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亲子美术
二、对象: 3-4 岁
三、绘画特征:
3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涂鸦期,他们的绘画是由无目的到有目的涂画,没有具体形象。

他们
画画的原因一是幼儿自身运动的要求,二是源于模仿。

由于动作不够协调,画在纸上的是一些凌乱的线条,有时会把线条涂到纸外;或者是在纸上重复地画一些圆圈,有时幼儿边画边自语或做出表情,表现自己想画的东西。

四、教学目标:
满足孩子自身的绘画需求;
给他们提供多种绘画材料和环境让幼儿尽情的体验和感受绘画过程带来的乐趣。

引导、鼓励孩子创造属于自己的绘画符号与色彩表现形式;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感知活的开展,激发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与创作热情。

五、重点难点:
以游戏和体验式教学为主导
通过语言、音乐、生活化情景及美的环境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绘画表达的冲动,通过不同质地的材料运用,增强幼儿对点、线、面、形、色的好奇与认知,在表达中感觉形,感觉色,感觉美。

通过游戏认识身边的事物及色彩的丰富和多变性,通过培养色彩感觉,鼓励幼儿自我表述,大胆涂鸦,不受拘束,保护原发性创造,让幼儿在绘画游戏中建立常规,享受美感
和快乐。

六、教学内容
寒假班:
建立常规,以游戏体验为主,用绘画和手工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幼儿感兴趣和熟悉的内容,
认识绘画的基本元素点线面,增强对美的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春季班:
以点线面展开大自然中的植物、昆虫、动物为主要内容,结合色彩,感觉形,感觉色,感觉美。

用拟人的手法和丰富的材料进行展开教学,体现趣味,激发幼儿兴趣,培养想象力。

七:课程内容:色彩、粘土、拼贴、蜡笔,拓印,刮画等
二、对象: 4.5-6 岁
三:绘画特征:
4 岁左右的孩子处在象征期(表象符号期),这一时期孩子的绘画是根据记忆创造象征符号,
进行说明性图解。

这一阶段幼儿的绘画特征,反映出孩子的认知过程,从形上来说,他们观
察客观物象后,根据客观事物特征,把复杂的形象概念化、简单化,这是孩子对客观事物的认
识。

从色彩上来说,这一时期的幼儿由于认知的局限,他们的绘画喜欢选择对比强烈的高
浓度颜色,在表现上不受物体固有颜色的限制,他们常常选择自己喜欢或认为好看的颜色,
随心所欲地涂抹,是儿童主观心理的表现。

三、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各种绘画工具(水粉笔、水粉颜料、剪刀等),掌握初步的绘画方法(如何调
色、怎样拼贴等)。

通过不同质地的材料运用,增强对点、线、面、形、色的好奇与认知,
在表达中感觉形,感觉色,感觉美。

2、体会色彩之间调和后的变化,根据自己的画面需求来选择色彩。

3、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运用多种形式与方法启发孩子体验各种绘画材料表现出的不同效
果。

4、多多提供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锻炼他们手脑的协调性。

四、重点难点:
坚持绘画活动与游戏相结合的教学原则,鼓励幼儿通过观察、感受、比较的放法进行感知能
力的培养,促进个性表达,丰富绘画语言,学习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发现美,享受快乐。

学习使用简单的工具,掌握画,贴、拼、撕等基本技能,促进手,眼、脑协调发展,以实物、图片、视频、语言、故事、音乐引发幼儿的绘画兴趣,激发绘画表达的欲望。

五、教学内容
寒假班:
通过不同质地的材料运用,掌握画,贴、拼、撕等基本技能,增强对点、线、面、形、色的好
奇与认知。

认识不同形状,如:圆,方,三角及多种形状的组合,并运用拟人手法进行简
单的趣味造型,对大小高矮胖瘦方向多少的认识和排列,增强构图意识,提高美感能力。

认识
三原色、三间色及冷暖色,学习单色和多色的平涂着色方法。

春季班:
通过视、听、嗅、触等全方位的感知,启发幼儿观察自己熟悉的植物、蔬菜、昆虫系列进行
主观表达,体现造型的独特性,结合拟人进行联想,体现趣味性,激发幼儿想象力。

