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粤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1、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
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2、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
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
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课标解读: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培养阅读思考的习惯;
3、训练阅读联想能力;
4、培养深入思考能力
5、训练学生倾听、述说、阅读、写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倾听、述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培养
3、融人文素质教育于活动中,帮助学生在回顾中认识自我,深入剖析自我进
而规划自我
教学难点:1、活动与语文基础知识巩固及人文素质教育的合理结合
2、课堂秩序的控制
教法和学法:借助参考阅读,帮助学生在回顾中认识自我,深入剖析自我进而规划自我。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上节课,我们讲了“理想”。
理想是一个人生命中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结晶,是伴随我们不断成熟和成长的良师益友,正是因为理想我们才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正是因为理想我们才从未停止对明天的希冀和追求……
但只有理想还不行,在追求理想中还得坚持不懈。
二、漫画《决心》
(一)欣赏漫画《决心》
1、阅读联想:(1)复述漫画的意思。
(2)说说这幅漫画对你认识自我有什么启示?
说明:这是华君武先生1962年画的《决心》。
参考:漫画的第一个画面:一个人正右手握着尚在冒烟的烟斗,左手举拳,横眉立目地进行着戒烟宣誓;第二个画面:戒烟者把烟斗扔出了窗外;第三个画面:戒烟者顺着楼梯向下飞奔;第四个画面:戒烟者满面春风双手一伸,依然冒着烟缕的烟斗正向手心掉下来。
一位决心戒烟者,把烟斗从楼窗中扔出,然后飞快地从楼上奔下,居然超过了自由落体的速度,平稳地把自己扔出的烟斗接到手中。
华君武先生的《决心》,活脱脱地描写出了一个戒烟者的所谓“决心”。
这可真是个奇妙而又有趣的讽刺,把烟斗扔下楼,再跑到楼下接住它,一个戒烟者的“决心”是怎样的就可想而知了。
启示:昨天说的,今天不认账了;当面说的,背后不认账了;明明这样说的,过后立即变卦,承诺可以赖账,决议可以推翻,生活中这种先是信誓旦旦,后又覆雨翻云的事,实在太多了。
常立志不如立常志。
战胜自我就能战胜一切。
立业始于立志。
扔掉人生中
的“烟斗”。
2、拓展阅读:刘翔、李婷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说过大意相同的话,和
《决心》的寓意相吻合,请同学们查找新闻报道,找出他们说过的话,记在笔记本上。
(8
月15日——8月24日)
(二)你有类似的经历吗?你身边有类似的人或事吗?
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有没有意志力缺乏的体验?请举出具体的事例。
如果没有,身边
有类似的人或事吗?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也可以讲一讲自己的亲身经历)
(三)你如何对待意志力不足的?
三、阅读朱光潜先生的《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一)作者:朱光潜,现当代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主要著作:《文艺心理学》、
《谈美》、《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等。
(二)词语:
洗练渣滓zhāzǐ惰性叨tāo天之幸附丽琐屑xiè席不暇暖奔波劳碌长沮j
ǜ桀jié溺nì退隐躬耕夤yín缘幸进因循苟且贪污淫佚yì穷究随俗浮沉蹶ju
é倒
补充词解:
琐屑:琐碎细小。
席不暇暖:座位还没有坐热就走了。
形容忙得很。
退隐躬耕:辞官隐居,亲自耕田。
穷究:彻底追究。
随俗浮沉:随着世俗上升或下降。
蹶倒:跌倒;受挫。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这篇文章可以看作一篇优秀的议论文。
1、复习议论文的知识:
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三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正反比较论证……
2、把握文意
提出问题:“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全文的中心论点)
物理学中物“动”的原理
冬天早晨留恋热被窝根源:“懒”
分析问题:
《论语》中孔子不惧世之无道,“毕生东奔西走”匡世济怀
做学生不死心塌地地学习,毕业后只巴结讨好敷衍公事
除懒
解决问题:
提倡奋斗精神
(四)讨论:
1、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谈谈你的认识。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仅作简单的引导)
2、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在文中的寓意是什么?
(参考:人要敢于追求,敢于克服困难,艰苦奋斗,才能取得成功,才能
体现生命的价值。
)
3、人为什么要“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参考:
1)要有大成就,必须要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2)它是人之为人的凭据
3)人生在世,随时随地都会面临选择,但人免不得物质所常有的惰性,要初
去这种引诱,必须要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4)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就需要奋斗的精神,而奋斗是民族、国家生命力
的表现)
四、讨论,交流
(一)你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吗?
(二)意志力测试
也许你还不知道,人的掌心其实暗示了一个人的性格及将来。
当你伸出手时,也可以从你张开手掌时的姿势、手指呈现的状态,反映出你的个性如何。
不如伸手出来,了解一下你的性格。
记住,男左女右!
