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概述merck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版药典无菌检查概述
默克生命科学
2016/04/28
中国药典与国外药典的差别
ChP2010USP38EP8.0ChP2015
检验条件总体10000级、局部100级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B级背景下
的A 级单向流洁净区域或隔离器)
人员具备微生物专业知识,并经过无菌
技术的培训经培训和认可经培训和认可
具备微生物专业知识,并经过无菌
技术的培训
培养基
培养条件与时间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30-35℃(20-25 ℃)
改良马丁培养基
23-28 ℃
均培养14天
接种后细菌培养2天、真菌培养3天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30-35℃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
20-25 ℃
均培养不少于14天
接种后培养均不少于4天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30-35℃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
20-25 ℃
均培养不少于14天
接种后培养均不少于7天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30-35℃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
20-25 ℃
均培养不少于14天
接种后培养均不少于7天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
与方法验证用菌株CMCC ATCC ATCC CMCC
检验方法只要性状允许,应采用薄膜过滤法只要性状允许,应采用薄膜过滤法只要性状允许,应采用薄膜过滤法只要性状允许,应采用薄膜过滤法
稀释剂与冲洗液1、0.1%蛋白胨水溶液
2、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3、其他经验证过的溶液
A. 0.1%蛋白胨水溶液
D. A+1ml吐温80
K.动物组织消化液+牛肉浸膏+吐温
80
1、0.1%蛋白胨水溶液
2、0.1%蛋白胨水溶液+0.1%(聚
乙氧基乙醇、0.1%吐温80)
3、十四烷酸异丙酯
1、0.1%蛋白胨水溶液
2、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3、其他经验证过的溶液
结果判断与复试一次检出结果为准(设备及环境不符合要求、实验过程有可能引起污染的因素、阴性对照有菌生长、分离微生物可明确归因于无菌实验过程中所用的材料或技术错误造成的。
单倍量重试)
2015版药典无菌检查法修订概况逐版发展提高的主要部分
实验环境、设备的无菌保证;
培养基品种及其适用性检查要求;检验数量、检验量的增加;
检验方法和仪器发展;
验证试验要求;
培养时间保证受损微生物的生长;结果判断规定;
取消复试、及重试的规定。
发展宗旨
加强检验的过程控制、提高方法的检出率、
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2015版药典无菌检查法修订概况
1.无菌检查法收载于《中国药典》一、二、三部附录中,一部和二部内容一致。
2.本稿以2010 年版二部的“无菌检查法”为基础进行中的内容进行一、二及三部内容的整合,并进行了修订。
3.整合稿保留了生物制品无菌检查法的特点,如检验数量、硫乙醇酸盐培养基接种份数和培养温度等。
4.修订稿中检验环境修订为“B 级背景下的A 级”。
5.改良马丁培养基修订为“胰酪胨大豆液体培养基”。
6.方法验证试验修订为方法适用性试验。
7.由于培养基的改变,培养基的灵敏度和方法适用性试验也进行了修订。
8.修订了表1、表2、表3 的内容。
实验环境
中国药典2015版4部通则1101无菌检查法:无菌检查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试验环境必须达到无菌检査的要求,检验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
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确认。
隔离系统应定期按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
日常检验还需对试验环境进行监控。
中国药典2015版4部通则9203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无菌检査应在B级背景下的A 级单向流洁净区域或隔离系统中进行。
无菌检查环境至少应不低于无菌生产环境(无菌工艺)
洁净室
人员
物料
洁净室的灭菌
洁净室的日常维护
LFH(Class A)
CLASS B room
无菌实验用隔离器
无菌检査用隔离器是为产品无菌检查试验提供无菌环境的一种设备。
封闭式隔离器不直接与外界环境相连,使用无菌接口或快速转移通道进行物质传递,一般用于无菌检查;放式隔离器允许材料通过舱门进人,舱门内有一定的压力阻止微生物的进入。
物品可通过无菌传递进人隔离器,整个传递过程中可保持隔离器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完全隔离。
隔离器内部能够反复进行灭菌,内壁可用灭菌剂处理,以去除所有的生物负载,灭菌完成后,隔离器通过髙效空气过滤器(HEPA)或更髙级别的空气过滤器向其内部输送洁净空气来维持内部的无菌环境。
隔离器
环境监测
受控区域采样频次监测项目无菌隔离系统每次试验空气悬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表面微生物(含手套)
微生物洁净实验室A每次试验空气悬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表面微生物(含手套)
B每周一次空气悬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表面微生物(含手套及操作服)C每季度一次空气悬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表面微生物
D每半年一次空气悬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表面微生物
中国药典2015版4部通则9205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指导原则:推荐的药品洁净实验室的监测频次及监测项目
环境监测
监测方法
悬浮粒子:按照《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 沉降菌:按照《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浮游菌:按照《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
监测方法
表面微生物:是对环境、设备和人员的表面微生物进行监测,方法包括接触碟法和擦拭法。
环境监测
中国药典2015版4部通则9205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指导原则:各洁净级别空气悬浮粒子及微生物的标准
无菌检查环境要求
环境监测
中国药典2015版
4部通则1101 无菌检查法:
•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厌氧菌的培养,也可用于需氧菌的培养;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用于真菌和需氧菌的培养。
•
培养基可按处方制备,也可使用按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或成品培养基。
配制后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
制备好的培养基应保存在2〜25°C 、避光的环境,若保存于非密闭容器中,一般在3 周内使用;若保存于密闭容器中,一般可在一年内使用。
•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装量与容器高度的比例应符合培养结束后培养基氧化层(粉红色)不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2。
灭菌。
在供试品接种前,培养基氧化层的高度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5,否则,须经100°C 水浴加热至粉红色消失(不释过20分钟),迅速冷却,只限加热一次,并防止被污染。
无菌检查培养基
缓冲液
中国药典2015版4部通则1101 无菌检查法:
•0.1% 无菌蛋白胨水溶液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根据供试品的特性,可选用其他经验证过的适宜的溶液作为稀释液、冲洗液(如0 .9%无菌氯化钠溶液)。
•如需要,可在上述稀释液或冲洗液的灭菌前或灭菌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或中和剂等。
•稀释液及冲洗液的质量控制
无菌检査用的硫乙醉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査及灵敏度检査的要求。
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査前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査同时进行。
无菌性检査
•每批培养基随机取不少于5 支(瓶),置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灵敏度检査•空白对照管应无菌生长,若加菌的培养基管均生长良好,判该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符合规定。
培养基适用性试验白念黑曲枯草空白
培养5天
金葡铜绿生孢空白培养3天
默克生命科学
----提供全面的无菌检测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