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钢中厚板卷厂QC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点 现场 现场 现场 现场 现场 现场 现场 现场 现场 现场
现场
现场
现场 现场
确认人 钱江 卞晓蕾 李强 钱江 郑长波 卞晓蕾 卞晓蕾 李强 卞晓蕾 钱江
卞晓蕾
呙文友
陶杰兵 钱江
八、要因确认
PDCA
确认一、操作水平
调查2月1日-2月28日各班单次磨削量情况::
班次
甲班
乙班
丙班
பைடு நூலகம்
丁班
磨削支数
40
47
垫板
轴承座滑板
确认分 析:轧 辊装配 符合技 术要求
3月11日 无窜动 无杂物 无氧化铁皮 油去旧上新
3月12日 无窜动 无杂物 无氧化铁皮 油去旧上新
3月13日 无窜动 无杂物 无氧化铁皮 油去旧上新
非要因
确认九、技术培训不够
PDCA
2008年我们对工作辊 磨削装配和使用过程中 注意事项,进行了6次培训,
目标
在探伤合 格与保证 辊形情况 下,合理 磨削消除 硬化层, 完全消除 硬化层同 时,控制 磨削量
地点
车间会 议室
时间
3月
责任人
卞晓蕾
工作辊 掉皮
优化工作辊使 1、倒角设计消除应力2、消除裂纹, 降低掉皮 车间会
用
不带伤上机
量
议室
4月
卞晓蕾
冷热气
候不定 对轧制 温度影
对轧制温度施 行动态监控
1、专人测量轧后辊温,并及时调节 水量
三、活动计划
PDCA
(制表人:卞晓蕾 制表时间:2009年1月3日)
四、现状调查
PDCA
• 调查一、08年中107#、116#、138#、113#、81#工作辊 掉皮非正常报废,139#断辊非正常报废,加大了工作辊 吨钢辊耗,同时导致现场工作辊少,周转困难。
边部、中部掉皮
调查二
PDCA
• 08年月吨钢辊耗最高0.72kg/吨,最低0.67kg/吨, 平均0.69kg/吨,需要降低。
为优化配辊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钱江
轧制吨 位低
合理安排生产 计划,减少更
换周期
在保证板形和板凸度的情况下: 根 据支撑辊轧制量和板型情况合理提
高轧制吨位。
逐步过渡 15002000吨
车间会 议室
3月
钱江
1、修复POMINI磨床超声波探伤装置。
探伤能 力不足
增加探伤能力
2、对员工进行探伤培训。3、对涡 真实反应 流探伤异常辊用磁粉探伤法复查。4、 轧辊状况
(制表人:卞晓蕾 制表时间:2009年1月5日)
五、活动目标
1、目标值
0.69kg/吨
PDCA
0.65kg/吨
现状
目标
(制表人:卞晓蕾 制表时间:2009年1月6日)
2、可行性分析
PDCA
结论
※与先进企业对标, 还存在一定差距 (湘潭中厚板 0.45kg/t); ※ 工作辊非正常报 废率可减低,从而 降低吨钢辊耗。
PDCA
职务(工种)
作业长 副作业长
调整工 调整工 调整工 操作工 看火工 操作工 调整工 调整工
职责
活动策划、组织 技术指导 主要实施 协助实施 协助实施 协助实施 协助实施 协助实施 协助实施 数据统计
4、小组成员状况
PDCA
操作人员 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
二、选题理由
PDCA
导卫是贯穿线材生产的最重要的工艺备件之一,在 线使用的导卫直接关系到线材产品的质量。高线厂 导卫经过滚动化改造后大大提高了线材的表面质量。 由于我厂生产基本为品种钢,对线材表面质量要求 非常的严格。所以导卫的好坏至关重要,尤其是成 品导卫的使用情况,为了达到用户的满意度,班中 的RSM导卫更换日益频繁,为了节约成本,提高质 量,据此我们制定了《延长RSM导卫使用寿命》的 活动课题。
对3月1-3日板凸度进行测定:
轧辊号
R202060 R202062 R206091 R208099 R202060 R206094 R206063
辊形(u) 0.5 0.5 板凸度(mm) 0.35 0.35
板凸度情况 超标 超标 板凸度标准:≤0.15mm
0.8 0.1 正常
0.8 0.1 正常
0.5 0.3 超标
轧辊材质
统计分析 成分配比和各项指标合理
(制表人:卞晓蕾 制表时间:2009年3月29日)
时间 09.3.1 09.3.2 09.3.3 09.3.5 09.3.9 09.3.12 09.3.15 09.3.19 09.3.22 09.3.25
09.3.17
09.3.20
09.3.28 09.3.28
41
40
磨削量
44.688
55.443
47.385
