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初三初中物理中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初三初中物理中考模拟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如果音调和响度相同,声音我们就无法分辨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投影仪在现代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是一块焦距不变的凸透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物距多大,凸透镜均可成清晰的像
B.投影仪所成的像可以是实像,也可以是虚像
C.要使投影仪清晰成像在更远的屏幕上,投影仪的镜头要距投影片更近一些
D.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它和投影仪所成像的特点是一样的
3.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B.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使水的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改变了水的内能
C.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D.扩散现象不仅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运动,还说明了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4.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下图是北京奥运会的环境标志,树冠与人组成参天大树,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A.大量增加机动车辆,改善交通条件
B.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加强饮用水源的保护
C,尽量减少一次性木筷、餐巾纸、塑料袋等物品的使用
D.调整能源结构,采用无污染和低污染能源
5.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N B.2N C.4N D.8N
6.如图所示,把螺线管沿东西方向水平悬挂起来,然后给导线通上如图所示的电流,请你想一想会发生的现象是()
A.通电螺线管仍保持静止不动
B.通电螺线管能在任意位置静止
C.通电螺线管转动,直至A端指向南,B端指向北
D.通电螺线管转动,直至B端指向南,A端指向北
7.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重为100N 的物体,用10N 的水平推力使其以3m /s 的速度沿力的方向匀速运动了10s ,则此过程中( )
A .重力做了3000J 的功
B .推力的功率为30W
C .推力做了1000J 的功
D .摩擦力为100N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a 端滑到b 端的过程中( ) A .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减小 B .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增大 C .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D .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9.跳水运动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我国运动员在该项目上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比赛中,跳水运动员从腾空跳起向上运动后再向下落入水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在整个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 ) A .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机械能不变 B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先后增大,机械能不变 C .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机械能增大 D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减小
10.如下图所示,V 1和V 2是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压表,都有3V 和15V 两个量程,闭合开关后,发现两个电压表偏转
的角度相同,则R 1和R 2两端的电压比为
A .1:4
B .4:1
C .1:5
D .5:1
二、填空题
1.(4分)已知金属导体的电阻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电阻会减小到零,这就是超导现象。
现在有一个灯泡,在刚点亮的一段时间内,它的电阻会__________(选“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它消耗的功率将_________。
2.(4分)用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铝块分别打制成形状不同的A 、B 二个容器,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装有同样多水的水缸中,都能浮在水面上,且水未溢出,若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 A 和F B ,则F A ________F B (选填“等于”、“小于”或“大于”,下同);若把两个容器都完全浸没在两个水缸中,两水缸的水面升高的高度分别为h A 和h B ,则h A ______h B 。
3.(4分)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给灾区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假设在本次地震中引人纵波在地壳的浅层以6km/s 的速度传播,横波以3.5km/s 的速度传播,某个地震观测站测得两波到达的时间差是200s ,则该观测站距地震处______________km 。
4.(4分)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 ,且保持不变,已知R 1+R 2=12Ω,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时,10s 内电流通过R 1产生的热量是60J ;当开关S 1断开、S 2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6A ,则电阻R 3的阻值是
___________Ω。
5.(2分)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请你读出图中四种测量仪器的读数⑴__________,⑵__________,⑶__________,⑷__________。
三、作图题
1.(3分)如下图,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法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3分)上图是使用道钉撬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力的示意图,并作出相应的力臂
四、简答题
1.(2分)小明同学在课余做了个“水果电池”,他把铜丝和铁丝插到菠萝中,然后给一个标有“4.5V4.5W”的小灯泡供电,结果灯泡不亮,仔细检查了电路,发现电路连接正确,请你分析灯泡不亮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水果电池”上的铁丝是__________极。
