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第一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范围:必修5第二、三单元)注意: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

一.语言文字应用题(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精髓.(suǐ)岑.寂(cãn )付梓.(zǐ)咬文嚼.字(jiáo)B.蕴藉.(jiâ)锱.铢(zī)憎.恶(zēng)数.(shù)见不鲜C.矫.(jià0)正尺牍.(dú)尽.(jǐn)管杀一儆.(jìng)百D.槛.(jiàn)车没镞.(zú)寒砧.(zhān)不瘟.(wēn)不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婵联猖獗不假思索不落言筌B.撩拨气概摧眉折腰文字洗练C.字帖延袭穷兵渎武一蹴而就D.辐射轻鸢千古流传眼花瞭乱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基础知识要稳扎稳打,想舒舒服服、不下苦功夫、一挥而就....是不可能的。

B.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一直不即不离....,有利益就联系紧密,有冲突就拉开距离。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无可非议....的。

D.你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些大学生成功创业,是因为他们大多数曾在大学时尝试过一些小生意,通过创业实践丰富了自己的创业经验。

B.宣传教育工作,是我们内在的需求,不是任何外在的要求,宣传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教育自身质量的提高。

C.历史已证明,而且将继续证明,一种文化没有相当发达的数学是注定要衰落的,一个民族不掌握数学作为一种文化也是注定要衰落的。

D.中国政府和人民一向致力于对人权的保护和促进取得显著成效,最近十余年来,中国政府已经批准了十余项国际人权条约。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晨间听蝉,想其高洁。

高二语文试卷2013

高二语文试卷2013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说明:1.试题共8页,5道大题,20道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试题设答题卡,1~7小题、13~17小题的答案涂在机读卡上;其他题目写在答题纸和作文纸上。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唐诗,永远的绝唱一千三百年后,大唐遗韵犹存,那就是唐诗。

回顾历史,唐诗像一道虹,跨越时空,璀璨依旧。

一个中国人,对大唐盛世可以无知,但对唐诗无法陌生。

自从牙牙学语,就可能手离不了看图识字读本,那里边多半是朗朗上口的唐诗绝句。

每从幼儿园墙外走过,常能听到唐诗朗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声音稚嫩而甜美。

语文课本里,最无争议的,是唐诗。

中国人可以不识字,可以不读书,可以不写诗,但不等于就不会顺口来一首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诗像一个幽灵,依附于方块汉字,寄生于文言文本,寻常人等不留神,就有唐诗入眼、出口、悦耳。

如果说中国人身上诗性尚存,那百分之百是唐诗。

诗,遏着唐了,真诗之幸甚也。

国土一统,四海归心。

诗圣杜甫歌颂当朝,热情洋溢:“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衣食无忧,闲来做什么?一边饮酒,一边吟诗,这就是唐人生活。

政治宽松,社会开明,诗歌就像蝴蝶翩跹起舞,人才也就“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了。

唐开科举,以诗取士,遂令学子一举成名。

唐太宗带头写诗,君臣唱和就像家常便饭。

上行下效,写诗蔚然成风,仿佛是人,都会吟诗一首。

唐太宗还特设“弘文馆”“文学馆”,眼看着天下文人竞相来投,便得意洋洋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毂中矣!”那时的文人也好,英雄也好,都是写诗的行家里手。

诗以抒怀,养浩然之气;诗以言志,解胸中块垒。

思想不禁锢,灵魂得自由。

人人解诗,人人能诗,人人都有了诗的情结和诗家情怀。

祭祀大典,宴友小聚,吟诗作赋,几成惯例。

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及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在试题上直接作答。

一、基础知识(4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玷.辱(diàn)庇.祐(bì)彤.云(tónɡ)怏.怏不乐(yànɡ) B.憎.恶(zēnɡ) 讥诮.(qiào) 隽.永(juàn) 饮鸩.止渴(zhèn)C.胆怯.(qiè) 怂.恿(cǒnɡ) 央浼.(měi)吹毛求疵.(cī)D.泅.水(qiú) 悖.时(bèi) 仓廒.(áo) 未雨绸缪.(mó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酒馔伏侍喝采交头接耳B.庇佑撮合恶梦哀声叹气C.严峻虔诚委屈成帮搭伙D.绊倒分辩报歉不假思索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日本首相安倍的发言人称,在获悉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的消息后,安倍要求政府建立一支有关朝鲜问题的危机处理小组。

B.足坛领域腐败案件的发生,暴露了中国足球改革以来出现的管理体制不顺、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警示我们反腐倡廉必须警钟长鸣。

C.只有当我们身静、心静,独坐于空山,与那山那树那花那月融为一体,物我两忘的时候,才可能听到山花落瓣的细微声响,嗅到绿苔地衣淡淡的腥香。

D.老子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人,他选用了一种以退为进的方式,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人文荟萃的京都洛阳,骑上一头青牛,向着天高地远的西方云游而去。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在《病榻杂记》中,季羡林郑重其事地请求辞去人们送给他....的三个称号:“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