平均单次磨 削量
1.12
1.18
1.16
确认分析:四个班的单次磨削量基 本在1.2mm左右,并没有明显差别。
48.693 1.22
确认二、磨削量优化
PDCA
对2月1日-2月28日不同磨削量进行试验:
试验
试验1
试验2
磨削量
0.325
0.435
探伤
不合格 不合格
0.5 0.35 超标
0.5 0.35 超标
确认分析:不同辊形轧辊板凸度情况不一,尤其是到
要因 了轧制后期,辊形配比不合理,需要进行优化。
确认四、轧制吨位低
PDCA
3月2日-5日对轧辊轧制吨位调查:
时间
3月2日 3月3日 3月4日 3月5日
换辊吨位
1257 1028
876 1125
1222 1258
PDCA
PDCA
确认十一、冷热气候不定对轧制温度影响
对3月12日-17日的轧辊下机温度进行检测。
时间
3月12日 3月13日 3月14日
最高温度(℃)
82
56
65
平均温度(℃)
72
46
60
轧后辊温
高
合标准
高
热裂纹
有
无
有
标准:30~60℃
3月15日 62 57 高 有
确认分析:轧辊下机温度偏高,最 高达82℃,轧辊出现热裂纹较多,使单次 磨削量增大。另外轧辊机械强度、硬度指 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受影响。
PDCA
3月10日-3月12日对轧辊磨前磨后硬度实测。
时间
3月10日
磨前硬度
77.2
磨后硬度
78.2
磨削量
0.68
硬化层情况 未消除硬化层
硬度标准值:60~73HSC
3月11日 75.5 66.5 1.35
虽消除硬化层磨削量较大
3月12日 73.1 69.2 0.85
消除硬化层
要因 确认分析:消除硬化层,与磨削量比
标准要求
操作水平
统计分析 控制辊形,减少磨削量
磨削量优化
现场试验
持续优化
工作辊使用与辊形配比优化 统计分析
持续优化
轧制吨位低
现场实测
≥1500吨
磨床超声波探伤无法使用,探 伤能力不足
调查分析
探伤与实际相符
硬化层未完全消除
现场实测
肖式硬度60-76之间
工作辊掉皮
统计分析 工作辊设倒角,无掉皮
责任心不强
辊温控制 在合理值 内
车间会 议室
4月
响
卞晓蕾
1、对不同厂家工作辊进行监控,采
南京钢铁有限公司
高速线材厂
延长RSM导卫使用寿命
2011年2月
一、小组概况
1、简介:
PDCA
小组名称
延长RSM导卫使用寿命QC小组
成立时间
2011年1月 本课题注册时间 2011年2月
小组注册号
NGGX-022011
课题注册号
课题名称 延长RSM导卫使用寿命
活动目标 每班次更换RSM导位由3次减少为1次以下
例不当,需要研究优化。
确认七、工作辊掉皮
PDCA
对2008年工作辊掉皮情况分析:
轧辊号
R205107 R205116 R208138 R205113 R204081
供货商
武钢 武钢 共昌 武钢 美国
08年掉皮轧辊一览表
报废辊径(mm) 限位尺寸(mm)
941.33
915
953.07
915
943.92
调查分析
严格按内控要求
技术培训不够
调查分析
熟练磨削与装配工艺
管理制度不严
调查分析
严格按内控要求符合内控要 求和《工艺备件管理办法》
冷热气候不定对轧制温度影响 现场实测
30℃-60℃
工作辊挡水板间隙、胶皮是否 更新
现场实测
间隙1-3mm,胶片新
工作辊装配精度不高
现场实测
工作辊垫板、弯辊钢垫板、 轴承座滑板符合内控要求
知磨削辊形凸度。
工作辊 使用与
情况和轧制吨 位合理配比
3、超出支撑辊规定轧制量,由技术 科根据板形情况及板凸度情况临时 日趋更合 车间会
2月
辊形配
调整。
理
议室
比优化
4、热凸度测试以期通过热凸度来调
整辊形。
2、设计良好辊 形
不断优化,在现有配辊制度不变前 提下,每天按支撑辊吨位、工作辊 吨位、辊号、辊凸度跟踪板凸度。
1125 1025
870
958
1235 550
999
1111 1325 1222
平均换辊吨位 1038.5 1017.5 1260 980.5
吨位情况
偏低
偏低 正常 偏低
目前理想换辊吨位:换辊吨位≥1200吨。
3月6日 870 1250 1222 970 1078 偏低
3月7日 999 1125 1202 1302 1157 偏低
最小磨削量 0.501
0.687
探伤
合格
合格
标准:正常磨削量0.5mm~1.5mm
试验3 0.485 不合格 0.651 合格
试验4 0.495 不合格 0.75 合格
确认分析:对最小磨削量进行试验,发 现探伤合格率在0.5mm以上较高,小于标准 探伤不合格,因此磨削量标准合理。
PDCA
确认三、工作辊使用与辊形配比优化