(选填“正”或“负”) 2.(4分)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张怡然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⑴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⑵由实验结果可以年出水的沸点不到100℃,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由实验结果可以年出水沸腾进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题
1.(4分)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小王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⑴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____和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小敏同学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让质量相等的铁球和纸团同时从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她发现两者下落时间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现有两个电压表、一个电源、一个已知阻值为R 0的电阻、一个开关和一些导线,要用以上器材测出未知阻值的电阻R x 要求:
⑴在下面虚线框内分别画出两种不同方法的电路图;
⑵如果实验中电压表V 1、V 2的读数分别为U 1、U 2,请在横线写上对应的电阻R x 的表达式。
方法一:方法二:
方法一的R x =________ 方法二的R x =__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1.(6分)把一个长30cm 、宽20cm 、高100cm 的长方体物体竖起放在地面上,如下图所示,已知此物体密度为2g/cm 3,g=10N/kg 。
⑴求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⑵若某工人在高1m ,长2m 的斜面上,以平行于斜面,大小为800N 的拉力把物体匀速拉上斜面,如右图所示,则拉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工人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2.(6分)冬天,李霞同学使用电热毯时,发现电热毯有高温档和低温档,她找来说明书,发现电热毯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电热毯工作时电路要么处于A 状态:S 1闭合,S 2断开,S 3接1;要么处于B 状态:S 1闭合,S 2闭合,S 3
接2。
⑴判断A 、B 状态分别对应电热毯哪个档,并说明理由;
⑵已知电热毯在220V 电压下工作时,低温档工作时消耗的功率是48.4W ,高温档工作时电路的总电阻是160Ω,试求R 1、R 2分别为多少?(已知R 1>R 2)?
湖北初三初中物理中考模拟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如果音调和响度相同,声音我们就无法分辨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答案】D
【解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一般传播速度不同,A错
音色是声音的感觉特性,所以音调和响度相同的声音我们依然可以分辨,B错
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并不是所有的振动我们都能听到声音,C错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对
2.投影仪在现代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是一块焦距不变的凸透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物距多大,凸透镜均可成清晰的像
B.投影仪所成的像可以是实像,也可以是虚像
C.要使投影仪清晰成像在更远的屏幕上,投影仪的镜头要距投影片更近一些
D.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它和投影仪所成像的特点是一样的
【答案】C
【解析】略
3.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B.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使水的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改变了水的内能
C.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D.扩散现象不仅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运动,还说明了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答案】D
【解析】A、比热容为物质的一种属性,和物体的质量无关,故A错误;
B、太阳能热水器水的内能升高是因为水吸引了太阳光的热量,是一种热传递,故B错误;
C、物体的内能与机械能无关,机械能大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大,故C错误;
D、物体的扩散是因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能进入对方分子的空隙中,故也能说明分子间是有间隙的,故D正确;故选D.
4.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下图是北京奥运会的环境标志,树冠与人组成参天大树,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A.大量增加机动车辆,改善交通条件
B.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加强饮用水源的保护
C,尽量减少一次性木筷、餐巾纸、塑料袋等物品的使用
D.调整能源结构,采用无污染和低污染能源
【答案】A
【解析】A、增加机动车,相应的增加了机动车排放的有害的尾气,增加了气体的污染,所以不符合环保的理念.故选A.
B、加大水污染的治理,有利于环保.故B的说法符合绿色奥运的理念.故B不和题意.
C、减少一次性木块、餐巾纸的使用,既保护了树木,又防止了环境污染;
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防止了环境污染.故C的说法符合绿色奥运的理念,故C不合题意.
D、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能源,符合环保理念.故D的说法不合题意.
故选A.
5.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0N B.2N C.4N D.8N
【答案】C
【解析】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时候都是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的,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受到的就一定是平衡力;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力,题中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受到了6N的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故选C.
6.如图所示,把螺线管沿东西方向水平悬挂起来,然后给导线通上如图所示的电流,请你想一想会发生的现象是
()
A.通电螺线管仍保持静止不动
B.通电螺线管能在任意位置静止
C.通电螺线管转动,直至A端指向南,B端指向北
D.通电螺线管转动,直至B端指向南,A端指向北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的螺线管线圈的绕向和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的A端为N极,B
端为S极.
在地磁场的作用下,螺线管将会发生转动,螺线管的N极(A端)指向北,螺线管的S极(B)指向南.
