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液透析置管的并发症与预防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静脉血液透析置管的并发症与预防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对深静脉血液透析置管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以及在预防并发
症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抽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本院200例深静脉血
液透析置管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该基础
上运用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率为2.00%,对照组为11.00%,P<
0.05;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对于深静脉血液透析置管患者运用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率
并改善护患关系。
关键词:血液透析;并发症;置管;护理
血液透析是目前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常用肾脏替代疗法,而患者高
质量的血管通路是实现血液透析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
目前深静脉置管是广
大血液透析患者比较常用的一种血管通路,其操作方式便捷,并且在置管结束后
即可立即进行透析。
然而深静脉置管后患者血流不足、栓塞以及感染等并发症风
险较高,影响深静脉置管应用寿命,同时也不利于患者血液透析的顺利完成[1]。
以下将分析对于深静脉血液透析置管患者在预防并发症方面的有效护理措施及其
临床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本院200例深静脉血液透析置管患者,用随
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100例,男53例/女47例:年龄29~86岁,均值
(53.6±1.2)岁;原发病:糖尿病肾病50例,高血压肾病40例,其他疾病10例。
对照组100例,男51例/女49例:年龄28~87岁,均值(53.5±1.4)岁;原发病:糖尿病肾病48例,高血压肾病40例,其他疾病12例。
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如进行入院指导及病情监测,血液透析期间加强
巡视,做好基础消毒等环境护理,并给予口头健康知识宣教等;观察组患者在该
基础上运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如下:(1)针对性基础护理:在患者血液透析之
前需要进行严格的临床检测,同时加强由内到外的环形清洁和消毒,确保患者消
毒面积能够达到合格水平。
在充分干燥后妥善固定,并利用注射器对于封管液体
进行抽尽。
在透析结束后需要注入生理盐水,观察回血后进行静脉管道的分离,
并应用适当的抗凝剂完成夹闭后与肝素帽进行妥善连接;(2)并发症针对性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白细胞计数水平,如发现水平上升同时穿刺口周边出现渗血以
及红肿、热痛等情况时,需要警惕入口感染。
对患者局部分泌物实施细菌培养,
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以便科学合理选择相应的抗生素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预
防发生恶性感染事件。
同时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健康知识宣教。
针对已出现导管感
染情况者,需对分泌物进行充分清除,利用无菌敷料进行妥善覆盖。
在患者上机
之后如观察血流量不足150ml/分钟时,应警惕堵塞脱落等现象的发生,并立即进
行相应的处理,同时叮嘱患者保持双手抬高以及深呼吸等。
为了避免发生局部血
肿的情况需要科学选择穿刺点,结合病人体位情况科学选择穿刺角度,发现血肿
形成后需要立即进行拔针,对于穿刺局部进行适当压迫,并采取局部冷敷的方式
避免血肿继续扩大。
1.3评价标准
(1)统计2组患者在深静脉血液透析置管期间的并发症情况,例如导管脱落、入口感染、血栓形成以及局部出血等;(2)统计2组患者深静脉置管的平均留
置时间,并运用问卷法对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为(±s),组间数据行t/χ2检验,P
<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率为2.00%,对照组为11.00%,P<0.05。
表1 2组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率对比[n(%)]
2.2深静脉置管时间、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2组深静脉置管时间、护理满意度对比(±s)
3讨论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通过运用肾脏替代疗法,是一种比较科学和有效的治疗措施,血液透析则是此类患者治疗中的常用治疗方案,能够帮助清除机体内多余的
代谢废物,并纠正酸碱紊乱以及水电解质紊乱情况,实现对血液系统的有效净化。
深静脉置管的应用中导管弹性良好,同时输液应用范围较广,近年来在血液透析
患者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2]。
在置管期间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也对患者的疾
病治疗和康复产生不良影响,同时造成患者置管使用寿命缩短,不利于患者血液
透析的顺利完成。
因此加强科学的护理干预来降低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具
有重要临床价值。
通过运用针对性护理,结合患者在深静脉血液透析置管期间相
关并发症的发生危险因素来进行预见性的科学护理干预,有利于规避并发症的危
险因素,从而更好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3]。
本次对比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患者在
深静脉置管期间并发症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同时该组患者的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高于对照组。
这也进一步表明,针对性护理的运用可
有效提升深静脉血液透析置管患者的护理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深静脉血液透析置管患者运用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
症率并改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朱凤先.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相关并发症及护理对策研究[J].母婴世界,2019,6(14):13,16.
[2]卢克云.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相关并发症及护理[J].糖尿病天
地,2019,16(3):267.
[3]曾红莲,何蓓蓓,梁坤风, 等.84例血透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干
预体会[J].健康之友,2019,31(2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