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1、C
2、(1)、孺(2)、瘁(3)、迥(4)、膺
3、汇—会即—既叠—迭竭—截
(1)十月的绥中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改为:十月的绥中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或绥中的十月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2)通过老师的耐心教导,使我改正了错误。
改为:通过老师的耐心教导,我改正了错误。
或老师的耐心教导,使我改正了错误。
5、笑面虎、铁公鸡、井底蛙、丧家犬、地头蛇、替罪羊、老黄牛、千里马
阅读二洁白的木槿花
1、痛悔自己竟不明白廖医生的良苦用心,不知道廖医生谎称木槿花可做中药,并收购木槿花,目的是使自己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帮助,坚持为儿子治好病。
2、(1)得知儿子的腿能治好,心里感到安慰;但又为贫穷无钱治病而犯愁。
(2)因无力支付医药费而失去了继续医治的勇气,为无力治好儿子的腿而伤感。
3、象征人世间纯洁善良、扶弱济困的美好情感。
4、母亲:贫困而自尊。
缺钱为儿子治病,定要以鸡蛋、母鸡相赠表心意;当晚就把廖医生给的钱送回去。
廖医生:心地善良,尊重弱者。
不计较医药费,还用巧妙的方式接济他人,维护他人的自尊。
八月的阳光
1、答案:路边盼信撕通知书
2、答案:突出天气酷热,衬托小夏、小秋盼信的急切的心情。
3、答案:比喻。
形象地描绘出小夏、小秋震惊的神态。
4、答案: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八月的阳光”既暗示了生活的艰难,又象征亲情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完整)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完整)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颤.抖(zhàn)奠.基(diàn) 弥.高(mí)零乱不堪.(kān)B.深邃.(suì) 函.寄(hán) 磐.石(pán)义愤填膺.(yīng) C.踌躇.(chú) 下颔.(hàn) 含蓄.(xù)目不窥.园(guǐ) D.荒谬.(miù) 匀称.(chèng) 独裁.(cái)小心翼.翼(yì)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水波粼粼呼朋引伴鉴赏繁密云宵B.绌绌逼人喜出望外决别秕谷贮蓄C.人声井沸花枝招展荫蔽烂熳盔甲D.精神抖擞花团锦簇威慑狡猾狙犷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南岳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今人赞叹不已。
B.5月1日,东洲公园全新开放,从岛上纵目四望,长提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
C.“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
D.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B.从陈部长的讲话中,使我们明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十九大对教育工作的明确要求。
C.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我们一定要跳出惯性思维,提高思想认识,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C.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好像在试探什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愠.怒(yùn)收敛绽.开(dìng)疲倦不堪B.盔.甲(huī)倏忽倘.若(tǎng)美不甚收C.屋檐.(yán)急躁发髻.(jì)人声鼎沸D.搓捻.(niǎn)澄清黄晕.(yūn)个得其所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感概宽敞莅临自做主张B.云霄静谧奥秘暴怒无常C.竦峙决别分歧迫不急待D.阴蔽待弄倘若焦燥不安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B.邻居张大伯经常故意说一些骇人听闻....的话,使不知底细的人信以为真。
C.在这瓦蓝瓦蓝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接连不断地竖起来。
D.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B.他添置了大约100个左右的蜂箱,改养蜜蜂了。
C.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D.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扬。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B.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
C.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D.比如,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遇到什么事,人家才肯帮助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检测卷测试范围:第四、五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序一二三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喷香(pèn)商酌(zhuó)伫立(zhù)盘虬卧龙(qiú)....B.譬如(bì)迸溅(bìng)亵玩(xiè)仙露琼浆(qióng)....C.猥琐(wěi)(tiāo)幼稚(zhì)忍俊不禁(jīn)....D.凝望(níng)忏悔(qiān)怆然(chuàng)悲天悯人(mǐ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鸿儒竹蔑繁密颠沛流离B.修茸朦胧暮色荒草凄凄C.伶丁烦燥微小垂垂暮老D.湛蓝笼罩遗憾鉴貌辨色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大热剧《人民的名义》中的XXX书记总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冲锋在事故第一线。
....B.语文课上我们常常忍俊不禁,想笑又不敢笑,原因是XXX讲课实在是太幽默了,但他的....表情又很严肃。
C.他才刚参军,就面临女友要与他分手及父亲病重的双重打击,真是祸不单行。
....D.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正因为他们有悲天悯人的胸怀。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2分)A.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船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B.“假如回到童年”话题征集活动,意在让人们回忆童年,真实感受时代的前进。
C.“夺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XXX苦笑了一下说,“人们往往轻忽了掌声背后的汗水。
