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二个以上的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公称直径的10 倍。
(4)钢筋机械连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的有关规定。
机械连接接头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受力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且不得小于
15mm;接头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
(5)钢筋焊接连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有关规定。
3、钢筋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规定:
当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每层柱第一个钢筋接头位置距楼地面高度不宜小于500mm.柱高的1/6及柱截面长边(或直径)的较大值;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梁端1/3跨度范围内。
现浇板钢筋接头位置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应为35cl(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应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应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受拉区不宜超过50%,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连接处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受压接头可不受限制;
(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超过50%。
(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超过50%。
4、绑扎接头规定: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s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nm)。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应为L311(11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应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梁、板类构件不宜超过25%,基础筏板不宜超过50%;
(2)柱类构件,不宜超过50%;
(3)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
5、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2)受拉搭接区段,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3)受压搭接区段,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4)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二个箍筋。
6、钢筋绑扎的细部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应在接头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2)墙、柱、梁钢筋骨架中各垂直面钢筋网交叉点应全部扎牢;板上部钢筋网的交叉点应全部扎牢,底部钢筋网除边缘部分外可间隔交错扎牢;
(3)梁、柱的箍筋弯钩及焊接封闭箍筋的对焊点应沿纵向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构件同一表面,焊接封闭箍筋的对焊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
(4)填充墙构造柱纵向钢筋宜与框架梁钢筋共同绑扎;
(5)梁及柱中箍筋、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及暗柱箍筋、板中钢筋距构件边缘的距离宜为50mmo
7、构件交接处钢筋位置规定:构件交接处的钢筋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
设计无要求时,应优先保证主要受力构件和构件中主要受力方向的钢筋位置。
框架节点处梁纵向受力钢筋宜置于柱纵向钢筋内侧;次梁钢筋宜放在主梁钢筋内侧;剪力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宜放在外部,并在墙边弯折锚固。
8、钢筋定位措施规定:钢筋安装应采用定位件固定钢筋的位置,并宜采用专用定位件。
定位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定位件的数量、间距和固定方式应能保证钢筋的位置偏差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混凝土框架梁、柱保护层内,不宜采用金属定位件。
9、钢筋安装过程中,设计未允许的部位不宜焊接。
如因施工操作原因需对钢筋进行焊接时,焊接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的有关规定。
10、采用复合箍筋时,箍筋外围应封闭。
梁类构件复合箍筋内部宜选用封
闭箍筋,单数肢也可采用拉筋;柱类构件复合箍筋内部可部分采用拉筋。
当拉筋设置在复合箍筋内部不对称的一边时,沿纵向受力钢筋方向的相邻复合箍筋应交错布置。
钢筋安装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钢筋受模板、模具内表面的脱模剂污染。
三、质量标准
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钢筋连接
1、主控项目
5.4.1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5.4.2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时,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弯曲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接头试件从工程实体中截取。
5.4.3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时,螺纹接头应检验拧紧扭力矩值,挤压接头应量测压痕直径,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
2、一般项目
5.4.1钢筋接头的位置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中,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内钢筋不应进行搭接。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5.4.2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
5.4.3当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或搭接接头时,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受拉接头,不宜大于50%;受压接头,可不受限制;2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当采用机械连接时,不应超过50%。
5.4.4当受力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接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接头的横向净间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小于25mll1;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的接头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板类构件不宜超过25%,基础筏板不宜超过50%;(2)柱类构件,不宜超过50%;(3)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o
5.4.5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1/4;(2)受拉搭接区段,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3)受压搭接区段,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4)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二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o
(二)钢筋安装
1>主控项目
5.5.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6.5.2钢筋安装应牢固。
受力钢筋的安装位置、锚固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2、一般项目
5.5.3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表 5.5.3的规定,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超过表中数值 1.5倍的尺寸偏差。
四、安全技术措施
1、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具。
2、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在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或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学员必须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3、钢筋断料、配料、弯料等工作应在地面进行,不准在高空操作。
4、搬运钢筋要注意附近有无障碍物、架空电线和其他临时电气设备,防止钢筋在回转时碰撞电线或发生触电事故。
5、起吊钢筋骨架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骨架降到距模板1m以下才准靠近, 就位支撑好方可摘钩。
6、起吊钢筋时,规格必须统一,不准长短参差不一,不准一点吊。
7、切割机使用前,须检查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有否漏电;电源线须进漏电开关,切割机后方不准堆放易燃物品。
8、钢筋头子应及时清理,成品堆放要整齐,工作台要稳,钢筋工作棚照明灯必须加网罩。
9、雷雨时必须停止露天操作,预防雷击钢筋伤人。
表553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底单位存,一份接受交底单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