为:
D CI =
N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3) 率的计算
乙县=49.87/10万
p’=∑(Ni pi ) /N (p’为标化后死亡率) 标准人口数似乎和前面的不一致?
队列 / 群组(cohort)
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群
• 特定时期内出生的一组人群
出生队列
• 具有某种共同特征或暴露于某事物或某因素的一组人群 队列
• 固定队列( fixed cohort) 研究对象同时或在一较短时间内
进入队列,观察开始后不允许新的研 究对象进入队列。
或指某特定事件发生时的所有人 员作为一个队列。
Ix
I x1 2
其中, I x1 I x Nx Dx Wx
I x 为x年初的人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x1
为x年终的人N x数,Dx W、x
和
分别为第x年内进入队列的人数、观察终止
人数和失访人数。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6) 人年的计算
例: 一项队列研究开始时观察人数是1000人,
第一年内有50人进入队列、32人发病、15人失访, 如何计算发病人年数?
用暴露人群所在地区的一般人群的发病率、死 亡率或其它结局与暴露组相比较。
4、多重对照
资料的收集 (1)
队列研究需要收集三方面的资料
• 暴露的资料 • 结局变量发生情况的资料 • 可能对研究结果有影响的外部变量的资料
资料的收集 (2)
获取基础资料的方式
①查阅记录或档案; ②调查研究对象; ③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检或实验室检查; ④对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进行调查或检测。
队列研究的新方法(1)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Nested case – control study):
在队列研究中插入一个病例对照研究.
其基本方法是首先进行队列研究,收集所有观察 对象的暴露信息及有关的混杂资料,随访结束后 以队列中的病例为病例组,并按一定条件在同一 队列中选择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0.86
1.00
急性黄疸型肝炎 3999
3.50
40.1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2870
3.83
4.39
慢性肝炎
191
10.47
12.17
肝硬化
1684
32.07
37.29
1974-1976年
人年 肝癌发病率(‰) RR
3769
0.26
1.00
3510 78 212
1.14 0
14.15
4.38 54.42
2、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一般不低于5 ‰。
3、要有把握获得观察人群的暴露资料。 4、要有确定发病或死亡等结局的简便而可靠的手段。 5、有把握获得足够数量的观察人群,并且该人群能被长
期随访观察而取得完整可靠的资料。 6、人力、物力和财力充足。
选择队列研究方法的指征
历史性队列研究
有无完整可靠的纪录或档案材料; 对一些无符合要求的记录,有无办法进行弥补或补充.
种
类
•前瞻性队列研究 •历史性队列研究 •双向性队列研究
历史性 (研究开始)
前瞻性
暴露组
追溯收集历史资料 继续追踪收集资料
非暴露组
双向性队列研究
暴露组 非暴露组
追踪收集资料
过去
现在
将来
启东县人民医院肝病与肝癌关系的双向性队列研究结果
1964-1972年
疾病类型
人年 肝癌发病率(‰) RR
呼吸系统疾病 10521
2622826 1.0000 1035 39.46
直接法计算标准化率
年龄组 标准人口数
03040506070合计
(1)
3860241 553681 566717 482455 344998 207377 6015469
甲县
乙县
原食管癌 死亡率(2)
0 4.9 36.2 148.3 319.7 323.5 43.12
• 动态人群(dynamic population) 观察开始后仍允许新的研究对象
进入队列。
目的和应用
• 检验病因假设 队列研究得出的结果虽然一般要比病例对照研究可靠,但
并不能据此轻率地做出因果联系的判断。 • 描述疾病的自然史
疾病的自然史是有关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认清 疾病的自然史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都有重要的意义。
暴露人群的选择 (一般人群)
• 一个范围明确的地区的全体人群或其样本。
适用于同时观察多种暴露和多种疾病间关系的研究 着眼于研究一般人群的发病情况, 暴露因素及疾病在人群中均较常见, 不需要另设暴露人群或没有特殊暴露人群时, 可以选择一般人群作为暴露人群。
暴露人群的选择 (一般人群)
• Framingham心脏病研究的目的是
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
应用条件: 观察时间较长,难以作到人口稳定 研究队列是动态人群或者研究人数变动较
大 例如,观察对象进入队列的时间不一致
由于迁移、死亡或其他原因造成失访等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3) 率的计算
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
以人时为单位计算出来的发病率带有 瞬时频率的性质,称为发病密度。
暴露人群的选择 (职业人群 )
• 某些职业中常存在特殊暴露因子,使职业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 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
• 便于证实暴露与疾病的联系。
染料厂工人 石棉作业
联苯胺 肺癌
暴露人群的选择 (特殊暴露人群 )
•
某些危险因素在一般人群中较少见,主要存在于一些
特殊职业人群中或者只有在一些意外事故(如核泄露)时才会
• 将具有某特征(如基因突变)的病例与无该特征的 该病病例相比较,以发现有该特征的病例的特殊病 因因子.
例如,对比分析有P53突变与无P53突变的肿瘤 病例的暴露史,以找出针对P53突变基因的某些暴露 因素.
• 这种设计可掩盖两亚组相同或相似的危险因素。
选择队列研究方法的指征
前瞻性队列研究
1、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和检验假设
资料的收集 (6)
随访者
经过专门培训,应该应用统一方法、统 一标准、统 一步骤以防止主观偏性。
一项研究的随访者不宜过多,每个随访者应有明确 的分工。
资料的收集 (7)
随访目的
1、确定研究对象是否仍处于观察之中 2、确定研究人群中的各种疾病事件 3、进一步收集有关暴露和混杂因素的资料。
随访时间
因为涉及到人时数和发病密度的计算,因此 每个研究对象开始随访和终止随访的日期都应明 确规定。
基本特点
• 属于观察法:
暴露不是人为给予的,而是在研究开始前就客观存在的, 此点是与实验研究的最大区别。
• 由“因”推“果”:
在研究过程中先明确其暴露因素(原因),然后纵向前 瞻观察而得其果.
• 能明确暴露与疾病的因果联系:
由于能够得到确切数目人群中的发病人数(发病率), 并通过比较暴露与非暴露人群的发病率的差异而确定暴 露对发病的影响.
年龄组
甲县
乙县
人口数 人口构成 食管癌 食管癌
人口数 人口构成 食管癌 食管癌
死亡数 死亡率
0- 1756897 0.6520 0 0
30- 244942 0.0909 12 4.9
40- 251678 0.0934 91 36.2
50- 206947 0.0768 307 148.3
60- 143893 0.0534 460 319.7
资料的收集 (3)
• 结局变量的测量
• 观察期限与随访间隔 随访间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观察期限较短,在观察终止
时进行一次随访即可。如果观察期限较长,可根据情况设多次 随访。
资料的收集 (4)
观察的终点与终止时间 观察终点(end-point)指观察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果, 至此就不再继续观察该对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