”D.是让你的生命更加朝气勃勃?照旧让暮气滋生而举步不前?5.下列句子利用的修辞伎俩判断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不要XXX!不要XXX!(反复)B.这里除光彩,另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整)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整)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叛逆.(nì)尴尬.(ɡà)时辰.(chén)绽.开(zhàn)B.截.然(jié)冷漠.(mò)和蔼.(ǎi)繁衍.(yán)C.荣耀.(yào)喷.水(pēn)笃.志(dǔ)确凿.(záo)D.舒畅.(chàng)收敛.(liǎn)卜问.(bǔ)焚.香(fé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馈赠束缚诡计多端咄咄怪事B.嘹亮吓唬扼腕叹息莺歌燕舞C.浏览巍峨怒不可遏失魂落魄D.贿赂木筏十拿九稳篷头垢面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坐落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国家森林公园——十万大山,蔚然深秀,气象万...千.。
B.《诗词大会》竞答过程扣人心弦,主持人风趣幽默,选手对答如流,嘉宾妙.语连珠...。
C.面对五花八门....的早教机构和课程,家长不应盲目跟风,而应理性判断,科学选择。
D.毕业典礼那天,男女同学打扮得花枝招展....,意气风发,灵动的青春在校园里尽情飞扬。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国首架大型民用飞机C919第一次首飞成功,国人欢呼雀跃。
B.能否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关键在于相关部门主动关心未成年人。
C.《朗读者》栏目精心挑选经典美文,旨在达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
D.读书不仅能够使人远离纷扰的环境,保持内心沉静,而且可以使人感受世界,体悟人生,获得启迪。
5、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
(比喻)B.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引用)C.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对偶)D.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拟人)6、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盘虬.(qiú)驻.立(chù)恣.肆(zì)孤芳自赏B.黄晕.(yùn)澄.清(chénɡ)着.落(zháo)迫不急待C.纳罕.(hàn)滑稽.(jī)聒.聒(ɡuō)呼朋引伴D.挑.逗(tiǎo)枯涸.(hé)芊.芊(qiān)高邈深远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给予严厉水波粼粼不茅之地B.奥秘冷洌人声鼎沸淅淅沥沥C.干燥荫蔽不求甚解杳无音信D.殉职诀别喜出忘外鞠躬尽瘁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王教授的演讲十分精彩,在场人士听得津津有味....。
B.看到小朋友掉进水缸里,司马光毫不犹豫....地搬起石头砸缸。
C.他站在台上窃窃自语....,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新发现。
D.草原的气候变幻莫测....,一会儿烈日当空,一会儿大雨倾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胶片行业面临被新技术颠覆的时期,富士胶卷经历了最艰难的裁人,传统业务收缩,进而开始了新业务的探索。
B.北京大学写给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未通过考生的一封信,让无数人感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情怀。
C.不可否认,武侠小说、功夫影片为推广、宣传武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把传统武术推到了神乎其神的境地。
D.临沂市政府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2017年初,双岭高架路建成通车,大大减轻了东西方向的交通问题。
5、下列各个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A.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B.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对比)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对偶)D.土地是我的母亲……(比喻)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人们在生活中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过重的负荷会让人疲惫不堪。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含答案)145559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考试总分:149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0分)1.(10分) ◆佳节感怀默写古诗文。
(1)中秋佳节总能引发人的无限思绪。
苏轼与其弟苏辙分隔两地,惆怅中他仍怀有“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的美好祝愿;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在这样的佳节里充满着痛苦与矛盾,发出“________?英雄末路当磨折”(《满江红》)的慨叹;辛弃疾面对中秋夜的良辰美景,只想“乘风好去,长空万里,________”(《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春社日是古代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人们祭社公(土地神),祈求丰收。
陆游在《游山西村》就描摹了这样的风俗:________,________。
(3)除了以上诗句,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文?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6分)三、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9 分,共计38分)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粒花生米韦如辉(5)联系全文,请在文末的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标点符号,并说明理由。
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冰雪精灵——雾凇四、综合读写(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2分)5.(12分)河南博物院举办的“中原国学讲坛”活动,特邀中国宋代文学研究学会理事马东瑶开讲《一代文豪苏东坡》,引领同学们去走近、感知一个伟大而有趣的苏东坡。
下面请阅读讲座中的部分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宋代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最主要的代表是北宋的苏轼、黄庭坚、米蒂、蔡襄四人。