中职语文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试

中职语文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试

高二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须知:1.本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请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写明全称校名、姓名、准考证号、试场号、座位号。

3.本次测试采用电子阅卷,答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所有的选择题在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一、基础知识(1-8小题每小题2分,第9题4分,共20分)1.下列标号的句子中没有..的一项是(▲)..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正确①时间从不辜负对拼博者的允诺.(ruò),汗水从不吝啬对奋斗者的褒奖。

②对高三学子们来说,深夜的台灯下,是分秒必争的书写;泛黄的书页上,是上下求索的痕.(hén)迹。

③在知识的海洋里泅度,在习题的堡垒里突围,有过失落沮丧的谷底,就一定有茅塞.(sè)顿开的高光。

④十几年寒窗苦读的年华,必然会化作难忘的记忆,这段“攀登人生知识水平巅.(diān)峰”的宝贵经历,注定将授用一生。

A.①B.②C.③D.④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大禹梳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以身许国,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渊于既倒。

野火沃土,多难..兴邦..,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不卑不亢....的奋斗史。

A.悬壶济世B.挺身而出C.多难兴邦D.不卑不亢3.下列选项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游钟山后,诗句有“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

王安石读罢,谦称“老夫平生所作诗,无此二句”。

B.越开放,越发展;越发展,越需要进一步开放。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234套)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234套)

“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2013-2014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五大题,共11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31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8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8分)(1)结庐在人境,。

(陶潜《饮酒》)(2)引壶觞以自酌,。

(陶潜《归去来兮辞》)(3)闾阎扑地,;,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4),鸟倦飞而知还。

(陶潜《归去来兮辞》)(5(李密《陈情表》)(6),外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二)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

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袁宏道庐山之面,在南康,数十里皆壁。

水从壁罅出,万仞直落,势不得不森竖跃舞,故飞瀑多,而开先为绝胜。

登望瀑搂,见飞瀑之半,不甚畅。

沿崖而折,得青玉峡,峡苍壁立,汇为潭,巨石当其下,横偃侧布,瀑水掠潭行,与石遇,啮而斗。

不胜,久乃敛狂斜趋,侵其趾而去。

良久月上,枕涧声而卧。

一客以文相质,余曰:“试扣诸泉。

”又问,余曰:“试扣诸涧。

”客以为戏。

余告之曰:“夫文以蓄入,以气出者也。

今夫泉,渊然黛,泓然静者,其蓄也。

及其触石而行,则虹飞龙矫,曳而为练,汇而为轮,络而为绅,激而为霆。

故夫水之变,至于幻怪翕忽,无所不有者,气为之也。

”客起而谢。

次日晨起,复至峡,观香炉紫烟,心动。

僧曰:“至黄岩之文殊塔,瀑势乃极。

”杖而往,磴狭且多折,芒草割人面。

少进,石愈嵚。

白日蒸崖,如行热冶中,微闻诸客皆有嗟叹声。

既至半,力皆惫,游者昏昏愁堕,一客眩思返。

余曰:“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且而与其死于床笫,孰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客大笑,勇百倍。

顷之,跻其巅,入黄岩寺。

少定,折而至前岭,席文殊塔观瀑。

瀑注青壁下,雷奔海立,孤搴万仞,峡风逆之,帘卷而上,忽焉横曳,东披西带。

诸客请貌其似。

或曰:“此鲛人输绡图也。

”余曰:“得其色,然死水也。

”客曰:“青莲诗比苏公《白水佛迹》孰胜?”余曰:“太白得其势,其貌肤;子瞻得其怒,其貌骨,然皆未及其趣也。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卷答题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2.答案一律做在答卷页上。

一(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踯躅.(zhú)牡牝.(pìn) 花翎.(líng) 椎.心泣血(zhuī)B.辗.压(niǎn) 眩晕.(yūn) 被褥.(rù) 量.入为出(liàng)C.禀.赋(bǐng) 惊惶.(huáng) 跌宕.(dàng) 管窥蠡.测(lǐ)D.篝.火(gōu) 泥淖.(nào) 龌龊.(chuî) 溘.然长逝(kâ)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四只车轮在死人身上碾过来碾过去,把他们切着,剁着,剐着,五具死尸切成二十段在炮舱里滚来滚去,那些人头仿佛在叫喊,像小溪似的随船身颠簸在船板上弯弯曲曲地流着。

B.一切都办得妥贴后,娜塔莎却反而落后了。

在镜子前,她去别瘦肩膀短宽服上的缎带,把小手指都顶痛了。

C.2000年前大禹治水的故事,寓寄了中华民族众志成诚、百折不挠追寻的一种大治之梦、富强之梦、幸福之梦。

D.现在也有人死亡,不过死的时候没有报怨,也没有眼泪。

可是丹柯一直在前面走,他的心也一直在燃烧,燃烧!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史书上记载的苏秦头悬梁锥刺股、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匡衡凿壁偷光等苦学故事,尽管在激励人们刻苦学习上有一定的意义,但片面地强调“苦”,忽视“乐”,就有失..偏颇。