✧手指全部分开伸出的人
结果是:你的个性非常爽朗,属于乐天派。
行动也非常灵敏,讨厌被束缚,而且讨厌就是讨厌、高兴就是高兴,情绪会明确表现出来。
✧手指全部紧贴一起伸出的人
结果是:你是个属于做事细心、认真、慎重的人,常常压抑自己的感情。
先慎思后再行动,是你一向的原则。
✧只有拇指和其他手指分开伸出的人
结果是:你的意志力颇强,是拥有自我主张、顽固执拗的人。
而且,现正处于非常热情的精神状态。
✧五指全部弯曲伸出的人
结果是:你的意志力薄弱,常常感到疲倦。
不过,你常会为别人设想,性情又温柔,别人麻烦你做的事,你很少会拒绝。
✧只有小指和其他手指分开伸出的人
结果是:你对喜欢和不喜欢的人态度有明显的分别,且内心充满了智慧与美。
但是,你也是个容易生气、脾气暴躁的人。
(三)今后,你打算怎样坚定自己的意志?
五、作业
1、查找有关意志力的名人名言
例如: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
2、创作三条激励自己的格言
[课外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叨.(dāo)天因循.(xún) 长沮.(jū)乳臭.(xiù)未干
B.桀.(jié)溺夤.(yín)缘淫佚.(yì)骁.(xiāo)勇善战
C.渣滓.(zàǐ)蹶.(qué)倒真谛.(di)集腋.(yè)成裘
D.狙.击(jú)琐屑.(xiè)敷衍.(yǎn)泾.(jìng)渭分明
2.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意境要经过洗练,表现意境的词句也要经过推敲,才能脱去渣滓,达到精妙境界。
B.他们在道德学问事功各方面都决不会有成就,万一以庸庸得厚福,也是叨天之幸。
C.他毕生东奔西走,席不瑕暖,在陈绝过粮,在匡遇过生命的危险。
D.我们的时代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了,孟子所说的种种磨折,我们正在亲领身受。
3.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①叨天:沾光,受到好处。
②附丽:依附,附着。
B.①夤缘:喻拉拢关系,向上巴结。
②洗练:简练。
C.①淫佚:纵欲放荡。
②因循苟且:沿袭旧的,敷衍应付。
D.①蹶倒:摔倒,比喻失败或挫折。
②敷衍:表面上应付。
4.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修改不是创作,切忌不要改变原意,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解决得了的,就不要改动两处,改病句也要简要高效。
B.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共同发布的《2004年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表明,大学生群体正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四大特性。
C.就人民群众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人民网与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从1月26 Et 起联合在网上开展调查,选出了10个百姓关注的问题,并给予公布。
D.天安门广场、北大红楼等7个景点,已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北京首批红色旅游景点。
对于天安门广场是否收门票的问题,旅游局新闻发言人方泽华给予了否认。
5.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
(1)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
(2)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季节。
(3)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4)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5)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答:
6.结合实例,简要说明本文“层层推进的论证方式”。
答:
7.名句续写: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
8.文学常识填空:
朱光潜(1897-1986),著名、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他的作品有
(任选一部填写)。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4题。
①“抵抗力”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术语。
凡物在静止时都本其固有“隋性”而静止。
要使它动,必须在它身上加“动力”,动力愈大,动愈速愈远。
动的路径上不能无抵抗力,凡物的动都朝抵抗力最低的方向。
如果抵抗力大于动力,动就会停止,抵抗力尽管低,聚集起来也可以使动力逐渐减小以至于消灭,所以物不能永动。
静止后要它续动,必须加以新动力。
这是物理学上一个很简单的原理,也可以应用到人生上面。
人像一般物质一样有惰性,要想他动,也必须有动力。
人的动力就是他自己的意志力。
意志力愈强,动愈易成功:意志力愈弱,动愈易失败。
不过人和一般物质有一个重要的区别:一般物质的动都是被动,使它动的动力是外来的;人的动有时可以是主动,使他动的意志力是自生自发自给自足的。
在物的方面,动不能自动地随抵抗力之增加而增加;在人的方面,意志力可以自动地随抵抗力之增加而增加,所以物质永远是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而人可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物的动必终为抵抗力所阻止。
而人的动可以不为抵抗力所阻止。
9.文段在写人的意志力之前为什么要写物理学的动力原理?
答:
10.作者提出“人可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的理由是什么?