故选D.
7.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用10N的水平推力使其以3m/s的速度沿力的方向匀速运动了10s,
则此过程中()
A.重力做了3000J的功B.推力的功率为30W
C.推力做了1000J的功D.摩擦力为100N
【答案】B
【解析】重力不做功,A错。
推力的功率P=FV=10×3=30W,B对
推力做功W=FS=FVt=10×3×10=300J,C错
摩擦力跟推力平衡,所以大小为10N,D错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
A.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减小B.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增大
C.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D.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答案】C
【解析】略
9.跳水运动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我国运动员在该项目上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比赛中,跳水运动员从腾空
跳起向上运动后再向下落入水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在整个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
A.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机械能不变
B.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先后增大,机械能不变
C.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机械能增大
D.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减小
【答案】A 【解析】略
10.如下图所示,V 1和V 2是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压表,都有3V 和15V 两个量程,闭合开关后,发现两个电压表偏转
的角度相同,则R 1和R 2两端的电压比为
A .1:4
B .4:1
C .1:5
D .5:1
【答案】A
【解析】由电路的特点可知电压表所测量的电压之间的关系,根据两表的量程及示数相等可得出电压表示数的之比,则由比例关系可求得两电阻上的电压关系,则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可求得电阻之比。
由电路分析可得,R 1与R 2串联,电压表V 1测量R 1两端的电压,V 2测量R 1和R 2两端的电压;
因两电压表相同,说明两表的刻度盘相同,当选不同的量程但偏角相同时,说明两次示数之比即为量程之比,即
;R 2两端的电压U 2'=U 2-U 1则可知R 1两端的电压V 1与R 2两端的电压V 2′之比为:。
由欧姆定律可得:
故选A 。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串联电路的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点评:电路的题目分析电路是解答题目的关键,故应在分析电路上下功夫,掌握常见的电路特点及电表的结构特点。
二、填空题
1.(4分)已知金属导体的电阻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电阻会减小到零,这就是超导现象。
现在有一个灯泡,在刚点亮的一段时间内,它的电阻会__________(选“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它消耗的功率将_________。
【答案】变大,变小 【解析】略
2.(4分)用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铝块分别打制成形状不同的A 、B 二个容器,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装有同样多水的水缸中,都能浮在水面上,且水未溢出,若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 A 和F B ,则F A ________F B (选填“等于”、“小于”或“大于”,下同);若把两个容器都完全浸没在两个水缸中,两水缸的水面升高的高度分别为h A 和h B ,则h A ______h B 。
【答案】等于,小于 【解析】略
3.(4分)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给灾区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假设在本次地震中引人纵波在地壳的浅层以6km/s 的速度传播,横波以3.5km/s 的速度传播,某个地震观测站测得两波到达的时间差是200s ,则该观测站距地震处______________km 。
【答案】1680 【解析】略
4.(4分)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 ,且保持不变,已知R 1+R 2=12Ω,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时,10s 内电流通过R 1产生的热量是60J ;当开关S 1断开、S 2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6A ,则电阻R 3的阻值是
___________Ω。
【答案】4
【解析】【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
分析:当开关S
1闭合、S
2
断开时,电路为R
1
的简单电路,根据W=t求出R
1
的阻值,进一步求出R
2
的阻值;
当开关S
1断开、S
2
闭合时,R
2
、R
3
串联,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的总电阻,根据电阻的串联特点求出R
3
的阻值.
解答:解:当开关S
1闭合、S
2
断开时,
R
1的阻值为R
1
=t=×10s=6Ω;
R
2的阻值为R
2
=12Ω-6Ω=6Ω;
当开关S
1断开、S
2
闭合时,R
2
、R
3
串联,
电路的总电阻为R==10Ω,
电阻R
3的阻值为R
3
=R-R
2
=10Ω-6Ω=4Ω.
故答案为:4.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对电路图的分析,是一道基础题目.