B.叙利亚反对派与政府军的冲突至今已持续一年半多。

据联合国数据显示,叙利亚冲突已致6万人死亡。

叙利亚反政府军兵临大马士革,叙利亚首府不绝如...缕.。

C.万物速朽,但梦想永在。

我们倾听你的梦想,我们期待你敢于做梦:不是杰出者才做梦,而是善做梦者才杰出。

我们别无所倚,惟有对期许的追求;我们别无..,惟有对承诺的执著。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26套)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26套)

唐山一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年级语文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Ⅰ卷(共48分)一、基础题:(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搠.(shuî)倒捧袂.(mâi) 连累.(lei) 俨.(yǎn)骖騑闾.(lǚ)阎扑地B.央浼.(měi) 墁.(màn)地睢.(suī)园万应锭.(dìng) 逸兴遄.(chuán)飞C.岑.(cãn)寂付梓.(zǐ) 睇眄.(miǎn) 宿舂.(chōng)粮叨.(dāo)陪鲤对D.逋.(bū)慢糍.(zī)粑赍.(jī)发碧溪岨.(qú) 决.(xuâ)起而飞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酒馔噩梦坍缩兴高采烈不落言筌B.滑稽玷辱尺椟交头接耳日薄西山C.踹水拮据幅射彤云密布门衰祚薄D.仓廒搭膊流苏解腕尖刀钟铭鼎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具有扶助他人的热肠,做善事,行义举,从善如流....,这些美好的品德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B、这篇小说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南方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特别是把一批走出校门、献身革命的年轻人刻画得入木三分....。

C、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师们的作品也是参差不齐的,某些篇章语言繁冗乏味,格调低下庸俗,真让人不忍卒读....。

D、进入二十一世纪,网上聊天已成为人们交际的独特方式,然而,一些人尽管不懂语法,偏要卖弄文采,把一些意思相同的词语连用在一起,以至叠床架屋....。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钢格栅板征收14.5%的反倾销关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激起了中方的强烈不满,中方将美国商务部官员漏洞百出的言论公之于众,奇文共赏....。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128套)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128套)

唐山一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调研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Ⅰ卷(共78分)一、基础题:(5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忖.(cǔn)度拓.(tà)本折.(zhã)罪老监.(jiàn)生解.(xiâ)甲归田B.炮.(páo)烙拖累.(lěi) 埋.(mán)怨冠.(guàn)心病咄咄..(duō)逼人C.逡.(qūn)巡闷.(mēn)热奢靡.(mí) 唱主角.(juã) 畏葸.(xǐ)不前D.铜臭.(xiù) 症.(zhēng)结兴.(xìng)奋和.(huî)稀泥受益匪.(fēi)浅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渡假脉膊竣工不经之谈敛声屏气B.坐镇妥帖融洽自鸣得意在所不辞C.放诞嘻闹厮打完碧归赵肝脑涂地D.篡夺戕害国萃两全齐美拾人牙慧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关于春节前在首都机场发生的德云杜与风行工作室冲突一事,双方各执一词,让公众莫.衷一是...。

日前,真相终于大白:打人的正是德云社的王海、王俣钦和王楠!B.美国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声称,现任总统在振兴国内经济和削减赤字方面的表现乏善可...陈.,并非管理国家经济的最佳人选。

C.公安部强调对“特殊人群”的尊重,虽然是一种进步,但“失足妇女”等称呼也并不是中性的,其中仍然隐含着道德层面的评价,如此“尊重”有点首鼠两端....。

D.今年春节,“四爷”迅速蹿红荧屏,雍正这个承前启后奠定康乾盛世且不大近女色的皇帝,摇身一变竟成了沉湎于后宫的“情圣”,如此胡编乱造,让人大跌眼镜....!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一般传销人员发展下线时都会不厌其烦....地谈人生、谈理想、谈未来,还要套出新朋友的心里话,然后针对性地沟通,做到“要把你的思想像复印机一样复制给你的下线”。

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

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

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卷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

”这是李白《横江词》的第三首。

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横江浦渡口。

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

”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扬子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

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是这个缘故。

扬子津当时必然久已驰名,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可是开元之后却为瓜洲所取代,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

胡三省乃宋元间人,那时读《资治通鉴》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做注了。

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早已有之,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不为人所知晓了。

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嫌偏西了一些,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

《新唐书齐浣传》:“(浣)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

浣徒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已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

”也就是说,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

李白《提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云:“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

”指的便是这条河,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

白居易有《长相思》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白居易的时代去开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至于比起瓜洲来更古的扬子津,自然是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消失了。

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

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辛的。

宋代《新唐书音训》云:“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42套)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42套)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命题教师:路风审核教师:路风(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2.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