答:
11.这一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答:
②这是一个琐屑的事例,其实世间一切事情都可作如此看。
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之所以能有伟大成就,大半都靠极坚强的意志力,肯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例如孔子,他是当时一个大学者,门徒很多,如果他贪图个人的舒适,大可以坐在曲阜过他安静的学者生活。
但是他毕生东奔西走,席不暇暖,在陈绝过粮,在匡遇过生命的危险,他那副奔波劳碌栖栖惶惶的样子颇受当时隐者的嗤笑。
他为什么要这样呢?就因为他有改革世界的抱负,非达到理想,他不肯罢休。
《论语》长沮桀溺峰足以见出他的心事。
长沮桀溺二人隐在乡下耕田,孔子叫子路去向他们问路,他们听说是孔子,就告诉子路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意思是说,于今世道到处都是一般糟,谁去理会它,改革它呢?孔子听到这话叹气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意思是说,我们既是人就应做人所应该做的事;如果世道不糟,我自然就用不着费气力去改革它。
孔子平生所说的话,我觉得这几句最沉痛,最伟大。
长沮桀溺看天下无道,就退隐躬耕,是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孔子看天下无道,就牺牲一切要拼命去改革它,是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他说得很干脆,“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2.请写出选段的中心句。
答:
13.“这是一个琐屑的事例,其实世间一切事情都可作如此看”一句中,“琐屑”“如此”分别指什么?
答:
14.作者将孔子与长沮桀溺二人比照着写,有何用意?
答:
(三)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20题。
我对命运这样说
(一)
你是谁?冥冥时空中,何处是你的家乡?哪里是你的归宿?你知道吗?我叩问过一万次关于你的谜。
你跟人类,跟随着世纪,来也神秘,去也神秘;歌也匆匆,哭也匆匆。
我分明感到你就在身边,为什么看不到你的眼睛,见不到你的身影。
你这有声有色的虚无,无影无踪的实有。
我看不见你,但我感到你的存在,你的呼唤,你的权威。
我曾抚摸过你的残暴,也抚摸过你的温柔;曾抚摸过你的专横,也抚摸过你的仁
厚。
我知道你游荡在爱与恨之交,生与死之界,但我看不见你,不知道
...你是什么模样。
昨夜我在梦里见到你,你仿佛是一个马戏团的戏子,带着小丑的高帽,挥动着枯萎的树枝,戏弄着所有的看客。
古往今来,有人匍匐在你的脚下,有人颤抖在你的面前,或作绝望的抗争,或作希望的祈求,你都无动于衷。
你高傲又谦卑,悭吝又豁达。
你随时都可以拥抱我,随时都可以抛弃我。
今日你赠给人们以鲜花,明日却洒给人们以苦泪。
我和你,总是隔着一层雾。
雾中看着你,只有解不开的朦胧,穿不透的模糊,猜不完的玄奥。
(二)
你把贫穷带给善良的茅屋,把皮鞭交给狂妄的庸夫,把花环赠给无聊的骗子,把洪水带给纯朴的村落。
可是,我又听到你的辩护:
我并非魔鬼,我是天使。
我有天使的彩翼和彩梦。
是我把你带到母亲的怀抱——生命永恒的热土;你一降生就进入温馨的家园,家园里有生命的泉水,洁白的乳汁。
因为有这家园,你童年的灵魂,才无须到处漂泊。
我给探求者献以创造的极乐,对颓废者罚以精神的虚空,把怯懦者安顿在阴冷的墙角,为刚强者展示宽广的道路。
所有锲而不舍的寻找者,都是我的友人。
我给他们艰难险阻,只是为了激发他们的生命的巨浪;我逼迫他们流下的眼泪,只是为了洗明求索的眼睛。
(三)
她是谁呢?我说不清。
她该半是魔鬼,半天是天使;半
是狼,半是鸽子;半是我的敌人,半是我的朋友。
给我这么多痛苦,给我这么多折磨,给我这么多虚幻的期待,给我这么多实在的战斗。
每天都在奔波,但不知道
...,奔波是为了战胜她给我的厄运,还是为了去接受她给我的诱惑?生命中那些难忘的欢乐,不知道是她的赠予还是我的汗水的报酬?
让她去吧,我不再思索。
让她去吧,我不再困惑。
我相信她是强大的,但我也并不软弱。
我相信可以成为她的主宰,即使主宰不了,也决不甘心作她的奴仆。
我甩开她的阴影,将自己寻找,自己选择,自己造就自己的心灵,自己保卫自己的魂魄。
我自己赋予自己以强大的力量,挟着她,让她和我一起追求。
即使挟不住她,也不会让她牵着走。
让我浩歌而癫狂,我不愿意;让我煮酒而沉沦,我不愿意;让我颂扬命运的铁拳,我不愿意;让我背叛自己的良知,我不愿意;让我停止求索的脚步,我不愿意;让我冻结胸中的火焰,我不愿意;让我谴责辛勤的园丁和他的不成熟的花朵,我不愿意。
不管她是魔鬼还是天使,我都不被她征服。
不屈服于命运之神的诱惑与调遣,这才是人的生活。
15.把下列句子填入文中,顺序正确的一项
①你这货真价实的魔鬼,我已看穿你的罪恶:
②我思索了漫长的时日,无法驳斥命运之神的辩护。
③还没有记忆的时候,你就闯进我的生活。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16.第一部分中“有声有色的虚无,无影无踪的实有”的含义是什么?