综合运
用材料与绘画相结合,结合课程知识点创作绘画。

七 : 课程内容:水彩,水粉、粘土,剪纸拼贴、蜡笔、立体空间设计,拓印,刮画等
二、对象: 6-7 岁
三、绘画特征:
6岁左右的孩子处在意象表现期(图示期即主观表现期)。

这一时期儿童记忆的最大特征是
整体记忆,能把所见所闻的事情作为整体的保存在记忆中,并能凭记忆把所见事物加以概括
和重新组合表现出来。

儿童绘画由于受“自我中心”的影响,处理画面空间关系时就不能根据物象的真实情景描画,也不懂画画需要固定在一个视点上观察,他们常根据需要移动视点去表现要说明的事物,X 光线式的透明画法是儿童绘画常见的形式,当儿童认为事物的内部情景特别重要时,就把看不到的内部和外部一起画出来,于是就产生了大人看起来奇怪可笑
的画面。

随着他们参加社会活动的增多和知识面的不断扩大,绘画创作达到高潮,进入儿童绘画的黄金时代。

四、教学目标:
1、掌握多种绘画材料
2、学习运用点线面与黑白灰的线描绘画。

3、学会认知与应用色彩的冷暖对比,两种以上色彩之间的调和,培养儿童的探索欲望。

4、学会用夸张变形、拟人化、抽象、象征等的手法表现出自己所感、所知、所想的事物。

5、初步理解物体的遮挡、纵深、远近等关系以及物象的空间位置,让学生绘画的平面二维
空间表现手法更为丰富。

五、重点难点:
坚持绘画活动与游戏相结合的教学原则,鼓励幼儿通过观察、感受、比较的放法进行感知能
力的培养,促进个性表达,丰富绘画语言,学习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发现美,享受快乐。

学习使用简单的工具,掌握画,贴、拼、撕等基本技能,促进手,眼、脑协调发展,以实物、图片、视频、语言、故事、音乐引发幼儿的绘画兴趣,激发绘画表达的欲望。

六、教学内容
寒假班:
以主题内容创作,运用线描知识,把所见事物加以概括和重新组合表现出来。

增强构图意识,提高美感能力。

运用三原色、三间色及冷暖色,通过单色和多色的平涂着色方法。

应用色彩的冷暖对比,两种以上色彩之间的调和。

综合运用材料。

春季班:
以主题内容创作,掌握多种绘画材料的特点,用夸张变形、拟人化、抽象、象征等的手法表
现出自己所感、所知、所想的事物。

在画面中运用初步理解物体的遮挡、纵深、远近等关系
以及物象的空间位置,表现丰富的画面。

七、课程内容:
水彩,水粉、粘土,剪纸拼贴、蜡笔、立体空间设计,刮画,拓印,水墨,版画,色粉画等
二、对象: 7-10 岁
三、绘画特征:
1、主观感觉表现期( 5 至 9 岁)主观感觉期是孩子学习儿童画的黄金时期。

这时期年龄小
一点的孩子能够画其所想,稍大一点的画其所见。

观察力进一步增强开始对细节的描绘。

这一时期是儿童思维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儿童画创作最多的时期。

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
并且有明显的写实倾向。

6 岁后的孩子,就能这一时期是儿童思维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儿童
画创作最多的时期。

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有明显的写实倾向。

6 岁后的孩子,就能把所
见所闻的事情作为整体记下来,保存在记忆中。

并能凭记忆把所见事物加以概括和重新组合表现
出来。

2、视觉写实期(9 岁以上)这一时期,开始向写实方向转化,关心自己作品的好坏,否定
过去自己画过的画,注重所描绘物体的逼真性,爱欣赏有立体感,有明暗变化丰富,色彩真实感
强的作品。

这一时期孩子的想象力及形象记忆能力方面发展逐渐减慢。

观察写实能力飞
速发展。

不再适合学习纯粹的儿童画。

(注意: 7-10 岁是两个不同绘画特征的年龄段,由于孩子年龄,理解,认知,技能等方面
的不同,会存在绘画特征上的差异,有些孩子比较喜欢表现,有些孩子比较适合写实,可以根据孩子喜好选择喜欢的绘画特征去创作。