3.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机读卡用2B铅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Ⅰ卷一、课内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鼙鼓(pí)霰雪(xiàn)神妪(yù)凝睇(dì)B.箜篌(kōnɡhóu) 阑珊(shān) 雪霁(jì) 溽暑(rǔ)C.侵晓(qīn) 霜蟾(chán) 薜荔(pìlì) 潺湲(chán yuán)D.阴霾(mái) 迤逦(yǐ lǐ) 踯躅(zhí zhú) 霓裳(shānɡ)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春霄天生丽质六宫粉黛缓歌慢舞B.宛转九重城阙雕栏玉砌露脚斜飞C.萦纡上穷碧落珠箔银屏钿合金钗D.仙袂夕殿萤飞小楫轻舟黄埃散漫3.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姊妹弟兄皆列士(封爵赐邑) 目眇眇兮愁予(使我发愁)B.何处相思明月楼(高楼)吴楚东南坼(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C.游人只合江南老(只应)人事音书漫寂寥(徒然,白白地)D.项王军壁垓下(设营驻守)愿为诸君快战(痛快地打一仗)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青莲居士、四明狂客、少陵野老、香山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白石道人,依次是指王安石、孟浩然、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苏轼、姜夔。

B.古体诗有两种含义:一指诗体名,也称古诗。

古风与唐以后兴起的近体诗相对应;二是对于古代诗歌的泛称,以区别于现代诗歌。

天津一中高二年级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模块检测语文试卷

天津一中高二年级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模块检测语文试卷

天津一中高二年级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模块检测语文试卷第Ⅰ卷(共45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披靡(mí)剽掠(piāo)吮(shǔn)吸溘(kâ)然长逝B.逦迤(lǐ yǐ)市侩(kuài)中(zhîng)肯怵(chù)然为戒C.追溯(sù)歼(qiān)灭混淆(xiáo)朝暾(tūn)夕阴D.夙愿(sù)标识(zhì)纰(pī)漏悬崖勒(lēi)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针贬别出心裁阴霾查言观色B.功迹真知卓见暧昧明知故犯C.自刎贻然自得斗殴滔天罪行D.纷奢川流不息谗言出类拔萃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中国小说史上多续书,但几乎没有一部续书的质量可以与原书相媲美,这是无庸置喙的。

B.限制消费范围,并不能制止公共权力的滥用,因为它没有切断用公共资金为自己办事的渠道,所以只是扬汤止沸,不是釜底抽薪。

C.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点小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也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要吸取教训。

D.曾几何时,十年寒窗磨剑,到头来,看到成堆的稿纸难以变成铅字,他内心无比痛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尽管对事物的错误认知源于感情的亲疏,但公正的灵魂会时刻提醒你,让你警惕感情陷阱的误区。

B.为了选择中国熊猫的饲养员,洛山矾动物园很是为难,因为报名争当中国熊猫的饲养员实在是太多了。

C.克什米尔地区的流血冲突,已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人死亡,使得这一拥有绝美风光的游览胜地成了满目疮痍的悲惨世界。

D.在北京举办了古埃及第一个文物展览,此次展览有143件埃及国宝级文物集体亮相北京。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重要的源头,表现手法丰富,后人曾经归纳为“风、雅、颂、赋、比、兴”六种。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僭越(jiàn)贵胄(zòu)万应锭(diàn)椎心痛恨(chuí)B.气氛(fèn)稔知(rěn)蒙蒙亮(méng)锲而不舍(qiè)C.神祇(qí)苏打(dǎ)文绉绉(zhòu)酩酊大醉(dǐng)D.剽悍(piāo)顷刻(qǐng)干瞪眼(dèng)车载斗量(zài)2.下列各组词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凝碧青一色两全其美凭虚遇风B.板画破纪录春光溶溶概莫能外C.啰唆病恹恹攻城略地循名责实D.筋道活性碳革故顶新浮想联翩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据媒体报道,央视的审查制度堪称,五次审查需要照顾到方方面面,俗称“过五关”,其中正式审查至少2次。

②高校招生规模扩张太快,师资力量、实验设备等人才培养的软硬件基础远远跟不上,结果导致高等教育学历“缩水”。

③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要用廉洁的作风、高尚的情操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不受腐败侵蚀、的战斗堡垒。

A.严苛必定无坚不摧B.严苛必然坚不可摧C.苛刻必然无坚不摧D.苛刻必定坚不可摧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很长一段时间,经济效益滑坡一直困扰着这个有五百多万职工的企业,谁也提不出使企业走出困境的灵丹妙药。

B.今年“汉语盘点”活动中的“年度字词”评选,旨在“用一个字、词描述年度中国或世界”,鼓励网民用汉语这把“尺子”来丈量大千世界。

C.根据有关媒体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都超过20%,预计2014年一线城市的房价将会持续上涨。