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到的他们四人的书法图片,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苏轼《前赤壁赋》黄庭坚《花气熏人帖》米芾《绍兴米帖》蔡襄《陶生帖》A.苏轼的《前赤壁赋》的字体属于楷书,结字扁平,左低右高,笔画恣意,落字错落,率意天真。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狭隘(yì)解放(jiě)微不足道(wēi)B.殉职(xùn)极端(duān)拈轻怕重(zhān)C.鄙薄(báo)纯粹(cuì)漠不关心(mò)D.热忱(chén)派遣(qiǎn)冷冷清清(qīnɡ)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A.蝉烘托遮敝匿笑翻来覆去B.蒂吝啬诀别狼狈不求甚解C.窜感概祷告奥秘煞有戒事D.捡憔悴诅咒净谧花支招展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许多家长强逼本该享受快乐童年的幼儿到早教机构上提高班,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不可取。
B.神舟飞船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C.《中国诗词大会》影响巨大,上海复旦附中武亦姝现场的不俗表现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D.朱主任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地向上级领导请教。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小张告诉小王,睡前看电视时间太长或玩手机时间太长,都会导致他难以入睡。
B.文明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市民的一举一动往往可以显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
C.学校组织防震逃生演练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师生熟知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方法。
D.5月3日至4日,中美就经贸问题举行了磋商,达成了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
5、下列句子中有关语法修辞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担心”“想念”“出现”“应当”等词语的词性,都是动词。
B.“凌乱”“强壮”“清脆”“笔直”等词语的词性,都是形容词。
C.“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
”句中的加点词....,漠不关心是贬义词。
D.“那只猫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捕捉什么似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崇仁二中 2016-2017 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月考二语文试卷 、语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 伫.立(ch ù) 矜持 盘虬.卧龙 (qi ú) 跚跚来迟 B . 皑.皑. ( ái ) 赢弱 怏.怏.不乐(y àng ) 忧心忡忡 C . 告罄.(q ìn ) 灵犀 毛骨悚.然(s ǒn )g 五脏六腑 D . 吞噬. (sh )ì 俯瞰 夺眶.而出(ku àng ) 屏息凝神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 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 .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
B .他们到达南极点时,挪威国旗耀武.扬.威..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C .在老师严厉的批评下,他看上去显得语无.伦.次..,终于羞愧地低下了头。
D .平淡是人生的常态。
将日子过成一杯白开水的味道,一碗清粥的简单,才能品尝到 生活真实的味道,幸福便会不期.而.至..。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A .作家杨绛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了创作的激情。
B .中国制造要与世界接轨,离不开大师级工匠高级技艺的支撑。
C .也许正是这些不同或差异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各民族文学与文化。
D .在爱心义演的晚会上,文化界知名人士声情并茂地演唱了一首首动人的歌声。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① 不幸的虫儿是黑喜鹊、灰喜鹊、翠鸟、云雀、杜鹃、夜莺和知更鸟,还有其他一些不 知名的小鸟的美餐。
② 刚翻过的地,一群小鸟像机灵、欢乐的小姑娘,脖子一伸一啄,一观望,一低头,神 态天真可爱至极。
③ 开春了,祖父甩下棉袄的寒气,开始耕种。
④ 黑色沃土翻开 埋藏一冬的草根,各色小虫苏醒过来,浮出地面,浓郁的油菜花香和 清新的麦苗香接纳它们。
⑤ 犁铧尖头明亮,在沉寂的大地表层行走,泥浪翻滚,如军舰般在海上航行。
A .③⑤①④②B . ⑤④①③② C. ⑤③④①② D. ③⑤④①② 5.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2 分)A.原句:以江南自古“盛产”的各类文化名人为研究对象,能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江 南文化及其精神。
改句:不以江南自古“盛产”的各类文化名人为研究对象,则不能认识和把握江南文化及其精神。
B.原句:不可否认,我国第一艘航母主要用于科研实验和训练。
改句:我国第一艘航母主要用于科研实验和训练,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C.原句:闻名遐尔的江西彩灯以精巧和浑朴见长。
改句:精巧和浑朴是闻名遐尔的江西彩灯的突出特点。
D.原句: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标志性的重大事件。
改句: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 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 题。
(4 分)赠从弟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6.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 ,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三四句连用两个“一何” ,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其中以“山上松”的坚忍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
D.本诗以松柏为喻,以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凋的顽强生命力,来象征一种高洁、坚贞的情怀。
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向是()(2 分)A.诗的前四句集中笔墨写松树的内在品格,后四句则重笔描写松树的外在形象。
B.颈联通过描写松柏在残酷的冰雪环境中却仍然是那么挺拔壮美,再一次衬托了松树不畏严寒的精神与高尚纯洁的傲骨。
C.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高贵气节。
D.全诗采用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另外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要坚贞自守,不要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 题。
(12 分)秦穆公失马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野人得之。