答:
17.简要分析第三部分中“我相信她是强大的,但我也并不软弱”一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答:
18.通观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命运”认识的发展过程。
答:。
19.作者在文中使用“你”“我”“她”三种人称来指“命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20.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文中两处加点的“不知道”含义不同,第一部分中的“不知道”表现了作者无法把握“命运”的迷茫,而后者则表明作者为“命运”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
B.“你把贫穷带给善良的茅屋”一句充满着对“命运”不公的谴责,其中的“茅屋”一词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指贫穷的人。
C.“可是,我又听到了你的辩护”一句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表明作者完成了对“命运”认识的根本转变。
D.文章结尾用七个“我不愿意”表明作者不屈从于“命运”的主宰。
其中作者将自己比作一团“火焰”,显示了作者战胜“命运”的信心。
E.本文结构严谨,语言酣畅,富有诗意,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充分表现了作者不屈服于“命运”的唯物主义精神。
【参考答案】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一)基础知识
1. B(A叨tāo天;C渣滓zǐ;D泾jīng渭分明)。
2.C(“席不瑕暖”应为“席不暇暖”)。
3.B(“洗练”本来有“简练”的意思,但在文中是“提炼”的意思)。
4. B(A.表意不明,“切忌不要”中删去“不要”;C语序不当,“10个”移到“关注的”之后;D.搭配不当,“是否”与“给予了否认”照应失当)。
5. (3)(1)(5)(4)(2)。
6.作者在第二部分里,逻辑思维非常严密,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先是从抵抗力谈起,由物理学到人,再从人的本身谈起,强调人要克服惰性,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力,不怕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然后又以孔子为例,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得出了: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之所以能有伟大成就,大半都靠极坚强的意志力这一结论。
再从现当今的角度去分析人应该克服懒惰,提倡奋斗精神。
最后,上升到了一个高度,从国家、民族的角度出发,指出了中华民族的兴旺发展史也就是民族的奋斗史。
7.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8.美学家《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西方美学史》(任选一部填写)。
(二)课内阅读
9. 作者先写物理学的动力原理,目的是联系人生的动力,引出意志力,从而说明人可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的原因。
10. 人的动力就是他自己的意志力,意志力可以自动
的随抵抗力的增加而增加,所以人就可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11. 类比和对比论证方法。
这样使道理说得更清楚明白,通俗易懂,容易被读者接受。
12. “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之所以能有伟大成就,大半都靠极坚强的意志力,肯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 13. “琐屑”指“细小”的意思。
“如此”指“你对于最大抵抗力的征服,你的企图成功了。
”14. 意在说明选择路径不同,人生的结果也不一样。
伟大人物之所以能有伟大成就,就在于他肯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三)课外拓展
15.D。
16.人们知道命运存在,但又看不见它;人们看不见命运,但能感到命运的存在。
(大意相同或用原文作答均可)。
17.作者既表达了“命运”对人的主宰作用,也表达了自己要和命运抗争与不屈。
18.作者对命运的认识,首先是不理解、困惑以及无法把握;随后借命运的“辩护”,从另一个侧面(或积极、正面的角度),对命运进行了新的思考;最后是决心不受命运的摆布(或不屈服于命运之神的诱惑与调遣),自己来塑造自己的人生。
(能扣住三个阶段的特点作答,大意相同即可)19.第一部分使用第二人称“你”,直接地表现了作者对命运的困惑和叩问;第二部分用第一人称“我”,让命运为自己辩护,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深入思考;第三部分用第三人称“她”,更能突出作者审视命运时的冷静和客观。
(能就“你”“我”“她”三个人称的任何两个作恰当分析即可)人称的变化反映了作者与命运之间距离的变化,而距离的变化又反映了作者对命运的思考和认识的逐渐深入。
(只要答到“反映了作者对命运认识的变化”或大意相近即可)。
20.A B。
[PPT课件]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
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雷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
坚韧不拔之志。
”——苏东坡
人的一生将会经历无数的挫折和磨
难。
面对它,我们是退却,还是勇往直
前、逆流而进?朱光潜先生的这篇文章会
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我们可以从中
获得最有益的启示和最大的力量。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学反思
这一个单元的教学都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活动课的宗旨正在于此。
此课的教学还应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所以要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阅读思考的习惯;训练阅读联想能力;培养深入思考能力,训练学生倾听、述说、阅读、写作的能力。
虽然目标高远,但因学生的实际水平有限而未能完全达到。
教师的不足之处在于,活动课太立足于文本而忽略了活动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