D.目前,我国开放了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而旅行社真正投放市场供游客选择的不到30个左右,2/3的目的地资源空置。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2(附答案)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2(附答案)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言志” 传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从《诗经》中的“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到屈原的“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从汉乐府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到建安诗人的“梗概而多气”,从唐代诗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到宋代诗人的“以议论为诗”,可以看出,“诗言志” 传统始终贯穿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历程中。

“诗言志” 中的“志”,最初是指诗人的志向、抱负和情感,后来逐渐扩展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在《诗经》中,“志” 主要表现为诗人对爱情、婚姻、家庭、劳动等生活场景的赞美和歌颂,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批判。

在屈原的作品中,“志” 则表现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自身遭遇的悲愤。

在汉乐府中,“志” 主要表现为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在建安诗人的作品中,“志” 表现为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志” 则表现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在宋代诗人的作品中,“志” 主要表现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诗言志” 传统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为中国古典文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诗言志” 传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其次,“诗言志” 传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文主义精神。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是以人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的赞美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最后,“诗言志” 传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审美价值。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是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为特色,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2013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2013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装……………………订……………………线…………………………………………………………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 文 试 卷适用班级:高二年段(高二服装班除外)一、基础知识(共20分,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憧.憬cōng瞅.见qiǚ 掩.卷yǎn 狩.猎shòu B .冥.想míng 陶.醉táo 蹊.跷xī 殷.切yīn C .真谛.dì 朝觐.jìng 阐.明shǎn 裨.益bì D .霎.时shà 禁锢.gù 瑰.丽guī 刹.那ch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应接不暇 不可思意 自惭形秽 潸然泪下B .涂脂抹粉 置若惘闻 衣冠禽兽 甘之如饴C .狭路相逢 热泪盈眶 间不容发 壮丽辉皇D .胡思乱想 鸠占鹊巢 厚此薄彼 相濡以沫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胡老的太极功力深不可测,但是他从不轻易外露,因此外人很少知道。

B .他走出职业学校校门不到五年,电焊技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了。

C .在首届职业学校学生艺术创作大赛上民歌中艺术品令人眼花缭乱。

D .这个夏天,发生在中美、中欧之间的贸易争端让人有目不暇接之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的情况不再发生。

B .2013年已经到来,虽然我们面临着许多发展的机遇,而且我们也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

C .是否重视课内外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D .冬天,有多少人放下一年的事情,像我一样用自己那只冰手,从头到尾地抚摸自己的一生。

5.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西方的芭蕾艺术如何表现中国古典名著﹖舞蹈怎么编,音乐怎么写,人物如何塑造?芭蕾舞剧《红楼梦》最大的挑战是寻找芭蕾语汇、传统文化和名著文学性的契口。

通过这个契口,将多种元素自然融合,进而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舞台语言和舞蹈语汇。

让芭蕾向上和直立的特色,与中国舞那种一呼一吸之间的美感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既要在芭蕾舞上做文章,也要在中国味道和中国语汇上花工夫,但又不能是“两张皮”,怎么办?主创团队采用了“抽离—进入一再抽离”的叙述方式,避开叙事的束缚和演绎的窠臼,让芭蕾在情感、情绪的无限空间中自由表达,既富有西方芭蕾色彩又兼具中国意韵审美。

有着丰富创作经验的叶小纲为芭蕾舞剧《红楼梦》创作了兼具舞蹈韵律与人物塑造的音乐框架,将其定位为“一部具有中国古典式浪漫主义的舞剧音乐”。

他表示:“《红楼梦》的音乐要想立得住,首先要和我们民族的审美习惯紧密关联,这部剧具有鲜明的中国旋律,但在配器中并没有加入民族乐器,而是完全用西洋化的乐队来表现中国音乐色彩。

”剧中跳跃张扬的“贾宝玉”、外柔内刚的“林黛玉”、亲切包容的“贾母”等,都通过不同音乐主题呈现于舞台之上。

作为研究《红楼梦》的专家,张庆善曾担心芭蕾语汇能不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感情,比如王熙凤在小说中的出场,靠一句话就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和性格,舞剧怎么表现?再比如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这段故事,舞剧怎么讲述?“后来,主创们运用舞蹈语言、音乐、舞美等手段解答了我的疑惑。

”张庆善看完演出后说,“王熙凤出场时的场面、动作、音乐无一不体现了她的身份和性格。

在宝黛共读西厢这一情节中,通过近景和远景两个舞台把绛珠仙草与神瑛侍者的故事融合在一起。

这些手法非常巧妙,让人不禁惊叹舞台艺术有别于文学的艺术魅力。

”材料二:在1800年左右,一批不同材质和画法的《红楼梦》绘画漂洋过海,分别被英法美不同博物馆珍藏。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12月月考)语文试卷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12月月考)语文试卷

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语文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得分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逻辑,是有效思维的判断标准。

要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必须讲逻辑。

语文教学该如何讲逻辑?重要的是要让逻辑思维训练和学习任务紧密结合,向教学过程自然渗透。

文本解读常常需要在语境中推断词义,这种方法运用得好,既是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又是逻辑推理的示范或训练。