穆公追而及.之岐山之阳,野人方屠而食之。
穆公曰:“夫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者,伤人。
吾恐其伤汝等。
”遍饮而去之。
处一年,与晋惠公为韩之战,食马肉者三百余人,闻穆公为.晋所困,椎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
遂克.晋,虏惠公以归。
〔注释〕①车败:车坏。
②右服:四马拉的车,中间的两匹叫服,旁边的两匹叫骖。
右服是指居中两匹中靠右侧的那匹马。
③失:通“佚” ,逃走。
④ 野人:上古谓居国城之郊野的人,与“国人”相对,这里指居住在岐山的山里人。
⑤ 还:通“旋”,“随即”的意思。
⑥遍饮:给每一个野人都喝一些酒。
⑦韩之战:即秦晋韩原之战。
⑧遂:最终、终于。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秦穆公/ 出游而车败 B. 吾恐其/ 伤汝等C. 遍饮/ 而去之D. 以报/食马之德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 分)(1)及()(2)为()(3)克()10.请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 分)(1)野人方屠而食之。
(2 分)(2)椎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
(2 分)11.秦穆公见山野之人宰杀了他的马在煮着吃是什么态度?这种态度换来什么回报?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 分)三)古诗文积累。
(8 分)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每空1 分)(1),草色入帘青。
(2)可怜夜半虚前席,。
(3),一览众山小。
(4)念天地之悠悠,。
(5),自缘身在最高层。
(6)山重水复疑无路,。
(7),化作春泥更护花。
(8)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三、现代文阅读(30 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16 题。
(15 分)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1)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地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2)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3)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4)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5)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太阳帽,洋气十足。
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6)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
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
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太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
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
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
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
”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7)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
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
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钱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
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8)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
(9)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
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10)黄春草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
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
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11)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讲叙了“我”年少时一段怎样的故事。
(3 分)14.联系上下文,请谈谈你对下面加点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4 分)(1)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
(分析加点词在文中的作用,2 分)(2)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分析言外之意,2 分)15.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和“黄春草”的相似点,并谈谈读了本文后你对人生的感悟(4 分)16. 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和最后一段的作用?(4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20 题。
(15 分)把笑脸带回家(1)三年前的一天,我考高中,分数不够,要交八千元。
正在发愁时,父亲回家笑着对母亲说:“我下岗了。
”母亲听了就哭了,我跑过来问怎么了,母亲哭着说:“你爸爸下岗了。
”父亲傻乎乎地笑个不停。
我气愤地说:“你还能笑得出来,高中我不上了! ” 母亲哭得更凶了,说:“不上学,你爸就是没有文化才下岗的。
”我说:“没有文化的人多的是,怎么就他下岗,无能! ”(2)父亲失去工作的第二天就去找工作。
他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每天早晨出发,晚上回来,进门笑嘻嘻的。
母亲问他怎么样。
他笑着说:“差不多了。
”母亲说:“天天都说差不多了,行就行,不行就重找。
”父亲道:“人家要研究研究嘛。
”一天,父亲进门笑着说:“研究好了,明天就上班。
”第二天,父亲穿了一身破衣服走了,晚上回来蓬头垢面,浑身都是泥浆。
我一看父亲的样子,端着碗离开了饭桌。
父亲笑了笑说:“这孩子! ”第二天,父亲回家时穿得干干净净,脏衣服夹在自行车后面。
(3)两个月下来,工程完了,工程队解散了,父亲又骑个自行车早出晚归找工作,每天早晨准时出发。
我指着父亲的背影对母亲说:“他现在的工作就是找工作,你看他忙乎的。
”母亲叹道:“你爸爸是个好人,可惜他太无能了。
连找工作都这么认真负责,还能下岗,难道真的是人背不能怪社会?”(4)一天,父亲骑着一辆旧三轮车回来,说是要当老板,给自己打工。
我对母亲说:“就他这样的,还当老板?”我对父亲的蔑视发展到了仇恨,因为父亲整天骑着他的破三轮车拉着货,像个猴子一样到处跑。
我们小区里回荡着他的身影,他还经常去我的学校送货,让我很是难堪。
在路上碰见骑三轮车的父亲,他就冲我笑一下,我装作没有看见,不理他(5)有一次我在上学路上捡到一块老式手表,手表的链子断了,我觉得有点熟悉。