四、教学目标:
主要是以:技能提升,专业方向 ; 审美评价,表达自我 ;多元艺术,拓宽视野 ; 集体协作,自主意识
等为主。

1、掌握多种绘画材料的特点(宣纸、色粉笔等)与绘画形式(版画、浮雕等),
2、熟练运用点线面与黑白灰的线描绘画。

3、应用色彩知识,色彩之间的调和。

4、用夸张变形、拟人化、抽象、象征等的手法表现出自己所感、所知、所想的事物。

5、处理物体的遮挡、纵深、远近、虚实、粗细,疏密,等关系以及物象的空间位置,让学
生绘画的平面二维空间表现手法更为丰富。

五、重点难点:
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把孩子引入更专业的绘画创作中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分析,表现的良好作画习惯,锻炼孩子的耐心,胆量和表现欲。

提高绘画自信心和创作水平。

学习水
彩,油画,丙烯,版画等多种绘画课程。

着力培养孩子的独立创作能力、艺术兴趣和志向,
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增强绘画表现手法的同时全面提高艺术修养。

六、教学内容:
寒假班: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

以主题,故事展开创作内容,运用点线面与黑白灰的线
描绘画。

结合色彩知识,用夸张变形、拟人化、抽象、象征等的手法表现出自己所感、所知、所想的事物。

春季班:欣赏画作,通过接触各种不同的绘画风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从主观表现逐渐
过度到写实,把所见事物加以概括和重新组合表现出来,开始写实方向转化,处理物体的遮挡、纵深、远近、虚实、粗细,疏密,等关系以及物象的空间位置。

七、课程内容:水彩,水粉,粘土,剪纸拼贴、蜡笔,立体空间设计,刮画,水墨,版画,
拓印,丙烯,油画等
一、课程:创意素描
二、对象: 8-12 岁
三、绘画特征:
视觉写实期(9 岁以上)这一时期,开始向写实方向转化,关心自己作品的好坏,
否定过去自己画过的画,注重所描绘物体的逼真性,爱欣赏有立体感,有明暗变化丰富,色彩真实感强的作品。

这一时期孩子的想象力及形象记忆能力方面发展逐渐减慢。

观察写实能力飞速发展。

不再适合学习纯粹的儿童画。

(当孩子学完彩色的儿童创作画后还应该再学什么?有的人试图利用材质的变
化来抓住孩子的兴趣,然而那是短暂的;有的人试图让孩子学习高考生所画的东西,以为那就是提升;还有的人以为教孩子简单的素描就是基础。

而儿童创意素
描是较为符合孩子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又不失艺术的真谛;它既丰富了儿童绘画的种类,又填补了儿童绘画向专业绘画过渡技法上的空缺,这就是“儿童创意素描”。


四、教学目标:
发散式学习方法
“儿童创意素描”是一个新鲜的名词,是一个崭新的学科。

简单地说就是用素描的技法表现儿童创作画的构思;用开放的思路,不限题材,不限手法来描绘自己身边的事物。

深入地讲,这里面有孩子的童真、童趣,有专业的绘画艺术中黑白灰构成,空间透视的艺术美,同时又具有“万物静观皆自得”的真境。

课程训练体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开拓创意思维
和想象空间,是培养主观精神及内在情感表达、表现的有效方式及方法。

五、重点难点:
创意素描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开发创意思维,掌握画面构图,注意物体的形状与结构,不仅是动手,观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通过各种表现手法,表现出对象的
立体空间,质感,量感。

通过学习绘画养成利用发散性思维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

六、教学内容:
第一阶段:延续儿童创作画的创意及构图规律,让孩子熟悉素描的线条、调子的
排列和表现完整画面的构成技法;
第二阶段:则渗透了石膏几何体的表现和透视的概念;
第三阶段:则是静物写生后的二度创作,更加强调了构成和形式感的把握。

七:课程内容:铅笔,彩铅,炭笔,碳粉,色粉笔等。

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
1、家长与教师要跟据孩子的年龄阶段特点,抓住不同的黄金期来辅导孩子的绘画方向,千万不能做拔苗助长的事。

2、写实期以前的儿童学画要以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为主,不要过分强调绘画形象的真实性。

3、写实期以后,儿童形象记忆、想象、创造等能力的发展逐渐变慢,观察写实能力发展加快,指导时观察表现方面可加强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