如《史记·刺客列传》中写荆轲竭力劝说燕太子丹允许他取樊於期的人头献给秦王时,有这样一句话:“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

”句中的“乃”翻译为“就”还是“才”?翻译为“才”在语意上是说得通的,但是,仔细推敲,就会发现不甚合理:“才”表示必要条件,即没有樊於期的人头就肯定杀不了秦王,但有了樊於期的人头也未必杀得了秦王;“就”表示充分条件(有了前面的条件就一定有后面的结果),即有了樊於期的人头就一定杀得了秦王(当然,这也意味着要杀秦王可能未必要取樊於期的人头)。

荆轲面对“不忍”的太子,一定要勾画出杀秦王高度可能的愿景才行,从这一点来看,翻译成“就”要比“才”合理。

在文本解读中抓住几例像这样的逻辑推理和学生探讨,不仅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还会有助于他们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和心态。

一段话在字面的意思之外可能还隐藏着重要信息,想要捕捉到这些信息,往往需要细致的逻辑推理。

例如:(四叔)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祝福》)根据这段话,可以推理出关于“我”和四叔的重要信息,首先,“我”是新党或支持新党的人。

其次,四叔不仅守旧而且消息闭塞。

根据“所骂的还是康有为”的“还”字,可推知康有为等人在当时已算不得新党了。

这点在《祝福》开头的第一句话“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便可得到印证,有新历才谈得上“旧历”,而启用新历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事情。

高二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人教版)

高二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人教版)

高二下语文其次次月考试卷(人教版)【高二下语文其次次月考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桃花文化桃花,作为一种自然物,原来不具有“文化”的涵义。

但是,桃花以它俏丽的色调、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中国人的某种心情和情感,被渗透、融汇了审美主体的心理因素,并且作为人们共同认可的一种信息载体,世世代代承袭相传,于是,犹如中国的“梅文化”、“菊文化”一样,“桃花”也成为我们民族集体记忆和心理深层的积淀物,形成了中国的“桃花文化”。

中国的“桃花文化”和女性有不解之缘。

早在先秦的《诗经·周南》中,就有一首关于桃花的诗。

“桃之夭夭”,描写茂密、火红的桃花,并用桃花来比方年轻美貌的女子。

春秋时代,息国的国君夫人息妫容貌漂亮,被人称作“桃花夫人”。

唐代的崔护在京都郊游,邂逅一少女,次年再访,人去桃花在,崔护感伤不已,题诗慨叹,“人面桃花相映红”一句就成了千古名诗。

还有清初孔尚任的闻名悲剧《桃花扇》,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为黛玉葬花写的《葬花辞》和《桃花行》。

源远流长的桃花文化,从古代《诗经》始终唱到今日那桃花盛开的大江南北。

在中国,“桃花文化”是特别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民间祥瑞喜庆活动特殊是恋爱、婚姻这类人生喜庆之事里,桃花是“尚红”礼俗的主要角色。

桃花坞、桃花酒、桃花运,包含“桃花”一词的人名地名更是数不胜数。

我国由历史沿袭形成众多的桃花欣赏景点,早春二月,人们春游采撷归来,多是几枝早开的桃花。

至于与桃树桃花桃实相关的文化现象,几乎无处不在:传闻桃都山有一巨大的桃树叫“桃都”,上有天鸡,天鸡一叫,天下的雄鸡也跟着叫。

在中国神话中,仙桃又是长寿的象征,神话中的王母娘娘有“蟠桃宴”。

桃树可家植于屋前舍后,更多的是漫山野生,人们又用“桃李满天下”比方老师的学生之多……那么,中国桃花文化为何如此独特呢?桃花文化,反映了中国文人的自然观。

大自然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生、蒸蒸而上的春天,中国文人对春天倾注了特别炙热的情感,“咏春”的诗文特殊发达,而春天又美在桃花盛开的季节,于是,自我们所能见到的《诗经》始,铺陈春景,不能不写桃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A【解析】(A.zhuó,jìng,shè;B.kuàng/kung,chuò/duo,zhì;C.xùn, .chè,yè/yàn;D.chì,j ìng/liàng,kuài/guì)2.B 【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使用对象限于人。

A.明目张胆:形容公开地、大胆地做坏事。

C. 雪上加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

D.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

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3.C 【A.成分残缺,在“发展”后加“空间”。

B.语序不当,“深深地”应放在“感染”前面。

D“花一年时间内”句式杂糅。

】4.A【②①④话题一致,按分总关系排列;③⑥⑤话题一致,根据关联词确定顺序。

且依前文必须先谈水后谈山。

】5.D 【济:渡水。

】6.B 【连词,表修饰。

(A,介词,在,对;介词,向。

C,动词,是;介词,给;D,代词,他;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7. B8.A 【只有少许胡须】9.翻译 (10分)(1) 孩子拿一枚铜钱拜见老师,老师在他的手掌上写一个字来教他,然后孩子作揖告退。

