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
作者:廖簪
来源:《高中生·高考指导》2012年第11期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优秀产物,它短小精练的语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那么,考生应该如何准确把握古代诗歌的情感,品出思想情感之美呢?
一、根据诗歌类型,把握思想情感方向
我国古代诗歌众多,类型多样,而同一题材的诗歌往往有着相同或类似的情感表达。
1.咏物诗。
咏物诗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2.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
3.山水田园诗。
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表达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
4.边塞征战诗。
边塞征战诗主要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抒发爱国情怀。
5.惜别送别诗。
因为各人的情况不同,所以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
①直接表达诗人的深情厚谊;②间接写离别之情;③坦陈心志的告白;④情深意长的勉励;⑤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⑥对别后友人的担忧和思念。
6.思乡怀远诗。
思乡怀远诗主要包括羁旅诗和闺怨诗。
羁旅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眼见耳闻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思念,对家乡的憧憬。
闺怨诗一般写闺房女子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或对远在边地征戍的夫君的思念。
二、学会精细解读,品味思想情感之美
诗歌是美的艺术,考生在鉴赏古代诗歌,把握其思想情感的时候,要学会品味思想情感中的美。
1.品味古代诗歌中的人性美。
人性美,是对人的本性的赞美和歌颂。
古代诗歌中的人性美,就是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揭示出的平凡人的内在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严,弘扬的人性中的质朴、坚韧、善良和互助等美德,它表达的是人性中的善良、真诚、乐观、豁达、宽容、崇高、纯朴等特性,显示着诗人对真、善、美的坚守。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舟过安仁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请简要赏析本诗体现的人性之美。
参考答案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无忧无虑的两个小孩充满童稚的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表达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同时也赞美两个小孩的聪明伶俐。
生活的纯真,尽显其中。
2.品味诗中的人情美。
诗歌以情为本,情是诗歌勾人的魂,情是作者跳动的心。
把握诗歌当中的情,让读者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心随文跳,情随文动,便能轻而易举地读出古代诗歌的人情美。
诗歌之中的人情美,不外乎亲情、友情、爱情、对祖国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例2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
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
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请简要赏析本词蕴含的情感。
参考答案这首词为悼念亡妻之作:最怜爱那天空辛苦的月亮,一月之中,只有一夜是如玉环般的圆满,其他的夜晚则如玉玦般残缺。
如果月亮始终皎洁,那么“我”便不怕月中的寒冷,为你夜夜送去温暖。
无奈尘世的情缘最易断绝,只有燕子依然轻轻地踏在帘钩上,呢喃絮语。
纵使哀悼过了亡灵,但是满怀的愁情仍不能消解,花丛中的蝴蝶可以成双成对,人却生死分离,不能团聚。
这种无穷无尽的哀悼之情,缠绵凄切,感人至深。
3.品味古代诗歌的哲理美。
什么是诗歌的哲理美?就是把自然和生活中的诗意升华成一种形象的具有美的思想力量的诗化语言。
中国古代诗歌中,那些经典的名句,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等,无不充满着哲理的智慧,无不闪耀着打动人心的灵光,显示出美的语言的魅力。
例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论诗三十首元好问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请简要赏析本诗体现的哲理美。
参考答案这首诗的前两句很容易明白:眼见的真实情景激发心头的真切感情,就能写出意境神妙的诗句;闭门造车,就像黑暗中摸索制作出的东西,总要失真。
后两句则说:靠临摹前人作品,画出秦川景色的画家,亲自去长安的能有几人?诗人省略了一句话,即难怪那些人画不好。
本诗告诉我们:没有现实生活的感受,没有亲身体验,是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
三、掌握解题要领,应对诗歌鉴赏
考生了解高考命题的基本形式,掌握基本的答题模式,更有助于准确把握古代诗歌的情感。
1.高考常见的提问方式:①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②诗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③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情趣?④诗歌的主旨是什么?⑤某句(某联)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2.考生可以用以下模式答题:①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什么感情。
②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
3.概括思想情感的常用术语:迷恋、忧愁、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惜春悲秋、热爱自然、忧国忧民、蔑视权贵、壮志难酬、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友)、忆友怀旧、别恨离愁、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
例4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9.(略)
参考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
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总之,古代诗歌表达思想感情大多采用较为含蓄的手法,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
考生把握规律,深入探究,在鉴赏诗歌时就可以“不畏浮云遮望眼”,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出诗歌的思想情感之美,以此来陶冶情操,提升自我的文化思想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