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中学2012学年教科研工作小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头中学2012学年教科研工作小结
本学期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在各部门、各位教师的配合下,根据学期初制定的计划,作一小结。

一、以常规管理为抓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1.按时完成了上级教科研部门布置的任务,积极参与上级教科研部门组织的各类活动,包括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探讨、报刊征订等等。

2.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科研制度,逐步提高了科研成果奖的奖励力度。

我校的市级课题《初级中学动漫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在杨浦区第十届教育科研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张红宇老师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形成性评价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获得三等奖,段娟老师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徐波清老师的《地理实践活动在初级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陈孝玲老师领衔的《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课例研究》课题分别获得了鼓励奖。

学校还获得了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王薇老师获得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希望通过这些奖励促使更多的教师投入到教科研工作的研究之中。

二、专家报告,引领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邀请胡振凯老师来校,对全体教师作了关于《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制定》的讲座,让教师认识到制定个人发展规划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以本学期学校综合督导为契机,帮助教师制定新的个人发展规划,从而引领教师走上专业发展之路。

三、营造氛围,增强教师教科研意识和能力
1.为了建全完善的教研与科研一体化的管理运行机制,形成课堂教学中寻找课题——教研组研讨课题——公开教学渗透课题——教学反思交流课题的教科研路径,联合教导处,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开展第五届“青蓝杯”教学决赛阶段的比赛,最终张琼老师获得一等奖,徐波清、陆琦老师获得了二等奖,郑志斌、奚杨怡老师获得三等奖。

为了为教师的论文、案例、教学经验的交流提供平台,促进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本学期组织了第一届校“青蓝杯”教师论坛,制定了教师论坛方案和评分标准,采用教师自荐、教导处和德育处推荐相结合的方式。

最后,张琼老师获得了
一等奖,陈孝玲老师获得二等奖、金鑫老师获得三等奖、卓通娟、陆琦、邹蕾、刘岚、李新华老师获得优胜奖。

2.积极开展“国家基础型课程校本化”的立项项目《校本作业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开展了全校性的宣传工作,加深了教师对此项目的认识。

利用“绿橄榄”平台,上传了前几个学期教师设计的校本作业,起到资源共享的作用。

同时,将上传校本作业作为教师作业完成情况的考核项目,效果较好。

且校本作业的内容由复习迎考内容向重点章节转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使之内容不断丰富、分层更加明显。

通过此项工作的实施,加强教师对学情的关注,提高教师设计、辅导有效作业的能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学校内涵发展。

3.开学初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上,布置每个备课组必须上交一个关于动漫辅助学科的案例(教案),通过教师上交的作业,推广龙头课题《初级中学动漫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科研成果,以科研促教改,使教育科研成果发挥最大效益。

5.通过“绿橄榄”平台,宣传杨浦区第十一届课题的申报工作的细则。

鼓励教师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或难点转化生成课题,并指导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的申报以及申报表的填写。

四、不足与展望
1.在培养学校教科研后备力量,充实学校教科研骨干队伍这一目标上未能完成任务。

上级科研部门组织的科研骨干培训班往往是周四一整天,且要连续大半个学期。

由于排课原因,我校教师中几乎没有能够一整天出去参加培训的,所以希望上级相关部门能够考虑一线教师想要参加此类培训的殷切希望,调整培训方式和时间。

2.教育科研工作开展的轰轰烈烈,几乎是100%的参与,但教师的科研意识普遍较为薄弱。

一方面教师忙于日常事务,没有精力思考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不够强烈,绝大多数的教师没有及时将教学中的点滴感受书写下来的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受也随之消失,对日后的教学没能有促进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