(诣,拜见,1分;揖,作揖,1分。

句子通畅1分。

共3分)(2) 邠人中那些偷窃、贪婪、凶残、邪恶的家伙,大都用贿赂的手段将名字混入军队的编制(1分),任意妄为,官吏不敢干涉。

(定语后置句式1分,"肆志"1分,大意1分)(3) 我想要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或“立刻前往赴任”),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被允许。

(“奔驰”1分,“笃”1分,“告诉”1分,句子通顺1分)【参考译文】李一足名叫夔,对他的家世不是很清楚,有一母一姐一弟弟。

容貌清瘦,方形眼仁,少量胡须。

一生都不喜欢接近女人。

喜欢读书,尤其精通《易经》,另外对星历医学占卜之类的学问也很在行。

外出经常驾着牛车,车上放一个柜子,所珍藏的都是他写的一些书籍,整日在山水间逍遥自在,所到之处人们都认为他是个奇人。

天启间丁卯年到大梁,与鄢陵韩叔夜智度等人交往。

曾说他的父亲是诸生,家里很贫穷,向乡里豪强借高利贷,到了期限,没有还高利贷的钱,最后被殴打致死。

当时李一足很幼小,他的母亲衔冤负屈十多年。

到姐姐嫁人了,他也结了婚,母亲把他们兄弟二人叫来告诉了他们。

李一足嚎啕大哭,用头猛撞门柱,母亲急忙掩住他的口。

他挺身而出,将一根棍子一断为二,和弟弟一人拿一根,在集市伺机寻找仇人,没有成功,又到仇人家,又没有找到,走到城外,终于发现了仇人,兄弟奋力击打仇人,打碎了仇人的脑袋,仇人瞎了一只眼睛,挖出另一只眼睛,在父亲的坟前祭拜。

回来告诉母亲,母亲说大仇已报,灾祸恐怕就要来了,于是他让弟弟带着母亲远走他处,自己就和他们告别了。

当时李一足的姐夫在干充这个地方任县令,于是就投奔他们。

恰好姐夫不在,姐姐见到他,大惊说:“听说了你报仇的事情,可是仇人又复活了,现在到处在寻找你的踪迹,你还是躲远一点好。

”就给她置办了行装,还送了一匹马给他。

李一足更加愤恨,就在那根棍子上刻上一行字,“砍掉仇人的头颅恐怕会很难了”。

于是一个人骑马逃到了青齐地界。

海上有几百条渔船,有停靠在米市的,他就央求人家带他过海。

于是舍弃了马匹登上了小船,过海到了一个岛上,叫高家沟。

这个地方方圆几十里,没有多少五谷,居民有几百户,都是疍家人,风俗人情淳朴,喜欢文字文化,又没有老师,见一足来了,都带着他们的孩子拜一足为师学习。

这个地方没有学校,每天早晨让孩子们拿一枚铜钱拜见老师,老师在他们的手掌上写一个字来教他们,然后孩子们作揖告退。

第二天,再来。

过了几年,李一足积攒的钱堆满了房间。

然后他就辞别而去,搭船返回青州,不过几天,钱就散尽了,没有留下一点给自己。

甲申年后,听说一足已经死去了。

死前一天,他辞别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告诉他们说是要出门远行,这天,他的鼻孔里垂下了一尺多长的玉筋,端坐而死。

袖子中藏有一部《周易全书》。

笔者论说:从古至今关于神仙的事情多荒诞不堪。

李一足为报父仇而成仙而去,但是成神仙必定要通过忠孝吗!我只是对他没有打死仇人,反而悲愤穷困,最后只能逃亡到海外,逃到了那无比荒凉悠远的地方的事情感到奇怪。

他逃到那里哪里只是为了避祸,也是他得以存活下来的地方,最后落得个没有过上一天安稳的日子的下场。

最后才醒悟过来,但还念念不忘报仇的事情。

在得道以后,这种想法还没有舍弃,不也是很悲痛的一件事情吗?但事情能否成功全看天意。

张良在博浪沙中没有击中秦始皇的遗憾,千年以来怎么能够说得完呢?10.(1)“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一样;“纳”字展开想象,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

(手法1分,分析1分。

共4分)(2)这首诗写了清静的夏日村落,乡村中的疏朗的月影,嘈嘈的溪声,表现出诗人喜爱乡村生活(1分),追求清闲(清净、安宁)的心境(1分)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或抒发诗人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情怀)。

(1分)11.(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答对一空给1分。

)(1)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2)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4)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12、【答案】B D【解析】(B项应该为“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D项“所有……都”太绝对,不正确。

)13、【答案】C【解析】原文为“希望”,是一种可能,选项将可能变成了必然。

)14、【答案】(4分)①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划时代的产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便利和欢愉的体验。

②他拥有全人类共同珍视和稀缺的财富——创新精神和富有想象力的心灵。

③他具有面对疾病和命运时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15、【答案】(4分)①改变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要耐住性子搞研发和创造。