5.(2分)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请你读出图中四种测量仪器的读数
⑴__________,⑵__________,⑶__________,⑷__________。
【答案】⑴2.5N,⑵24ml,⑶7V,⑷13℃(错一个扣一分)
【解析】略
三、作图题
1.(3分)如下图,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法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答案】
【解析】略
2.(3分)上图是使用道钉撬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力的示意图,并作出相应的力臂
【答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个知识点:
(1)对力臂概念的理解: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2)对杠杆平衡条件(F 1l 1=F 2l 2)的理解与运用: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解:如图所示,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动力的动力臂最长时,动力最小,动力的方向、力臂如下图所示:
四、简答题
1.(2分)小明同学在课余做了个“水果电池”,他把铜丝和铁丝插到菠萝中,然后给一个标有“4.5V4.5W”的小灯泡供电,结果灯泡不亮,仔细检查了电路,发现电路连接正确,请你分析灯泡不亮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水果电池”上的铁丝是__________极。
(选填“正”或“负”) 【答案】电压太低(其它合理说法也算正确) 【解析】略
2.(4分)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张怡然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⑴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⑵由实验结果可以年出水的沸点不到100℃,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由实验结果可以年出水沸腾进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如图(1分)
⑵气压过低(其它合理说法也算正确)(1分) ⑶继续加热,温度不变(1分)
⑷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1分)
【解析】解:(1)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故答案为:如图
(2)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当时沸点低于100℃,可能是由于当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故答案为:气压过低(其它合理说法也算正确).
(3)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水沸腾时虽然不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99℃不变. 故答案为: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4)水面上的“白气”是小水滴,是由水蒸气液化成的. 故答案为: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五、实验题
1.(4分)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小王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⑴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____和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小敏同学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让质量相等的铁球和纸团同时从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她发现两者下落时间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1、3(1分) 物体下落的快慢与材料无关(1分) ⑵不等(1分),纸所受的阻力相对于纸的重力不能忽略不计 (如答出阻力太大,或阻力不能忽略不计,均可视为正确答案) (1分)
【解析】略
2.(4分)现有两个电压表、一个电源、一个已知阻值为R 0的电阻、一个开关和一些导线,要用以上器材测出未知阻值的电阻R x 要求:
⑴在下面虚线框内分别画出两种不同方法的电路图;
⑵如果实验中电压表V 1、V 2的读数分别为U 1、U 2,请在横线写上对应的电阻R x 的表达式。
方法一:方法二:
方法一的R x =________ 方法二的R x =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一的 方法二的
方法合理的都给分(但同样性质,但只是调换电压表位置的电路图,不给分) 【解析】略
六、计算题
1.(6分)把一个长30cm 、宽20cm 、高100cm 的长方体物体竖起放在地面上,如下图所示,已知此物体密度为2g/cm 3,g=10N/kg 。
⑴求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⑵若某工人在高1m ,长2m 的斜面上,以平行于斜面,大小为800N 的拉力把物体匀速拉上斜面,如右图所示,则拉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工人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答案】解:⑴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
(2分)
⑵W=Fs=800N×2m="1600J " (2分)
(2分)
【解析】略
2.(6分)冬天,李霞同学使用电热毯时,发现电热毯有高温档和低温档,她找来说明书,发现电热毯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电热毯工作时电路要么处于A 状态:S 1闭合,S 2断开,S 3接1;要么处于B 状态:S 1闭合,S 2闭合,S 3接2。
⑴判断A 、B 状态分别对应电热毯哪个档,并说明理由; ⑵已知电热毯在220V 电压下工作时,低温档工作时消耗的功率是48.4W ,高温档工作时电路的总电阻是160Ω,试求R 1、R 2分别为多少?(已知R 1>R 2)?
【答案】解:⑴A 状态对应低温档,B 状态对应高温档(1分)
理由:A 状态,R 1、R 2串联,电功率
B 状态,R 1、R 2并联,电功率
R 串>R 并,所以P A <P B (1分)
⑵由⑴问分析可知
①
又 ② 且R 1>R 2,联立①②解之得
R 1=800Ω R 2=200Ω
【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