要因
PDCA
确认十二、工作辊挡水板间隙、胶皮是否更新
对3月15日-3月20日间隙与胶皮情况现场调查实测:
确认分析:现场调查 实测符合标准。
非要因
PDCA
确认十三、工作辊装配精度不高
调查3月24日-3月28日装配精度情况:
确认分析:现场装配 符合技术要求
非要因
确认十四、轧辊材质
PDCA
对08年各厂家轧辊吨钢辊耗(不含掉皮)进行统计:
※厂部要求工作辊 吨钢辊耗必须达到 ≤0.65㎏/吨。
※ 08年,许多降低 工作辊辊耗,如硬 度控制、热凸度控 制、工作辊使用与 辊形配比优化等尚 未持续有效开展, 如果开展会有一定 收效。
月吨钢辊耗 ≤0.65㎏/吨的 目标值一定会 如期实现。
•机
•人
探伤能力 不足
责任心 不强
技术培 训不够
操作水 平差异
辊形配比需要优 化;
2、轧制吨位低;
3、探伤能力不足;
7、轧辊材质。
4、硬化层未完全
消除;
5、工作辊掉皮;
6、冷热气候不定
对轧制温度影响;
九、确定对策
P DCA
序号
1
2 3
要因
对策
措施
目 标 地 点 时间 责任人
1、由生产技术科根据吨位进行辊形 配比,并不断优化。
2、由专人负责进行跟踪产量,来通
1、根据板凸度
责任心责任心不强不强技术培训不够探伤能力探伤能力不足不足轧制吨轧制吨工作辊掉皮硬化层硬化层未完全未完全消除消除磨削量磨削量优化优化轧辊使轧辊使形配比形配比优化优化工艺制工艺制度优化度优化管理制管理制度不严度不严工作辊工作辊轧制温轧制温度度工作辊挡水工作辊挡水板间隙胶板间隙胶皮是否更新皮是否更新工作辊工作辊装配精装配精度不高度不高操作水操作水平差异平差异序号影响因素验证方法标准要求时间地点确认人操作水平统计分析控制辊形减少磨削量0931现场钱江磨削量优化现场试验持续优化0932现场工作辊使用与辊形配比优化统计分析持续优化0933现场李强轧制吨位低现场实测1500吨0935现场钱江磨床超声波探伤无法使用探伤能力不足调查分析探伤与实际相符0939现场郑长波硬化层未完全消除现场实测肖式硬度6076之间09312现场工作辊掉皮统计分析工作辊设倒角无掉皮09315现场责任心不强调查分析严格按内控要求09319现场李强技术培训不够调查分析熟练磨削与装配工艺09322现场10管理制度不严调查分析严格按内控要求符合内控要求和工艺备件管理办法09325现场钱江11冷热气候不定对轧制温度影响现场实测306009317现场12工作辊挡水板间隙胶皮是否更新现场实测间隙13mm胶片新09320现场呙文友13工作辊装配精度不高现场实测工作辊垫板弯辊钢垫板轴承座滑板符合内控要求09328现场14轧辊材质统计分析成分配比和各项指标合理09328现场钱江制表人
车间会 议室
3月
卞晓蕾
九、确定对策
P DCA
序号
4 5 6 7
要因
对策
措施
1、专人检测工作辊轧后操作侧0.6 米处硬度,建立轧制吨位与硬度对 比数据;
硬化层 未完全 消除
进行硬度检验, 完全消除硬化 层
2、为了准确消除硬化层,专人检测 磨前、磨后的硬度差,建立硬度差 与磨削量对比数据,优化磨削量。
轧制吨 位低
工作辊 掉皮
硬化层
未完全 消除
•料
磨削量 优化
轧辊使 用与辊 形配比
优化
PDCA
•法
工艺制
度优化
•环
管理制 度不严
工作辊 轧制温
度
工作辊挡水 板间隙、胶 皮是否更新
工作辊 装配精 度不高
七、原因分析
PDCA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影响因素
验证方法
915
936.71
915
924.65
915
剩余报废 尺寸
26.33 38.07 28.92 21.71 9.65
要因 确认分析:以08年1-12月份为依据,掉皮报废
轧辊5支,报废辊耗为32512kg,加大了辊耗,需要 优化。
确认八、责任心不强
PDCA
3月11日-3月13日对轧辊装配质量测量调查:
内容
并在培训结束后
进行书面考试,全员合格。
确认分析:08年培训 力度和量度足够,人员基 本都熟练掌握工作辊磨削 与装配工艺。
非要因
培训资料
确认十、管理制度不严
调查08管理制度情况:08年 我们重新修订了
<<工艺备件管理办法>> 和内控中有关轧辊
的磨削、装配和使用的规定。 并加强了检查和考核力度。
非要因
活动时间
2011.1-2011.11 PDCA循环
1次
课题类型
攻关型 课题成员
10人
课题组长
冯刚
活动参与率
100%
2、小组成员分工
姓名 冯刚 纪宁生 徐海峰
性别
男 男 男
郭海洋
男
陈俊
男
王强
男
王幸强
男
刘建
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