②杜绝在高科技领域的山寨和拷贝,要敢于创新,追求创新。

③争取先进和完善的融资体系支持。

④改变自身的商业价值观,正确面对创业失败等问题。

(每答对一点得1分)16、【答案】(1)①天这么暗是要下雨;②轰隆隆的雷声在头顶上响个不停;③二蛋自己站在树下躲雨(每点1分)(2)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下伏笔(1分)17、【答案】①从行为(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的角度写了石头、黑子等孩子的表现。

(1分)②孩子们的言行伤害了二蛋单纯的孩童心灵,是导致他性格变化的重要原因(2分);孩子们的言行受成年人落后观念的影响,这是导致二蛋悲剧命运的社会环境(2分)。

18、【答案】(3分)第一问:二蛋走上不归路的原因:①二蛋娘的痛苦与无奈;②周围人们对二蛋的冷漠和诅咒;③棉花对他的人格污蔑;④婚姻的失败。

(共4点,答出三点得3分,两点得2分,一点得1分)第二问:封建迷信思想是真正的“恶人”。

(1分)简要分析2分。

如表面看来棉花或其他村民是“恶人”,都对二蛋的悲剧命运有责任,但他们都是封建迷信思想的受害者,小说形象地再现了中国农村依然存在着封建观念的畸形的社会现象,也力图深刻地揭示扭转和改造人们思想意识的艰难。

(答成棉花或其他村民是“恶人”的可酌情给分,单独答孩子是“恶人”的不得分)19.(4分)(1)思想家对传统观念拥有高度自觉的批判意识。

(2)他们能够在批判旧观念的基础上,构建新观念和新观念体系的能力。

20. (5分)(1)文章的现实性很强,集中围绕“这个时代为何缺少思想家”的问题(专题性强),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深度。

(2)采访者列举的人物具有典型性,所提的问题紧扣热点,反映了当代中国对大思想家的期盼。

(3)采访者设疑引导,由浅入深,步步追问,层层深入。

(4)受访者问题的回答针对性强。

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分析具体而有深度。

(5)受访者为复旦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回答旁征博引,观点具有权威性。

21.(6分)(1)当前科学技术,尤其是航空、电脑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地球已经变为村落。

人们交流更加方便,为思想交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2)当前我们瞬息万变的生活环境,我们经历的东西更多,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余地(3)我们有前辈们思考的丰富成果,为我们的思考打下了良好的开始和基础。

22.【答案】(1)媒体不负责任,没有对信息进行甄别就加以传播。

(2)加强对信息的判断力,不要盲目从众。

(解答第1题,关键是审题时要注意“受访者”和“客观”两个词;解答第2题,关键是要弄清建议的对象是“公众”,因此只要就“造成谣言广泛传播的主观原因”中与公众关系最大的一点提出建议即可。

信息点正确2分,语言表达简明、准确、连贯1分。

)23.【答案】答案示例一:现在的穿越剧毫无历史观可言,只是好玩好看、新异奇怪,人物设置更是天马行空,这类穿越题材的影视剧是对历史文化的不尊重。

答案示例二:一个现代人带着现代思想穿越到古代,参与我们熟悉的历史,让观众看到现代思想和古代思想的碰撞,确实充满了矛盾和戏剧效果。

(赞成与反对均可,需言之成理。

4分)24作文【写作指导】这是一个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题,而且从整体上来理解,蕴含着一个关系性话题:梦想与现实。

有的同学可能抓住“生活如同一朵玫瑰”这句来立意,那就应该想想,缪塞为什么这样比喻生活。

他之所以把生活比作玫瑰,那是因为他认为生活中有梦想,有现实;梦想像玫瑰花瓣,现实如玫瑰花刺。

因此,可从整体上作如下立意:既要有梦想,又要立足现实(依托现实)。

若抓住“每片花瓣代表一个梦想”这句,可侧重“梦想”作如下立意:梦想是很美好的,现实是很残酷的。

让梦想照亮(改变)现实。

要知道越是现实如刺,越需要有梦想来激励自己指引自己。

或者说,现实难免让人沉沦,只有心怀梦想,才能拥有一个美丽人生;或者说,之所以感到生活美好,那是因为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还有梦想。

若抓住“每根花刺昭示一种现实”这句,可侧重“现实”作如下立意:立足现实或依托现实,才能实现梦想。

梦想再美好,如不立足现实,梦想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或者说,人只有经受严峻现实的考验,才能开出最美的人生之华。

也可作如下立意:1.生活再美好,也有让人不满意的地方,就如再漂亮的玫瑰也有刺一样,对生活要有一个豁达乐观的心态;2.生活不是只如玫瑰花般娇艳,如玫瑰花瓣般的现实背面往往掩藏着丑恶,因此,人类要学会自省,要有自我批判的精神。

如以以上观点来写文章,一定要在文章开头有一个观点引出的过程,而且需要有足够的视野和深厚的积累,要慎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